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

第99部分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99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兵们眼中看到的这些大大小小的“山”字,当然不是真的山字,而是大写的字母e。刘和虽然不记得标准的对数视力表制作时的具体规格和参数,但他也不需要将每个士兵的视力检测到小数点后面一位去,他只需要知道士兵们的视力属于特优、优、良、合格、差、特差之中的哪一档就行。

    视力属于特优和优的士兵,便具备了充当斥候、观察哨和弓箭手的基本要求,而视力属于良和合格的士兵,则符合其他各兵种的基本要求,视力属于差和特差的士兵,当然也有可用之处,并非毫无用处。比如,让视力差的士兵充当近战的肉盾,一手持刀,一手持盾,因为看不清远处的战事进展情况,所以就不会影响到作战的信心,他们就可以专注地劈砍冲到自己面前来的敌人,直到战斗结束或者失去生命。

    二十块木板被竖了起来,地上被划出了好几道白线,每一块木板的旁边都有负责记录的人员,而每一条白线旁边也站着一个监督的人员,“目力测”便开始了起来。

    距离木板最远的那条线,是参照慕容平的视力稍微往前划了三步,只要站在这条线上能够清楚地报出白绢上面各行“山”字开口方向的士兵,就属于目力测等级特优,是今后入选射字营、充当斥候、哨兵的一条重要参照标准。

    距离木板次远的这条白线,是参照军中优秀射手的视力平均值所划,只要站在这条线上能够清楚地报出白绢上面各行“山”字开口方向的士兵,就属于目力测优等,是入选射字营的一条参考标准。

    中间两条白线属于目力测试“良”和“合格”的标准,最前面的两条白线则是“差”和“特差”。

    经过紧张的测试过后,全城五千出头的士卒当中,目力测达到特优标准的仅有二十三人,达到优等的则有三百四十五人,而处于良和合格标准的人数最多,有四千多人,属于差和特差的较少,合起来不到三百人。这样的测试结果,符合正态分布的规律,刘和看了之后并不觉得失望。

    测完这一项之后,士兵们随即又被领到了十间光线非常昏暗的营房之内。屋内经过了专门布置,地上拉起了几条绳索,在绳索上面还系着铃铛。每一名士兵进屋之前,都先用厚厚的黑布蒙住了眼睛,等到进屋之后,再将黑布拿下。士兵们需要跨过绳索去将放置在屋角的一样物品拿起来,凡是行走之时将铃铛撞得叮当直响的,差不多就是“雀蒙眼”,后世则称之为“夜盲症”。

    这次的测试结果令刘和有些不满,因为差不多有一半左右的士兵多少都有“雀蒙眼”的症状。就连刚才目力测试达到优等以上的三百多人当中,也有一百多个患有夜盲症。

    不过刘和对于这样的结果早有心理准备,他知道这个时代的士兵因为营养不良的缘故,许多人都是后天性的暂时性夜盲或者是获得性夜盲,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和一些简单的训练就能治愈和恢复,而真正难以治疗的先天性夜盲症,只是极少数。

    就算是患有先天性夜盲症的那些少数士兵,刘和也不会轻易放弃,因为一支军队并不需要每一个士兵都去打夜战,患有先天夜盲症的士兵,他们可以担任车兵和辎重兵,而这两个兵种在夜里基本上是不会动的。

    对于今后如何预防和治疗军中夜盲症,刘和早就开始着手准备,甚至已经在暗中展开,比如年前处理那批马肉的时候,刘和就专门交待过,一定要将马肝留下,然后剁成碎末掺在饭菜当中让士兵食用。

    食用动物肝脏,便是预防夜盲症的最简单易行的办法。

    测完了夜盲症,更为新鲜刺激的其他测试也接踵而来,简直令城中士兵大开眼界。

    比如有一项名曰“恐高症”的测试项目,就是在校场上搭起了数丈高的架子,顶上则是一块平台,平台的上方还悬挂着一面铜锣,接受测试的士兵必须爬上数丈高的平台,然后还要挺起身来,手持击槌敲响铜锣,便算通过了测试。

    为了保证测试的安全,高台的下方拉起了好几层渔网,不小心坠落下来的士兵也不会摔成残废重伤,顶多会觉得勒得慌。

    不测不知道,一测吓一跳。五千士卒当中,始终不敢爬上高台的士兵大有人在,至少占据了两成左右!

    对于这些患有恐高症的士兵,今后在防御城头和攻城爬云梯的时候,自然就要尽力避免让他们参加,否则一个个还不成了软脚虾?当然了,有些士兵的恐高行为属于应急性的,今后刘和会特意“关照”他们,通过一些手段给他们强行掰过来!

    又有一项名曰“反应速度”的测试,看起来十分简单,就是一根长约两尺的木尺,上面一寸一分地刻着量度,受测试的士兵四指与拇指分开,呈自然弧形,测试者将木尺垂直放在士兵的虎口附近,然后突然松手,让受测的士兵五指合拢,握住木尺。

    木尺上有量度,可以清楚地反应被测者最终握住了木尺的什么位置。这个测试反复做三遍,然后取平均值记录在单兵训练档案之中。

    又有一项叫做“晕血测试”,办法有点残忍,就是受测的士兵手持一柄锋利的小刀,在自己手掌上划这么一下,必须见到鲜红的血液冒出来染红了手掌,然后自己动手敷药和包扎,这才算是通过了测试。

    之所以说这项测试有点残忍,那是因为痛啊!看别人身上冒出血来被吓晕过去,好歹自己不疼,可拿着小刀子给自己来这么一下,虽然不会伤筋动骨,可也够缺德的!

    不过大公子也说的很清楚,如果一个士兵连这点伤痛都害怕,连自己的血都不敢看,将来怎么上战场杀敌?

    还有一些是比较轻松的测试,比如“听力测试”、“嗅觉测试”、“记性测试”、“憋气测试”,并不需要花费力气,只要按照测试人员的要求做完规定的动作即可。

    搞完这些“乱七八糟”的测试,真正体现个人本领的测试在随后的几天内也是紧锣密鼓地全面铺开。

    第一项是测臂力,办法就是提石锁和拉硬弓,谁提起来的石锁份量越重,拉的硬弓弦越开,自然就是成绩越好。

    第二项是测腰力,第三项是测负重、第四项是测速度、第五项是测耐力……每项都有具体的办法和统一规格的器械,也不知道大公子是怎么琢磨出来的这些玩意。

    搞完这些测试,士兵们本以为可以喘口气,结果大公子又组织所有士卒进行专业技能的测试。也就是说,前面搞得的那些花样繁多的测试,都是基础测试,而这专业测试则是考察士兵们目前在同类兵种当中所处的位置。

    比如出身为弓箭手的士卒,专业测试便考察射击成绩;出身为骑兵的士卒,专业测试便考察骑射和马上劈砍动作;出身为戟兵的士卒,专业测试便考察列阵和挥戟的动作……

    营内各处测试搞得热火朝天,公子府上几位高级幕僚则领着一群会识字算账的城中商户,忙得连觉都没得睡。他们按照公子教的办法,分门别类的对各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和排序,然后列出在单项测试当中表现特别突出和特别差劲的士兵名单,作为下一步重新分兵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总之,这是一项非常繁杂和庞大的工作,如果不是采用了刘和教授的一些统计制表和运算办法,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恐怕都难以完成。

    当所有的测试结果都送到刘和府中之后,城中士兵得到三天休整时间,而各营屯长以上的军官则全部留在营中待命,随时等候前往公子府进行情况解释和说明。

    经过一番繁重的归纳分类,刘和终于完成了对马城五千士兵的重新分类,最大限度的做到了人适其职。

    比如一名士兵在目力测试中属于优等,臂力测试优等,没有“雀蒙眼”、不晕血、不恐高、耐力良好以上,那么今后他就会作为弓兵苗子来训练。而假若这名士兵本身就是出自弓弩营,那么接下来他就会被送进射字营接受全面系统的强化训练,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一名什长以上的头目。如果这名士兵还有骑术基础,那么恭喜他,接下来他很有可能前往宁城接受赵云的亲自训练!

    又比如一名士兵,原本是一名骑兵,但是他在专业技能考核当中成绩很差,总是射不中目标,马上劈砍的动作也很一般,还有夜盲症,但他耐力很好,能够负重,那么这名士兵这次就会被调整到刀盾营去,今后作为重装步兵的培养对象。

    还有一些整体测试一般,单项冒尖的士兵,比如嗅觉特别灵敏、听觉特别灵敏,爬高十分迅速,挖地道特别迅速,记性特别好等等,便作为特殊人才进行培养和使用。

    比如将嗅觉和听觉特别灵敏的士兵分到一起,让他们专门练习如何担任暗哨,如何发现和跟踪敌人。

    比如将记性特别好的士兵集中起来,让他们背诵一些奇怪的符号和代码,今后担任情报翻译的绝密任务!

    总之,刘和的这些做法,等于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军中士兵的潜力,基本实现了各类士兵的最优配比,看似有些耽误了一段训练时间,实际上却是意义深远重大。

第一三三章 大练兵(下)

    虽然来到马城不过短短十日,但是慕容平已经深深地被这座每天都会发生新奇事情的城池深深的感染和吸引了。和他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许多人,比如刘放和徐邈,比如魏攸,比如赵爱儿……

    马城的一切改变都因为一个人的到来,军民当中涌动的热火朝天的干劲和激情,也来自于那个文弱的书生。在这个文弱书生的脑袋里面,究竟还藏着多少出人意料的主张和办法呢?

    刘和亲自主持的测试和分兵任务结束之后,他立即将魏攸、刘放和徐邈派往宁城、高柳和广宁,由他们三人负责督促另外三城借鉴马城的做法,立即跟进。

    魏攸、刘放和徐邈离开时,每人随行都带去了一些临时赶制的测试工具和各种表格,以及关于这次测试分兵的经验总结和过程记录。刘和相信有这三人亲自负责传授经验,以赵云、李严、夏侯兰等人的领悟能力和执行力,应该可以做到不走样和不敷衍。

    魏攸等人走后第二天,刘虞帐前从事带着一批从蓟城附近十几座县城内征募到的各类工匠和特殊人才赶到了马城。这也是当初刘虞离开马城时,刘和特意央求老爹帮忙办理的事情之一。

    齐周不仅给刘和带来了急需的铁匠、铜匠、木匠、泥瓦匠、漆工、陶工、织工、医者等技术工匠,还给刘和送来了一批军饷和盐铁,总算是解决了刘和的燃眉之急。

    负责护送齐周的是三百名太傅卫队士兵,上次徐邈和刘放前来时,两百太傅卫队骑兵护送,这次刘虞将剩下的三百步兵也一并送到刘和面前,充分显示了“老刘”对“小刘”的支持和关心。

    刘和担心老爹身边没有忠诚可靠的护卫,立即让史阿带着十名黑甲骑士返回蓟城,负责州牧府中的安全警戒任务。

    刘虞目前身边有骑都尉鲜于辅护卫,蓟城更有七千士兵守卫,大的问题肯定不会发生,需要防范的也就是一些鸡鸣狗盗的宵小之辈。有史阿和十名黑甲骑士出入随行,基本上可以保证刘虞的安全无忧。

    下一步,等刘和将五百太傅卫队士兵训练出来,刘虞的安全就彻底有了保证,就算成千上万的兵马前来围攻,刘和都有信心保得父亲的安全。

    刘和已经想好了,到时候卫队两百骑兵统统配备两当铠,战马批全身甲,三百步兵则全部身着防护力极强的钢甲,使用最为锋利的百锻钢刀和钢弩,总之就是要将这五百人彻底武装到牙齿,就像一只浑身长满铁刺的猛虎,谁惹谁死!

    趁着其他三城还在进行测试和分兵的时候,刘和将五百名太傅卫队的士兵集中起来,按照之前的办法也给他们逐个进行了一番测试,结果令他非常满意。

    这五百名士兵是赵云当初从留守蓟城的八千名精锐骑兵和步兵当中挑选出来的,当时他们分别隶属于鲜于辅和鲜于银。或者是当初两位鲜于都尉练兵得法,或者是赵云的眼光独到,总之这些士兵当中没有一个是有明显缺陷的。

    刘和搞不懂赵云当初是以怎样的标准进行挑选的,因为这五百名士兵的整体测试成绩明显高出马城五千士兵一大截,不仅两百名骑兵无人被调整和淘汰,就连三百名步兵也被大概分成了弓弩手、长兵手和刀盾手三个方向!

    若说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些士兵当中单项冒尖的人不多,整体上的素质比较均衡,难以培养出特殊人才。不过这也正是刘和当初特意跟赵云交待过的,太傅卫队必须作为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