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密十三 >

第258部分

密十三-第258部分

小说: 密十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个气势,要的是下山猛虎的狠劲,与明军人山人海众志成城的气势相抗衡,伯颜贝尔自己要是跟着军士们一起出击,那士气必定高涨,主将亲自冲锋陷阵,比什么安稳军心的话都管用。

    果然,蒙古士兵如同恶狼一般嗷嗷的嚎叫着,朝着明军奔去,至于轰鸣的火炮和那杀伤力极大的链弹他们就好像没有看到一样,眼中只剩下了日后伯颜贝尔的重用和蒙古人的尊严。

    很快冲在最前面的骑士栽倒在地,地上密散着铁蒺藜,也不知道明军是什么时候撒上的,应当是鬼灵代劳,否则蒙古哨骑不可能发现不了。伯颜贝尔大叫道:“汉人们就这点本事了,每次都是铁蒺藜,众将士听令,预备,放箭!”

    此时离大明还有一箭之地,蒙古士兵纷纷弯弓拉箭开始仰射,明军举起盾牌阻挡,只听叮叮当当声不绝于耳,箭矢纷纷钉在了明军的盾上。明军前方的大盾长矛如同坚石一样毫不动摇,等待着骑兵的到来。

    这种阵仗是普通明军抵抗蒙古骑兵的阵法,都是大盾在前面略微倾斜支撑,而长矛呈夹角支在盾牌之上,底端撑住地面,从而达到力量的最大化,只要长矛不折断就能不停地刺杀冲来的敌人,划破跃起的马匹肚皮。同时竖成一排的长矛如同密密麻麻的树林一般,也给奔腾的骑兵一种压迫感。

    对于此等阵法只能硬碰,蒙古人没有太好的办法,因为长矛手躲在盾牌手身后,盾牌手死死地抵住大盾,根本无法用弓箭射杀。唯一可行的一点办法就是用马头照着长矛上撞去,把长矛撞开,当然马也就废了。如果敌军没有及时补上人手,那么阵型撕开了一道口子,长矛就是靠的士兵们万众一心,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只要有一个地方被打开了,那后果就不堪设想,即是全线的溃败。

    当然也有少数的情况发生,比如蒙古人中冲在最前面的那人力大无穷,挥手一拨就当开了士兵全身之力和长矛杆支撑力的总和,随即这一骑杀入敌阵之中,彻底大乱阵仗。这等对抗之中,哪里撕开口子,后续部队就从哪里突击进去,蒙古人打仗只求杀敌,并没有太多的队形变化和阵势,无非靠的就是马快,刀快以及箭快,总之见人就杀准没错。

    至于明军,也有例外发生,比如石彪与孟和的大战之中,整个长矛林立几番冲击仍没有动摇,长矛上的人尸马尸串成一串,长矛失去了杀伤力,阵型也就不攻自破了,当然这种破阵蒙古人要付出血的代价,而长矛的作用也已经达到了最大化。此刻靠的就是双方的意志,蒙古骑兵有伯颜贝尔的鼓舞,自然不惧怕竖立的长矛,纷纷拔出马刀准备拨开长矛,成功率不大,但是一旦成功那就是狼入羊群。

    反观明军,多由甄玲丹的两湖兵马组成,两湖之地民风不是特别彪悍,身材也不如北方人高大强壮,但是打起仗来却一点也不含糊,没有武器用牙咬也要活活咬死对手。更何况这支队伍是甄玲丹亲手调教出来的,把两湖子弟的性子发挥的淋漓尽致,他们不惧怕蒙古铁骑,甚至有些轻蔑的看着他们,都是一个脑袋扛着一个肩膀,谁他娘的怕谁。

    当然之所以有恃无恐,更大的原因那还是他们有一秘密武器没有用出来,眼见骑兵冲的越来越近,收起了弓箭,拔出腰刀开始冲刺。

    明军终于等来了甄玲丹的命令,翻转盾牌,大盾翻了个个,朝向蒙古骑兵,蒙古骑兵纷纷遮住了自己的眼睛,哪里还顾得上挥舞马刀。

第一百二十一章 欺负人

    大盾之后,黄铜铸造,犹如一面面镜子一般,阳光反射过去,前面的敌军哪里还看得清东西,只能傻不愣登的往长矛上撞去,甄玲丹冷笑道:“要跟我打?先跟天打一架吧。”借天之力,威力无穷。

    先前的蒙古骑士就这样,如同冰糖葫芦一般自己穿到了长矛之上,后续的马匹也被阳光刺的前蹄扬起,嘶鸣着停足不前。毕竟铜镜反射的阳光有限,很快蒙古骑兵就适应了这光亮的照射,伯颜贝尔放眼看去心痛不已差点气吐了血,冲在前面的都是自己最强的战士啊,就这样还没交锋就自己送死去了。

    伯颜贝尔愤怒了,蒙古士兵也都愤怒了,他们重新向着明军冲去,可是怎奈刚才强光一照,马匹站住了脚,再冲下去就又不少人失去了势头,先锋部队更是死的死伤的伤,离明军也就只有几步之遥,哪里还有距离策马狂奔。三大优势中,箭快已经用完,马快现如今也失去了,优势只剩下了刀快。可是没了马快的刀快,威力就打了个折扣了。

    明军也没闲着,盾牌又翻了过来,盾牌手长矛兵后站起一个个弓弩手,朝着有些慌乱的蒙古士兵射着箭,甄玲丹装备不多的火铳手彻底变成打黑枪的,看见哪个蒙古兵粗壮有力战斗力强些就朝谁身上射铁珠。

    一时间尸殍遍野,蒙古军血流成河,当第二批快马杀到的时候,蒙军先锋部队已然消耗殆尽。第二批快马没了强光的照射,只是防御对方弓箭手的射击,而火铳手则是忙着装填丹药,于是这才如同常规战役中一样,与长矛兵和盾牌手撞到一起。

    两边都是精兵悍将,互有伤亡咱们暂且不表,最终以命相抵之下终于把长矛防御阵仗冲开了一道口子,蒙古兵欣慰了,他们认为接下来就是大面积的屠杀和少量的己方伤亡,可是他们却没有想到,情况并不是他们想的那么乐观。

    长矛防御溃散之后,生还的长矛兵和盾牌手以及弓箭手火铳手迅速往往后撤去,并不恋战,没有蒙古人认为明军这些将士是在逃跑,因为等待他们的是一排排的大盾。大盾组成细长的通道,曲折的道路神鬼莫测,伯颜贝尔也愣了,原来不单单是玄襄阵,后面还有八卦阵等着自己呢。明军跑回去的士兵纷纷闪入斜侧的盾牌之中,当最后一个人跑进去后,盾牌哗啦一声正了过来,一点空隙也没有留下。

    马匹的通性是顺着道路跑,肯定不会傻到自己去撞犹如铜墙铁壁般的层层盾牌,这是蒙军无法控制的也来不及控制,再说即使能控制又能往哪里跑呢,马匹可以往前纵跃,但却不会往旁边跳,现在留的距离即使是前方也没有加速的距离。于是乎蒙军只能跻身进入了盾牌组成的道路之中,伯颜贝尔大叫不好却也来不及阻挡,队伍太长根本无法传达命令,无可奈何之下只能随军杀入阵中,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盾牌之后不时有打黑枪射暗箭的,中者载落下马,原本横向的骑兵被分割成竖长条,最宽的地方也不过能并行五匹马,所以一旦落下马去,后面便是数千趟的踩踏,别说无法生还,就连尸骨也不一定能找到,全得踩成肉泥。

    鞑靼的蒙古兵一般不带盾牌,瓦剌的有的带有的不带,但是亦力把里的人手一面盾牌,东面蒙古人的战斗大多是各族之间的战斗或者和汉人之类的战斗,可是亦力把里不同。他们作战的时候既要面对汉人,还有同族人,更有比他们身体还要强壮战斗力更加彪悍的帖木儿人和西番人,依靠着盾牌和弓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往日作战中,力量不济的时候,只能用盾牌抵挡,现如今挂在马侧的圆盾终于有了用处。

    圆盾是可以放护住两侧的暗箭,但是马匹防不住,更何况火铳现在射出来可不是弹丸了,而是一片片的铁砂,有的不结实的盾牌直接被打碎,但包铁的却能抵挡住一时半刻。弹丸力大较准,铁砂则不同,虽然力量小但一打一大片,呈扇形散射。马匹中弹后骑兵就摔倒在地,比被打死还要痛苦,因为接下来就是被同族的战友活活的踩死。

    不过更要命的还不是这些,是蒙古兵不断地在损伤,但是连明军的毛也碰不到,所触碰到的都是层层大盾,大盾坚固刀砍上去也不过是一道白印罢了。况且从盾下还经常伸出来倒钩状的钩子和明晃晃的长刀,碰到马腿立刻就削了下来,伯颜贝尔眼见不好,就想要撤兵。可怎奈队形变化多端,明军盾不起地,慢慢平推不停地变化阵型,硬是把已经给逼成细长队伍的蒙古兵给分割成了多段。

    蒙古兵本就认为明军人多,现如今身边的战友族人越分越少,都被切割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还不时的被射死打死或者被伸出来的长矛捅死,一时间军心大乱,纷纷没有再战下去的勇气了。

    蒙军的队伍被慢慢分割,主队更加紧密,马头对马尾,恨不得都变成连体的才好,生怕被明军切断队伍,突然队形一变挡住了他们的退路,紧接着前面脚步声响起。伯颜贝尔正在主队当中,现如今他盛气难耐,太欺负人了,明军这是欺我蒙古无人啊,用炮轰,用光照,用箭射,用矛刺,用阵阻拦,用盾抵挡。现如今竟然想正面交锋了,听声音还是踏步的动静,骑兵现在速度不行了,可那也是骑兵,高高在上的骑兵,明军竟然用步兵来对抗,这不是骑在脖子上拉屎又是什么!

    伯颜贝尔也知道虽然生气可不能恋战,尽快杀出去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这次自己算是栽了,自己向来引以为傲的蒙古铁骑就这样被人硬碰硬的打败了,而且对方肯定伤亡极小。这让伯颜贝尔有种一拳落空的感觉,自己的优势完全没有发挥出来,就被甄玲丹化解了,好似铁锤砸到棉花上一样。

    很快,伯颜贝尔看到了刚才发出脚步声的阵仗,他再也不认为甄玲丹是欺他大蒙古无人,或许人家还真有骑在自己脖子上拉屎的资格,因为前方正是西番人的长矛大盾阵。

第一百二十二章 铁军

    长矛大盾阵不过是蒙古人的称呼,这不同于汉人摆在阵前的传统阵仗,之前所遇到的是死阵也就是说很难移动甚至无法移动的防御工事,但是现在的这个却是番人独有的阵法。阵法对人员要求很高,必须是体格健壮身高相仿的士兵,单手持大盾,即保护自己的同时,又保证了侧翼队友的安全,所以团队协作能力要求的特别强,一人倒下后续必须立刻有人补上,否则就把队友暴漏在敌人的刀剑之下了。

    当然这还不是最难得,最难的地方是要单手举矛,还必须可以有效地杀伤敌人,那长矛比大阵最外层用来刺马的长矛还要粗壮,杆也很长,若是没膀子力气估计是拿不动的,跟别说杀敌了。

    甄玲丹的这支队伍来自两湖,若是山东或者是顺天府的大汉还能经过调教勉强能组起这个阵仗,但是两湖儿郎相对就有些瘦小了。甄玲丹当时为了这个阵没少下功夫,但怎么训练也不得章法,身体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后来甄玲丹转念一想,那西番人人高马大的,自然兵器也长盾牌也重,可是他们应对的敌人也强马也高才设计出如此阵法的。蒙古人则不尽然,蒙古马相对较矮,长得也挫,远非西番人的那种高头良驹,自然也用不了这么长的矛。

    故而,甄玲丹所训练的方阵是缩小版的,符合两湖儿郎的盾牌,较长的矛,不重不轻正好合手。这样一来,阵法就更加快捷灵巧了,并且也具备了长矛大盾阵的功效。甄玲丹思想的转变看似简单,但是事实证明,活学活用这个词比生搬硬套更难,世间凡是博学且又能活学活用之人,必成大器。

    伯颜贝尔曾经与这种阵仗打过交道,那次他可被打得不轻,这阵听番人说叫什么马其顿方阵,反正是这么个音。阵法第一排的士兵平端着长矛,第二排向上倾斜一点,第三排在向上一点,第四排依然斜向上,后面的才是微微斜着的统一方向的士兵。

    此阵移动速度虽然比不上骑兵,但是却能有效的应对各种队形,大盾是铠甲,让这个方阵内的士兵刀枪不入,长矛是刺能杀伤敌人,并且也是有效的防御,宛如一个会移动的大刺猬一样,让敌人无从下口。不光无从下口,说不定还会移动过来扎你个血肉模糊的。

    倾斜的长矛不禁可以防止骑兵纵跃跳入阵中,更可以迅速的投入战斗,比如第一排某战士被杀了,第二排他后面的人就会迅速补上,本来角度差别不是特别大的长矛,这时候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和同排的士兵保持一致。

    当然此阵缺点也不是没有,那就是人心必须要齐,一旦有一个临阵脱逃的必定造成阵脚大乱,所以一般这种阵逃脱者要处以极刑,并且灭全族。

    还有一个破解之法,就是用火炮,此阵移动速度比不上骑兵,只要算准下一步移动的位置一炮过去,阵法就废了。

    可是这两个条件伯颜贝尔都不具备,第一他没有这么精确地火炮,第二甄玲丹既然敢出来和他硬碰硬就说明这支部队足够忠诚,绝对不会临阵脱逃,看来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伯颜贝尔一声令下,蒙古骑兵忍着心中的恐惧冲了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