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密十三 >

第236部分

密十三-第236部分

小说: 密十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是进不如说是逃更为恰当一些,未烤熟的野兔是不敢要了,取水没回来的队伍也不等了,翻身上马速速狂奔,于是有一副丢盔卸甲的模样,地上留下许多来不及收起的军械,而被士兵扔掉的则更多了,逃命的时候少带一点能跑的快一些,当然只有各部的军旗没有丢弃,倒也还保留着一丝军人的荣誉感。

    不到两盏茶的时间,朱见闻率众赶到了,他勒住了马翻身下来,用树杈挑起烧烤的外焦里内的野兔肉说道:“你看,这帮蒙古龟儿子给咱们连吃的都准备好了,来人,收着。咱们边走边吃,哈哈哈哈。”众人听后哈哈大笑起来。

    大军过处虽然都尽量保持着安静,不过光战马走蹄的声音就嘈杂不堪,现在又没有整队肃列,自然声音更加响,但是晁刑还是听到了远方的声响,忙说道:“东边有百余人奔来,不过他们行进的不快,我想可能是押运什么东西吧。”

    朱见闻点点头派出千人骑兵出去截获,结果那边毫无抵抗的就投降了。这百人的蒙古兵是去取水的,为了减轻身上的负重好多带点水,就没拿什么兵器,被千余人明军精锐骑兵围住,即使再悍勇也只能束手就擒。

    朱见闻派兵把俘虏押了回去,然后用这些水相应的做了补给之后,依然不紧不慢的往前追击者。明军的队伍很有特点,前面大队骑兵策马扬鞭虽然不急却也不缓的追着,后面是数以千辆的大车,车子是一整块大木板凿上车轴挂上车轮而成的,虽然简陋但是极为宽敞。车上坐着明军士兵,那些士兵犹如“大爷”一般,兵器扔在车上,喝酒聊天吹牛行令丝毫不像打仗的样子。在大车后面还有一些不负重,也不骑人的空空马匹,这些马匹要不是有马鞍马嚼子在难免会被人认为是野马,哪里有这么休闲的人和马,这还是打仗吗?

    在大车后面,才是整齐的明军步兵,他们的任务不是冲锋陷阵,而是收拢遭遇战中被俘的蒙古人和跑散后被先头骑兵驱赶过来的蒙古骑兵,然后把他们捆好送回大营看押。虽然靠腿行军的时候很累,比不上前面坐车的那伙“大爷”以及先头的骑兵,但是这等工作没什么危险,不需要正面应对凶悍的蒙古铁骑,所以士兵们欢天喜地,行路也不觉得真么累了。

    蒙古人的奔袭能力可是令明军闻风丧胆的,更何况现在是逃命呢,马背上吃喝拉撒睡觉磨牙都是家常便饭,如今虽然困乏饥饿,但是这点本事还是有的,马不停地跑,直到战马栽倒在地累的口吐血沫。

    蒙古人骑兵马多,一骑一般配备两到三匹马,可以轮番换骑,栽倒的马隔开脖子喝马血,马肉也可以食用,不过问题是每次还没等食物准备妥当明军就慢悠悠的杀过来了,好似不知疲倦一般。

    马血燥热,只能解一时之渴,马肉半生不熟的吃到肚里,就算蒙古健儿肠胃再好也撑不住多久,除了少数人,大多各个病怏怏的趴在马背上,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他们想不明白,什么时候汉人的骑兵骑兵变得这么厉害了,这么久追击之下依然如此精力旺盛。就这样,蒙古人渐渐支撑不住了,倒在路上的,跑散的,自己去谋生路的比比皆是,就算是百夫长杀了不少逃兵也屡禁不止,到最后所幸不管了。否则现在这等狼狈情景再惹得士兵不高兴,发生了病变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到时候怕是要把统领自己的性命都交代在路上。

    三天后,朱见闻从大车醒来,伸了个懒腰打了哈欠,然后掰着手指扭动着脖子,显然这一觉睡得不太舒服。行军路上一切从简,他也不摆什么架子,和晁刑石彪还有五六名将领共同挤在一辆车上确实有些挤,毕竟都是膀大腰圆的汉子。不过想想自己都如此倦乏,蒙古人更可想而知了,朱见闻想到这里不禁笑了。

    晁刑别看年老,但是精神头正旺,睡了两个多时辰就醒了,现如今边吃着东西边看着朱见闻。朱见闻整了整盔甲,抱拳道:“晁伯父,昨天睡得可好?”

    晁刑点点头戳了戳旁边的石彪,然后说道:“睡得还行,就是这小子打呼噜太响了。”石彪睡得不沉,被人一戳猛然窜了起来,勃然大怒之下只见是晁刑,一时间也不生气,哈哈大笑着接过晁刑递来的水和肉干,边吃边说道:“说起来统王这招真是高啊。”

第七十五章 拖垮敌人

    “的确,我都没想到,出征前我还问为什么要带这么多马和大车,原来是拉人用的。咱们的人马轮番休息睡觉,敌人可不是,不得休息,人倦马乏岂有不败之理。”晁刑说道,经历过几日的征战,他对朱见闻的略有改观,不像先前那般面和心不合了。

    石彪接言道:“我不明白的是,咱们为何不加快进程乘胜追击他们,而是每次离他们近了就停下来,让他们警觉逃跑。”

    朱见闻微微一笑解答道:“原因有三。一,留着败兵消耗后面蒙古援军的军粮,二来是让他们带去失败沮丧的情绪影响后续部队的信心。三嘛,嘿嘿,看我们这几日俘虏了这么多累饿的倒地不起蒙古人,但是咱们却分毫未伤,若是逼得他们紧了难免逼对手做困兽之斗。咱们就让他们逃,在逃亡中消耗他们,现在咱们追的差不多了,也该停了,再这么下去他们可是要耗光了,到时候前两点想法就进行不下去了。”

    “昨夜到现在,我们未曾俘虏过一人,既然追的差不多了,这多半天的追逐又是所为何事?”石彪问道。

    “当然是推进防线了,咱们就留在荒漠尽头严阵以待,据探子调查,前方水源不多,虽然是片片草原,但是能饮用的水极少,唯一的几潭清水等咱们留两潭剩下的取完水也让商妄等人下了毒。咱们在这里严阵以待,安营扎寨等待朝廷的援军,因为有戈壁沙漠的阻隔,他们和咱们一样需要从大后方进行粮草补给,蒙古人的物资匮乏,此处安营扎寨最有利我们日后的行动,达到消耗敌人的目的。”朱见闻答道。

    石彪突然眉头一动,闭口不言了。朱见闻下令,明军大队停止了追逐,用大车和马匹围在外面简单做了防护,营中有两眼水源。次日。巨石原木运来,他们搭起了坚固的大营,严阵以待一字排开,各营之间保留通道,并用高木巨石搭建在两旁,派重兵把守,以便于大军调度防护。

    总之这座连营足有二十多方连成,牢不可破的横在路上。草原如此辽阔,如此这般自然不是为了完全阻拦住道路,形成关隘。守在这里意在阻拦蒙古铁骑,让他们无法近距离补给,只能依靠远远的北面运送粮草,根本无法达到就地补给和以战养战的蒙古人惯用方法。

    当然这座大营盘必然阻挡不住善于奔腾的蒙古人,蒙古人绕道而行也是可以的,只是如此一来不仅延长了进攻的道路,更耽误了时间,最主要的是伤了蒙古人的自尊。

    见城必破,是蒙古人的准则,若不拿下这座硬寨,绕道而行,军心定会低落,这点政客朱见闻拿捏得很好,他料定这座连营一定会受到蒙古人猛烈地强攻,所以修建的格外用心,丝毫不敢马虎半分。

    石彪坐在帐中,座下都是自己的亲信,换句话说这些人都是石家的私家将军。石彪先是讲述了一番朱见闻在马车上所说的计策,然后面色铁青一言不发,只是冷冷看着手下,过了许久才沉声说道:“诸位都是自家人,不说那些片儿汤汆丸子的话,你们实话实说,这场仗打得究竟如何?”

    一员大腹便便但是阳刚之气颇浓的武将抱拳道:“自然不如石小将军英明神武,这等计谋我想也是将军提点给统王的吧。”

    石彪不怒反笑道:“都说了是自家人谈事情,你还在这里溜须拍马的,这可没意思了,在座的各位有我叔父的兄弟,也有我的兄弟,可是若是再如此说这等不着调的话,那可休怪我石彪翻脸不认人。”

    刚才那人讪讪的笑两声不再说话,另一员将领抱拳道:“平心而论,我们都没想到统王能如此厉害,不战而屈人之兵,在追逐敌人中拖垮他们。此次,统王可算占尽了风头,功劳数他最高。过几日九千岁领兵前来的时候,定要是嘉奖统王,亦或者把整个北疆的边防交给统王,我想朝廷也不会有什么异议,毕竟人家立了大功,有目共睹。”

    “正是,你这几句话字字珠玑,正是他们立了大功,或许下一步就是要咱们的北疆守备了。”石彪讲到。

    一个大胡子战将粗声粗气道:“这有何不好,咱么这次虽无大功,但是也算无过,随军出征功劳少不了咱们的,总不至于被贬吧。日后调到京城或者繁华的地方去,那不比这个北疆苦窑要好得多,中原细皮嫩肉的娘们。。。。。。。”

    那人话还未说完就被石彪打断了:“荒谬,且不说我们石家就是说各位,”石彪说着扫视着众人:“你们离开了手中的兵权还剩下什么,是会舞文弄墨啊还是治理民政啊!又不是开国功臣,凭什么清福要让你们享,朝廷发俸禄是给有用的人,可不是给人救济。有人会说了,那朝中无用的闲官多了,这话说的没错,但是别忘了现在九千岁大权在握,我听到消息,很快就可能要肃清官场了,再说那些废物也是文人,咱们武人除了靠兵吃兵还能做什么。各位可休要说自己没贪过一文钱的兵饷,吃空饷是咱们带兵之人的发财之道,说句不好听的断了咱们财路还算好说,万一没权没势了,手中无兵自重,怕是连吃饭的家伙事也保不住了。”

    “将军的意思是说。。。。。。九千岁会借着统王立大功的机会,削咱们的权?”众人忧心忡忡,有一人问道。

    石彪点点头答曰:“不错,很有这种可能性,不只是削权,还可能削头。”众人发出一声叹息,石彪继续道:“卢韵之那人做事不张扬但是却处处透着阴冷狡诈,咱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一员老将抱拳出列说道:“请将军给我们指条明路,是顺是反,我等誓死效命。”此话一出大帐内噤若寒蝉,这等事情太严重了,顺还好说,大不了跟着九千岁混,可能没石彪说的那么严重,不一定比跟着石亨差。就算是退一万步来说被贬了官职,给个闲官也无非是捞不到钱了只能有可怜的俸禄维持开销,再说还有这些年来吸得兵血做底子,再不济成了平民也能开个买卖糊口,节省点的话一辈子足以。众人互相掂量了一下,都觉得反不得,造反可是要掉脑袋的,要说政场之上争夺权势他们热衷于此,可是造反嘛。。。。。。。。。那就万万不可了。

第七十六章 送君去赴死

    石彪把众人的表情看在眼里,冷冷一笑说道:“反,咱们是不能反了,且不说犯不上,就是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也不能反,蒙古鞑子未除两军正值开战之际,若是此刻反了极有可能纵鞑子入关,屠戮中原百姓。到时候咱们要是再不能功成名就,只怕是要遗臭万年啊。况且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大明若是败了你我的日子也不好过。”

    说到这里,众将士终于松了口气,纷纷点头虚伪的称赞石彪义薄云天是绝世忠臣,心中纷纷暗想只要不是造反什么都好说。

    “本将军以为,我们不能让朱见闻独占了了大功,现如今蒙古兵人倦马乏,定成惊弓之鸟,咱们迅速追击出去定能斩杀一众人等,到时候押俘祭祖也有咱们的一份大功,总比跟着别人捡功劳要强得多。就算卢韵之日后来了,哼哼,咱们也不怕,他若是不公,自有我叔父找他,有功劳在手咱们就到皇上面前告御状也不怕。”石彪侃侃而谈到。

    座下一人言到:“可是如此一来,只怕坏了扰乱敌人军心的大计啊,统王知道了岂不是得罪了他,就怕到那时偷鸡不成蚀把米,咱们带来了俘虏反被说成扰乱大局,毕竟将军在板车上听到了统王综述的全局。”

    “这个就不是你要担心的了,今日谈话的时候,只有少数将领和晁刑等人听到了,不管怎样卢韵之都会向着自己人,不会偏袒我们,到时候咱们俘虏在手,他也不好说什么。计谋这东西瞬息万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能掰持的清。卢韵之聪明,在这种情况下他若是一力袒护自己人,怕是会引起不满甚至哗变,他不会这样做的。再说了,都到这时候,还顾忌什么他们的功劳,只要仗不输,该拆台的给他拆台,该争权的争权,别到最后仗打完了,咱们的兵却丢了。所以不但以现在这一战而言,就整体来说这仗打平是对咱们最好的结局,大明地大物博,蒙古鞑子资源匮乏,最后撑不住的肯定是他们,但发财的肯定是咱们。”石彪讲到。

    “可是,军令在统王手中,咱们没有调兵的权力啊。擅自调动一百人以上的兵马,可以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