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相魏 >

第174部分

相魏-第174部分

小说: 相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癝一开口,就一锤定音。

    而后,庞癝又道:“本相打算将秦地分为雍、益两州,其下设河西、咸阳、陇西、北地、汉中、巴、蜀、黔中、安定这九郡,其中河西、咸阳、陇西、北地、安定五郡分属雍州,而汉中、巴、蜀、黔中分属益州,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相邦所事周密,下官等并无异议。”对于这样的划分,众人都没有什么意见。

    庞癝看向范增说道:“如何安排官吏,你先列一个名单出来,大家再行商议。”

    “下官遵命。”范增答应下来,再说这也是他的本职工作。

    正说话间,就见一士卒匆匆闯了进来:“启禀相邦、太尉并诸位大人,上将军已经率大军到达中阳了。”

    “哦?”听到此话,庞癝起身说道:“中阳距离大梁不到一百里,算算脚程,王翦应该后天就能回来了。”

    自言自语之后,庞癝看向这名士卒:“你前去中阳告诉上将军,就说是本相的命令,让其务必后天上午准时到达大梁,本相要给上将军及其麾下健儿接风洗尘。”

    “诺!”

    传令的士卒退下之后,庞癝又命大农令萧何准备酒水、肉食等物,以待后日劳军之用。

    眨眼间,两天时间便过去了。

    这天一大早,庞癝便匆匆出门向王宫走去。

    今天,王翦率灭秦大军返回,必然要高规格对待。

    按照庞癝的意思,要魏王平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王翦,才合乎礼仪。

    故而,庞癝方才这么早就动身前往王宫。

    庞癝到达王宫之时,尉缭、范增等大臣均已到达。

    见众人均已到齐,在魏王平的一声命令之下,众人坐车缓缓走出王宫,向西而去……

第354章 南下准备() 
魏国君臣出城三十里迎接王翦,场面可谓是隆重至极。

    一般来说,只有对待国士,君王才会用如此礼仪,可王翦的功劳实在太大。王翦来到魏国也不过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可却先后率兵灭了赵、秦两大强国,只怕不久之后,楚国也将覆灭于王翦之手。

    五花马,千金裘,乘坐着魏王平本人的车撵,王翦被带入王宫之中,后面其余大臣也陆续赶到。

    待群臣均已到达,王位上的魏王平咳嗽一声,示意众人安静,而后方开口道:“上将军王翦上前听封!”

    “臣王翦在此!”虽然有些不明所以,可王翦还是来到堂中央重重的朝魏王平拜了下去。

    魏王平说道:“上将军王翦,自入魏一来屡立大功,先灭赵国,后灭秦国,此功不可不赏,故而寡人今日特封上将军王翦为武安君,食邑一万两千户。望上将军以后能再接再厉,为大魏立下不世之功。”

    “王翦拜谢我王,臣定不负我王之愿,马革裹尸,以报我王之恩!”王翦拜谢道。

    武安君,整个战国时代,也就只有秦国的白起及赵国的李牧有此封号,如今,王翦成为了天下第三位武安君,可以说魏王平对王翦表示出了极大的期许。

    更何况,王翦的食邑可是一万两千户,是彻彻底底的万户侯,即便在整个魏国,食邑上超过王翦的,只怕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

    所以,当魏王平道出封王翦为武安君,又赏食邑一万两千户的时候,庞癝和尉缭等人都觉得十分诧异,因为自魏王平登基一来,这还是他第一次主动封赏一个人。

    庞癝没有多想,可尉缭、范增两人心中却不由多想起来,认为这是魏王平在收拢人心,从而为以后夺权做准备。

    无论是尉缭,还是范增,都算得上是魏国的老臣了,历经宦海近三十年,许多事情他们都能瞧得清清楚楚。

    但他们因为长期执政,已经有些被权力蒙蔽了双眼,对于魏王平欲要亲政之事,他们打心底里是反对的。可他们却忘记了,魏王平才是魏国的君主,亲政是理所当然之事。

    不同于尉缭、范增等人的想法,庞癝觉得这是魏平平开始成熟起来的标志,因为魏王平已经开始学会了笼络人心,故而,庞癝心中很是欣慰。

    而后,魏王平又设宴款待了王翦及一众伐秦的有功将领,并让萧何从城中购买一批酒水,款待城外的一众将士。

    半个月后,雍、益两州的州牧、郡守、县令已经赴任,而张耳、张良等人也押解着秦王嬴政及秦国的一众权贵返回大梁。

    按照之前的商议,嬴政被封为孤竹君,在大梁呆了三日之后便匆匆赶往封地,而其余秦国权贵,也被要求离开雍、益两州,迁往魏国的其他地方。

    诸事完毕,魏国眼下就只剩下南下伐楚之事了。

    毕竟,现在整个天下,除却楚国还偏安江东之外,均已被魏国剪灭。

    当然,还有一个韩国依旧以诸侯国自居。

    不过新郑距离大梁很近,再加上韩王安又一向比较乖觉,故而魏国并未为难韩国,依旧给韩王安王位的待遇。

    当然。其中韩非起到的作用不小,毕竟韩非虽然没有为魏国立下过什么大功,但在其执掌廷尉署的这些年里,魏国国内的治安还是很好的。

    秦国诸事料理完毕,已经是公元前二百二十七年的春天,距离庞癝正式登临魏国朝堂过去了整整三十年的时光。

    这三十年里,庞癝生生将一个日落西山的魏国生生打造成为了天下第一强国。

    这三十年里,魏国先后取河内,吞陶地,夺淮泗,伐齐国,败楚国,灭赵、秦,统一天下之势势不可挡。

    眼下诸国已灭,只剩余一个偏安江东的楚国,故而,灭楚之事也被提到了案头。

    眼下南方已经进入春潮,道路泥泞不堪,根本就不是出征的好时节,故而魏国不得不停止征战的步伐,开始进入短暂的修养期,只待入秋以后,大军南下一举灭楚。

    但即便如今不能伐楚,但必要的计划还是要进行的。

    淮水南岸的寿春城中,从全国各地运送而来的物质在那里集结。而一众精锐将士,也在王翦的调度下,在淮水上日夜操练。

    而王翦本人,则和一众将领进行推演,安排入秋之后的伐楚计划。

    北人善马,南人善水,关于这一点,来自后世的庞癝是再熟悉不过了。

    故而,庞癝修书一封,让王翦在淮南招收一批善水之士进行军事操练,以备秋后伐楚之时极有可能会遇到的水上作战。

    其实不止庞癝一人明白楚国的优势所在,身为楚国统帅的项燕亦是明白不过。也因此,在听到秦国主力被魏国消灭的消息之后,项燕便率领三十万楚军从淮南撤至江东,放弃了本已攻下的上千里土地,全力在江东打造战船,并封锁江水,以阻止魏国大军突然南下。

    当然,项燕的这一做法使得楚国很多大臣不解,因为在他们看来,有了淮南的千里土地,防御魏国不是更要牢靠一些吗?

    想法很好,可现实却是一旦楚国不放弃淮南的土地,那便意味着楚国要和魏国在淮南进行大战,楚国本就处于劣势,一旦大军在淮南被魏国歼灭,到时候楚国又有几人能够镇守江东?

    三十万人马,已经是楚国现在的极限兵力了,一旦这三十万人马在淮南被魏国消灭,即便楚国有着江水天险,也是无法阻止魏国渡江南下的,因为到时候楚国已经无兵可用了。

    故而,不顾国内群臣的反对,项燕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南下江东,退避魏国兵峰。

    项燕如此做法,楚王昌平君是理解的,亦是很支持。

    因为昌平君明白,一旦楚国灭亡,朝中那些大臣依旧可以过富家翁的生活,但自己却要和秦王嬴政、赵王嘉、燕王喜一般,被魏国封一个封君,以后余生只能呆在封地里不能踏出半步。

    这样一来,与坐牢又有何区别?

第355章 渡江() 
转眼间便已到了九月份,庞癝命上将军、武安君王翦为主将,靳歙为先锋,出兵伐楚。

    九月上旬,先锋靳歙率五万人马,率先到达与江东一江之隔的广陵,囤积在寿春城内的各种作战物质也陆陆续续被运往广陵。

    到达广陵之后,靳歙一边命人勘察地形及江水水势,一边命人打造战船,为伐楚之战做最后的准备。

    九月中旬,全国各地的秋水基本已经结束,而后在朝廷的一道诏令之下,上将军王翦率后续四十万大军,从寿春出发,于九月下旬抵达广陵。

    王翦率军到达广陵之时,靳歙已经打造好了上千艘战船,随时都可以渡江。

    可王翦并未急于渡江作战,而是每天带着众将士在江水上训练,适应当地的气候及船上作战。

    直到十月中旬,南方的天气也已彻底转凉,王翦方才开始做出作战部署。

    而楚国方面,在靳歙到达广陵之时,项燕便已在广陵对岸的云阳严阵以待,直到王翦到达广陵,云阳城已经开始风声鹤泣。

    其实说起来,项燕大半生都是在陆上作战,并不善于水上作战,可以说可王翦是半斤八两,可却耐不住江东将士善水,几番接触战下来,都是以楚国方面小胜一把而结束。

    这便使得楚军上下欢欣鼓舞不少,以为魏军也就这么点能耐,自己将魏军阻挡在江水北岸,他们就奈何不得自己丝毫。

    而与楚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魏军的士气因为几番战斗中的接连受挫,而有所下降。

    不过王翦却依旧气定神闲,除非遇到大雾天气,否则每天必定不断的向对岸的楚军挑衅。

    当然,每每都会以失败而告终。

    转眼间便到了十一月,魏军依旧未踏上江东的土地一步,这使得楚国上下彻底放下心来。

    十一月十二日,江水之上起了大雾,放眼望去,天地一片白茫茫的,甚至看不到三丈外的东西。

    王翦见此天气,当即便召集军中将领,说道:“今日江上突然起了大雾,想必对岸的楚军必定料想不到我军会在如此天气下渡江,故而今日对岸的楚军必定防备松懈。”

    “众将听令!”王翦大喝一声便开始下达军令。

    “靳歙,本将命你为先锋,率三万精锐率先渡江,而后奔将亲自指挥大军全力渡江,争取一战而竞全功。”

    “末将得令!”靳歙接过王翦的军令之后,便匆匆出营调拨精锐将士去了。

    陆地上还好些,一旦进入江中,完全是伸手不见五指,即便同一艘船上的将士,船尾的将士也看不到船头上的人。

    早在上船之前,靳歙便已下达了军令,命登船将士一路禁声,否则引起楚军的注意,那就可危险了。

    故而,江水上除却湍流的水声之外,竟无一丝杂音。

    而江水南岸的松阳城下,楚军将士一个个还躲在被窝里不肯出来。

    必将按照以往的惯例,对面的魏军在大雾天气下根本就不会出击的。

    更何况,今天的雾还特别的大。

    如果是以往,说不得项燕会命人警戒。可像今天这样的天气,连项燕本人都已有所松懈,更何况手底下的将士?因为在项燕看来,即便今日对岸的魏军打算渡江,可在这种恶劣的气候下,魏军十有八九会在江中迷失方向。

    故而,整个楚军上下,竟然无一人前去江边警戒。

    但显然项燕忘记了一条,那就是流动的江水会给魏军指明方向,故而,在江上,魏军根本就不会迷失方向,至多登岸地点会有所偏差而已。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茫茫大雾之中,除了流动的江水之外,魏军将士根本就看不到其他的参照物。

    事实也确实如此,魏军登陆的地点与原本计划中的地点偏差了十余里。

    不过好在靳歙早早便已经调查过江水两岸的环境,在登岸不久,就确定了自己登岸的地点在松阳上游十里的地方。

    确定了登陆地点,其他的事情就好办了。

    在靳歙的率领下,五万魏军将士一路向东而去,直扑松阳城外的楚军大营。

    楚军大营中静悄悄的,没有一丝杂音,也不见一丝人影。

    因为江东的气候湿冷的缘故,原本负责警戒的将士早就回营烤火去了。

    故而,在靳歙率军到达楚军军营营外之时,竟然无一人发现。

    “奇怪,怎么楚军军营中不见一丝人影?”靳歙感觉楚军军营里十分诡异,竟然不见一丝人影。

    不过好在,在靠近军营之后,靳歙听到了营帐里面的说笑声,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众将士,随我杀!”靳歙大喝一声,便拔剑率先冲去了楚军军营之中。

    见主将发话,其余将士自然不会再禁声,大喝着杀声向楚军军营里冲去。

    楚军军营里,原本正在说笑的一众将士听到营外的喊杀声,不禁呆愣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