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

第297部分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297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州刘世仁订下了婚事。这次正好趁着可以离开的机会,送女儿前往蓟城完婚。我谁未曾到过黄河以北,但却常常听人说如今的幽州和冀州却是一片安乐之土,乔老一家人去了那里。有刘家照拂,兴许比在这皖县还要尊贵几分。”

    乔玄仔细看着阎象的眼睛,发现这个袁术派来的说客双目澄澈,说出前面那番话时并没有躲闪之色。应该是发自内心。乔玄有些不解地问道:“阎主簿,小老儿有一事不明,袁公路此前欲拿乔家为质。自然谈不上对我乔家有多少友善,可你这么实心实意地劝我带着族人离开扬州,甚至是迁往北方,这样做是否有违你作为袁公路下属的初衷呢?”

    不怪乔玄心中生疑,有道是“事出反常必有妖”,乔家如果还在扬州境内,那么以后说不定还有被拿来当人质的可能,若是举族迁往外地而且是迁到刘和控制的地盘,今后刘和若是要对付袁术,岂不是正好可以毫无顾忌,放开膀子把袁术往死里整?

    阎象面带苦笑,轻声说道:“下面这些话,出得我口,入得乔老之耳,等我离开乔家之后,还望乔老万万不可外传。”

    乔玄郑重点头,承诺说道:“只要阎主簿却是一心为我乔家考虑,乔某绝对不会置君于不仁不义之地。”

    阎象有些艰难地说道:“吾为袁公路主簿,近来发现了一些他妄图称帝自立的迹象,他若是真的走到那一步,只怕天下群雄都会前来讨伐,到时候他必然难逃覆灭,而我们这些人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这次我来皖县,明面上是要用你们乔家一族向徐州交换张勋和袁涣,实际上却是想帮乔家一次,同时也为日后留条后路。”

    “这次张勋和纪灵为何在徐州大败而归?老百姓都觉得是因为徐州军民守土之心坚决彻底,实际上却是徐州牧卢子干居中运筹的结果。卢子干此前为冀州牧,而他是接替了原冀州牧韩馥,韩馥则是转任了幽州牧。从卢子干复起以来,每一步都跟幽州有莫大的关系,说到底,也就是跟蓟城刘氏父子有关。以我所见,北方那位你还从未谋面的女婿,将来说不得便是光武第二,所以……”

    阎象把话说到这里,已经足够了。

    乔玄听到这里时,觉得心在怦怦直跳,头有些晕沉沉的,他在心里默念着一句话:“光武第二……,光武第二……”

    光武自然便是开启了东汉王朝的光武帝刘秀,而刘秀正是从北方起兵,说得再准确一些,便是从蓟城骑兵,最终横扫了各路群雄,最后走上了至尊之路。

    以前乔玄只是觉得替大女儿找了个身份地位很尊贵的夫君,可是被阎象这么一说,他就禁不住的往深了想,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想的乔老头一颗心都要蹦出来。如果真如阎象说得那样,刘和将来一统江山,成了中兴的皇帝,那他乔家便是正宗的皇亲国戚啊!

    乔玄思前想后,最终定下决心,他一脸坚决地对阎象说道:“阎主簿这份好意,乔某铭记在心,我这便派人前往徐州联系糜家,一定帮着阎主簿促成释放张勋和袁涣的事情。日后真到了形势危急之时,阎主簿可以来北方避祸!”

    后世史书记载,作为袁术主簿的阎象,在袁术得了玉玺准备称帝时,曾经引用周文王虽拥有三分之二的天下还向殷称臣的故事劝阻袁术不要走出那一步,结果却未被利令智昏的袁术采纳,最终跟着袁术一起倒霉覆灭。

    在这个时空之中,因为天下形势完全不同,所以袁术在称帝的道路上走的隐蔽小心,直到现在才露出一些端倪而已,但却被阎象所洞悉。阎象虽然对袁术忠诚,但不代表着愿意追随一个谋逆者走上覆灭之路,所以他想通过皖县乔家给自己和家人留一条活路。

    正如阎象对乔玄说的那样,这次张勋和纪灵之所以会失败,那是因为他们遇到了卢植这位文武双全,威望足够力压徐州各郡世家大族的超然存在,而卢植出现徐州牧则绝非偶然,而是刘虞父子在徐州布下的棋局。

    能够布下这样大棋局的人,无论是眼光,还是实力,那都是要超过各州军阀的,如果他想问鼎天下,成功的机会自然要比手握一块玉玺便天真的想要称帝的袁术高出许多。

    乔玄送走阎象之后,便立即前去乔家宗祠拜见乔氏族老,将他决定带着自己这一支人迁往幽州的想法说了出来。当然了,为了乔家和阎象的安危,他不可能向族老说出诸如“光武第二”这样吓人的话来,只是说自己这支人因为跟幽州有关系,而袁术与幽州颇为交恶,所以留在皖县会给本家带来麻烦。

    乔氏族老也觉得乔玄一家离开皖县是好事情,不然整个皖县乔氏都要跟着受连累。几位在乔家族内最有地位的老人经过商议,一致同意乔玄一家上下七十多口迁往蓟城,另立宗祠,从此成为乔家在外的一个分支。

    乔家一族在皖县有数千人,就算乔玄明知去了北方会有一场大富贵等着他,但他也不可能带着全族之人集体北迁。再者说了,只要他们这一支人离开了皖县,就算日后袁术有什么想法,他也不会丧心病狂到拿剩下的乔氏族人撒气泄愤。

    世家大族自然有世家大族的行事的规矩,袁术和袁绍出自汝南,日后就算与二袁敌对的势力占据了汝南,那也不为因此而对汝南的袁家大开杀戒,因为那么做会失去天下人心和道义,还会引起公愤。

    乔玄从作出决定再到前往宗祠,不过是半日之间的事情,等到晚上他回到自己家中之后,这才忽然想到一个令自己头痛的事情。

    小乔该怎么办?

    前些时日,江东孙家派人悄悄来到皖县,买通了看守乔家的那些人,秘密见到了乔玄,然后提出了联姻的请求。当时乔玄正在担忧家族安危,而张勋和纪灵尚未战败,这精明的老头子本着多头下注的想法,很痛快地答应了将二女儿嫁给江东豪杰孙坚长子孙策,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可以举族迁往江东避祸。

    现在,乔玄为了早日当上“皇亲国戚”,已经断然做出了带着家人北迁的决定,可他要是这么一走,从此与江东孙坚那就是远隔千里,二女儿的婚事到底还能不能成,那就不好说了。

    大女儿的例子就摆在那里呢,这异地婚姻最是折腾人,订婚都好几年了,因为路途的原因,女儿还没有嫁出去呢!(未完待续。。)

第三九八章 乔迁之喜

    乔玄膝下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如花似玉般的女儿,为了不让孩子后悔,他最终将去留的权力留给了小乔。

    如果小乔愿意跟着家人一起离开皖县,那么乔家答应江东孙家的婚事可以先搁置一段时间,反正到时候孙坚也不可能带着兵马跑到幽州去抓人,而且小乔的年纪尚小,也等得起。乔玄不可能为了一个女儿的婚姻,就要牺牲另外一个女儿的婚姻,更何况这还是一桩乔家绝对不能放弃的婚姻。

    如果小乔非孙坚之子孙策不嫁,那么乔玄便将女儿留在皖县,托付给族人照顾着,到时候孙家来人,接过去完婚就是了。这个时候的婚俗礼仪还没有后世那般复杂,嫁女儿也就那么回事。

    当小乔知道了父亲的决定之后,年仅十五岁的她犹豫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像她这个年龄的女子,哪里经历过什么人生波折和曲折浮沉,骤然要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做出选择,不仅思想上没有任何准备,而且感情上更是难以割舍。

    小乔在心里羡慕姐姐,因为姐姐要嫁的人据说是个气宇轩昂、风度翩翩的大英雄,她也听说孙家的大公子也是少年英雄,所以她其实是有些憧憬嫁给孙策的。有时候,无知少女的英雄情结,还真是很让人蛋疼的一件事情呢……

    乔玄对于小儿女的犹豫没有表示任何的不满或者催促,反正距离最终的辞别还有一段时间,乔家何时走,关键还得看徐州那边何时放人,所以足够小乔前前后后想个明白,最终做出她不会觉得后悔的决定。

    郯城别驾府中,糜竺刚刚收到乔家托人送来的密信,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乔玄这老家伙,现在遇到什么事情都扯上我们糜家。分明就是认准了他家女儿以后要与小妹共侍一夫,可我凭什么就得帮着外人来给自己的妹子增添竞争呢?”

    “可是,这次的事情实在重大,不管乔玄找谁,最终都要传到北面去,我如果表现的小肚鸡肠,不尽力促成此事,反倒是落了下乘,让人非议。”

    “罢了,以后的事情谁又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就算这次搅黄了乔家女儿的婚事。以刘世仁的身份和势力,今后照样还会娶别人家的女儿,还不如我来从中助力,与乔家结下善缘。”

    糜竺经过一番思考,最终决定帮着乔家迁往幽州。

    卢植刚刚从下邳返回郯城没有多久,糜竺便来求见,他将阎象通过乔家传话想让徐州释放张勋和袁涣的事情如实禀报卢植,然后由卢植来定夺要不要交换。

    卢植自然听得懂糜竺这番话里面包含的弯弯绕,也知道刘和与皖县乔家的关系。他对糜竺说道:“留着张勋本来就是浪费粮食,我本想用他来跟袁术换些粮草回来,既然涉及到了乔家的女儿,那就给袁术剩下这笔。不过。我可把话说在前头,等到乔家抵达幽州之后,可得让刘世仁这小子给我再送三千套重步甲来作为补偿!”

    糜竺见卢植爽快的同意了,便好意提醒道:“还有那个袁涣。是不是一并释放了?”

    卢植愣了一下,有些“痛惜”地说道: “我倒也想把袁涣一并送回去,可他前些天已经因为伤病发作。死在了下邳的牢房之中。当时因为担心城中爆发疫病,凡是伤病死去的俘虏,当时就被烧掉了,如今袁涣就剩下一坛子骨灰了,这次一并送回去给袁术吧!”

    “大人,若是如此,只怕那袁术又要刁难乔家。”

    “呃,这个好办!我给下邳徐盛下道命令,让他将关在城内的俘虏送还五千给袁术,五千士兵怎么也比一个袁涣有价值吧?”

    “属下多谢州牧大人成全!”

    糜竺得到卢植同意,剩下的琐碎事情自有州牧府中的一干人去具体落实,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安排好北上的船队,将乔玄一家安安全全地送到蓟城。

    下邳城内,徐盛接到卢植的命令之后,耍了一点心眼,他让手下新近投效过来的袁术军中士兵前降兵营内去将那些平素顽劣、不服军纪管束和有裙带关系在寿春的兵将挑选出来,然后凑足五千之数,准备放回扬州去继续“祸害”袁术。

    被俘的袁术降兵有三万多人,徐盛和管亥已经从中挑选出了一万多老实本分、出身贫贱的扬州士兵充入下邳营和彭郡营内,剩下的一万多人本来是要当成战利品送往幽州交换一批武器和战马回来,如今被徐盛剔除掉五千“害群之马”,也算是提前帮着幽州搞好政审了。

    徐州这边做好了交换的准备,消息很快传到寿春,袁术得知阎象用一个烫手的乔家竟然换回了大将张勋和五千士兵,那是相当的开心,至于因伤病死在下邳的袁涣,那是他命不好,袁术只是让人给袁涣的家人送去一点银钱,聊表慰问,至于袁涣的家人今后如何生活,那就不管他什么事情了。

    袁术这边高兴了,也就到了乔家离开的时候。

    乔府后院的小花园内,大乔和小乔姊妹两个一人抚琴,一人吹箫,丝竹相和之声悠扬婉转,令人觉得心旷神怡,难以挪步。

    少顷,乐罢,姐妹两个凝视不语,彼此眼中尽是难舍的情谊。

    “阿姊,我舍不得你和爹爹。”小乔一句话还没说完,便红了眼眶。

    大乔爱怜地将妹妹拥进怀里,然后安慰说道:“傻妹子,既然舍不得,那就跟我和爹爹一起北上呗。爹爹又没说毁了孙家这桩婚姻,只是将家搬到幽州去而已,若是那孙家真的在乎你,哪怕是隔着千山万水,到时候也会派人将你娶走呀!如果孙家不在乎,”

    姐姐的这番话,让崇拜英雄的小乔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他要真的在乎我,就算隔着千山万水,也会来娶我。就像幽州那刘世仁一样,拖了这么些年,隔了这么远。还是要娶姐姐。他若不在乎我,那此去幽州正好摆脱,反正我也没有见过他,以后寻个北方的英雄嫁了,还能和姐姐经常来往。”

    想明白这些事情,小乔破涕为笑,对姐姐说道:“阿姊,你去告诉爹爹一声,就说我愿意跟着你们一起北上。”

    三日之后,阎象亲自带着一个车队前来帮着乔家搬家。长长的队伍惹得城内百姓议论纷纷。

    有阎象亲自护送,乔家人先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一日之后便到达了丹徒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