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451-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

第2部分

451-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第2部分

小说: 451-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受针人闭气三息而咽气也 
次五日可刺肾之所入 
肾之所入阴谷穴也在膝内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按之应手屈膝而得之用圆利针令口中温暖先以手按穴乃咒曰大 
微帝君五气及真六辛都司符扶黑云诵之一遍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得动气至而急出之 
又有下位地甲子辛巳柔不附刚亦名失守即地运皆虚后三年变水疠即刺法皆如此矣 
即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辛丑辛亥辛酉辛未辛巳辛卯如此上下失守皆推大小差而刺之 
其刺如毕慎其大喜欲情于中如不忌即其气复散也令静七日 
七日后神气实而水疫不伤心欲实令少思 
思即伤神居当澄心而神守中即道自降而其气复上人乱想劳神即阴中鬼王劳神即神役苦志心乱故夭人命实即神和志安 
心静即中也 
假令庚辰刚柔失守 
乙得其位上失其庚即谓柔失其刚也虽得其岁即庚未得中位也乙得下位治其地上位庚失其刚干故中金运不得大过反 
受火胜之也 
上位失守下位无合 
乙未在下主地孤立也上无刚干正之天运虚 
乙庚金运故非相招 
上下相招阴阳相合也司天与运各得其化 
布天未退中运胜来不以阳年元胜复支干不合有上下相错谓之失守 
庚不与乙相对合也 
姑洗林钟商音不应也 
失守即同声不相应也姑洗上管庚辰太商不如应林钟下管乙未少商独应矣如此即天运化易 
故四序非常也 
三年变大疫 
金疫又名杀疫 
详其天数差有微甚 
大差七分即气过一百五日即甚矣小差五分即气过七十五日即微也 
微即微三年至 
微即徐也 
甚即甚三年至 
甚即速也 
当先补肝俞 
肝俞在背第九椎下两旁各一寸半用圆利针以口温暖先以手按穴得动气欲下针而咒曰气从始清帝符六丁左施苍城右入 
黄庭诵之三过先想青气于穴下然后刺之三分得气而进针针入五分动气至而徐徐出针以手扪其穴令受针人咽气 
次三日可刺肺之所行 
肺之所行经渠穴也在手寸口陷中手太阴经也用圆利针于口内温令暖先以左手按穴而咒曰太始上真五符帝君元和气合 
司入其神诵之三遍刺可同身寸之三分留二呼动气至而出其针也 
刺毕可静神七日慎勿大怒怒必真气却散之又或在下地甲子乙未失守者即一柔干即上庚独治之亦名失守者即 
孤主之三年变疠名曰金疠 
亦名杀疠 
其至待时也详其地数之 
差亦推其微甚可知迟速尔 
速至共三年迟即后三年其至如金疫刺法同前也 
诸位乙庚失守刺法同即天运各异金杀丁之灾化民病也同刺而却之也 
肝欲平即勿怒 
怒即阴生肝为阳神也阴生即阳夭夜卧念安其志勿诵恶语即阳神魂守中 
假令壬午刚柔失守 
下得其位上失其主即司天布正木运反虚也虽交岁而天未迁正中运胜即地见丁酉独主其运故行燥胜天未势化是名二虚 
者已 
上壬未迁正下丁独然即虽阳年亏及不同灾亦然三日肝自病风化不令运失其壬未得其位天如布退可得迁正不假复而正 
角 
上下失守相招其有期 
推之天别又及几分天如复位故得相招者也 
差之微甚各有其数也 
差七分计一百五日即大差之期也差五分即七十五日其下者又微也 
律吕二角失而不和同音有日 
上律HT 宾下吕南吕上大角不应下少角应故二角失而不和也后壬午迁正之日即上下角同声相应 
微甚如见三年大疫 
微即至乙酉甚即至甲申甚速微徐也当刺脾之俞 
脾之俞在背第十一椎下两旁各一寸半动脉应手用圆利针令口中温暖而刺之即咒曰五精智精六甲玄灵帝符元首大始受 
真诵之三遍先想黄气于穴下然后刺之二分得气至而次进之又得动气次进之二进各一分留五呼即徐徐出针以手扪之令其人 
不息三遍而咽津也 
次三日可刺肝之所出也 
肝之所出大敦穴也在足大趾端去爪甲如韭叶及三毛之中足厥阴之井也用圆利针令口中温暖而刺之即咒曰真 
至玄大道冥然五神各位气(缺)三田诵之然后可刺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十呼动气至而出其针 
刺毕静神七日勿大醉歌乐其气复散又勿饱食勿食生物歌乐者即脾神动而气散也醉即性乱饱即食胀故慎忌之食生物即 
伤脾气也欲令脾实气无滞饱无久坐食无大酸无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 
淡入胃也宜益府淡者土之薄味也而又次于甘者无闲坐无久卧故养脾也 
又或地下甲子丁酉失守其位未得中司即气不当位丁不与壬奉合者亦名失守非名合德故柔不附刚 
天地二甲子上下不相招故阴阳有错即中运失其岁合之常政也 
即地运不合三年变疠 
故名木疠又名风疠其至有即亦推其微甚 
即诸丁壬上下失守皆同一法刺之假令戊申刚柔失守戊与癸合也天地二甲子即戊申合癸亥也下位癸亥至地其主地正司 
也上下位戊申过丁未天数未退而复布天故失守戊癸不合也 
戊癸虽火运阳年不太过也 
戊未正司癸下独治故非太过反受水胜之也 
上失其刚柔 独主其气不正故有邪干水运失守于上中下运有亏也故天虚而地犹主之中见火运水来犯之故曰邪干 
迭移其位差有浅深 
天数过差亦有多少却得奉合合要在目数也 
欲至将合音律先同 
中火运征也上下二律吕上穷太少二征合音同 
如此天运失时三年之中火疫至矣速至庚戌也徐徐至辛亥所作也 
当刺肺之俞 
肺俞在背第三椎下两旁各一寸半动脉应手用圆利针令口中温暖先以手按穴乃刺之咒曰真邪用搏气灌元神帝符反本位 
合其亲诵之三遍刺之二分候气欲至想白气于穴下次进一分得气至而徐徐出其针以手扪之于其穴也然可立愈也 
刺毕静神七日勿大悲伤也悲伤即肺动而真气复散也 
凡喜怒悲乐恐皆不可过矣此五者皆可动天乱真神也故圣人忘缘灭动念可存神也故神能主形神在形全可以身安道常长 
存也 
人欲实肺者要在息气也 
无大喘息慎勿多言语及呼吸多气喘及言语多及饮冷形寒之食减多大忌悲伤 
喜怒冷伤其肺神也 
又或地下甲子癸亥失守者即柔失守位也即上失其刚也即亦名戊癸不相合德者也即运与地虚后三年变疠即名火疠 
疫同也即法刺一体即诸戊诸癸上下同一体 
是故立地五年以明失守以湿法刺于是疫之与疠即是上下刚柔之名也穷归一体也即刺疫法只有五法即总其诸位失守故 
只归五行而统之也 
此皆五疫疠归天地不相和之气化为疫疠大伤人之命也故达天元可通法刺复济生民也 

卷之三
刺法论(下)
属性: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其病相染着如何得不相染也 
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瓦斯天牝从来复得其往 
邪毒之气在于泄汗反下取之其气入于中毒瓦斯至脑中流入诸经之中令人染病矣如人嚏得此气入鼻至脑中欲令勿投鼻中 
令嚏之即出尔如此即不相染也 
气出于脑即不邪干 
从鼻而入脑欲干复出即无相染也 
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 
即正气存中而神守其本即邪疫之气不犯之 
如春柏之苍翠 
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如赫赫之炎燥 
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如大地之黄色 
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 
又一法于春分之日日未出而吐之用远志去心以水煎之饮二盏吐之不疫者也 
又一法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泄汗注汗出臭者无疫也 
又一法小金丹方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粉作末令细之同入合中外固了地一尺筑地实不用炉不 
须药制用火二十斤 之也七日终常令火及二十斤 
侯冷七日取次日出合子埋药地中七日亦须吉地者佳也 
取出顺日研之三日炼白沙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望东吸日华气一口冰水下一丸和气咽之服十粒无疫干也黄帝问曰人 
虚即神游失守位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何以全真愿闻刺法岐伯稽首再拜曰昭乎哉问谓神移失守虽在其体然不致死或有邪干 
故令夭寿 
邪未干而不病邪欲干而有卒亡也 
只如厥阴失守天以虚人气肝虚感天重虚即魂游于上 
肝虚天虚又遇出汗于肝而三虚散神游上位左无英君下即神光不聚而白尸鬼至令人卒亡者也 
邪干 大气身 犹可刺之 
目中神彩有四肢虽冷心腹尚温如口中无诞舌不卵缩者非感厥也即名尸厥故可救之复苏 
刺其足少阳之所过 
足少阳之所过丘墟穴也在足外踝下如前陷者中去临泣同身寸之五寸足少阳之原也用毫针于人近体暖针至温以左手按 
穴咒曰太上元君常居其左制之三魂诵之三遍次呼三魂名爽灵胎光幽精诵之三遍次想青龙于穴下刺之可以同身寸之三分留 
三呼可徐徐出针亲令人按气于口中腹中鸣者可治之 
次刺肝之俞 
在背第九椎下两旁各一寸半用毫针着身温之左手按穴咒曰太微帝君元英制魂真元及本令入青云又呼三魂名如前三遍 
刺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次进二分留三呼复取针至三分留一呼徐徐出即气及而复活 
人病心虚又遇君相二火司天失守感而三虚 
又或汗出于心即致神魂逆于上入泥丸也 
遇火不及黑尸鬼犯之令人暴亡 
不出一时可救之四肢冷气虽闭绝不变色舌如不卯者可救目中神彩不变者可刺之也 
可刺手少阳之所过 
手少阳之所过阳池穴也在手表腕 陷者中手少阳之原也用毫针人身温暖以手按穴咒曰太一帝君泥丸总神丹无黑气 
来复其真诵之三遍想赤凤于穴下刺入二分留七呼次进一分留三呼复退留一呼徐徐手扪其穴即令复活也复刺心俞 
在背第五椎下两旁各一寸半用毫针着身温暖以手按穴咒曰丹房守灵五帝上青阳和布体来复黄庭诵之三遍刺可同身寸 
之七分留一分次进一分留一呼退至二分留一呼徐徐而出针以手扪其穴也 
人脾病又遇太阴司天失守感而三虚重虚而汗出于脾因而三虚智意二神游于上位故曰失守 
又遇土不及青尸鬼邪犯之于人令人暴亡不出一时可救之也四肢冷而身温唇温者可活之矣口中无诞即名尸厥 
可刺足阳明之所过 
足阳明之所过冲阳穴也在足跗上骨间动脉去陷谷三寸足阳明之原也用毫针着人身温暖以手按穴咒曰常在魂庭始清太 
宁元和布气六甲及真诵之三遍先想黄庭于穴下刺入三分留三呼次进二分留一呼徐徐退而以手扪之者也复刺脾之俞 
在背第十一椎下两旁各一寸半用毫针以手按之咒曰太始定位总统坤元黄庭真气来复游全诵之三遍刺之三分留二呼进 
至二分动气至徐徐出针 
人肺病遇阳明司天失守感而三虚 
人虚天虚又汗出于肺因而三虚即魂游于上故曰失守之也 
又过金不及有赤尸鬼干人令人暴亡 
不出一时可救之虽无气手足冷者心腹温鼻微温目中神彩不转口中无涎舌卵不缩者皆可刺活也 
可刺手阳明之所过 
手阳明之所过合谷穴也在手大指次指间手阳明之原也用毫针着人体温暖先以手按穴咒曰青气真全帝符日元七魄归右 
今复本田诵之三遍想白气于穴下刺入三分留三呼次进针至五分留三呼复退一分留一呼徐徐出针以手扪其穴复活也 
复刺肺俞 
肺俞在背第三椎下两旁各一寸半用毫针着体温暖先以手按穴咒曰左元真人六合气宾天符帝力来入其司诵之三遍针入 
一寸半留三呼次进二分留一呼徐徐出针以手扪其穴也 
人肾病又遇太阳司天失守感而三虚人虚天虚又感出汗于肾感而三虚即肾神退游于黄庭虽不离体神光不聚故失守也 
又遇水运不及之年有黄尸鬼干犯人正气吸人神魂致暴亡 
气绝四肢厥冷心腹微温眼色不易唇口及舌不变口中无涎即可救也 
可刺足太阳之所过足太阳之所过京骨穴也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者中是足太阳之原也用毫针着人身温暖以手按 
穴咒曰元阳育婴五老及真泥丸玄华补精长存想黑气于穴下刺入二分半留三呼乃进至三分留一呼徐徐出针以手扪其穴也 
刺足少阳之俞 
在背第十椎下两旁各一寸半用毫针先以手按穴咒曰天玄日晶太和昆灵真元内守持入始青诵之三遍刺之三分留三呼次 
又进五分留三呼徐徐出针以手扪之 
黄帝问曰十二藏之相使神失位使神彩之不圆恐邪干犯治之可刺愿闻其要五神失守以明刺法又言十二神之妙用也 
岐伯稽首再拜曰悉乎哉问至理道真宗此非圣帝焉究斯源是谓气神合道契符上天人气动合司天神气相合由乎盛衰也心 
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任治于物故为君主之官故心从形有神托心斯存是故心者神之舍也即真心失守虚而神不守位即妄游诸室五神不安而乃 
令虚也 
手少阴之源者即是兑骨穴也此是真心之源在掌后兑骨之端陷者中一名中都用长针口中温暖刺入三分留三呼进一分留 
一呼徐徐出针以手扪其穴复苏也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 
位高为君故官为相传主行荣卫故治节由之喘息而自然有多语失节饮冷形寒悲怆是以肺神不守位即虚也 
可刺手太阴之源 
肺之源出于太渊在掌后大筋一寸五分间陷者中手太阴之所过用长针以口中温针以手按穴刺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动 
气至而徐徐出针以手扪穴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