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极品明君 >

第18部分

极品明君-第18部分

小说: 极品明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社稷!”

    “臣等遵旨!”不知道是何人在此声嘶力歇地大吼道,瞬息之间,城头之上过百文武异口同声地大喝道:“臣等遵旨!”

    听到了那异口同声的回应,朱祁镇脸上的笑容又添了几分,恶狠狠地把手中的马扎朝着一名抓住了自己脚的瓦刺士兵的脑袋上砸下,他再次抬起了头:“有违旨意者,必受天下人之唾弃,为天下人共诛之贼,老子就是死了,也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不忠不孝之徒,朕日你奶奶的,滚开!你个**养的……”

    “他疯了!快,把马车拉回去!”面色发白的脱尔逊终于明白现在根本没有办法冲进那完全钉死的囚车阻止朱祁镇说话,如果不伤其性命,想要他闭嘴,这简直是痴心妄想,只得愤愤地指挥着手下赶着那辆马车飞快地后撤。

    但是驭手却让朱祁镇这个疯子皇帝从囚车的缝隙一大脚给踹滚了下去,想要操纵马车,就得接受这位疯子皇帝的暴打,在脱尔逊焦急的喝骂声中,更多的瓦刺精骑跳下了马,一面诅咒着朱祁镇,一面直接跳上了拉囚车的战马,艰难地转移方向。

    “陛下……”皆发如雪的老大臣胡?老泪纵横,双手不停地拍打在那城墙之上。

    于谦已然冲至了女墙,看着那正在努力厮打着意图靠近囚笼,一面高吼的天子,于谦有种恨不得拔剑刺进自己心口的悔恨。

    数万将土都呆呆地望着那城廓之下,护城河边,那位没有一丝天子威仪的大明天子,像疯子一般地奋力地手脚并用地厮打着一个个敢于接近囚笼的瓦刺士卒。一面语不成句、断断续续地怒吼着:“一娘!你记住,好好活着,为了我!朕命你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我会回来找你……”

    --------------------

    钱一娘没能挣脱那些太监和宫女的手,含泪的双眸痴痴地望着那城下的马车,用力地点着头,她终究再次见到了自己的丈夫。甩开了一个拉着她手的太监,抹了抹脸颊上的泪水,露出了一个甜甜的笑容,向着那城下大声地叫喊道:“陛下,妾身会好好的活着,等你回来……”

    孙太后搂紧了钱一娘,看着那渐行渐远的马车,不由得老泪纵横,张了张嘴,千万句的埋怨,无数的担忧,尽数化成了一声撕心裂肺般的哭喊:“母后也等你回来,好好的活下去……”

    朱祁钰不由得松了口气,原本的担忧,尽数散去,心里边,对这位身处于囚室,亦能傲骨嶙峋的皇兄,多了一丝敬佩,更多的却是庆幸。“这样也好,今日你也算是将功责罪吧。”朱祁钰小声地自语道,仿佛这一刻,已经身为天子的他,很仁慈地宽恕了自己兄长的丧权辱国之罪。

    城楼之上,那些大臣们嚎啕痛哭的表现,又让朱祁钰心里边浮起了许多的不满,如果不是自持天子的身份,说不定他会跳将出来,指责这些大臣,现在自己才是天子,才是大明朝的皇帝,你们刚才遵哪门子的旨意?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不知何时,德胜门的城门楼上传来了这样激昂的吟诵之声。

    于谦霍然转头,看到了户部给事中王?,这位性情刚烈的文官的额头还还渗着血丝,他头上的官帽也有些歪斜,面容之上,尽是热泪奔流。但是他那挺直的脊梁,还有他那雄浑的吟诵之声,吸引着更多的人一同吟诵了起来,短短十数息之间,浩然之声,隆隆如雷,轰鸣于京师城上……

    “……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朱祁镇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欣慰地望着那风云翻涌的大明帝都,那朗朗的吟诵之声,仿佛回落在他的灵魂深处,那是名垂千古的华夏忠烈文天祥的心血,那代表着中华民族数千来以来不屈的胸怀,那代表着中华民族宁折不弯的气节。

    “老子他妈的也快成英烈了吧?不过还好,自己这个倒霉的穿越者总算是没丢咱堂堂中华男儿的脸。”朱祁镇自嘲地笑道。他那疼得厉害的嗓子已经再也吼不出一个字,不过,他的心中却在慷慨激昂地应和着那首令无数中华儿女传唱千古的《正气歌》

    数万将军涕淋而下,过百文武声嘶力歇,却让数万瓦刺精锐哑然失色,失声,失胆。

    “杀了他!”远在里许之外,却也听得真切的也先脸上再没了一丝的喜色,大声地咆哮了起来,手中的马鞭朝着身边的护卫狂抽下去。“快去,给我杀了他!”

    “大哥,使不得,若是现在杀了他,那二十万众明军必成哀兵!”脸色同样无比难看的伯颜贴木儿伸手拦在了也先的跟前。

    “那你倒是说说,我们该如何做?!”也先双目几欲喷火。

    “进攻!兄长,就现在,我们不能再等了。”伯颜贴木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恶狠狠地看着那高耸的京师城墙。

    苍凉的号角声在京师的四野乌咽回荡,高耸的箭塔发着难听的吱嘎嘎声向着京师城头近逼,从极高处向下望去,无数的烟尘犹如恶魔一般,正向着大明的心脏狠狠地挤压过去……

    激荡人心的声音在大明帝都的上空回荡着,那些原本躲藏于家中的百姓们纷纷地探出了头来,安定门内成贤街的国子监内那些年轻的书生士子不由得纷纷地走出了房间,禁不住轻声地应和,到最后大声地吟诵起来。

    --------------------

    PS:三更到达,亲们慢瞅,嗯,三更了,亲们的推荐和收藏也来得更猛烈些吧!

第三十六章 大明死战时!(收藏推荐来吧)

    “……为国效命者,守护京师之百姓……”那些奉命在京师街头巷尾宣读召集令的锦衣卫和差役们都早就吼得声嘶力歇,但是却仍旧坚守着他们的职责,继续地呼唤着,希望能够召来更多的力量镇守城池。

    一户民宅打开了门,一位年近五旬,身上的衣服都还打着补丁的驼背老人提着一把菜刀冲了出来,一位十三四岁的少年涨红着脸,拿着一把木剑正从旁边的民宅走出,却被喝住,走出来了一个中年大胖子,一手提着把雪亮的短刀,另外一只手慈祥地拍了拍那少年的脑袋,转身向着里屋喝道。“把这小崽子给老子看牢实了,今天,老爷我也要爷们一回……”

    更多的民宅打开,有屠户,有商贩,甚至还有一些肩膀上的抹布还没来得及扔掉的店小二,更有提着装饰意义大于实际的佩剑的文弱书生……

    “华夏多有慷慨悲歌,拔剑侍立于野的志士。”一位文弱书生,看到甚至连那妓馆里都冲出了几个泼皮无赖,他们的手中抄着短刃或者是棍棒,但是这一次他们不是去欺压善良,而是要去面对那国家之敌。

    “国家之兴亡,匹夫亦敢有担当,我等亦不能落于人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儒大声地疾呼道。

    --------------------

    “文丞相乃一书生,国难当头之时,尚敢挥剑向北,我等莫非连效法先贤之胆都没有吗?!”国子监内的一名监生愤愤地举起了手臂,高声厉喝道。

    “天子北狩,国家有了靖康之难,我等皆是大明之士,若是此时不知报效家国,他日,有何面目面对我华夏之先贤?!”另一位监生也忍不住振臂疾呼起来。

    “土木堡之战,如前朝靖康之难,难道诸生皆无岳鹏举之志不成?!”最先开口的那名监生忍不住抄起了先生桌上的戒尺,怒气冲冲地向着那国子监大门冲去。一人冲出去,十人冲出去,不大会的功夫过千学子,犹如一股洪流,涌出了国子监,向北而行……

    距离那国子监不远处的一所宅院里,一位一身素衣神色黯然的中年人正端着一盏酒,望着那亭院中的一株老松痴痴发呆,左脸上有着一道淡淡的刀疤,那是他在土木堡留下的纪念。

    他叫李贤,字原德,邓州人,明宣德七年举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到河津等地视察蝗灾后,授吏部验封主事。正统十年,升任考功郎中,后任文选郎中。

    “土木之变”后,英宗被掳,李贤脱难回京。却至今仍旧罢职于府中。日日借酒消愁,此刻府墙外隐隐传来的声音让李贤不禁昂起了头。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声音越发地宏大,仿佛天地之间,尽被这浩浩然正气之音所覆盖。李贤那被酒意熏得迷茫的两眼渐渐地明亮了起来,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胸膛里酝酿着,发酵……

    把手中的酒盏一丢,顿身爬了起来,连那酒壶被衣襟带倒在地板上亦顾不上去扶,甚至顾不上穿上放在阶前的木屐也来不及穿,便那么冲出了房间,穿越走廊,在一众下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冲出了院门。

    他看到那些士子手里边拿着戒尺,木凳,甚至是菜刀,砖头,昂扬地大步向着那安定门方向涌过去,他们的身后,跟着无数的手中拿着棍棒的平民百姓……

    声声诵吟之声不绝于耳,激昂之色尽显,即使是那些不通文墨的百姓,亦大声地应和起来,仿佛那些文字,能够烙印在他们的神魂之中,领会那华夏铮铮傲骨的真髓。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李贤喃喃地重复着这一句,看着那些不论是贫穷还是富贵的人们那坚定的目光,心里边仿佛有一样东西猛然崩裂开来。

    脸上忽红忽白李贤愤愤地一顿足,霍然回身:“拿老夫的剑来,老管家,让府中所有的家丁拿上府中的刀具,跟老夫同往!木土堡,老夫丢了大明的脸,丢了咱们汉人的脸,今日,不能再丢了,再丢,便是连家国社稷都丢了!”

    德胜门内的一处民宅之中,一位牛高马大的男子向着跟前的默默垂泪老妇叩了三个响头,抄起了身边的一柄战刀,冲出了家门,来到了不远处的一所民宅前大声地吼道。“吴七,老子知道你在家,给我滚出来,咱们这些爷们能从土木堡逃回来,已经是赚了一条命了,今天,咱们杀瓦刺贼子去!”

    “滚你个狗日的,老子可是把总,你的顶头上司,你叫个鸟。”那户宅门还没等他的吼声止歇便被撞开,走出来一个剽形大汉,一身锦袍上披着的盔甲破烂无比,那是他从土木堡逃回来时的纪念品,现在,又披到了身上。“今天老子也豁出去了,不宰几个瓦刺贼子,又怎么对得起咱们那些死去的弟兄。”

    京师原本整洁的大道之上涌出了无数的黑点,向着那京城的九门狂涌而去,汇成了一道道难以阻挡的洪流。那原本用来阻拦着瓦刺铁骑的城门,似乎将会被那一股股人潮汇聚成的洪流给挤碎,

    立于城头之上的于谦早已经感觉到了京师城中的异动,看着那一条条大道之中汇聚而来的人流,于谦明白,是时候了,霍然转身按剑:“传令,着安定门守将陶瑾发信号予石都督,令其所部骑兵即刻出击,再令各门守将,领军出城,于野与瓦刺接敌!令藏身于安定、德胜门外民宅内的神机营诸将士,配合出城之兵马,相机杀敌……”

    于谦壮实的身体上那晃动的盔甲甲叶铮然作响:“我大明将士,必英勇杀敌,战端一开,即为大明军民死战之时!

    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立斩!

    临阵,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敢违军令者,格杀勿论!”

    --------------------

    PS:第一更到达,亲们,**给力不?给力的话,把你们那犹如大刀片子一般的推荐票砸过来吧,向我开炮!这个星期虽然没有好的推荐,但是我相信亲们的力量是无穷无尽滴。

第三十七章 这就是我的大明!(收藏推荐)

    此军令一出,城头之上诸人不由得心头一凛,朱祁钰亦不由得脸色大变。“于爱卿不可!大军若出,何人能御瓦刺攻城?”

    于谦缓缓地转过了头来,看到面色苍白如纸的朱祁钰,不由得心头微叹,相比起那太上皇方才的表现来,天子的胆气,实在是……

    不过这个非常时间,于谦也不愿意多想,向着那朱祁钰长施了一礼目光扫过城头诸位文武道:“陛下,此值我大明危机存亡之际,如今,上皇拚却性命以激励我大明军臣之胆气,京师军民上下一心,灭瓦刺贼子正当其时也,泱泱之大明,二十万雄兵,若是连出城接敌这点胆气都没有,大明必蹈前宋之覆辙,我等有何颜面去见天下人,如何对得起上皇以死激励将士死战之心?!”

    一想到那之前朱祁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