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心灵鸡汤珍藏本 >

第56部分

心灵鸡汤珍藏本-第56部分

小说: 心灵鸡汤珍藏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已漠然于圣经中的慰藉之词了。“就在一瞬时,眨眼之间(号筒未次吹响的时候,因号筒要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我们也要改变。”(《新约·哥林多前书》15章52节)这就是我在人世间的初次和第二次生命。 
   1971年8月的一个漆黑的夜晚,我开始了第三次生命的航程。事情来得太突然,我一点准备也没有。依稀记得那天早晨我去上班,觉得走下这14阶楼梯要比以往艰难得多。想到回家后还要爬一遍,心中不禁发怵。 
   当晚下起了雨。我驾着车行驶在一条人迹罕至的路上,狂风骤雨肆肆地抽打着车身。突然,我手中的操纵杆痉挛了一下,汽车猛地向右拐去,接着我听到一声可怖的声音——轮胎爆裂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车停在光滑的路边,蓦然觉得这下走投无路了。我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换个轮胎——绝对不可能。 
   兴许能等来一辆过路车?但这念头很快就消失了。这样的天,怎么会有别的车呢?我不能坐以待毙。我记起来路边不远的地方有户人家,于是发动汽车,慢慢地开到一个泥泞的路口,拐了进去。谢天谢地,窗户的灯是亮着的!我停下车,按了按喇叭。 
   门开了。一个小姑娘走出来,瞅着我。我摇下车窗,说我的车胎爆了,需要人来帮助换掉。因为我无法活动,自己没能力换。 
   小姑娘走回屋,不多会儿,她穿着雨衣、戴着雨帽出来了。后面跟着个男人,那男人向我热情地打了招呼。 
   我坐在舒适的车里,浑身干松。而那个男人和小姑娘却在暴风雨中为我换车胎。我心中深为不安。我会给他们报酬的。雨小了些,我摇下车窗,看他们工作。我觉得他们干得太慢了,让人心焦。我听到车子后部金属的碰击声。小女孩说道:“爷爷,给你千斤顶。”老人嘟哝着答应了一声,车身慢慢地升起了。 
   接着车后是一阵叮当声,摇晃和低低的话语。车终于修好了。千斤顶收回的时候,车身颠簸了一下,我听到车盖合上的声音,接着看到祖孙俩站在我车窗跟前。 
   老人穿着雨衣,弓着腰,看上去年老体弱。那个小女孩我觉得也就8~10岁的样子。她抬起小脸望着我,笑嘻嘻地。 
   老人道:“这鬼天气,车子最容易出毛病。不过现在,你的车修好了。” 
   “太谢谢你们了,”我说,“该怎样酬答你们呢?” 
   老人摇摇头,“不用客气。西西娅说你的腿有毛病,不方便。我们很乐意帮忙,我想这事碰上你你也会这么做。不需要什么酬谢,我的朋友。” 
   我递出一张5美金的钞票说:“不,我得按我的方式来。” 
   老人无动于衷。小女孩靠近车窗轻声对我说:“我爷爷是个盲人,他看不见。” 
   接下来的几秒钟像是凝固了。不安和羞愧噬咬着我,我的心灵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憾。一个失明的老人和一个年幼的女孩!在黑暗中摸索着,用冷冰冰、湿漉漉的手指辨别螺丝和工具,来为我修车!而这黑暗对老人来说,是直到死亡也无从解脱的无边的黑暗。 
   他们在凄风冷雨的深夜为我换了一个轮胎,而我却和我的双拐坐在温暖舒适的车里。我的残疾!他们向我道了晚安,回家去了。我不知道我在那里坐了多久。我深深地陷入内省,发现了自己身上一些令灵魂难以安宁的品质。 
   我认识到自己沉溺于自怜、自私之中,对他人漠不关心,思想颓废…… 
   我坐在那时祈祷着。怀着深深的谦卑。我祈祷勇气和力量,祈祷人与人之间的深切理解,祈祷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的缺点,祈祷能够具有这样的诚心,能在日课中坚持不辍地祈求心灵的帮助来克服这些缺点。 
   我祈祷上帝赐福于那个失明的老人和他的小孙女。最终我驾车离开,头脑如麻,灵魂谦卑。 
   “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圣经·新约·马太福音》7章12节) 
   从那以后,这条先知的告诫对我而言,已不单单是圣经的一纸文字,它成了我努力奉守的生活准则。尽管遵循起来往往很难,有时让人灰心丧气,有时让人耗时费钱,但它的价值毫无疑义。 
   现在我每天不仅要登越那14级台阶,而且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也许有一天,我会为一个盲人——一个像我从前那样的瞎人——在深夜更换轮胎的。 
                    (海尔·曼怀瑞) 
    
留下美丽,让痛苦消失 

   
   在最后一个瞬间,总有一个以前不存在的理由——即:不可能再犹豫了。 
       ——乔治·爱略特 

   亨利·玛西蒂尽管比奥古斯特·瑞奈小28岁,但这两位艺术家却是忘年之交,形影不离。瑞奈在生命的最后10年因病而足不出户,玛西蒂每天都会去看他。 
   有一天玛西蒂看到瑞奈在画室工作,每画一笔都伴着剧痛,他不禁脱口而出:“这么受罪为什么还要画个不停呢?奥古斯特?” 
   瑞奈简单地回答道:“把美留下,痛苦就会远去。” 
   直到死的那一天,瑞奈仍在作画。他最著名的作品《浴者》完成于他去世前的两年,而当时他患此致人残废的疾病已14年了。 
                  (摘自《隽永小品》) 
    
奇迹之桥 

   
   没有一件工作是旷日持久的,除了那件你不敢着手进行的工作。那样它就会成为一种梦魇。 
        ——波德莱尔 

   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之间河流的布鲁克林大桥是个地地道道的机械工程奇迹。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这座雄伟大桥的设计。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趁早放弃这个天方夜谭般的计划。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确信大桥可以建成。父子俩构思着建桥的方案,琢磨着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他们设法说服银行家投资该项目,之后他们怀着无可遏止的激情和无比旺盛的精力,组织工程队,开始施工建造他们梦想的大桥。 
   然而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华盛顿的大脑严重受伤,无法讲话也不能走路了。谁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然而尽管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敏锐。一天他躺在病床上,忽然一闪念想出一种能和别人进行交流的密码。他惟一能动的是一根手指,于是他就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和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整整13年,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手指发号施令,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 
                 (摘自《金色的种子》) 
    
真正的高度 

   
   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 
           ——莫里哀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查尔斯·A·比亚德 

   他的掌心在出汗,他需要毛巾来擦攥紧的手。一杯冰水可消解他的干渴,但不能消除他的紧张。身下所坐的太空垫和今天他所面临的国家奥林匹克比赛同样让人焦灼。横竿定在17英尺,比他个人最好成绩高3英寸。米奇尔·斯通面临着他撑竿跳高生涯中最富挑战性的时刻。 
   尽管最后一项跑步比赛一个小时之前就已结束,但看台上仍挤满了大约2000多人。撑竿跳是所有田径比赛中真正富有魅力的一项,它把体操优雅的姿态与健美身体的力量完美结合起来。它还具有飞的特色。飞到二层楼那么高这种想法,对于观看这项比赛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梦想。今天,此时此刻,这不但是米奇尔的现实与梦想,而且是他的追求。 
   米奇尔记事起就梦想着飞翔。他妈妈给他读了许多关于飞行的故事。那些故事总是讲飞翔天空,鸟瞰大地。母亲读到细节时的兴奋和激情使得米奇尔的梦想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和动人的美丽。米奇尔让他的梦想得以重现。他将使乡间的小路变短。在脚下,他能感觉到岩石和土块。当他沿着金色的麦田跑步时,他总要超过经过身边的机车,就在此刻他深吸一口气,开始从地面腾空,像鹰一样高飞。 
   无论飞到哪里,他都难忘母亲的讲述,无论飞向何方,总有一双敏锐和充满慈爱的眼睛注视着他。而父亲却不是个梦想家。伯特·斯通是个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者。他推崇辛勤和汗水。他的座右铭是:“想要什么,那就为之努力吧!” 
   从14岁起,米奇尔就那么做了。他开始了一项周密详细的举重训练。他隔一天练举重,隔一天练跑步。训练计划是由教练也即他的父亲细心制订的。米奇尔的执着、决心和严格训练都是父亲一手调教的。米奇尔是个优秀的学生,又是独子,他常帮着父母干农场中的杂活。米奇尔为完美而奋力拼搏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不但是他的信念,而且是他的激情。 
   母亲米尔德里德·斯则希望儿子的训练能轻松一些,想让儿子仍是那个充满自由自在梦想的小小孩子。她曾试着同米奇尔和米奇尔的父亲谈论此事,但她丈夫马上打断了她,说:“想要得到,就必须努力。” 
   时至今日,米奇尔撑竿跳所取得的全部成绩似乎都是对他努力训练的回报。如果米奇尔对越过17英尺的横竿感到震惊或自满的话,你心中自有体会。一落到充气垫上,落到人群的脚下,米奇尔就马上为他的下次试跳作准备。他似乎忘记了他刚刚以一英尺的优势越过他个人的最好成绩,忘记了在这场撑竿跳比赛中,他是最后的两名竞争选手之一。 
   当越过17英尺2英寸、17英尺4英寸的高度时,他竟出奇的理智。不懈的准备和决心是他的远见。躺在垫子上,他听到人群的惋惜声,知道另一名选手的最后一跳已经失败。他知道最后的时刻来临了。只要跨过这个高度就可以稳获冠军,而小小的失误又会使它屈居亚军。这并没有什么可羞耻的,然而米奇尔不允许自己失败。 
   他在草地上翻滚了一下。指尖上举,祈祷了三次。他拿起撑竿,稳稳站定,踏上他17岁的生涯中最具挑战性的跑道。 
   然而这次他感到跑道和以前不同,它让他感到片刻慌张,就像被水浸透了的干草捆。横竿被定在比他个人成绩(最好成绩)高18英寸的位置上,那距全国记录仅1英寸。他这么想着,感到剧烈的紧张和不安。他想放松起来,但无济于事,反倒使他更紧张。怎么会这样?!他。他愈发紧张——或者说是恐惧。怎么办?他从未经历过这种体验。他内心深处无时不在想着母亲。现在怎么了?母亲会怎么做呢?很简单,母亲常告诉他这样的时候做一下深呼吸。 
   他照这么做了,紧张从腿上消失,他把撑竿轻轻地置于脚下。他伸开胳膊,抬起身体,微笑拂动,飘然逝去。一道冷汗沿着脊背流了下来。他小心地拿起撑竿,心脏怦怦在跳。他想观众一定也是屏住呼吸,四周静寂。忽然他听到远处几只飞翔的知更鸟的歌声,他飞行的时刻到来了。 
   他开始全速助跑,跑道与往日不同又很熟悉。地面就像他常梦到的乡间小路。岩石、土块、金色麦田纷纷涌入脑海。他做了一下深呼吸,一切顺理成章,他飞了起来。毫不费力,就像在童年的梦幻中。只是这次,他知道不是在做梦,这是真的。一切似乎都在以慢动作进行着,他感到周围的空气那样纯净,那样新鲜。米奇尔以鹰的威严在翱翔。 
   不知是看台上的人们的欢呼声还是落地时的重击声使米奇尔重新清醒。鲜亮的暖洋洋的阳光照在脸上。他知道他只能想象母亲脸上的微笑。父亲也可能在笑,甚至在开怀大笑。当父亲激动时,他会微笑或咯咯地笑。米奇尔不知道他的父亲正在搂着妻子大哭呢。是的,坚信“想得到什么,就必须努力去做”的伯特·斯通像孩子似地在妻子怀中抽噎呢,米尔德里德从未见到过丈夫哭得如此厉害。她知道那是自豪的泪水。米奇尔马上被人群包围,人们与他拥抱,祝贺他生命中辉煌的成就。他跳越了17英尺6。5英寸的高度:一项全国乃至世界的青年锦标赛记录。 
   鲜花、奖金和传媒的关注将改变米奇尔日后的生活。这一切不是因为他赢得全国青年赛的冠军并打破一项新的世界纪录,也不是因为他把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