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女主播 作者:白鹤凌(起点vip2013-4-30完结) >

第43部分

重生女主播 作者:白鹤凌(起点vip2013-4-30完结)-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记者们经常要加班加点,有时中午或晚上加班太迟了,或是编片子太累了,就会在沙发上咪一会,以恢复精力。到编辑室最大的风景恐怕不是记者编辑们奋战的工作身影,反而是躺在墙角沙发上酣睡如雷的那副疲惫至极的记者形象。
    彭佳发现,吴瑞文的画面拍得十分有质感,从开始下车她现场和孩子们的应答声,到最后的采访,选取的角度,都充分体现了一种淡淡的温情。
    这条新闻,应该做成温情从容的生活小品,而不是流着泪水请求帮助的苦情片。
    两位师大慈爱的胸怀,孩子们天真无忧的眼神才是这条新闻的亮点,而最大的震撼,莫过于她们对生活简单的诉求。
    能上学、能治好身体的残疾、说清楚话。而两位师太朴实的表情、慈祥宛若亲娘的语气,也深深打动了彭佳。
    “呼,呼,呼……”彭佳忽然听到编辑机房里传来一阵异样的声音。

    第七十七章:突发新闻

    彭佳回头一看,发现吴瑞文竟已经深深陷入梦乡,这“呼呼”声竟是他发出来的打鼾声。
    看来真是把他累惨了。
    都说记者是一个朝阳行业,很多人以为是指有前途的行业。其实,这个朝阳还有另一种含义,那就是,记者是个适合年轻人做的职业。上了年纪的人,一般要嘛抓住机会转行了,要嘛就内部消化,变成编辑或其它内务工作人员。真正能把一线记者从年轻做到年老的,在全国电视台恐怕都没有几个,估计扳着指头都能数清楚。
    当然,报社等平面媒体的记者另当别论。
    别看摄像记者肩上扛的只是20来斤的摄像机,但一天到晚东奔西跑下来,不亚于一场小型的铁人三项拉力赛。
    记者干活,最苦的不是寒冷的冬天,而是酷热的夏天,许多记者上车空调一阵猛吹,下车酷暑一阵猛晒,骤冷骤热地,反而夏季是记者中暑感冒的高发季节。
    彭佳看了一眼熟睡的吴瑞文,赶忙把播放器的声音旋小了,旋到勉强可以听清楚采访对象的说话声为止……
    花了半个多小时伏案工作,彭佳把今天采访草庵的所有现场声和同期声都整理出来,接下来一步,就是开始拟稿。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现场采访的成败与决定新闻稿件的质量。好的现场采访就是制作出成功电视新闻的最坚实基石。
    看着笔下清晰的文字记录,彭佳的灵感也如泉水般泊泊流出。她随手就着编辑机房的电脑写起稿来。
    这个时候,记者们都外出了,由于除了特大突发的新闻之外,新闻都是前一天基本编辑完成的,所以除了合成编辑,其它的编辑也不会到机房里来,此时的机房,除了机器的“嗡嗡”鸣叫声,显得异常的安静。
    彭佳抓住这个格外难得的黄金时间,写起稿来如行云流水,特别顺畅。
    突然,编辑机房的门被“碰”一声打开了,从开门的力度来看,这人明显是匆匆跑进来的。
    是谁呀,这么毛毛糙糙的。彭佳正在将稿件收尾,还差一个编后语就行了,正在绞脑汁呢,谁知道思路被这“碰”地巨响打扰了。她抬起头一看,是新闻部副主任张无涵。
    这时,室内如雷的打鼾声也猛然结束,吴瑞文自从心里做了决定之后,顿时觉得整个人的精神轻松不少,精神一放松,他躺在沙发上立即进入了梦乡。正睡得舒服呢,突然在梦里听到“碰”地一声巨响,顿时把他吵醒了。
    “张副,怎么了?这么紧张?”吴瑞文揉了揉惺松的睡眼道。
    “啊,还好你们俩在这。吴瑞文、彭佳,你们俩立即去省道304线火桥头路段,那里一辆油罐车和一辆客车对撞失事了,据说死了不少人,你们赶快赶到现场的。”
    “我也去吗?”彭佳问道,这是她接掌新闻热线之后,新闻部第一次正式派活给她。
    “今天的记者都出门了,还好你们在。这条新闻是市府办打来的,市长已经赶往现场了。”
    一听张无涵的话,彭佳和吴瑞文立即明白,这不是一条社会新闻,而是一条时政新闻,因为,市长都在赶往现场的路上了,否则,张无涵也不会那么火烧屁股似的着急了。
    “救场如救命啊,彭佳,支持一下我的工作吧。”张无涵知道,如果彭佳以新闻热线离不开人的话推托,也十分正当,他也无话可说,无隙可寻。于是双手抱拳,一脸迫切焦急的样子。
    “好的,马上出发。坐谁的车?”彭佳问。
    “局里司机洪雷开的车。车在楼下等你们了。”
    吴瑞文听完,对彭佳道:“我去拿机器,你下楼等我。”然后赶紧也跑出了编辑机房。
    彭佳拿了自已的话筒,收拾好稿件,也往编辑机房外走。载着吴瑞文的电梯已经先下去了。张无涵道:“到了现场,记得和我保持联系,我已经通知播音员和编辑,这条新闻晚上一定要播的。”
    “那来得及吗?”彭佳算了一下时间。
    “哪怕一条简讯也好啊,只要给我几个画面。后续报道在《晚间新闻》播出。”张无涵筹划着,边对彭佳发出指令。
    “呃,对了,今晚上七点半还有选举会呢。要民选新闻部主任,你是候选人。”张无涵踌躇了一下道,“要不,我再去看看有没有别人,你就不用去了,等着开会吧。”
    “没事,也许处理得快还赶得及呢。如果赶不及就不参加了。”彭佳心里倒没有多少想着市长到现场的事,她知道,这样的新闻现场晚一点去就可能错过精彩的画面。
    “真地不要紧吗?”张无涵迟疑地问道。
    “不要紧,再不去市长大人到了,看不到记者会生气的。”彭佳这句话立即把张无涵的嘴堵上了。他便不再犹豫,反正人家彭佳乐意去,自已也急需人手赶到现场。谁知道今天怎么记者都出去光了,还好还有他们在,真是天助我也。张无涵心里暗暗庆幸,如果耽误了市长亲临车祸一线现场的画面,那今晚上估计连他这个副主任的位置都要被拿出来票选了。
    看着彭佳轻松走进电梯的身影,张无涵心道:看来小彭很想得开啊,知道自已反正也是陪衬,不去也是件好事。看来,自已还帮她避免了一场尴尬。
    这么一想,张无涵心里也好受了一些。
    彭佳下到楼下,吴瑞文已经在车里等她了。
    “看你这速度,比急诊室的出诊还快。”彭佳没想到吴瑞文有这等身手。
    “上车吧,呵呵,记得系安全带。”吴瑞文的机器加上他自已把整个后座都占了,所以彭佳就坐在了副驾上。见彭佳上车,吴瑞文又叮嘱了一声。
    办公室里,吕麦探头探脑向外看了一下,见走廊里没人,便快步走了出来,一看电梯,正“噌噌”地往下走,于是只好耐心等了起来。
    吕麦走后,邱忠从办公室里出来,就往新闻热线那间办公室走去,他一推门,见里面张姐郑姐倒是还在,只是那挂着新闻热线牌子的办公桌是空的,不由脸色一沉,不客气地问道:“彭佳呢?”
    办公室发生的一切彭佳并不知道,洪雷已经把车身上标着“大华新闻”的专车开得飞快,不到15分钟,就走出了闹市区,上了省道304线。
    事发的火桥头路段距离市区大约20公里,除了闹市区的红绿灯耗费时间,洪雷在省道上那120多迈的时速,倒是为他们节约了不少时间。
    彭佳是第一次坐洪雷的新闻采访车,看着身周的景色比倒片更快的速度往后退,这时她不由地恍然大悟,同情地想:难怪吴瑞文每次都叫她要系好安全带了。
    洪雷自从不给现任局长开专驾之后,就被办公室调配为新闻采访车的专职司机。
    “滴滴滴”,这时彭佳的手机响起,她拿起手机一看,是张无涵的。
    “彭佳,你们到哪了?市长已经快到现场了。”张无涵心焦地道。
    见张无涵心急上火的样子,彭佳知道肯定是政府办的公公们又给张无涵打电话催促了。她道:“没事张主任,我们很顺利,现在上了省道,正以120公里的时速向着现场前进呢。”
    “好吧,你们路上注意安全。”张无涵挂了电话,记者一出门,脱离了他的掌控,也只能靠他们的工作自觉性了。
    车子又往前行驶了10多分钟,彭佳这个从不晕车的人,此时在洪雷的高速狂飚之下,都有了些晕眩的感觉。
    “超过了。”上车后一直沉默不语的洪雷突然兴奋地大叫一声。
    “什么超过了?”吴瑞文问道。
    “超过市长的专车啦。”洪雷一指后视镜。
    彭佳和吴瑞文往后一看,果然,那辆挂着O牌02的黑色奥迪车竟被洪雷的普桑甩在了身后。
    “洪大侠,你这身手可以参加法拉利大赛了。”吴瑞文深表佩服。
    见到洪雷此时兴奋得两眼放光的眼睛,彭佳知道,洪雷在这样的驾驶中找到了他的工作乐趣。
    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能在职业中找到乐趣是最关键的。
    就象洪雷,现在他的干劲十足,能把市长的车甩在身后,今天一天都会满足地笑了。
    远远地,终于看到前方的路段开始变得拥堵,一些黑色的浓烟在前方升起,一看就知道到了事故现场。
    由于实行了路面封锁,此时新闻采访车已经进不去了,看着省道上横七竖八停放的车辆,吴瑞文对洪雷道:“老洪,你把车停在这路边吧,我们就在这等市长。”
    洪雷一看这路况,也知道再往前也是浪费时间,便依言把车停在了路边。
    吴瑞文和彭佳刚下车,便看到市长黑色的奥迪车也停了下来,见前方记者已经在等候,和市长黄珏同车的政府办主任潘从公才松了一口气,满意地点了点头。
    潘从公,面白无须,个子瘦高,一张阴郁的脸,始终不带笑容,由于他外形阴柔,市长黄珏又是女性,于是,外面的人给了他一个外号,叫:潘公公。

    第七十八章:把镜头对准群众

    潘公公下车后,赶忙绕到黄市长乘坐的一侧,为她打开车门。
    黄珏正在开市长办公会,接到发生重大车祸事故的信息,心里一紧,立即赶到了现场。
    市长分管安全生产,每年在安全生产这块,死伤多少人头,都有一个指标。超过35人死亡以上,就要报告到华夏最高政府,这里面的责任非常重大,重者有可能黄珏就要负安全生产责任,受到各种处分。
    所以黄珏一听说油罐车和客车相撞,心里就瓦凉瓦凉的,知道死伤人数准不少,赶紧停下市长办公会,带着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市长赵明俊赶往事故现场。
    见前方的道路被堵塞了,黄珏便下令停车,准备步行前往。还好她在办公室里常年备着一双平底鞋,出门时临时换上了,虽然和身上的西服很不搭,但也顾不上讲究了。
    赵明俊的车也随后赶到,黄珏便和他一前一后地往事故现场走去。
    安监局、交通局、石油公司、交警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全都赶到了现场,黄珏心里稍感安慰。
    这一组由官员组成的队伍在交警的带路下,快步往事发现场走去。这时,120急救车的护工们已经从事故现场抬出了一个个伤员,黄珏见状,赶忙上前察看伤员们的伤情。
    “现在死亡12人,受伤的人数还在统计,但是由于有一半的车身掉到溪谷里,所以死伤人数估计还会上升。”交警大队长张琥边走边向市长汇报着现场的情况。
    “现在来了多少救援力量?”黄珏问。
    “交警大队的警力全部出动,连在家休假的干警都来了。消防队也赶到了现场,正在对油罐车进行灭火。”交警大队长心里一阵苦逼,多少救援力量?等你这个总指挥长呢。
    “赵副,立即打电话给武警中队,叫他们派员前来支持。”黄珏知道这事不会一时半会就能收场,这么些人根本不够用。“还有,打电话给林海县的县长谢挺风,这事发生在他的县境内,怎么没见他人影?叫他带领辖区的干部来支援。”黄珏见谢挺风居然没有出现,很不高兴,一肚子火正好找到了倾泻之处。
    赵明俊也很奇怪为什么谢挺风居然没有政治意识,这种重特大事故,作为主政一方的县长也要负很大的责任的。
    “启动应急预案,全力以赴对事故受害者进行施救,对于施救不力者,该追究领导责任的还是要追究领导责任。”
    黄珏脸色沉郁地道。
    吴瑞文早把摄像机打开了,黄珏的话被原原本本地录了下来。
    赵明俊躲到一边打电话去了。
    黄珏走到了事故地点。
    只见一辆消防车已经到场,几十名消防战士都在紧张地忙碌着。地上到处是泡沫灭火剂的残渣,油罐车车头相撞着火部位的火苗看上去都已经扑灭。
    而在油罐车的车头边,一辆客车的车头已经被撞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