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极品明君 >

第172部分

极品明君-第172部分

小说: 极品明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破叶中流传下来,或者,上苍终究是有眼睛的,在那看着………

    历史,原本的真相,或许只有历史本身才知道,但是朱祁镇知道了,他为之幸运,也为之而骄傲,因为他就活在这段历史里,活在这个历史时空中,看到了历史的本身,看到了真正的湟湟大明是大明,推翻了元méng的残暴统治,从夷狄腥膻中拯救了华夏,将华夏的骨血和精神传承了下来。

    有明二百七十六年,这是一个bō澜壮阔的大时代,有朱棣五征草原,扬威塞外。

    有郑和七下西洋,开bō拓浪。

    有抗倭援朝,护估蕃邦。

    这个时代,有至死不忘北伐的朱棣:有天子为敌所俘,却誓死相抗,绝不愿意屈膝为降的于谦:有国土沦丧大半,志犹未死,以身殉国的史可法、瞿式耜、张同敝……

    有为了护我华夏衣冠,被异族屠其身,却无法斩其精hún的嘉定、杨州、松江,昆山,苏州,嘉兴,绍兴,江yīn(此仅江南一地尔,悲呼!泱泱华夏帝国,为异族屠戳至斯,后世却还为之而诵?真是奇哉怪也。)……

    还有海瑞、张居正、王守仁、徐霞客、朱载育、徐光启、王文素………

    有《永乐大典》、《天工开物草纲木》

    江yīn的阎应元死前留下了他的铭志: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

    誓死不屈的张煌言在杭州狱壁上所题之绝笔:予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

    予之浩气兮化为雷霆,予之精hún兮变为日星。

    尚足留纲常于万祀兮,垂节义于千龄……

    恍惚间,朱祁镇的耳中,轻轻地回dàng起了那熟悉的吟诵《正气歌》

    的不屈之声,浩浩然然之博大悠远,甚至掩盖了那些元méng鞋子垂死的哀号,如雷的铁蹄、咆哮如龙的火炮声,仿佛一切声音,都变得无比地遥远,只有那日,自己孤单地站在那囚车里倾听到的那不屈而高昂入云穹的吟诵声,显得越发地明晰……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眼前的画面,变得缓慢而凝滞,而那在心底里鼓dàng的声音,让朱祁镇心里边的血越来越热,滚烫无比。禁不住轻轻地吟诵了出来。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shì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自己是太上皇,不能够去第一线冲杀,可是,总得做些什么,或许,让这些将士们听到自己的声音,听一听,那些先贤们临死不屈的豪情壮志,他们的不屈气节……

    钱钟听到了朱祁镇的声音,他听懂了,亦不禁大声地随着朱祁镇吟诵了起来,那些一直未曾远离朱祁镇一步的近shì们亦同样明白了朱祁镇的心意,他们亦放开了喉咙,一如朱祁镇,一如那些昔日在京城城头,在市井里巷,在国子监,在勾栏,在酒肆,回dàng不停,让百万大明军民从懵懂的醉生梦死里醒过来,从那恐惧与绝望中惊醒过来,让无数华夏民族的身体里,血肉里,骨子里,灵hún里的血xìng与不屈给惊醒过来的浩然之音……………,

    一………

    朱祁镇松开了缰绳,忘情地张开了双臂,声音越发地高昂,他的脊粱,从未有哪天像今日一般的笔直,他的头颅高高地昂着,仿佛永远也不屑于弯曲,一如这个帝国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玉骨。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举起了火枪,瞄准,射击,转身向后,装填弹药,士兵们没有回头,但是他们却都听到了,听到了那些令他们心情潮澎湃的词句,他们都紧紧地咬着牙关,继续着他们的攻击,却在心里边应和不停。

    飙飞过来的羽箭射入了甲隙,鲜红的血液从那甲缝间渗出,可是,他们却仍旧咬着牙根继续战斗。没有一个大明的士兵愿意停下来,愿意退出战斗。

    因为,这个国家,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百姓,这样的民族,是他们的脊粱撑起了这个帝国的辉煌和荣耀,还有不屈!

    火炮还在喷吐着硝烟,战场上的厮杀仍未停歇,一队又一队的大明骑兵勇敢地迎上了那些从侧翼扑过来的敌人,用他们的刀剑,悍卫着袍泽的生命,悍卫着大明的尊严。

    弥漫的硝烟中,刀光剑影下,那是一张张坚贞不屈的脸庞,哪怕是身中数创,死也要把敌人抱着滚下坐骑,一同为那些狰狞的重蹄踩踏成血泥。

    那些还活着的将士,吼着那些阵亡、受创的战友和袍泽的名字,挥舞着手中的战刀,迎上前去,无畏地迎向敌人的铁骑。一次次的碰撞,一次次的挥刀,一声声的呐喊,都在颤动着朱祁镇的心灵。

    “泱泱大明,你守护了华夏民族的骨血与精hún数百年,你重新铸就了铮铮玉骨的民族精神,你本不该没于历史的尘埃里,只去等后人凭吊与追忆,………”

    “我不知道是谁把我带到了这个时代,可我真的感jī你,你让我看了这个时代,看到了华夏民族那宁折不弯的民族精hún,

    ”

    “你还存在,那么,你将会永远存在,我不会再让你,让这个最后的华夏帝国重蹈历史的覆辙!不使那汉家衣冠断绝!九州大地,当永为华夏之所,千载万世而不绝!”

    一…

    PS这里边,借鉴,或者说很无耻地抄袭了一些优秀热血青年的心血之言,同样抄袭了古人的佳句,致意,致歉,因为我觉得自己匮乏的语言,比不上你们的心声。

    我仿佛明白了,或许是真的明白了,因为,大明的骨头太硬了,这个朝代的骨头太硬了,硬得梗着了很多人的喉咙,梗着了很多人的神经,甚至梗到了无数人那弯曲变形的脊粱骨。

    固有的领土,何时才归回我华夏之手?宵小之辈亦敢谋我华夏,因何?

    如今之华夏,缺的,就是这种精神!!。

第二百七十二章 动若脱兔的孛来……

    你们这些蠢货,给我冲上去,别忘记我们是谁,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是这片草原甚至是整个世界的主人,不要忘记过去的荣耀,不要被那些汉人吓破了胆,冲上去!”格斯儿愤怒地吼叫着,抽打着那些因为赤那的阵亡,还有被那明军猛烈的炮火,炸得抱头鼠窜,不复最初之勇的哈刺慎部的将士。

    那些令人心烦意乱的汉人的吟诵声仍旧在那炮火与厮杀声的间隙钻入了他的耳中,让他更加地烦燥不安,燥怒yù狂,一万五千悍勇无匹的哈刺慎部的勇士,难道连才不过万余出头,无险可守的明军都击不垮,砸不烂吗?

    草原本部联军统师孛来的脸sè从一开始的从容淡定,渐渐地变得凝重严肃,到现在的铁青狰狞,手中的马鞭柄上镶嵌的宝石甚至都搓掉了,他却犹未查觉。

    这不可能,汉人不可能有这样的军队,他们不应该有这样的军队。

    草原本部联军上下全都瞠目结舌地望向那个厮杀声与炮火声交错争鸣的战场,那本该在勇悍无双的草原勇士的一个冲锋之下,就会灰飞烟灭的大明军队。

    本该轻尔易举拿下的那只明军,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却仍旧在那,犹如一块深深镶嵌在海底,只在海面上lù出了微细小巧的尖锋的礁岩,任凭那狂涛巨浪的呼啸拍击,显得那样地巍然不动,屹立不倒。

    一万五千铁骑,轮翻地冲击,却总是没有办法将那只固守于那处的明军给摧毁掉,枪炮的轰鸣仍旧极富节奏地响起,一如那热血而又jī昂的战娄声。jī励着那些汉家子弟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催动着坐骑,一次次无畏地迎向敌人。

    一万五千名哈刺慎部的勇士,已然陷入了艰辛地苦战中,而且战事之胶着与惨烈,已然吸引了几乎在场的敌对双方。

    太师孛来不知道该什么什么词语来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从最初以为只是一块可口的点心,到现在才发现,那是一块哪怕是钢牙都没有办法嚼得动的天外陨石。

    他的内心更是懊悔莫及,早知道这只明军如此难啃,自己就应该让那阿失贴木儿给遣上前去当炮灰,既削弱他的实力,同样也能够消磨那些明军的战斗力和体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让一万五千名哈刺慎部的勇士,陷入了艰辛而惨烈地苦战中。就连像赤那这样的草原虎将,也毙命于阵前。

    但是,没有人敢去嘲笑哈刺慎部如此长的时间,在兵力上战优的情况下居然没有办法击溃对手,不仅仅是因为孛太的权势和实力,更是因为那些汉人所暴发出来的战斗力和顽强到令人发指的抵抗,或者说是防守,而且是充满了攻击xìng和杀伤力的防守。

    那满地倒伏的尸首还有哀嚎不已的伤患和马匹,遍布在明军阵地的周围。

    就像是那些妄图耍击碎坚硬如铁的礁岩的巨浪,无奈地倒卷回来时,散落于海面的碎沫……

    ,

    一…,…

    朱祁镇眯着眼睛,打量着那被硝烟所掩,已然渐升至了天空顶穹位置的烈日,已然是午时了,朱祁镇虽然不知道援军能不能按时赶至,但是,他绝对不会放任那些草原本部再轻易地分兵攻击向自己的军阵。

    朱祁镇双眉一挑,向着身边的钱钟大声地下达了最新的命令:“举起号旗,告诉阿刺和那些准噶尔部联军,即刻出击,务必要缠住草原本部联军,不使其能够轻易地脱离战场。”不多时,一面旗帜高高地扬起,开始晃动不停,那sè泽鲜艳,翻飞扬卷的旗帜落入了阿刺以及准噶尔诸部联军首领的眼中。

    “让我们出击?”一句准噶尔部联军的首领不禁有些吃惊地望向了那仍旧眯着眼睛,死死盯着那面旗帜的阿刺。

    “丞相,草原本部联军主力未损,咱们岂能主动出击?”旁边,另外一名准噶尔部的首领也站了出来,一脸的不忿。

    阿刺收回了目光,转头扫了一眼那些首领,他们的sī心,阿刺焉能不明?但是现如今,却不是指责的时候,阿刺yīn冷着脸,缓缓地抽出了腰间的弯刀,那雪亮如一汪清泉般的刀身透着一股子yīn冷森寒之意,让那些原本蠢蠢yù动,还yù再言的诸人都很识趣地闭上了嘴。

    “难道,已经到了现在这样的时候,你们难道以为,你们能够任由着自己的盟友,任由着那位上皇陛下,被那些草原本部的叛逆斩杀,然后,他们就会怜悯地,心满意足地离开吗?”阿刺的声音不高,却显得很yīn冷森然,一如那柄出鞘的弯刀。“大明上国的太上皇陛下正陷入苦战之中,而还有五万大明的铁骑援军,正向着这里赶过来。”“若是太上皇陛下平安,那五万大明的铁骑,就会是我们最强有力的帮手,是那些草原本部叛逆的夺命猎人。”“如果,太上皇陛下死了,那么我们,要么就倒在那些草原本部叛逆的刀下,要么,就会被那五万大明铁骑视为必杀之敌。诸位你们觉得自己,还有得选择吗?”“丞相大人,我们辉特部一万勇士愿誓死与那些草原本部叛逆在此绝一死战。”辉特部的族长阿睦尔纵马而出站到了那阿刺的身边,腰间的弯刀亦同样出鞘。

    阿刺的本部兵马,如今已经仅剩下了一万七千余,可是再加上辉特部的一万铁骑,已然占据了联军大半的主力,没有人再敢有任何的怨言,因为阿刺的那番话,也让他们都惊醒了过来。

    是的,他们的确没有一丝一毫的退路了,唯一的希望,或者说是依靠,就是那个庞然巨物的大明朝,如果,朱祁镇这位太上皇陛下,在这里出了任何的麻烦,他们相信,那些原本很有可能成为自己的救星的大明铁骑,绝对会成为索命的恶魔。

    阿刺纵马飞驰到了阵线的鼻前方,苍老而又略显得嘶哑的吼声在旷野中回噶尔的勇士们,我们最坚定的盟友,正在为了我们整个准噶尔部落的生死,而在那里与草原本部的叛逆们在战斗,他们才仅仅一万人,他们只是来救援我们的,可是,他们却毫不犹豫地最先拿起了武器,与我们的敌人在搏杀。”

    “我们却只在这里发呆,在这里看着盟友在为了我们的生存而战斗?你们不觉得羞耻吗?我们居然还能眼睁睁的看着盟友在那不停的送命,而我们坐享其成驯”

    “我们是准噶尔人,强悍而又无畏的准噶尔人,拔出你们的武器,跟着我,让那些草原本部的叛逆知道,我们准噶尔部,只有战死的勇士,绝对没有投降的懦夫!”阿刺举起了手中的弯刀,将身上的坐骑拔转了马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