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相魏 >

第82部分

相魏-第82部分

小说: 相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仕的好。

    至于哪一个国家?张平也想过,以儿子的才智,江河日下的赵国、楚国自然排除在外,连赵、楚两国都不如的燕国更是想都不用想,那么就只剩下强大的秦、魏两国了。

    可之前,现在也是,张平并不能看清天下格局,故而对于张良的选择张平始终持保留态度。

    张良便劝道:“现今秦、魏争霸,正是儿子发挥自身才能之时,一旦局势明朗,那么还有儿子的用武之地吗?”

    “可你毕竟年幼,还是暂且等待几年吧!”看着还未成年的呃张良,张平心中多少有些不舍。

    张良道:“儿子听说此次的魏国大将张耳也是在儿子这般年纪便拜入信陵君的门墙之内,秦国甘茂之孙甘罗十二岁时就出使赵国,使得秦国兵不血刃的获得赵国的十余座城池。论才智儿子自问不下于张耳、甘罗,为何父亲却屡屡阻挠呢?”

    听了张良的话,张平内心苦闷不已。自己已经垂垂老矣,儿子又能在自己身边多少时日呢?可足智多谋的儿子却并未体会到自己这个老父亲的良苦用心,这又怎能不使得张平郁闷呢?

    “罢了,既然你想出仕魏国,为父就修书一封与魏相庞癝。相信有为父这张老脸,庞癝多少会给几分面皮照拂于你的!”儿子心意已决,张平便不再多劝,只能为儿子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了。

    听此张良不由大喜,如果没有张平的书信,张良不知道自己在魏国朝堂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即便张良知道自己足智多谋,可魏国朝堂人才济济,论智谋的话,范增、蒯彻等人并不输自己分毫,故而父亲的这封书信对张良来说无异于久旱之后的甘霖,是自己步入魏国朝堂的青云梯。

    更何况公子韩非是魏国九卿之一的廷尉,张良相信看在父亲的面子上他也一定会照拂自己的。到时候有庞癝、韩非这两个大佬的人情在,张良相信没有哪个不开眼的人会刁难自己······

第165章 张良看魏国() 
“启禀相邦,张耳将军回来了!”这时,一名下人进来禀报道。

    “哦?这么早就回来了?想必张耳将军并未在秦军手中得到什么好处吧?”张平哂笑道。

    “相邦神机妙算,张耳将军与秦军战了一个不分胜负,回来的时候样子颇有几分狼狈!”下人讨好道。

    “知道了,你下去吧!”

    挥退下人,张平匆匆整理了一下衣服便欲出门。

    “父亲要去哪里?”张良见此问道。

    “为父去一趟驿馆!”说完之后张平便匆匆而去。

    半个月后,张耳大军回师魏国,张良也跟着同行。

    临别之际,张平叮嘱道:“大梁不比新郑,为父身为韩国相邦,看在为父的面子上,即便你犯了什么错新郑城里的那帮权贵也不敢找你的麻烦。可到了大梁,为父的话只怕与平民无异,没有几个人会顾忌为父的面子的,所以你去了大梁之后一言一行都要小心谨慎,千万别去招惹麻烦,知道吗?”

    “父亲,放心,儿子明白的!”

    说着张良便告别父亲向东前军而去。

    “你家这小子性子还有几分跳脱啊!”一旁的蒯彻见此看着张平笑道。

    张平无奈的摇了摇头,对着蒯彻说道:“这小子,只怕我的话左耳进右耳出,这一路上就麻烦蒯先生多多照拂了!”

    蒯彻摆摆手道:“张兄这话说的就没意思了不是。虽说咱们刚认识没几天,可在我蒯彻心里,已把张兄你当做我的好友,咱们就别再见外了!”

    张平听此连连道歉并再三嘱托蒯彻多多照拂张良。

    “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蒯彻也明白了张平之所以现在对自己这么客气完全是因为需要他多照顾张良几分,不由感慨起来。

    此时的大梁因为魏国崛起的缘故,已经取代定陶成为了天下最为繁华的城池。

    之前的定陶因为夹在赵、齐、魏三国之间,虽然归属于宋国,但其经济地位却是天下任何一座城池都无法取代的。可随着齐国的灭亡,魏国又不断的向北攻取赵国的土地之后,定陶便日渐没落下来。

    看着大梁繁华的街市,张良不无感慨,之前新郑的繁华程度也不输于大梁,可这几年经过魏国的强势崛起,而韩国却更加的没落,自然而然的,新郑已经被大梁远远的甩在了后面。

    不要说新郑,即便是秦都咸阳、赵都邯郸也都远远不及大梁繁华。

    而大梁城日渐繁华的背后却代表着魏国的强盛,魏人的自信。

    以往魏人谈秦色变,可现在再问魏人,他们可以自豪的说:魏国是一个不输于秦国的强大国家。

    是的,关东六国中齐国被灭,楚国远避江东,赵国江河日下,燕国混混沌沌,韩国苟延残喘。现今关东六国有且只有魏国可以与秦国相抗衡。

    魏国为何突然再次强大起来?

    这是无数人想要问的问题,可却没有一个人可以给出一个让大家都认同的答案。

    曾经也有不少人分析过魏国强大的原因,可总结出来的结论都太过片面。

    有人说魏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魏国的底子好,有人说魏国强大是因为魏国占据着天下最富庶的地区,有人说魏国强大是因为魏国国内人才济济······

    不可否认,魏国之所以强大确实有上面的一些原因,但在张良看来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魏国的变革。

    变革,一个在战国期间屡见不鲜的词语,因为战国七雄中每一个国家都经过不同的变革,也因此不同程度的强大了起来。

    可好像除了秦国,其余国家的变革大多都持续不久,亦或者说是无疾而终。

    现在,曾经那个纵横天下的魏国经过再次变革又回来了,回到了先文侯、武侯时期的鼎盛时光。

    魏人记得,战国初期的一百年里,魏国是强大的,是骄傲的,是奋进的。当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之时魏国得到的土地是最贫瘠同时也是最四分五裂的。

    但当时条件恶劣的魏国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奋斗,学会了拼搏,更学会了变革。

    魏文侯初继魏氏家主之位时,赵国在赵毋恤的统治下国泰民安,俨然是天下第一强国的姿态。在赵毋恤时期,即便是魏文侯继承了魏氏主位但也不敢稍有异动,只能苦苦煎熬,因为魏文侯直到如果自己便大肆变革的话,一定会引起赵毋恤这个一代雄主的猜疑甚至打压。

    故而魏文侯刚开始并不敢露头,只是在自己的国土上埋头苦干,并拜三晋最为厌恶的儒家十哲之一的子夏等人为师并引来翟璜、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等人,创建了鼎鼎大名的河西学派,为魏国的大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直到赵毋恤死去,魏文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成为晋国的执政(因为当时韩赵魏三家虽然瓜分了晋国的土地,但还未正式成为周天子承认的诸侯)便开始任用上郡守李悝为相开始变革,并由吴起编练武卒,使得魏国一跃成为天下第一强国。

    而后向西进攻秦国,得到河西之地,又联合韩、赵两国进攻楚国,得到大河以南的大梁等地,待到文侯去世武侯继位,魏国正是如日中天之际,天下无人敢于争锋。

    然而到了惠王时期,魏国变得傲气起来,瞧不起天下诸国,之前的传统统统被魏人抛之脑后,但随着马陵一败,魏人的骨气便被彻底的打没了。

    直到现在,魏国再次变革,先后击败强秦霸楚,灭了老牌强国的齐国,又一次的重新崛起起来。

    在张良看来,魏国的再次崛起并非因为以上的诸多原因,而是因为魏人又重新捡起了那勤奋好学、艰苦奋斗、勇于变革的光荣传统。

    在张良看来,魏国的制度原本就是好的。

    如果魏国的制度不好的话也培养不出来天下近半的人才,也不会使魏国成为天下间唯一一个没有奸臣、权臣出现的国家,也不会成为天下士子都向往的国家,也不会这么快就重新崛起起来。

    庞癝变法是成功的,在张良看来庞癝只是继承了法祖李悝的衣钵,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了魏国的制度而已,李悝所创造的基本制度并未因为庞癝的执政而有丝毫的改变。

第166章 张良见庞癝() 
现今天下大势呈现秦、魏两强争霸的局面,大多数人都看好强横的秦国,因为秦国的底蕴很深厚。

    可张良却不这么认为。

    张良秦国的底蕴是深厚,但仍旧没有魏国深厚。因为魏国可以在百败之后顽强的生存下来,而秦国却不然。

    如果秦国遭遇到像马陵之战那样的惨败的话,他能撑住多久呢?

    是十年还是二十年?没有人知道。

    不过张良看来秦国撑不了多久,因为秦国看似底蕴深厚,但实际上却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般强横。不像魏国,马陵之战后接连惨败于秦国上百年,可仍旧在顽强的抵抗着秦国的东扩。

    一个连败上百年但仍旧屹立于七雄之中,且不是最末位,可以想象魏国的底蕴究竟是有多么的丰厚。

    可以说邯郸之战前的魏国是在吃自己的老本,可这个老本吃了上百年依旧还未吃完。且魏国最大的优点莫过于其独特的教育机制。

    论起教育,人们首先想起来的莫过于齐国的稷下学宫,因为稷下学宫实在太过有名了。然而稷下学宫培养出来的人大多都是夸夸其谈之辈,而魏国培养出来的人才却是实干家。

    虽然很多出自魏国的大才诸如商鞅、张仪、范睢等都在秦国为侯做相,但不可否认的是魏国的教育机制是战国七雄之中最成功的。

    就是靠着天下最好的教育机制,魏国才能吸引并培养出这么多人才并且依靠这些人才在四战之地的中原存活下来。

    而今,魏国再一次的爆发出人才大潮。最起码在张良看来,庞癝、尉缭、唐雎、韩非、范增、蒯彻、萧何、翟章等人都是不输于商鞅、张仪、范睢的国士之才,这些人放在其余的任何一国都是卿相之选,可他们却都心甘情愿的在魏国做官,并未因官职低微而有丝毫抱怨,而是甘之如饴的忙于自己的事物。

    不知不觉,张良来到了庞癝家门前。

    拿出父亲的书信,张良走向大门前对着守门人道:“韩相张平之子张良于拜见庞相邦,不知相邦可在家中?”扯虎皮这种事情张良在家中耳读目染的情况下从小就知道,因而今天他并不介意扯一下父亲的虎皮。

    一听来人是韩相之子,守门人自是不敢懈怠,恭恭敬敬的请张良进入客厅歇息,自己急急忙忙的前去寻庞癝去了。

    庞癝家中下人在庞癝的训导下虽不像有些大官贵人家中下人那般以衣冠视人,可说到底庞癝也是一国之相,也不是说什么阿猫阿狗的来拜见自己就会前去禀报。如果那样的话,庞癝还不得累死?

    但张良不同,没听见张良自报家门时说自己是韩相张平之子吗?

    韩国虽然是一个小国,可说到底也是七雄之一,张平更是于庞癝有几分交情,因而听到张良自报家门之后下人一点也不敢怠慢。

    守门人先见到的并不是庞癝而是庞府大管家李园。

    自辞去御史之位后李园就再未入仕,即便是之前庞癝再次被拜相之后让其重新入仕,李园还是毫不犹豫的给拒绝了,心安理得的做起了庞府的大管家,为庞癝处理一些琐事。

    收到守门人的通报之后,李园来到书房门前偷偷的向里面看了一眼。

    “何事?”见李园鬼鬼祟祟的向自己这边看来,庞癝便问道。

    “启禀相邦,韩相张平之子张良前来求见相邦!”

    “张良?”听到这个名字庞癝顿时不淡定了。虽然这些年来庞癝见过不少历史名人,对这些人名早已司空见惯,可听到张良的名字还是忍不住有几分震惊。

    要知道这可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其过人的智谋千百年来几乎没人能够超越的了的存在。

    “张良现在何处?”庞癝急匆匆的起身,边向外走边问道。

    “正在客厅!”李园回道。

    “我现在就过去,及且去忙吧!”让李园退下去之后庞癝的脚步不由又加快了几分。

    ‘汉初三杰’中的萧何已经在魏国出仕,现在张良也出现了,就是不知哪个点兵多多益善的兵仙韩信什么时候才会出现?

    如果韩信、张良、萧何能够集齐,那么庞癝自信现在魏国就可以和秦国决并能够彻底的击败秦国。可庞癝不知道的是,历史上的韩信到现在都还未出生,又何谈出仕呢?

    即便是张良,庞癝也以为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却不想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稍微呆愣了一下,庞癝很快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