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

第185部分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185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义的想象。

    城头的守军比麹义想象的要沉稳,防守时沉着而冷静,他们充分依托城墙的掩护,不会盲目的将身体探出女墙之外,更不会拥挤在某一处,这给攻城的士兵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一场试探性的攻击下来,麹义没有占到半分便宜,在付出了数百名士兵的死伤之后,草草收场。

    麹义不想白白牺牲手下士卒的性命,于是他下令进入北皮城的三千士兵连夜在城中制作各种攻城所用的大型器械。

    这个时代的大型攻城器械,主要有井栏、轒辒、云梯车、冲车和投石车等,基本上都是用木料做成,用途各异,是攻打城池的重要辅助工具。

    井栏是弓箭部队常用的攻城器械,除常规对守城士兵造成强力的杀伤外,并可以通过火箭削弱对方士气,简单的说井栏可以称之为移动的攻城塔,居高临下射箭攻击,消灭对方兵力,进而减弱守城方的抵抗力量。

    轒辒念作“焚温”,又被称作房子车,是用厚木制成,在顶端覆盖了数层生牛皮,等接近敌人的城墙时,用来保护己方藏在下面的士兵免受弓箭等各种反击。

    云梯车是采用了绞索装置的大型折叠式长梯,等靠近护城河或者城墙时,架设起来供攻城的士兵过河或者是攀登城墙,是蚁附攻城时重要的工具。

    冲车又叫撞车,是通过冲撞的方式进行攻击的攻城武器,既可以撞毁城门,也可以冲撞敌人的云车、轒辒车,一般都是采取了铁制的撞车头

    投石车又被称为砲车和霹雳车,是各种攻城器械里面威力最强大的一种。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关于投石车的记载,说一架投石车抛出的石头重达十二斤,可飞三百步,也就是四百多米。投石车是在车上横架一根可转动的木轴,在轴中凿孔,竖穿过去的长杠杆称为梢,梢的一端有装石头的皮袋。冷兵器时代,发石车是相当具震撼力的远距离攻击武器,除了用来攻城,还可以用来摧毁敌军的各种攻城武器。

    麹义下令北皮城内士兵赶制各种攻城器械,是因为他感觉到了南皮城的防守严密,如果不借助于这些大型的攻城器械来辅助攻城,不仅无法夺下南皮城,而且还要付出巨大的士兵伤亡。

    北皮城内的居民已经被刘政全部转移到了南皮,城中也无太多的木材可用,麹义于是大张声势的派出士兵前往沿河的树林中砍伐树木,然后运到北皮城内。

    一直在城头观察敌情的鲜于辅有点坐不住了,他看出来麹义这是要制作大型攻城器械,一旦被他得逞,南皮的防守就会十分困难。

    鲜于辅于是率领三千骑兵出城,想要袭击麹义派出伐木和运输的部队,结果被麹义埋伏在半路上的部队伏击。

    好在鲜于辅一向不喜欢出风头,所以他没有走在部队的最前方,否则就会被扑面而来的弩箭射成刺猬。

    在这场伏击战中,鲜于辅付出了一千多名手下的死伤,侥幸得以逃回城内。

    经此一战,鲜于辅终于切身感受到了麹义的厉害,再也不敢主动出战,缩在南皮城内自责不已。

    刘政见鲜于辅情绪低落,于是鼓励他说:“鲜于将军何必自责如斯,如今大战将临,你一定要打起精神啊!”

    鲜于辅叹息说道:“我真是后悔没有将你的话听到心里去,这才导致了如此重大的伤亡,待这次战事结束,我会亲自向公子请罪的!”

    “如今不是说这话的时候,既然麹义在督促士兵制造大型攻城器械,我们也不能闲着。我这就发动全城百姓一起赶制霹雳车和撞车,这次务必也让麹义知道我军的厉害!”

    鲜于辅收拾悔恨的心情,咬牙说道:“正该如此!他麹义造得了各种大型攻城器械,我鲜于辅造不得么?这次我在城外见识了先登营脚张弩之威,接下来就该让他尝尝咱们幽州马城兵器坊生产的床子弩的味道!”

    从这天起,南皮城内毁屋无数,老百姓们将家中的房梁和门板全都拆下来赶制各种守城器械。刘政为了安抚人心,特意从仓库中拿出一笔财物作为补偿,发放到各家各户手中,以此感谢百姓们的支持。

    又过了数日,一场激烈的攻防大战终于打响。(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呆毛骑士王”持续给力的月票支持!

第二四五章 固若金汤

    激烈的攻城作战终于打响,南皮城下喊杀声整天。

    麹义的部队果然是训练有素,在短短几日之内便造出了攻城用的数十架云梯车、十几辆轒辒车和撞车,还有十几架井栏和数十台霹雳抛石车。

    如果被这些大型的攻城器械逼近南皮城下,攻城一方就会如虎添翼,而守城一方的伤亡就会直线上升。

    屹立城头的鲜于辅,冷眼看着远处缓缓靠近的轒辒车和撞车,自语说道:“今天便让尔等见识一下本将的手段!”

    “传令官,床弩和猛火油可曾备好?”

    “禀告将军,已经全部准备就绪!”

    “点油的火箭可曾备好?”

    “已按照将军的吩咐分到长弓兵的手里!”

    “一切听我号令,不许擅自进行攻击!”

    “卑职遵命!”

    城头一片肃杀,士兵们紧紧盯着城下那十几辆直奔城门的轒辒车和撞车,在这支攻击城门的特殊部队两侧,还有许多支抬着云梯的蚁附攻城部队。

    显然,对南皮城威胁最大的就是这种车下藏着人的轒辒车,和它后面跟着的铁制撞头攻城冲车了。一旦被这两种车辆靠近了城门洞,城门就会被其毁坏,整座城池的防御也就出现了重大的漏洞,后果不堪设想。

    不等抬着长梯的士兵们靠近城墙,鲜于辅大喝一声:“长弓兵,第一轮抛射,放!”

    “长弓兵,第一轮抛射,放!”

    传令官的声音很大、很响亮,似乎可以穿透云霄,向城楼两侧远远的传播开去。

    密集的箭矢被斜射向半空,然后拖着尖锐的啸叫声开始下坠。最终泼洒在了城外正冒死向着城墙靠拢的袁军。

    下一刻,一片呼叫哀嚎的声音响起。

    因为一道高耸的城墙相助,守城的弓箭手站的位置高了三丈,所以射出的箭矢就比城下的士兵远处一大截。

    一轮箭雨泼出,城外冲锋的士兵死伤了一些,但无法阻挡他们继续冲锋。

    “长弓兵,第二轮抛射,放!”鲜于辅继续下令,城头箭矢破空的声音于是再度响起,听起来让人有些牙酸。

    城下的袁军又有一些士兵被落下的箭矢射中。有的命中了要害部位,当时就躺在了血泊之中抽搐起来,然后断气。还有的是四肢中箭,只得强忍着疼痛继续冒死向前冲锋。

    “长弓兵,自由发射,短弩手准备!”

    两次齐射之后,城头的长弓兵开始自主寻找射击目标,而发射距离相对较劲的强弩手再做好了齐射的准备。

    “短弩手,放!”

    “唰—唰—!”弩箭离弦的声音听起来就像镰刀割麦草一样。整齐中透出彻骨的寒意。

    下一刻,城下、奔跑的士兵被高速激射的弩箭穿透了身体,在凄厉的呼号声中成片的倒下。

    攻城作战,一开始冲锋在前的士兵。最终能活下来的几乎是十不存一,除非他们能躲进城头弓弩手的射击死角,否则就是用来消耗和吸引守军火力的活靶子。

    付出了许多人命之后,城下的士兵掩护着轒辒车和装乘车来到了南皮城的北门上。

    一直将注意力放在这些大家伙身上的鲜于辅。高声下令:“立即投掷猛火油!”

    猛火油,便是古时候石油的称呼。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到“高奴县有洧水可燃”。班固去世距离此时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猛火油这种物资已经在被聪敏勤奋的大汉百姓开始使用。鲜于辅用来守城也不是什么新鲜的手段。

    随着鲜于辅一声令下,城头数百名士兵冒着城下飞矢袭击的危险,探身将手中存放着猛火油的罐子一起投向靠近了的轒辒车。

    “床子弩,射!”

    “火箭,放!”

    粗如儿臂、长逾过丈的床弩直扑城下的轒辒车和撞车而去,很容易就撕裂了轒辒车顶蒙着的数层生牛皮,将车内躲藏的士兵射死好几个。随之而来的猛火油便从这些撕裂的缝隙流入到了轒辒车的内部,接着是火箭射下来点燃了猛火油……

    顿时,被床弩弩箭卡在原地无法动弹的轒辒车燃起熊熊大火,车内的士兵不顾城头箭雨急袭,惨叫着从轒辒车内爬出来,顷刻之后就被城头的守军射成了刺猬。

    位于中军位置的麹义眼见轒辒车和撞城车被烧毁,冷着脸下令:“抛石车对准城头的床弩发射,井栏和云梯准备!”

    城下几十架抛石车一线摆开,对准城头的床弩发出人头大小的石块。

    不等城下的投石车发射之前,鲜于辅已经让士兵将守城利器床弩的上面铺上了厚厚的草垫、棉被和牛皮,此时见到巨大的石弹当空落下时,他大喝道:“命令城内的投石车立即还击,无干人员全部躲在女墙后面!”

    石弹发出噗噗的闷响,落在城头,落在床弩的上面,落进城里不知滚到了何处。

    被鲜于辅雪藏在城内的上百台抛石车得到命令,立即向着城外的抛石车阵地发射,顿时只见空中石弹乱飞,所有人都不敢将身体暴露在石弹下坠的路线上。

    一场抛石车大战,结果守城一方获得了胜利,因为城内的投石车数量上占据了优势。

    城外的袁军又推着井栏和云梯车向城下攻来,鲜于辅立即让士兵将床弩上面的掩护撤走,然后对准这些大家伙开始一轮又一轮的猛射,城内的抛石车也集中力量向井栏和云梯车发射,顿时又是一片惨嚎之声在战场上响起。

    麹义眼见攻城器械用尽,依然无法奏效,于是下令给先登营,让士兵们在大盾的掩护下靠近城下,用脚张大弩向城头守军发起猛攻。

    已经在先登营手中吃过一次亏的鲜于辅,等得就是这一刻,他向城内埋伏的士兵大吼一声:“兄弟们,报仇的机会来了,给我射回去!”

    城下等候着的强弩兵两人一组,抬着体型比短弩要大许多却比床弩要小一些的等人高的重弩迅速上城,然后透过射击垛口对准城下的先登营士兵们开始了还击。

    麹义手下先登营的士兵使用的是一种需要靠脚踩才能拉开的大型单兵弩,而鲜于辅派出的则是需要两名士兵配合操作的缩小版床弩,其威力和射程比先登营所用的脚张弩还要厉害一截。

    一场激烈而短暂的强弩对战很快结束,城头守军借助手中利器和女墙的掩护,完胜了城下的先登营。

    麹义精心打造的先登营死伤惨重,不得已撤回后方,这一天的攻防大战终于落下帷幕。

    当日夜里,麹义又发动了一场夜袭,目标是南皮城东门,结果遭受到城头守军的猛烈反击,在付出两千多士兵的生命之后,灰溜溜的撤离了战场。

    南皮城内有守军一万多人,虽然麹义这次率领了两万兵马前来,但在兵力方面并没有占据绝对的优势,所以接连遭受了两场失败之后,再也不敢冒然对南皮城再次发动攻击。

    兵法上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旦鲜于辅抱定了死守南皮的决心,那么麹义根本就没有倍则分之的机会,类似前些日子伏击鲜于辅的就再也不会重现,所以就算他再有手段,也只能望着临时加高的南皮城喟然长叹了。

    麹义在城外待了几日之后,忽然大军尽起,慌慌张张的向东撤走。

    有消息传来,说阻拦徐荣的颜良部已经火撤回并州,徐荣部因此火速向东而来,增援南皮。

    南皮城内的鲜于辅看着城外袁军撤走,却没有派兵追击,而是在城内静候徐荣的到来。

    幸好鲜于辅忍住了,不然他又要被假装撤走的麹义埋伏一把!

    原来麹义接到密报之后,算了一下时间,推测徐荣最早也要在三天之后才能赶到南皮,所以故意让大军装出一副惊慌的样子,渡过绛水之后,却在绛水的西岸不远处埋伏下来,只等鲜于辅率军前来追击时,给鲜于辅来个狠的。

    伏击鲜于辅不成,麹义又冒险前往漳水南岸伏击前来增援的徐荣部。

    徐荣素来谨慎,这次在下曲阳与颜良军对峙的时候,没给颜良半点可趁之际,最终逼得颜良撤走。等到颜良一撤,高邑后方的威胁撤出,卢植更加不惧袁绍,于是他让徐荣直接前去南皮增援鲜于辅,不必来高邑报道。

    徐荣当初离开蓟城时接到的命令就是控制渤海郡,只是因为行军途中发现形势有变,这才增援高邑,如今卢植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