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密十三 >

第238部分

密十三-第238部分

小说: 密十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证他们不像于大人那样忠心耿耿为国为民,或者向您这样闲云野鹤不喜权势?我想您保证不了吧,那时怕是国家战乱四起改名换姓未可知,甚至还可能出现石敬瑭儿皇帝那般的丑闻。退一万步说,一旦没有权臣的存在,没有内阁的把权,那权力自然回到皇权手中,自古昏君还少吗?”

    “照你这么说,连皇帝也是不该存在的东西了。”卢韵之反问道,燕北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他虽然耿直但是还是有分寸的,这等大不敬的话他这个身份可不敢直接说出口。卢韵之可没这么多顾虑,于是接着讲道:“依你所言,天下所有独断专行之人都不该出现,不论是皇权还是权臣都是不可取的,那一个国家总该有他的领导者吧,若是没有一个当家做主的人,那最终决定权归谁所有,天下岂不是要吵成一锅粥,百家争鸣固然是好,但是总要有一个说了算的嘛。”

    “卢大人,我这番话是不敢给外人说出口的,不过我想您应该是理解我的意思,否则不会这么说,燕某还真是有些感动,天下传闻果然不假,卢韵之文才武略不同一般。不过您说的没错,当家做主的人是要有,可是也要有人来分他的权。一项决策从提议到决策,有不同的部门执行,各部互不干涉,最高统治者只是有相当大的话语权并不是有绝对的否决权,同样内阁也不能凭着几个人的喜好和智谋就否决一些东西,内阁的设立是好的,但是人还不够多,涉及面不够广,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大家共同决策总好过独断专行。”燕北讲道,卢韵之听得哈哈大笑,这番道理深入浅出,虽然从中颇为好玩,却也算是字字珠玑,燕北不俗。

    燕北继续讲道:“那些昏招烂策根本都通不过层层机关的通过,就算最高统治者支持也于事无补。当然,从中的各级执行者的贪污受贿也是在所难免,所以监察部门的设立尤为重要。但是这等监察人员可不是咱们的锦衣卫或者东厂,他们的权利有些过大了,这等治国方针不可取,大臣人心惶惶,凭着他们就可以参奏杀人,还有个诏狱什么的,简直是胡闹。”

    卢韵之心中暗暗佩服燕北,于是开口讲道:“我正是这么做的。”燕北一摆手颇为豪气的讲道:“这还不够,要推动全国大范围的实行,您又不做皇帝,只有你这么做是不够的,范围太小了,你可能有军队,有文官,有经济组织,有你的密探,我想能迅速找到我就是密探的功劳吧。这些你都有,但是有的太少,而且他们只对你效忠,维护的也不过是你的权利,而不是他们的职责,最终还是你说一不二的。整个大明的行动还是需要那些陈旧的衙门和行政制度去执行运转,这些都要更替,大明才能更上一层楼,那时大明就不只是某个人的大明了,而是一个崭新的天下。”

第七十九章 军情搞错了

    “想法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太难了。”卢韵之讲道,燕北立刻答道:“是,少的是有魄力的人去更改整个天下,即使更改了也有各种咱们没想到的地方要去完善,改朝换代尚且要几十年,更何况这等前所未有的事情呢,或许在政局稳定国富民强的时候需要几十年才能做到,一代人不行就要下一代人来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现如今您不想得天下,就算再欣赏我的想法,我也只不过是空想罢了,没了全面改革根本不足成事,只能凭着自己一己之力尽量的完善手中的事务。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要为朝廷效命,而不说是为你效力的原因,这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我心中有的只有这个国家,而不是某一个人。”

    “哈哈,你倒是又绕回来了。放心,这回虽然不是让你做你所想的开天辟地宏图伟业,却也是改革现如今大明官场的一大壮举,也算圆了你的心愿。而且这是皇帝和我这个你所谓的权臣共同所做出的决定,具体的安排就是没有安排,你负责挑人培养,然后彻查这些贪官污吏,送证据上来,你审批后交给我,我呈到朝上做裁决。你有权利暂时扣押他们,免去一品大员以下的任何人的职务,但是不能拷打也不能先斩后奏,阻拦者一概关押论处。这个权利你满意吗,这不正是你所想的非武力和专权那种方式吗?”卢韵之说道。

    燕北点点头,抱拳道:“正是我想的那样,监察机关权力不大不小正正好好,那我就当仁不让受了您的任命,不过有三点要求。”

    “说来听听。”卢韵之说道。

    “第一,我能够真正的随意挑选人员,不能由您手下的人兼任,这样我行动不便。第二,现如今天下动荡,乱世用重典,我抓住的人您不能卖个人情让他们改过自新什么的,重罚轻处,这样我所做的就白瞎了,还白让你借刀杀人一把。总之要严格的处理,真的可以戴罪立功必不可少的人才可以留,旁人决不轻饶。”燕北讲道。

    卢韵之满意的笑道:“可以,这两点我都答应,不过你也要知道有些人根系繁杂暂且动不得,你只管查就好,我即使一时给不了你个交代,最终也会让他们受到严厉的惩罚的。”

    “这个燕某自然知道,请大人放心,我知道轻重,有些姓石的姓高的或者是和姓朱的有关系的我是不会动的,但听你的指示。”燕北抱拳道。

    卢韵之喜笑颜开,这个燕北太懂事了,话不点明却是明白得很了,朱祁镇石亨和曹吉祥的亲戚和主要收下他不会动的,这样也就不会给卢韵之带来特别大的阻力了,于是卢韵之又问:“那第三点呢?”

    “我家中有老母,希望大人能够派人严密保护起来,祸不及家人这句话是空谈,就连大人在南京也用过这等计策,我不希望我受到影响,同样也希望所有办案人员的家人都能受到保护,这个您能做到吗?”燕北说道。

    “准了,这等事情不是小事一桩,”卢韵之开怀大笑道,转而莫名其妙的问了一句:“燕北,你这么有才华,而且口才不凡思维卓越定当是博学之士,为何从伍当兵了,反而不去考科举,若是去了定能搏个功名,难道是科举制度也颇有不足。”

    燕北微微一笑答道:“八股文虽不太好,但是这倒不是主要原因,怨就怨我这人心直口快,怕一场科举考完自己满意文章反而要害得自己人头落地了。”

    卢韵之一愣,反而哈哈大笑道:“的确啊,你刚才那番言论也就是跟我说,倘若在外面说这番无父无君的话早让人杀了一百多次了。”燕北随即也笑了起来。

    正说话间,龙清泉走了进来,递给了卢韵之一份密报,卢韵之打开一瞧,眉头微微一皱却又很快平复下来,不动声色依然云淡风轻的说道:“清泉你带燕北先下去吧,燕北总之具体事情我会让阿荣配合你办,需要什么尽量跟我说,虽然你所说的特务组织不足以成事,甚至可能祸乱社稷,但是在必要时候还是能发挥很大作用的,起码能让你们查到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总之有需要就说话,我站在你身后做你坚强的后盾。”

    燕北抱抱拳下去了,帐中除了卢韵之再无旁人,突然卢韵之抓起茶杯扔在了地上大骂道:“妈的,这等军要怎么会探查错的,西线危矣。”扔在案几上摊开的密报上写着一行字:鬼巫未在中路,东路寥寥无几,群聚西路。

    蒙古鬼巫向来人数众多,远非之前宣扬的那样不堪一击,先前那般说辞不过是为了安抚人心罢了,天地人虽然人数也不少,最多算得上和鬼巫旗鼓相当罢了,若加上拢来的御气师才能略胜一筹。况且鬼巫连年随军征战,内战的时候就见惯了沙场上的凶残,用鬼灵与人格斗的技巧也颇为娴熟了。

    反观天地人为主力的大明天师营,多是术数精通的中年人和血气方刚的少年组成,虽然个人技巧和对术数的了解上比鬼巫要强,但是并没有经过实战演练。各支脉之间的相斗也因为有了中正一脉的调节,而没有发展到水火不容以命相搏的地步,所以他们大多是理论上的高手,实战中的低手,这也是为什么龙清泉能够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原因,不光是他厉害那么简单。

    要知道用鬼灵相斗,光有良好的驱鬼能力是不够的,溃鬼和驱鬼必须刚柔并济才能发挥功效。更何况出招的时候好多人为了好看,有许多华而不实的招式,什么万紫千红,千招万式,气吞万里都是这帮天地人想出的花名,招式也多是这般不实用,骗骗百姓赚点香火钱还行,要是上了战场怕是要歇菜了。

    鬼巫则不尽然,一招毙命,鬼灵缠身直取要害咽喉心脏,总之无所不用其极。大明天师营纸上谈兵花拳绣腿,碰到鬼巫怕是只剩下招架之势,哪里能压制鬼巫协助大军打出威风来。故而卢韵之才早早的让他们随军出战,杀点人积累些经验,并且在天师营中安排了不少自己以前特训的猛士和风波庄的御气师,欲以提高天师营的战斗力。

第八十章 残军归来

    之前卢韵之准备进军的时候得到情报,说瓦剌中路的三支大军是鬼巫最多的部队,所以才把天师营调到中路,让他们在战斗中成长一举消灭鬼巫的有声力量,意在一举摧毁鬼巫的大部队。不过现如今又得到情报,推翻了先前的军报,鬼巫在中路和东路竟然没留鬼巫,所有鬼巫到了西路,那甄玲丹就要面对大批鬼巫了,鬼巫用鬼灵驱阵可能就会迅速摧毁甄玲丹大军的军心,并且随时可以突袭,而普通士兵根本无法抵挡,情形岌岌可危,怕是西线要大败啊。

    卢韵之在帐中不断地踱步,来来回回的走着,突然喊道:“来人。”一侍卫走了进来抱拳道:“主公。”

    “派人飞奔去北疆战线,命晁刑带领天师营支援西线,另着人把这个军报送给西路军统帅甄玲丹,并告知要严阵以待,据守城池不可轻易出战,对方鬼巫带领大军奇袭西线,他一己之力很难抵挡,要等到天师营赶到才能开战。”卢韵之把军报卷起来放入竹筒中递给侍卫,并且交代道。

    侍卫再次抱拳道:“得令。”转身匆匆跑了出去。

    中路三路大军此刻兵临戈壁尽头,他们之所以分成三队但是却又同时出发,不仅是因为打入中原后有不同的进军路线和战略部署,更是因为他们隶属于不同的部落,首领面和心不合,互相之间都在窥探对方的人马地位,想要伺机而动。不过此刻他们却不再把屠刀对向自认,而是指向了汉人,因为蒙古鬼巫教主出现了,他引领群雄统一到了一起,各自率领本部兵马统一归教主指挥驱策。

    蒙古人之间内斗不断,自古就是这样,打起自己人来甚至比外战更加彪悍,但是鬼巫教主出头带领大家就不一样了,蒙古人都尊敬鬼巫把他们当成蒙古人的神明,若是这些鬼巫出来主政怕是民心所向就没有这些头领什么事情了。先前也是在鬼巫中的各个势力的支持下,那些本来只是附属听瓦剌命令的首领们才独立起来,内战连连的。

    现如今不同了,鬼巫把权力还给了首领,让他们不再是傀儡而成为真正的头领,他们自然欢天喜地满意的听从鬼巫的任何调遣。鬼巫不再纷争紧紧地围绕在蒙古鬼巫教主身边,就连叛变的齐木德也俯首帖耳,于是再也没有人敢去质疑鬼巫教主的真假,孟和已死的消息不攻自破了。

    同样大家都知道鬼巫教主并不贪恋大权和金银,花花的中原土地诱惑不了孟和,打下天下后孟和一定会退位让贤的,现如今各个首领心中矛盾异常,第一是急于想立功,让孟和支持自己把大权让给自己,其次还不能太急功近利而过于消耗掉日后自己夺天下的兵力,到时候即使成为众人的汗,万一他们群起而攻之,手中无兵无权的也怕是不牢妥。

    可是一旦上了伐明大军的“船”,他们就要严格的遵守军令,虽然各部首领各怀鬼胎,但是有孟和镇着没有人不服从命令,蒙古人体格彪悍抗击打能力极强,而且他们很是冷漠,对敌人是这样的,对身旁的战友也是一样的。通常明军冲锋若是伤亡过大,就退下来了,因为看到周围的兄弟一个个倒下军心就倒了,这仗也就没法打了。

    但是蒙古人则不同,他们心底能承受住伤亡的极限远比汉人强,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曾有一支万人军冲锋直到剩下最后一人,却依然向前,这种意志怎能不令敌人闻风丧胆,也难怪蒙古骑兵叫做蒙古铁骑了。当然蒙古人的杀罚令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有退缩这全家问斩,若是族长全族灭门。

    众人拾柴火焰高,正当大家士气正旺准备享受汉人的花花世界的时候,孟和又说了一则爆炸性的消息:先入京者称汗。

    此话一出众部落一下子都安心了,鬼巫教主定了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