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相魏 >

第136部分

相魏-第136部分

小说: 相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敌人是多么的弱小,过于的轻视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的。

    更何况,魏军也不是一支弱小的军队。

    第二天的攻城战,便给了项渠一个小小的代价。

    不到半天时间,钟离城下留下了五千多具楚军士卒的尸体。

    如果是坚城的话,留下五千具尸体并不足为奇,可钟离虽说是一座郡城,可城内人口满打满算也不到一万户,又哪能称得上坚城呢?

    毫无疑问,这一战将项渠给打疼了,开始收起轻视的态度,认真对待起曹参及钟离城内不到自己一半人马的守军了。

    可即便项渠开始认真对待,仍旧无法攻克钟离这座小城,城池固若金汤一般,无论项渠用什么方法攻城,都不能越雷池一步。

    这就让项渠郁闷了。要知道在西线期思城下,自己的二弟项梁可是打的有声有色。

    项梁面对的敌人是魏军大将刘季,可不是曹参这样的小人物可以比拟的。

    “难道我在统兵作战上还不如二弟不成?”项渠郁闷不已。

    随即,项渠便下定决心,明天一定要给钟离城内的魏军一个好看,不能让二弟在父亲面前专美。

    下定决心之后,项渠便决定明天一早将全军压上,看看钟离城内的魏军究竟有多善守。

    项渠一旦发起狠来,效果是显而易著的,大军攻城不到一个时辰,就有士卒登上的城头,并且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而后,后面的士卒跟着陆陆续续的登上的城头,并且占据了很大的一片地方。

    曹参听人回报说楚军士卒登上了墙头,登时便带领着一批亲卫赶了过去镇压。

    曹参虽然是文官,可武力却是不弱,在他的带领下,一个又一个楚军士卒成了他刀下的亡魂。

    说来,这其实也很正常,前世的历史中,曹参不同于萧何的坐镇后方,而是一直跟随着刘季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刘季登临帝位以后排算军功,曹参的功劳派在第二,仅次于第一的萧何。

    而等到萧何去世以后,曹参随即便成了大汉王朝的第二位丞相,也由此可见,曹参是一个武文双全之人。

    当然,这也要分同谁相比,如果是和楚霸王一类人比武力,曹参就是一个小虾米而已。

    如果和张良、诸葛亮等人比智谋,只怕怎么被人玩死的也极有可能自己都不清楚。

    即便如此,也不能否认曹参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比绝大多数人都要优秀。

    就好比现在,原本项渠刚刚率领大军到来之时,曹参心中是慌乱不已,可以说是完全乱了方寸。

    然而,这才几天下来,曹参便已经能做到应对自如,使得范增对其都有些刮目相看了。

    在曹参的带头冲杀下,城头的楚军终于被赶了下去。

    而曹参也因此受了伤,不过好在伤的不重,包扎一下后,曹参又生龙活虎的来到了城头指挥作战。

第277章 合谋() 
转眼间便已经到了公元前二百三十年十二月。

    以淮河为界,两岸的气候截然不同。淮河以北地区,气候干燥酷冷,寒烈的北风吹到脸上,像细刀子一般割的人疼痛难忍。

    而淮河以南的气候以湿冷为主,即便有棉服套在身上,可人们仍旧感觉到潮湿难耐。为此,魏国军营中不少士卒都抱怨不已,希望能够早些结束战争回家。

    此时大河上下都已经被冰层封住,可淮河上却不见一丝结冰的迹象。即便如此,淮河南岸依旧下起了鹅毛大雪,这使得本就不习惯南方天气的魏国士卒更加的不习惯了。为此,还有不少人得了风寒,因此而丧失了不少的战斗力。

    此时的钟离城下,楚、魏两军已经对峙了有一个多月,可项渠仍旧未能拿下这座并不高大的城池。而城内的守军虽然还在坚守着城池,可伤亡月与日俱增,再加上突如其来的伤寒,使得曹参每天都活在胆战心惊之中。

    不同于曹参的胆战心惊,项渠听闻钟离城内不少魏军士卒都得了伤寒之后,不由大喜过望。楚国位于南方,楚人自幼便是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故而不至于因为天气湿冷的缘故而得伤寒。故而楚军的战斗力并未见到有多么明显的下降,反而是魏君士卒,因为伤寒的缘故,战斗力在急剧下降。

    这日傍晚,见到云梯上的楚军一个个退了下去,曹参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心里却想着,这样的日子究竟什么时候是个头。

    用过晚饭,曹参寻到正在灯下读书的范增,便直接开口道:“范大夫,相邦的计划究竟什么时候才开始实施啊?现在城内守军的伤亡越来越严重,方才下官统计了一下,到目前为止,城中只剩下不到两万可战之兵。”

    说起这事,曹参是忧心不已。五万守城将士中,有两万人战死城头,还有一万是被伤寒折磨的失去了战斗力,病情重的士卒,现在估计连床都爬不起来了。

    范增没有看了曹参一眼,而是从前面的案几上拿出一封信交给曹参:“今天上午时分,相邦命人传来书信,让我等不必为伤寒之事而担忧,相邦已经找到了救治的办法!”

    “真的?”一听此言,曹参大喜过望,急忙拿起书信看了起来,果不其然,书信上面写了救治伤寒的具体办法,而且还下令让钟离城这边务必还要再坚守五天,五天过后,胜负胜负就将分明。

    其实庞癝说的救治伤寒的办法都是后世的一些土办法,伤寒也就是普通的感冒,虽然后世的那些土办法不如西药见效的快,但却很管用。这样的土办法,后世的农村中,只要是九零年前出生的人,基本上多少都会知道一点。

    之所以如此,盖是因为后世新千年之前,华夏大部分农村都还处于贫困状态,家中并无多少余财去医院看病,故而这些土办法在农村便大行其道。

    所以当听闻钟离城守军中不少士卒得了伤寒,庞癝便整理出了几种土办法,命人送到钟离城。

    看过庞癝的书信之后,曹参悬着的心总算的彻底放了下来,而后便问范增道:“范大夫,相邦相邦到底要用什么计策,还要等五天后方能知晓?”

    原本范增没有告诉曹参,那是因为为了避免人多口杂而泄露消息。现在则不然,算算时间,自己和相邦策划的那件事情在这两天应该就能成了。

    这个时候,即便项燕知道了,想要阻止却已经来不及了。

    故而,范增笑了笑便将庞癝和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曹参,你在东海郡担任郡守也已经有两年时间了,相比对淮南各地的地形以及气候都已经做到心中有数了吧?”

    曹参回道:“下官不敢保证说全部知道,但七八成还是知道的。”

    见此,范增点了点头笑道:“那老夫问你,寿春城中的粮草、物质都是从哪里运送过来的,又走的是哪一条路线?”

    连一丝犹豫都没有,曹参便答道:“据下官所知,楚国大军的粮草是由江东征集,而后用船只转运到江北的广陵,再又广陵出发,沿陆路,经过昭关、居巢放抵达寿春。”

    “这就对了,你身为东海郡郡守,想必一定知道从东海前往广陵的道路吧!”范增又问道。

    曹参下意识的皱了下眉头,东海郡近一半的土地都是沼泽地,虽然也有小道能够通往广陵,然而根本就不利于大军的行进,这也是为何楚国根本就没有在广陵以北部署军队的原因所在。

    范增笑道:“你说如果我国突然派出一支军队,由东面的淮阴出发,乘船沿邗沟直扑广陵截断楚军的后勤,寿春城内的楚国将士将会做出什么反应?项燕又会如何做?”

    “广陵?”曹参闻此十分吃惊:“这······这难道就是相邦和范大夫您商议的计划?”

    “不错!”范增点头道。

    “如果我军真能一举拿下广陵的话,那么项燕要么率军回师,前去救援广陵,要了就和我军速战速决,而后再去救援广陵。除此之外,应该别无他法了吧!”曹参回道。

    “你说的不错!”范增点头道:“无论想要采取什么措施,楚军的军心肯定会大乱的。项燕回师救援广陵,我军恰好可以顺利夺取寿春。而项燕如果想要速战速决的话,那么我军便紧守城门便可!”

    “只是······只是下官觉得这个计策有些凶险啊!”曹参担忧道:“一旦楚王从河东出兵,渡江北上攻打我军的话,那广陵城里的军队不就危险了吗?”

    “你的担忧不无道理,可不是还有一半的几率楚王不会出兵吗?”范增笑道,“江东青壮基本都已经集结在了寿春,除非楚王抽调王宫护卫前去攻打广陵,否则根本就无法在短时间内再征集一支军队!而楚国的王宫护卫又是什么模样?相信不用老夫说,你也知道吧?”

第278章 楚国撤兵() 
“广陵急报!”一个信使骑着快马急匆匆的闯入了寿春城,直奔郡守府项燕的行营而去。

    此时,项燕正在为钟离之事发愁。

    十万大军耗费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居然连一个小小的钟离城都守不住,而且这个攻城主将还是自己的长子项渠,想想项燕就觉得有些脸疼。

    要知道项燕可是一向都很看重自己的这个长子,无论文韬还是武略,都是悉心教授,结果第一次独立指挥军队,就给自己这样的一个战绩,还不如自小放养的项梁呢,起码项梁还曾小败过刘季几次。

    如果换做是别的将领给出自己这样一个战绩,说什么自己都要把他给斩了,可项渠毕竟是自己的长子,项燕还没有如此狠的心肠去斩杀自己的长子,只是修书一封与项渠,让其务必在三天内攻克钟离。

    这边刚刚命一名亲卫前去钟离送信,那边广陵来的信使便急匆匆的闯了进来。

    一进来,信使就拜道:“启禀令尹,两日前魏军突然偷袭广陵,我家郡守请令尹速去救援!”

    “什么?”项燕顿时惊疑不定,要知道广陵城内可囤积着无数的军用物资,一旦广陵被魏国占据,那么后果可就严重了。

    “魏军有多少人,主将是谁,广陵城可还在我军手中?”项燕心急,一连串问了好几个问题。

    信使回道:“此次偷袭广陵的魏军人数共有两万人马,统兵大将是张耳,而广陵城,小人来时,广陵城已经岌岌可危,只怕现在已经被魏军占据了!”

    “两万人马?”项燕难以置信道:“魏国大军是怎么到达的广陵?”

    “小人也不知道!”信使回道。

    “知道了,你下去吧!”虽然不清楚魏军是怎么到达广陵城下的,,但既然这么多魏国军队出现在广陵城下,就一定有路线可寻。

    “难道······难道是从邗沟而来?”一想到这儿,项燕便顿住了,可随即又回过神来兀自摇了摇头:“邗沟虽然是一条被开凿出来的运河,可中间却有一段数百里宽广的沼泽,也是一道天然屏障,魏国是怎么渡过去的呢?”

    项燕想不明白,然而确凿无疑的是,魏国确实派出了一支军队前去偷袭广陵。

    此时寿春城内的粮草物质只够三十万大军半个月的用度,如果自己不能在半个月内拿下广陵,只怕楚国这仅有的三十万大军就将要被活活饿死了。

    可项燕一旦派兵前去救援广陵,无异就给了淮河对岸的庞癝一个可乘之机。

    何去何从,项燕一时间有些难办。

    其实要从江东向寿春运送物资,还有一条道路,那就是由江东出发,逆流而上到达松阳,再由松阳经过宗城北上到达居巢、寿春。

    可这样一来,无疑会增加不少的运力,更关键的是,江东并没有这么多的船只使用。

    既然要运送物资,小船自然是不行的。而楚国并没有足够的大船,短时间内,楚国也打造不出足够的大船。

    犹豫再三,项燕当即便修书一封,命亲信将向项渠、项梁两子传信,令其率大军返回寿春。

    寿春无论是距离期思还是钟离,路程都不是很远,且道路也不崎岖拿走,故而项渠、项梁两人收到项燕的书信后,有些纳闷为何项燕突然召自己率军回师?

    故而,项渠、项梁两人撇下大军,带着几名护卫独自前往了寿春城。

    见两人这么快就回来了,不用多想,项燕便知道两人肯定是舍下军对独自回返的。

    之前的书信中,因为保密的原因,项燕并未写下传召项渠两人率军回来的原因,故而亲口从项燕口中得知广陵城被魏军偷袭,两人都是十分的震惊。

    看着眼前两个儿子,项燕严肃道:“眼下形势危急,为父打算放弃寿春、居巢,你们两人也连夜赶回自己的军营,令大军速速返回吧!”

    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