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第二单元哈佛经理知识修养 >

第15部分

第二单元哈佛经理知识修养-第15部分

小说: 第二单元哈佛经理知识修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术的发展,将会使微电子工业的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 □ 激光技术与光导纤维通讯 
激光科学技术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最活跃的科技领域。激光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光的掌握和利用进入一个新阶段。光导纤维是当今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和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结合,促进了信息革命的发展,推动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1.激光技术及其应用 
 (1)激光器的发明。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是红宝石固体激光器,它是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发明的。关于激光器的基础理论在1917年由爱因斯坦奠定。爱因斯坦在研究电磁波与原子系统相互作用时,提出了受激发射理论,这个理论是激光理论的核心,是激光器得以发明和发展的理论基石。 
 (2)激光器的工作原理。①激光器的工作原理:激光器一般由三大部分:工作物质、谐振腔和激励能源组成。产生激光的具体过程是:工作物质在激励能源的作用下,不断地把低能级上的粒子抽运到高能级上去,例如从能级1抽运到能级3上。在能级3上粒子停留时间(或称寿命)很短,能级3上的粒子很快转移到能级2上,能级2上粒子停留时间或寿命较长,这样抽运到能级3上的粒子大量聚集在能级2上。使能级2上的粒子数多于能级1上的粒子数,在能级2和能级1之间实现粒子数反转分布。 
实现粒子数反转分布的工作物质,可以产生受激发射放大。开始时这种受激发射光强度很弱,由于光学谐振腔的存在,使得在一定方向上的受激光在两块反射镜间多次往返,当往返足够多的次数后,就可以在腔内建立起稳定的相干光振荡,其中一部分振荡光通过一块具有一定透过率的镜面输出到腔外,形成激光。②激光器的分类,按激励方式不同可分光激励激光器,电激励激光器;按波长范围不同可分远红外、中红外、近红外激光器、可见光激光器;按工作物质分类可分固体、液体、气体、半导体激光器。③激光的特性,激光与普通光不同,它具有高单色性,高方向性和高亮度的特点,相干性极好。激光的出现为技术实践提供前所未有的光频电磁相干辐射波,前景十分广阔。 
④激光的应用,利用激光单色性好的特点,可作精密测量,极大地提高测量的精度和量程,利用激光光束的高定向性,它在极远的距离上传输光能和传递控制指令的能力,可进行远距离激光通信、测距,以及进行激光导航、遥控等应用。卫星激光测距与宇宙飞船的激光对接控制都是引人注目的成就。利用激光高亮度的特点(比太阳亮度高几千亿倍),利用普通激光器输出激光的高度特性,可以把激光作为一种光学加工手段来对各种材料和产品进行特殊加工;利用激光进行细微加工,更显其优越特性。激光微精细加工用于集成电路技术中,能使集成度大为提高,有可能使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近年来,激光技术应用于机器人也开拓了广阔前景,激光可作为机器人的“眼睛”。 
2.光导纤维与光纤通信 
光导纤维技术是正在迅速发展中的一门新兴技术,它和其他新技术一起,成了推动信息化社会到来的一项重要的尖端技术。利用光导纤维进行激光通信是当代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光纤通信引起信息传输和通信功能的革命。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研究自70年代起步,已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地铺设了试验性的光纤通信线路。 
 (1)光导纤维的结构和特点: 
①光导纤维的结构,光导纤维是质量非常高的、传导光极好的、很细的玻璃或塑料丝。光纤由芯子、包层和涂敷层组成。 
②光导纤维的主要优点:第一,衰减小。目前技术水平,光纤衰减已降低至每公里0.2分贝甚至更低。这样,光纤就可以用作远距离无中继传输,其性能比普通同轴电缆微波地面传输好得多。第二,光纤频带宽,能通过的信息多。光纤传输信息比其他传输线传输得多的原因在于光线传输的是光,光的频率比微波频率高10.5数量级,频率越高,能传输的信息量就越高。另外,光线还具有抗电磁干扰、线轻细、重量轻、节省资源等优点。 
 (2)光纤通信及其优点: 
①光纤通信是一种新技术,它用光信号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取代电信号在铜线中的传播。达到两地通信的目的。具体作法是在现有电信终端设备上加上光端机,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输进光纤内,从光纤输入端传到输出端,再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②光纤通信的优点:一是容量大。一根直径几微米的光纤在理论上能传输上百万路电话和数千套电视节目。二是耗损低、中继距离长。三是材料丰富、成本低。四是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 空间科学 
1957年10月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空间时代开始。一门独特的综合性学科棗空间科学也伴随着空间活动的发展应运而生。空间科学就是在宇宙空间中进行各种科学研究活动,以研究宇宙空间的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为目的。它包括空间物理学、空间化学、空间生物学等。 
 □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本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综合性探测技术。它利用飞机、气球、火箭、卫星等空间技术,以卫星、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飞行器作遥感平台,从一个新的高度来观测地球,然后通过光学、电子光线、红外线、微波、计算机来技术来处理所得信息,从而探知和鉴定研究对象的各种性质。 遥感技术主要包括运载工具、遥感仪器(包括地面的观测台、站网)、信息和图象处理分析应用等四个组成部分。各种遥感器接收的环境信息通常采且三种纪录方式:胶片图象、磁带和数字数据。通过各种形式的校正、变换、分解、组成等处理过程,最终得到人们直接阅读的图象或数据。因此遥感图像和数据处理是遥感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遥感技术的主要优点是:“遥、感、快、广”四个字。 
 □ 海洋开发技术 
五十年代以来,现代海洋科学广泛应用海洋探测技术,如回声测深、红外照相、立体摄影、海底电视等,并逐步向自动化、电子化、数字化、综合化方向发展。60年代后,计算机应用于海洋调查和资料整理,效率大大提高,一系列新兴技术如海洋采油和采气技术、海水养殖、海水淡化、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水下工程、海洋能发电技术迅速发展。海洋技术对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将产生重大影响。 
 □ 材料科学 
种类繁多的材料一般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三大类及它们的复合材料。 
1.金属材料 
包括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两类。钢铁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它兼有生铁和熟铁的特点,强度高、韧性和塑性都比较好。有色金属中应用最广的是铝,铝作为一种新材料是20世纪仅次于钢的重要金属材料,具有较轻、不易被腐蚀等特点,在很多方面取代了铜和钢。金属钛和稀土金属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2.非金属材料 


包括陶瓷、水泥、玻璃、耐火材料等,它们虽然是传统材料,但近年又出现了不少新型的、特殊的非金属材料。 
3.有机高分子材料 
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是材料科学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为三大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具有如下优点: 
 (1)原料丰富、资源丰富、价格低。 
 (2)从原料制成高分子材料,只须经单体合成、精制与聚合等工序,简便、效率高。 
 (3)生产高分子材料能耗低。 
4.新型复合材料现代科技发展,使两种或多种材料复合起来,制成某种或两种以上优异性能的材料成为可能。这些材料有玻璃钢、碳纤维等,它们能结合金属材料的耐高温、高分子合成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耐腐蚀等特点,适应各种特殊需要。 

 □ 能源科学 
主要研究各种能源的开发、生产、转换、传输、分配及综合利用的理论技术及政策,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 
1.能源科研的三次突破 
 (1)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引起了产业革命; 
(2)电力的发明和应用引起了产业革命; 
 (3)原子能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社会生产技术进入“原子能时代”。能源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2.新型能源棗太阳能、核能 
 (1)太阳能:太阳能的利用在目前技术水平下分两大类: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和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是技术上最成熟的一种。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卫生等特点,它的利用关键在于如何使分散的随季节气候而变化的太阳能集中稳定地提供能量。太阳能不仅是古老的能源,也是一种理想的未来能源。 


 (2)核能:核能通称原子能,是20世纪人们发现的一种新能源,把少量原子核的质量转变为能量,根据爱因斯坦质能公式E=mc2,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一过程若在一瞬间完成,便形成原子弹爆炸。若用作能源,则必须使核反应速度受控制,使能量释放缓慢一些。原子能反应堆是利用原子核裂变产生能量的装置。其核裂变反应较为缓和,因此可用作原子能发电。

 □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的诞生:最早提出环境科学名称的是美国学者。对于环境科学平常的定义,一般认为是以环境为对象,以生态学、地球化学的理论方法为依据,充分利用生物、物理、地学、化学、工程学等领域的科技知识,“立体作战”,对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环境科学的建立是本世纪60年代科学向深度广度发展一个重要标志。 
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棗生态学,188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就对生态学下了定义。生态学把人与环境、种群、群落及至整个生态当作系统,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环境科学的核心问题。 

□ 信息论 
1.信息论与信息科学 
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基本性质及度量方法、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存贮、处理和交换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信息科学是由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系统论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制成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它研究信息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及功能特点,及信息流在各种信息系统中流动过程和特征。 
2.申农与狭义信息论 
1948年申农《通信的数学理论》与《在噪声中的通信》奠定了狭义信息论的基础。这一理论认为通讯就是信息传输、是将消息由发信者送给收信者的过程,因而给出了一般通信系统的模型。他还利用统计数字的方法,正确处理信息的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解决了信息量问题,给出了信息量的数学公式。 

 □ 控制论 
控制论的创立者是美国科学家维纳,1948年他发表《控制论》一书,明确提出控制论的两个基本概念棗信息和反馈,揭示了信息与控制规律。控制论是关于动物和机器中的控制和通信的科学,它研究各种系统共同控制规律。在控制论中广泛采用功能模拟和黑箱方法。 
控制系统实质上是反馈控制系统。负反馈是实现控制和使系统稳定工作的重要手段。控制论中,对系统控制调节通过信息的反馈来实现。在制定方针政策过程中,哈佛经理的决策可看作是信息变换、信息加工处理的反馈控制过程。 

 □ 系统论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把系统内各要素综合起来进行全面考察统筹,以求整体最优化。整体性原则是其出发点,层次结构和动态原则是其研究核心;综合化、有序化是其精髓。系统论是国民经济中广泛运用的一大组织管理技术。 

二、现代科技对哈佛经理的挑战 
当代高科技的发展浪潮,以锐不可挡之势冲击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渗透到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以空前的规模飞速发展着,创造着比任何时代都要大得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由于科学技术在社会进步中起战略性作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战略竞赛中的关键因素。因此,哪个国家想要在21世纪争得强国地位。就必须加速发展高技术,拥有高技术领域中的优势地位。有位著名科学家指出:下一个世纪是“科技立国”的世纪。作为一个现代哈佛经理,对此应有战略上的认识,从观念到行为,应适应科技革命浪潮的挑战。谁想有效地认识今天、把握明天,掌握战略的主动权,谁就必须先夺取战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