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

第18部分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18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愿意转投于我的,便留在原地不动;若是只愿效忠宁辑将军一人的,刘某也对你敬重,决不为难,奉上丰厚的财物,送你们返回武关!”

    刘和说完这些话之后,默默转过身去,不再注视着西凉士兵。

    过了片刻,西凉兵中有人缓缓地从队列中走了出来。

    “一个……两个……,八个……”

    刘和内心一阵紧张,听着身后传来的脚步声,默默计算着不愿意投靠自己的西凉兵人数。

    上一世,作为一名即将走上三尺讲台的教师,刘和当众讲说的本事还是过硬的,但在这种上百人的场合中想要一次性说服所有的人,他这还是第一次经历。

    姑且不论刚才刘和的话语之中掺杂了多少水分,比如他将刘虞麾下杂七杂八的几万人说成了十万铁骑,又比如他颠倒黑白地将公孙瓒、袁绍、韩馥、公孙度合伙对负刘虞的不利形势说成了刘虞一方震慑着四股势力,单就说这一百名段煨私兵每个人的出身和想法都不相同,他们或是考虑家人,或是考虑出路,必然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当刘和默默地数到“十二”时,身后再无动静。

    也就是说,一百名西凉兵中,有八十八人最终选择了转投刘和!

    刘和心头涌起一种难言的激动和兴奋,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仅凭一张嘴便招揽来了士兵!

    或许,今后随着刘和势力的不断壮大,他麾下将会有成千上万甚至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大军,可今日留下来的八十八名西凉兵和两百六十二名武装佃户,却是他起家的第一桶金!

    刘和转过身来,对离队的十二个西凉兵说道:“我相信你们这些人都有不得不返回武关的原因,所以我尊重你们的选择!来人,为这些好汉们送上返程的财礼!”

    “多谢公子宽宏!”

    三户亭距离武关不过五日的路程,这十二人结伴而行,很快便可以返回。只是当他们回去向段煨报到时,不知道段煨会做何感想?

    等这十二个选择离开的西凉兵被田畴带出校场之后,刘和快步登上校场中央的塔台,然后大声对下面说道:“数百年之前,在三户亭这一带曾经驻守着楚国的一支百胜之师,名曰‘申息’!现在,我为尔等取名‘申息军’,希望你们像几百年前的申息之师那样,百战百胜,无往不克!”

    “申息军听令,全军随吾出堡,迎战来犯的昭家和景家私兵!”

    刘和一声令下,八十八名西凉步兵和两百六十名临时武装起来的佃农操起武器,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堡外走去。

    堡门之上,屈林看着刘和带队离开的背影,喃喃自语地说道:“刘公子真是心比天高啊!当初大楚国的百战劲旅申息之师竟然被他用来给自己的私兵命名,今后我屈家的私兵又该如何自处?难不成真的打着‘屈家军’的旗号?”

    “父亲,既然这些人成了刘公子的私兵,今后自然是要被他带走的,你何必为此烦恼?”屈荥有些不解地问道。

    屈林摇头苦笑,说道:“呵呵,你没有看清楚刘公子的意图。这些人不会跟他走的,昭家和景家这次被铲除之后,这些士兵肯定会留在那两家坞堡之中,成为刘公子留在南阳的一个据点。”

    “那我们屈家今后怎么办?”

    “怎么办?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如今这个世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谁能笑到最后?只有天知道!”

    ps:新书期间,求您的收藏,推荐,评论以及打赏……

第二十七章 当头痛击

    昭家私兵统领昭通骑在马上,满脸焦急之色,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皮鞭,抽打着挡在自己马前的家兵们。

    “蠢货,还不走快一些!”

    “短命贼,三天没吃饭怎地?”

    “谁要是耽误了昭家大事,小心吾将他扒皮抽筋!”

    家兵们被昭通撵的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一个个在心里恨死了这个满脸横肉的家伙。

    经过一路急行,一个时辰之后,昭通带着队伍来到了一处两面高、中间凹的豁口地带。

    此处,便是通往屈家坞堡的必经之地——冯家峪。

    “统领,是不是让兄弟们在峪口外休息一阵子,顺便派人进去查探一下虚实?”

    昭通身边一个亲兵小心翼翼地建议说道。

    “混蛋!如何行军是本统领的事情,哪里需要你来多嘴!我们现在是在与景家的队伍比脚力,谁能抢先一步进入屈家堡,谁就能获得屈家积攒下来的财富!”

    “传我命令,所有人抓紧时间通过峪口,前方十里处便是屈家堡,谁第一个冲进去,本统领便赏金百两!”

    家兵们听说有一百两得赏金可得,顿时鼓足精神,呼啦啦一窝蜂地冲进了冯家峪。

    冯家峪内,一片坡地的上方,屈永趴在地上小声向旁边的鲜于银说道:“鲜于都尉,中间那个骑在马上满脸长着横肉的家伙,便是昭家的家兵统领昭通!”

    “好,今日便拿这个狗贼开杀!”

    鲜于银说完这话,拉弓上弦,瞄着昭通就是一箭射出。

    “咻——!”

    箭矢破空之声遽然响起,下一刻便见骑在马上的昭通紧紧捂着咽喉,“扑通”一声,从马背上栽了下来!

    昭通身边的卫兵见状,顿时慌了手脚,扯开喉咙大声喊叫:“不好啦,昭统领被人射下马了!有刺客!快抓刺客!”

    鲜于银看着下方乱哄哄的一团,面带冷笑站起身来,对着隐藏于大石后方的弓箭手下令:“放箭!”

    “咻—咻!”

    急促的箭雨倾泻而下,纷纷射中谷底的昭家士兵。

    “滚石!”鲜于银的命令再度响起。

    大大小小的石块霎时从上往下滚落,轰隆隆地砸向谷底惊慌失措的昭家士兵!

    “不好,有埋伏!”

    “哎呦,我的腿!”

    “他娘的,是敌袭,不是刺客!”

    “快向峪口外面撤退!”

    没有了昭通的指挥,忽然遇到伏击的昭氏家兵就像无头的苍蝇,相互踩踏着四散逃命。

    “屈家军!冲锋!”

    鲜于银拔出腰侧朴刀,如下山猛虎一般带头冲了下来。屈刚不甘居于人后,也是抽出腰刀,紧跟在鲜于银身后向下冲锋。

    顷刻之间,冯家峪内的战事便呈现出一面倒的态势。

    昭氏家兵被驱赶着跑了一个多时辰,体力本就消耗的十分严重,如今头领被杀,队伍溃逃,已经毫无士气可言。

    屈氏家兵以逸待劳,士气如虹,他们在山林之中躲藏了数日,等得就是今天这一仗,所以冲锋起来格外卖力,势不可挡。

    谷底之中,不断有人被砍翻在地,又有人被箭矢射中,还有人被长矛从后心窝里捅个窟窿,前胸处露出血糊糊的矛尖。

    “好汉饶命啊!”

    “不要杀我!”

    昭家士兵求饶的声音此起彼伏,很多人丢掉了武器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

    不过,也有一些跑的快的昭氏家兵,他们借助胯下马匹的帮助,眼看着竟要夺路而去。

    昭家这些年从附近各处村落中压榨了许多钱财,全部用来招兵买马,所以昭通带来的五百士卒当中,有五十人骑在马上。这些骑着马匹的家兵,逃跑的速度自然要比两条腿的步卒快出许多,他们当中有一些被屈家的箭手射翻马下,但大部分还是朝着峪外逃了出去。

    “唉,可惜公子没将那二十匹西凉战马拨给我,不然这次保管让这些家伙一个也逃不掉!”

    鲜于银一把攥住昭通来时所骑的那匹马的缰绳,麻利地翻身上马,准备驱马上前追击。

    正在这时,却听身后传来一阵马蹄之声,只见二十匹西凉战马高速奔行,很快便越过了混乱的人群,直奔昭家那些骑马的逃兵而去。

    “明辉,公子就在后面,我现在带人去捉拿昭家骑兵!”

    一马当先的田畴,在经过鲜于银身边时,匆忙地说了一句。

    “公子居然也来了?”鲜于银闻言大惊,赶紧对着奋力厮杀的士兵们高声喊道:“跪地投降者不杀,全都拿绳绑了!”

    已经杀红了眼的屈家士兵听到鲜于银这一声大喊,终于清醒过来,纷纷从怀里掏出事先备好的绳索,将吓破了胆的昭氏降兵一个个捆得结结实实。

    刘和带着人紧赶慢赶地来到冯家峪时,正好看到屈家兵追着昭家兵满谷疯砍的画面,便赶紧命令田畴带着十九名西凉兵骑上战马发起追击,免得走脱了昭家的骑兵。

    可别小看了田畴和这十九名骑在马上的西凉兵。

    田畴生在幽州,自幼便练习剑术和骑射,马背上的功夫并不弱于鲜于银。西凉军以骑兵为主,而段煨手下这一百名私兵,原本个个都善于骑射,只不过战马宝贵,所以段煨才给人不给马,将这些骑兵当成步兵派给了刘和。

    与田畴和西凉骑兵善于骑射相反的是,昭家的这些骑兵,不仅平时缺乏严格正规的训练,而且胯下所骑乘的马匹也都是一些驽马,根本无法与耐力充沛的西凉战马相比。

    很快的,田畴便带着十九骑追上了拼命打马的昭家散骑。

    “给我滚下来!”

    田畴大喝一声,压低腰身,向侧前方伸出右臂,趁自己胯下所骑战马快要超过前面的骑兵时,一把抓住了那个骑手握缰的左臂,然后狠狠地将这个家伙从马背上撕了下来,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紧随在田畴身后的一名西凉骑兵,毫不犹豫地催促战马向这个坠马昏死过去的骑兵身上踩踏而来,直接将其踩成了一堆肉泥。

    田畴并不恋战,只是冲着跑在最前面的那个家伙靠拢,等到越过那人的身边时,让胯下战马紧紧地挤了过去,迫使对方不得不改变前进的方向。

    “给我下来吧!”

    田畴大喝一声,趁着对方手忙脚乱之时,在马背上蓄力一跃,竟然从自己的战马背上跃到了对方的战马背上,然后顺手将那人给推下了马背。

    跟在田畴身后的西凉骑兵也是各显本领,盯着一两个目标紧追不舍,要么将对方砍翻落马,要么将对方薅下马来,总之绝不允许他们继续骑着战马逃跑。

    当田畴这二十骑将逃散的昭家数十骑全部追杀结束时,他们已经跑出了冯家峪外十来里地。

    冯家峪内,鲜于银的队伍与刘和带来的队伍汇合一处。

    “公子,你不在堡内呆着,怎么跑出来了?对付昭家这些杂兵,有屈家四百士兵已经足矣!”鲜于银有些恼火地说道。

    “哦?那逃走的那些昭家骑兵怎么说?”刘和也不客气,直指鲜于银的失误之处。

    “还不是你舍不得将那二十匹战马分给我……”鲜于银有些不服气地辩解。

    “哼哼,就算我前几天把战马分配给你,就真的能发挥出它们的作用么?”

    鲜于银忽然想到自己带领的屈家士兵不是幽州骑兵,也不是西凉骑兵,根本不可能真正发挥出骑兵的作用,顿时闭上了嘴。

    “不要在这跟我磨蹭了!景家的部队还没有出现,田畴又追出峪外去了,这仗才打了一半而已!赶紧把俘虏交给邓海和陈贵看管,你和屈刚指挥士兵们打扫战场,做好迎击景家队伍的准备!”

    刘和保持着冷静,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

    “哎呀,差点把景家给忘了!”鲜于银赶紧闪人。

    “邓海、陈贵何在?”刘和大声问道。

    “公子,卑下来了,何事吩咐?”邓海和陈贵探头探脑地凑到刘和面前。

    “你俩带着兄弟们,赶紧将这些尸体抬到后面山丘下挖几个坑深埋了!还有这些俘虏,统统给我押到后面找个隐蔽的地方看管起来!没有我的命令,不准露头!”

    “凡是公子说过的话,必须牢记心中!”邓海把胸脯拍的砰砰直响。

    “凡是公子交待的事,必须坚决执行!”陈贵把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一样。

    “少在这里耍宝,赶紧给老子干活去!”刘和爆了粗口,抬腿就是两脚,毫无风度可言。

    已经完成追击任务的田畴,正欲打马回转时,忽然看到远处隐隐约约的有一支队伍在向这边靠近。

    “田队正,现在我们怎么做?要不要迎上去冲散他们?”

    聚拢在田畴身边的西凉士兵也发现了景家的队伍,他们脸上毫无畏惧之色,个个露出兴奋的表情,像极了发现猎物的饿狼。

    田畴摇头,冷静地说道:“我们的人手不够,若是硬冲上去,只会打草惊蛇,徒增伤亡。咱们赶紧掉头,往冯家峪方向撤离,引诱对方前来查探!”

    “谨遵田队正号令!”

    这边田畴带着西凉骑兵驱赶着昭家的马匹向冯家峪撤退,那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