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相魏 >

第53部分

相魏-第53部分

小说: 相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时辰后,魏军全部控制住了临淄城。

    后胜府上,此时已经是庞癝的安踏之处。

    “相邦,齐王田建押解到哪里?”下面将领问道。

    “先把齐王送回宫中,命令士兵没有本相的命令谁都不能入宫骚扰宫中那些后妃公主,违令者严惩不贷!

    还有,今晚开始临淄城戒严,严令士兵禁止骚扰百姓及众文武大臣的府邸,如有违令者严惩不贷!”

    “诺!”

    而后庞癝又喊来一名将领问道:“那五千击鼓将士现在救活了多少人?”

    将领神色黯然道:“千余人受轻伤,还有千余腹内受重伤,剩下的三千人全······全都······”

    “知道了,你下去吧!”

    将领的话虽没有说完,庞癝又哪能不明白呢?因而神色不振的挥退了将领。

    “来人!”

    “末将在!”

    “传令晋鄙将军临淄城已被我军攻破,齐王田建及以下八十三名文武重臣均被我军俘虏。让其择机劝降昌国城内的齐国守军!”

    “诺!”

    ······

    下达完最后一道命令,庞癝终于坚持不住瘫软了下去······

第106章 争霸背后() 
那死去的三千人没有死在敌人的手中,而是死在了自己的手中,庞癝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虽说这样与战死无异,但庞癝还是过去不心中那道坎,认为这三千将士都是自己杀的。

    如果这三千人是以旁的方法死去,庞癝多少还能找些借口慰藉一下自己的心灵,可此时庞癝却发现自己什么借口、理由都找不出。

    “果然是慈不掌兵啊!”

    叹息一声,庞癝便收拾一下心情继续处理杂乱如麻的事物。

    晋鄙这边,当听到庞癝已经攻克临淄城后,全军上下无不欢呼雀跃,只有范增还保持着冷静。

    范增建议晋鄙赶快命人向昌国城内的齐军传达临淄城被攻克,齐国君臣全部都被俘虏的消息。

    一开始昌国城内的守将是不信的,急忙集合全军向东突击而去。

    这一次晋鄙并没有下达魏军将士阻拦,而是命令魏国大军遥遥的跟随着他们身后。

    当到达临淄城下时,看到城墙上的魏国旗帜之后,近二十万齐国将士无不痛哭流涕。

    “宣令全军投降!”

    这名将领下达最后一道军令之后拔出腰间的青铜剑自刎而亡。

    对于这一现象这名将领的亲卫没人阻拦,而是同样的拔出宝剑自刎殉葬。

    当晋鄙收到齐军投降的消息时已有上千将士陪葬。

    是殉这名将领!

    同时也是殉齐国!

    处理完降卒问题后晋鄙进入临淄城拜见庞癝。

    庞癝没有多说什么,只命令留下一万士卒守卫临淄外,其余将士全部随晋鄙前去攻打还未投降的城池。

    六月,晋鄙攻克临淄西面的安平、博昌、高宛等地。

    七月,晋鄙攻克临淄东面的剧、益、杞等地。

    八月,大军回国,伐齐之战正式结束。

    东线的楚国方向,齐人听闻齐王已经投降魏国之后战心全无,春申君势如破竹般用一个月时间攻克莒地全部城池,而后向即墨方向挺近。

    六月下旬,即墨之人扶持齐王建的兄弟公子假为齐王坚守即墨,希望田单复齐之事再度发生。

    春申君下令重兵包围即墨城,其余将士攻击琅琊、夜邑、高密、安陵等地。

    八月,除了即墨之外,齐国所有城池都已被攻克。

    九月,春申君下令强攻即墨城,不克。

    十月,春申君下令继续强攻,在付出五万士兵的代价下,即墨城破,公子假自杀身亡,齐国正式灭亡。

    在晋鄙率军攻克最后一座坚守的城池时,魏国国内派来的官吏也已来到了临淄城。

    庞癝考察一番之后便安排他们上任。

    齐王宫。

    看着眼前金碧辉煌的大殿,庞癝心中充满了感慨。

    齐国乃是大国,富国,昔日也是强国,但一旦衰落旦夕之间便被魏、赵、楚三国瓜分。

    那魏国呢?

    魏国昔日也是大国、强国,可马陵一败,四面来攻,从战国第一霸主沦落为二流国家,再不复当年盛况。

    那究竟是何原因呢?

    是因为地理原因?

    可魏文侯却能把四战之地的魏国从三晋最弱改变为战国最强而列国不敢加兵。

    是不重视人才的原因?

    魏惠王放跑孙膑、卫鞅而用庞涓、公子昂,可难道庞涓、公子昂不是大才吗?

    当时的庞涓已经功成名就、战功赫赫,而孙膑除了兵圣孙武的后人,鬼谷高徒的名声之外并没有显露出其才能。

    如果魏国换一个君王,在不知道后事的情况下是选择拉拢战功赫赫的庞涓还是顶着先祖荣光的孙膑呢?

    只怕大多数君王还是会选择笼络住庞涓这员大将的吧!

    毕竟当时庞涓确实是战国第一名将,即便是齐国名将田忌在孙膑的加持下也是用计阴了庞涓一把。如果没有孙膑的加持,田忌是不敢和庞涓硬碰硬的。

    毕竟庞涓是除了吴起之外第二个能把魏武卒的战力发挥到极致的将领。

    至于后世被黑出翔的公子昂,只怕知道后人这么黑他的话会感觉自己比窦娥还冤吧!

    公子昂也算是一名颇有才干的贵族子弟,当初也和卫鞅是至交好友。在魏相公叔痤荐卫鞅不被魏惠王所用去世之后,公子昂再次向魏王举荐卫鞅,可仍旧不被魏惠王所用。

    于是卫鞅便准备入秦,公子昂听说之后赠卫鞅百金以为路资。

    后来河西大战的经过想必大多数人都知道,这里就不再多说了。反正后世的卫鞅迷对公子昂是各种抹黑,说起高傲自大、目中无人等等不胜枚举。

    是国内思想混乱的原因吗?

    也许有吧!

    要不然独尊法家的秦国为何能一统天下呢?

    战国时代不仅仅是七国争霸天下的时代,也是诸子百家争锋的时代。

    以齐、鲁、宋三国为代表的儒、墨文化和以三晋为代表的法、纵横两家文化竞争是这时的主流。

    这时的儒、墨两家虽和法家并称三大显学,可除了齐、鲁、宋三国之外,三晋及秦国都是以法、纵横两家为主流思想,秦国更是独尊法家思想。

    可能会有人说魏国也是尊儒的,要不然魏文侯也不会拜儒家子夏为师。

    魏文侯虽然拜儒家十哲之一的子夏为师,可他手下干事的人却没有一个儒家之人。

    李悝、翟璜、吴起、乐羊、西门豹又有哪一个身上有儒家的标签呢?

    一个都没有!

    至于魏文侯拜子夏为师的原因,当然是为了邀买名声了。

    不仅魏文侯时期的文武大臣,以后的公叔痤、惠施等魏国国相也没有一个是儒家之人,儒家亚圣孟轲数次拜见魏惠王,想要向其推销儒家文化,可王却顾左右而言他,这难道还不能说明原因吗?

    再延伸一下,法家、纵横家的源头出自哪里?

    卫国!

    是的,魏国的保护国卫国。

    而卫国国内当时最著名的人物是谁?

    不是李悝,不是卫鞅,不是吴起,不是吕不韦,也不是聂政、荆轲,而是以天下为棋的鬼谷子,一个战国三百年来一直都始终出现的人物。

    鬼谷子究竟是一个人,一个学派还是一种文化呢?

    只怕是文化的成分多一些吧!

    延伸到这里就不难看出,战国时代是列国争雄的时代,同时也是鬼谷文化和儒、墨文化在思想领域抢夺领导权的时代!

第107章 暗潮() 
待庞癝回到大梁之时已是魏安厘王二十七年了。

    回到家中,庞癝召来李园问道:“我不在的这些日子大梁可有什么事情发生?”

    庞癝离开大梁已有大半年之久,这些日子虽然有书信来往,但庞癝分身乏术,书信大多都是关于军国大事,其次便是与家中妻妾报平安之类的,故而庞癝才有此问。

    李园道:“这些日子大梁城最轰动的莫过于大王要封安荣为君的事情了!”

    “哦?详细说说!”这件事庞癝丝毫不知情。

    “相邦您刚刚离开大梁不到一个月,大王便召集重臣说要封安荣为封君,甚至连封地都划好了,就在龙阳!”

    “等等,你刚才说在哪儿?”庞癝觉得有些奇怪,便止住李园问道。

    “龙阳啊!”

    “龙阳君吗?”

    “正是!”

    庞癝之前虽对安荣的身份有所猜测,直到这一刻才确认安荣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龙阳君。

    “结果如何?”庞癝又问道。

    “哪能!大王这话一出口,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特别是以御史大夫孔斌为首的一众文臣反对的特别激烈,说安荣无寸功于魏国,按照新法不得封君。

    大王不得不妥协,想要降爵封安荣为大夫,可大臣还是不依不饶。直到最后大王说安荣爵位可以不封,但一定要让其进入朝堂为郎中,大臣这才不得不妥协同意。”

    “只怕这才是大王的真正意图吧!”庞癝道。

    在庞癝看来,这件事中一众大臣都被魏王当了提线木偶,并按照魏王设定的剧情走的。

    魏王又不是傻子,他又怎能不知道安荣这样一个对魏国无寸功可言之人又怎么可能被封君呢?魏王的意图一开始就是想让安荣进入朝堂,可又怕大臣反对,这才做出种种妥协般的样子来麻痹大臣来达到自己的真实目的。

    至于魏王把安荣安置到朝堂的目的,无非平衡罢了!

    安荣现在虽然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郎中,但以后只要立一些功劳想要升职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还有一件事情小人不知该不该讲?”李园小声道,但他那四处乱转的眼神却出卖了他。

    “说吧!”

    “就是去年年底的时候大梁城突然多出许多稷下学宫之人,且其中大多都是儒家弟子。孔斌先生从中挑了一些人推荐给大王并把他们安置到地方为官!”

    “具体多少人?都有谁你都知道吗?”庞癝皱着眉头问道。

    “人数大概有三、四十人的样子,被安置的地方是齐地。”

    “齐地?”

    庞癝细想自己之前在临淄见到的那些官吏,好像他们的服饰、礼仪还真是儒家弟子的模样,这使得庞癝的心更加的担忧起来。

    走到堂前,庞癝不禁长叹一声:“真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相邦您说什么?”李园问道。

    “庞癝摇头道:“没什么!”

    对于安荣被拜官之事不过是小事,自己在齐地时没有听说还罢了,可孔斌居然悄无声息间在地方大肆安插儒家弟子,这就不得不引起庞癝的重视了。

    现在的儒学虽然还不是后世的腐儒,但却已然和墨家并称为诸子百家中最顽固的保守派,做事因循守旧,和以打破陈规漏矩著称的法家形成鲜明的对比。

    孔斌为何会如此做?

    在庞癝看来无非是儒、墨两家背后的坚定支持者齐、鲁两国已经先后灭亡,接下来儒家何去何从便成了孔斌这个孔丘嫡系子孙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了。

    秦国独尊法家,自然不在儒家弟子的考虑范围之内,再说孔丘历来也瞧不起秦国,因而秦国自然而然的被儒家弟子排除在外。

    楚国被儒家称呼为蛮楚,历来被儒家弟子瞧不起,因而也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燕国虽是周文王后人,是姬氏子孙,但燕国太远,又是苦寒之地,也不是首选。

    但,排除秦、楚、燕三国,剩下的就只有韩、赵、魏三国了。

    因而儒家的打算就是通过孔斌这样的三晋大臣来进入三晋朝堂,从而在三晋之地生根发芽,茁长成长,直到把持一国朝政。

    之前提到过三晋与秦国文化一脉相承,都是来自于卫国的鬼谷文化,因而儒家弟子想要在三晋迅速发展无异于痴人说梦,孔斌便采取了把儒家弟子分配到地方主政一方这个策略来逐渐改善三晋的文化土壤。

    庞癝始终认为法家的改革思想太过极端。

    同样,庞癝也认为儒、墨两家的思想太过保守。

    但无论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都不是以庞癝的思想为转移的。

    再想想之前自己还幻想着诸子百家能够在魏国朝堂之上和谐相处,庞癝觉得自己还是太幼稚了。

    现在因为诸侯争霸,朝堂上的各门各派有共同的目标这才能够和谐相处,即便是有不和谐的声音也都被各家首领给强压了下去。

    但以后呢?

    以后如若魏国一统天下,诸子百家间还能和谐相处吗?

    只怕不能。

    到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