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极品明君 >

第43部分

极品明君-第43部分

小说: 极品明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过,当罚,有功,也当赏。”朱祁钰苦恼的发现,决定权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看样子,就算是全是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心腹,真正能挺身给自己卖命的,怕是连一个也没有。卧槽泥马的,这叫什么事啊?

    “陛下,臣还有一事启奏。”仿佛是为了特地给朱祁钰添堵,高谷此刻站了出来,很是一本正经地道:“那喜宁如今已押解至了紫荆关,至京师不过数日便至,该如何处置,还望陛下圣栽。”

    听到了这话,朱祁钰好半天才忍住了险些脱口而出的粗话。“……朕今日有些乏了,待明日朝会之期,再议便是。诸位卿家退下吧。”

    “臣等告辞。”这几位内阁大员皆恭敬地施礼退下。方离那花厅不远,便听到了花厅之中传来的一声脆响,仿佛像是有什么东西被摔碎了一般。

    约约的咒骂之声也传扬了出来,不过这五位内阁大员仿佛都是聋哑人一般,垂着眼帘,疾步继续朝着内阁所在行去,天子发怒,爱发就发去,咱们可没必须再回去受那唾沫星子的洗礼。

    --------------------

    “……老大人尽管放心,下官一定萧规朝随,当不致老大人的苦心白费。”新任宣府守将都指挥江福一脸恭敬地坐在下首,向着那居于主位的杨洪言道。

    “呵呵,有劳江指挥了。”杨洪抚了抚雪须,脸上露出了几丝淡笑微微颔首。一身便服端坐,魁梧高大的身形里仍旧蕴藏着可怕的暴发力,双目?然,动静之处,仍旧犹如一头随时会扑杀猎物的恶虎。

    “不敢当。大都督乃是我大明武将之楷模,镇边数十载,威名赫赫,为外寇所惮,镇边数十载,功勋无人可及。今大明蒙难,诸军栗然,唯有大都督敢以轻骑八百,溃十倍之顽敌,实在自京师一战之所,前所未有之功勋。下官当时听得此消息,只是恨不得能提刀追随大都督,快意雪我大明前耻。”江福说到热切处,忍不住起身拍着腰畔的刀鞘感慨道。

    “江指挥能有此心,乃我宣府边镇百万军民之福音也,今日始,宣府诸事务,就有劳江指挥了。”杨洪看着这位四十余岁,一脸义气风发的新任宣府总兵,心里边颇为欣慰,却仍旧有些黯然。自己毕生努力的心血,尽在于此,如今,终究是要托付于他人矣。

    “大都督有命,末将焉有不尽心力之理?”江福听闻此言,深深地长揖了一礼。

    着人将江福送出府门,安坐于厅中的杨洪犹如老了十余岁一般,深深地长叹了一口气。

    听得心头发酸的杨俊不由得恨恨地在拳击在茶几上,震得那桌案上的茶盏颤颤。“天子安能如此欺我杨家。”

    杨洪雪眉一立,瞪目低喝道:“住口,汝休得胡言!”

    立于一旁的老二杨能赶紧上前拍了拍自己兄长的肩膀小声地劝道:“兄长您就别惹父亲生气了。如今兄长虽然被贬为了白丁,可有父亲在,想来兄长起复并非是难事。”老三杨信也是频频点头不已,小声地劝慰着被天子下诏削职为民的兄长。

    “大公子,汝代父过,实乃天子从轻发落之举也,还望大公子能想开一些才是。”作为杨家多年的老幕僚,王中恺清了清嗓子之后开言道。

    “代父之过,乃是儿女的本份,这倒是没什么,只是恨日后,难有上阵杀敌之机了。”杨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脸苦涩地道。自己正值壮年,正是适合在边镇建功立业的大好年华,而今却因天子一诏,便被削职为民,心中的阴郁,又岂是三言两语消减得了的。

    “俊儿莫非是怪为父?”杨洪略略有些不耐地紧皱起了眉头低喝道。

    杨俊听得此言,赶紧起身恭敬地答道:“父亲切莫如此说,孩儿岂敢。孩儿只是觉得,凭什么把上皇和陛下要把咱们杨家卷入这场纷争之中。”语气之中犹有忿愤。

    --------------------

    PS:今天第一更到达,今天三点起床,码到九点,吃东西,上传,嗯,感觉不错,就是累了点,现在打盹去了,下午继续努力!嗯,继续厚颜无耻地求推荐票,求收藏,另外,如果喜欢本书的话,麻烦下个月把月票啥的都投给我哈,嘿嘿。

第八十六章 相嘱咐,叹天家(求收藏推荐)

    “你!”杨洪不由得勃然作色,一掌拍击在案头,震得盏壶齐颤,杨俊不由得身形一颤,可仍旧硬着头皮没有退说,仿佛是在无声地抗议。

    “兄长,快给父亲认个错吧。”杨信不由得大急,低声向自己家兄长劝道,却被那杨俊瞪了一眼,丢给自己一个后脑勺,不禁有些无语,对于这位性格刚烈,在战场上,比狐狸还狡诈,比豺狼更残忍。但是在与人相处或者是其他方面,考虑问题向来喜欢钻牛角尖的兄长,他实在是没有丝毫的办法可想。

    看着这个性格倔强的长子,杨洪想要喝骂出口的话只能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俊儿,若是那日,瓦剌兵临宣府城下时,上皇亲来叩门,你说,为父开城门,还是不开?”

    “这……”听得此言,杨俊一时间却也没办法说出一个让自己内心满意的答案。

    “俊儿是不是很难作出选择?”杨洪的声音又放柔和了些,看着满脸挣扎的杨俊问道。

    “是,若是孩子,确实不知道当时该怎么做才好。”杨俊颇有些颓然地道。那日,他也是在场的,当时听闻父亲暗中示意亲兵与城下对答时,他心里边确实认为父亲的做法置天子若无物,是不对的,但是这种话,他终究是没办法说出口。

    毕竟宣府城中,十万军民百姓的性命,自己的父母兄弟皆在其中,他也不希望因为天子的命令,而让这十数万人因而送命。

    “可当时,上皇替老夫做出了选择。”杨洪的声音显得很平静,但是那话语里透出来的沉重却让所有人心里边仿佛揣进了一块巨石,沉甸甸地。“上皇面对着瓦刺人的刀兵,他为了宣府十数万军民百姓,宁可自己命丧鞑子之后,亦不越往前迈上一步。陛下如此待我宣府十数万百姓,也等于是救了这十数万军民,如今,陛下密诏以除喜宁,那是因为,喜宁此人,熟悉我大明边镇之兵力布置,不杀其人,我大明边镇军民焉能得安?”

    听得父亲的解释,杨俊那原本一脸倔强的表情渐渐地转变成了羞愧之色。“父亲,孩儿知错了。”

    “上皇身陷敌营,仍旧不亡大明之军民安危,为国谋策,为父焉能不遵?上皇若是以私为重,为父岂会从其诏?为父知道你代父受过,不能沙场杀敌明志,心里边终究是不舒服的,可是如今事已致此,多言也无用。”杨洪抚了抚雪白的长须,起身走到了近前,拍了拍长子那宽厚结实的肩膀。

    “不,孩儿愿意遵圣意,毕竟父亲与母亲年老,膝边岂能无儿女照料,孩儿为长子,自当担之。”听了父亲的解释,总算是想通了的杨俊这个时候再没有了方才的桀骜。

    这番言语,倒真叫杨洪老怀大慰。笑吟吟地转眼望向另外两子杨能和杨信。“你二人仍为边镇之军将,日后,为父不在身前督导,也切切不可懈怠。”

    “孩儿谨遵父命。”杨能与杨信相视一眼,齐齐拜下,恭敬地答道。“此番父亲回京安居,孩儿与弟弟远在边镇,不能在身边孝顺您老,还望着父亲能保重身体才是。望兄长……”杨能话到地处,却已然是虎目含泪,哽咽难言。

    杨洪此刻亦是老泪在眼中盘旋不已,但终究是忍住,轻叹了声温言道:“痴儿,老父身体健硕,活个十年八年毫无问题。到是你们弟兄二人,莫要负了咱们杨家忠烈之名才是。”

    “二弟三弟放心就是,为兄自要侍候好父亲与母亲,你二人记得,多替兄长杀些鞑子才是。”杨俊跨前一步,将二位弟弟一一扶起,露出了一个大大地笑脸言道:“若是日后为兄回边镇之时,你二人连个四品的卫所指挥佥事都做不到,休怪为兄不留情面,揍你们俩。”

    听到了这话,老二老三不由得齐齐狂翻白眼,哥仨身坯差不到哪,年纪也相差不大,平时操练就难分胜负,谁揍谁还不一定呢,不过此刻,看到旁边抚须一脸温馨慈笑的父亲,杨能与杨信也只能悻悻地道:“放心吧大哥,咱们杨家的汉子,可没一个是沙场之上的孬种。”

    --------------------

    “天子真是好手段,可惜,比起上皇来,终究是差了不止一筹啊。”等兄弟三人离开了内厅,厅中只剩下老杨洪,还有那坐于下首的心腹幕僚王中恺,此刻,王中恺抚着自己那斑白的长须长叹道。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杨洪缓缓摇了摇头,轻吟着那三国曹魏兄弟相残的经典名句。

    “大都督慎言。”听得这话,王中恺不由得脸色微变,小声地道。

    “先生放心,老夫自当不会述与外人知晓。”杨洪笑着冲这位追随自己三十余载的心腹幕僚道。室内外皆是杨洪心腹,在此发发牢骚倒是无妨。

    听了这话,王中恺在满腹感动之余,仍旧是有些心惊,毕竟,这样的话,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了些,虽然如今天子所行,但凡是一双招子没瞎的文武百官,看不出天子用心的,怕是还真没几个。

    王中恺不由得叹道:“上皇的应对,倒是远比天子辛辣得多,借也先与大都督之手,一个小小的喜宁,就让天子坐立不安,只是也苦了大都督。”

    “这点苦头,比起能亲手鞭斥喜宁那个国贼的痛快来,又算得了什么?”杨洪不以为意地一笑。“若不是上皇于密诏中交待,老夫当场就要了他的性命。”

    “看样子上皇倒真是料到了大都督的心思,如此一来,喜宁只要不死,陛下也绝计不敢太过为难大都督。只是……”王中恺撇了撇嘴,不知道是该称赞这位远在草原,暗中策划了这么一起不仅仅报复自己的好弟弟,而且还顺道除奸的太上皇呢?

    还是应该报怨他在既做了好人,又做了坏人。

    如何杨洪不收拾喜宁,肯定屁事也没有,但是收拾了喜宁,自然就有了事,可偏偏朱祁镇在信中的留书,却又把杨洪所会遭到的惩罚降到了最低点。

    毕竟,杨洪只是擒下了国贼,大张旗鼓地交予朝庭发落,从这一点上看来,杨洪做得对,天下谁也没有脸敢跳出来为那国贼说话。

    --------------------

    PS:第二更到达,这些天的睡眠调整情况不错,已经在为进V作准备了,嘿嘿嘿,请喜欢本书的诸位同学们保留好自己的保底月票,记得投给我哈,嘿嘿嘿。

    弱弱地说一声:我要的不多,只求十二月的月票。

第八十七章 思国柞,平章访(求推荐收藏)

    并且,还将喜宁这个大包袱丢给了朱祁钰这位天子头疼去,杀他,合乎民意军心,不杀,那朱祁钰这位天子莫非连自己的臣民江山都不顾惜,去拍与大明相争数十载的瓦刺的马屁不成?

    可就算是他想拍也没办法,因为削去手足四脚,连舌头都割掉的喜宁就算是送回给也先,还不如送一头猪过去,至少也先这些瓦刺蛮子还能尝尝肉味。

    故此,喜宁被押至京师之后,天子便下诏将那喜宁凌迟,另外就是寻了个由头,以怠慢使节,擅起边衅的罪过安在杨洪的长子杨俊身上,罢其军职,而杨洪只是调离了边镇,而且还把督练京师兵马的重权交到其手中,以示信重。

    既警告了,也奖赏了,不过杨洪心里边很清楚,天子这么做,是很无奈的,但是他也只能如此做,不然,寒了天下百姓,文武勋贵地心的话,怕是他这个天子也当不长久的。

    “上皇……唉,若是宫中无奸佞之徒,上皇又岂会逢此大难,而北狩于瓦刺。”杨洪亦是一脸的婉惜之色。

    “大都督,老朽有一言,一直想相问之,大都督您就不怪上皇?”王中恺忍不住开口问出了这个在心里边揣了很久的疑惑。

    “不怪。”杨洪沉吟了半晌,缓缓沉声道:“惊闻土木堡之败时,老夫心中,对上皇颇有怨愤之心,然……土木堡之后,上皇身边再无谣言惑心之辈,上皇终显其才其志,之后的行止所为,天下人皆识上皇之英武矣,宣府城下,老夫之所为,虽说是为了宣府数万百姓之性命,然究起来,亦是置上皇于死地……”

    “大都督您……”王中恺意欲开口相劝,却看到杨洪抬手示意,只得咽下话语,任由杨洪继续说下去。“上皇的铮铮刚骨,让倒让老夫想想起了当年的世祖皇帝,只惜老夫率宣府之兵卒勤王京师时去得晚了,不能一睹上皇浩烈之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