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密十三 >

第42部分

密十三-第42部分

小说: 密十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海刚想解决脚下那两个恶鬼,自己的双脚已经被分向两旁,嘞得杜海生疼。猛然杜汉看到那个之前缠斗的铁剑一脉的老者冲向自己,杜海心中大叫一声不好,举刀相迎却发现那人绕过自己跑向后方,然后大剑一挥瞬间打飞两三个中正一脉弟子,钻入人群中把朱祁镇扛到肩上就跑,众人刚想抢回朱祁镇却又一次被几百瓦剌骑兵团团围住,只得自顾自的厮杀起来。

    其实众人都看到杜海被牵制的局面,想去帮忙可无奈周围瓦剌骑兵太多实在是无法抽身前去救助,自顾不暇。而杜海的护身鬼灵却在和那个瘦小老头也就是生灵一脉之人颤抖,自然也无法调回。杜海用精钢拳头解决了足下的恶灵后,抬头看去想去营救朱祁镇,却是什么也看不到了,因为眼前所及之处都是飞来的箭,遮天蔽日。

    方杯中的画面消失了,石先生叹了口气,从杯子下抽出小金牌端详起来,众人看去发现上面刻有生辰八字,以及杜海的名字。在金牌的顶端还刻着两个字:中正。

    石先生慢慢的走到那面挂满各种材质牌子的墙前,把这个金牌挂在了最末的位置然后对众人说道:“这些都是我们中正一脉横死的同脉,只要能找到尸首的,灵智依然完整的就会被永刻中正,如若他们投胎转世,以后的中正一脉脉主也会感应到,收他们为徒。如果他们变成了鬼灵,也不会堕落为恶鬼,不至于人鬼殊途同脉相残,也不至于被同脉之人收服变成驱使的之物。”

    石先生突然问道:“方栋,你是脉中的大师兄,跟我的时间最久,你可认识刚才围攻杜海的人?”程方栋点点头,憨厚老实的脸上挂着一丝难以置信的表情,说道:“师父,这些人是生灵一脉,五丑一脉,铁剑一脉的脉主。”

    “嗯,我本以为只有几脉的逆徒作乱,我听月秋已经讲了事情的经过,看来商妄是真的不知,杀害杜海的竟然是三脉的脉主。杜海英雄,力战三脉主不败,只可惜那三个脉主身后还有猛虎一般的数万瓦剌士兵,杜海我的徒弟,安息吧。”石先生声音有些哽咽的说道。

    那名作古月杯的青铜方杯被石先生端了起来,然后念道:“古月杯在,断肠人存,逝者逝去,哀者自哀。”说着从古月杯中洒落一滴液体,滴在杜海尸体的额头上,然后转身把古月杯依旧放在了那张墙前的桌子上,对韩月秋说到:“月秋,找人把杜海安葬吧。“说着转身离去,眼眶却是流转泪水,几欲下落。

第七十九章 英才

    第二日天蒙蒙亮,中正一脉众人在石先生的带领下又一次进入紫禁城内,这次没有在大殿前多做停留而是直接进入太和殿等候,不消片刻朱祁钰就坐在宝座之上,大臣们也鱼贯而入,又一日的早朝到了。

    众大臣纷纷议论当前局势,却无人敢再提南迁之事,于谦上前言到:“瓦剌在土木堡获胜后,我国力空虚,日后必当围攻我京城。”有一大臣走出言到:“于大人,此事我认为不甚可能,如若是围攻京城,瓦剌何不趁我们新败之季发动进攻而是要等日后再做行动呢?我想也先必是在周边掠夺一番,就要回到他那瓦剌老家去了。”众大臣听后纷纷附和,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鸟斯人!”秦如风突然走出来大喝一声,与其说众大臣惧怕于谦或者中正一脉,倒不如说惧怕秦如风恰当。秦如风一无政权,二无兵权,为何众大臣如此惧怕呢,就是因为秦如风的那一身杀气,每次见到秦如风大臣们好似见到阎王一般,有胆小者甚至瑟瑟发抖,昨日殿上一见后竟然越穿越神,把秦如风比作下山猛虎,出海的蛟龙一般。

    秦如风骂完后倒是有所见解:“你是读书读傻了吧,土木堡之战后,也先应当不知我国力如此空虚,全国精英部队消耗殆尽自然不感冒然前来。其次也先如若围攻京城必是倾国之力,骑兵尚可奔袭,山路沟壑在铁蹄之下还能越过,但辎重等物就不可了,必选择一条正规的行军路线。可我大同,宣府,居庸关三地依然坚守,一旦选择此路进攻京城那就是持久战,也先的粮草根本撑不到那时候,所以他肯定选择另辟蹊径攻取其他关隘,我估计紫荆关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也先聪明定是现在就发动进攻,但是我认为瓦剌蛮横本性会让他先尝试攻大同和宣府,所以现在为两地加派兵力,下达死守的命令才是上策。”

    众大臣听到秦如风的言论纷纷点头称赞,心想这个凶煞的人也却有一些本领。有人言到:“敢问壮士,既然你预测也先会进攻紫荆关,那何不向居庸关,紫荆关方向加派兵源。”秦如风看到那人身穿兵部侍郎的服饰,嘴角一咧说道:“你说要是其他文官提这个问题也就罢了,你为兵部侍郎竟然也提出如此迂腐的问题,于大人你同为兵部侍郎于此等人为伍,我都替你羞愧。”于谦微微一笑,倒也不生气,看来对秦如风这种直爽性格有所了解。

    于谦顿了顿答道:“居庸关,紫荆关只为关隘,不能常守。就算守住了也没有大同和宣府的作用大。一旦也先围攻京城,大同宣府进可攻退可守,时机恰当还可与京城交相辉映合围瓦剌贼兵。而且大同宣府两地,更有郭登杨洪两位名将镇守调度有佳指挥定是得当,所以秦兄弟所言极佳,望殿下准许。”

    朱祁钰听到朝下的讨论有些木讷,脑子飞速旋转思考着一切,还没想明白听到于谦的话就达到:“准,准了。”

    于谦下令:“令大同和宣统方向死守,不得有误,失守者斩!”这是于谦接管兵部以后下的第一道斩令。秦如风有些着急,问道:“为何之下令,不派兵增援。难道我大明真的无可用之兵了吗?”

    于谦艰难的点点头答道:“正是,京城现有兵力不足十万,而且都是老弱病残之兵,却是无兵可用!”众大臣纷纷哗然,甚至有人清泣起来。

    “即日起,命两京及河南备操军,山东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北京诸府运粮军,招征南将军陈懋班师回京,接到军令起立刻回京布放,如有违抗军令延误者斩!”于谦发布了第二道军令。

    “京城的兵粮军饷不够大军供给。”一个户部官员站出来说道。于谦言到:“通州不是有粮吗?”户部官员答道:“那倒是,通州仓米数百万,但是一旦运粮出出通州,难免也先军队截获,到时就得不偿失,如若派兵互粮却无如此兵力。我们还是另想其他办法,暂且把通州粮仓烧了才是上策,一旦也先攻破通州后果不堪设想。”

    大臣们又一次纷纷附和,曲向天却略有沉思,然后走出了说道:“我有一法不知当讲不当讲。”朱祁钰点点头,他对这个豪气云天的大汉很是欣赏,故而说道:“壮士请讲。”

    曲向天答道:“殿下既然招兵入京,何不让所有兵士绕道经通州而行,过通州之时顺便取粮入京,这样既不用雇人运粮,也不用派兵护粮,不知殿下认为此计如何?”

    如果说全**事政事朱祁钰还不甚了解的话,这个计谋朱祁钰却是听懂了,群臣无策唯有中正一脉之人堪为大用,于是朱祁钰没有通过太监金英之口而是亲自说道:“大明得中正一脉众英才相助,实乃国家之福,百姓之幸也,此计准!即日起,曲向天,秦如风两人入兵部,辅佐于谦操练士兵,研习破敌之阵,赏金百两赐二品俸禄。”

    曲向天秦如风两人出列,抱拳答谢,于谦也甚是高兴,因为他早就看出来曲向天秦如风非池中之物,有这两人相助大破瓦剌的胜算又高了一筹,只是苦于自己权限有限不得附以权力,现在朱祁钰为监国此命一出,解决了自己的顾虑,可谓是雪中送炭啊。

    众臣又开始商议其他事情,中正一脉门人也纷纷给曲秦两人道贺,石先生倒是一言不发,但是徒弟如此出众自己也是喜上眉梢,然后反身对身后的卢韵之韩月秋等人说道:“曲向天秦如风兵法谋略一流,我们也要为百姓尽一分力吧,回府后为师传授万鬼驱魔阵,众弟子定要加紧研习,以求出奇制胜,到时候蒙古鬼巫即使再是联合也束手无策。”

    众弟子纷纷答是,卢韵之心头一荡,顿时眼中精光大盛,心中明白经商不如方清泽,兵法不如曲秦二人,弄权掌政不如朱见闻高怀,但是要说到玄学异术,自己可是信心满满,家破人亡之仇,同脉被杀之恨此刻汇集到卢韵之的心头,瓦剌也先蒙古鬼巫以及神秘帮凶一言十提兼该到了你们还账的时候了,就让万鬼驱魔阵为自己报仇雪恨吧。

第八十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

    往后的两三天日子里,每日上朝下朝别无他事,回府后众弟子跟随石先生研习万鬼驱魔阵,随着阵法的熟练众人也是信心满满,石先生还下令让众人勤学苦练,欲与瓦剌决一死战的信念,伴随着同脉被杀的悲愤众徒心中对鬼巫和一言十提兼的小小畏惧此刻也都烟消云散,留在心中的只有那坚定的对决之意。

    八月十九日退朝后,秦如风和曲向天就没露过面,天天呆在军营之中或者巡查城防,要么就去兵部开会,在军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军中无人不知曲秦二人。

    可是民间却有人却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此后也也未曾参与万鬼驱魔阵,此人就是方清泽。京城此刻人心惶惶,不少人为了躲避战祸南迁,所以不光人丁渐少,经济也一落千丈。方清泽当天下朝之后回京连买四套大宅子,一夜之间轰动京城。其实此刻兵荒马乱之际,地产极其便宜,好多大户家甚至发愁地契房契无法出手,方清泽看准机会就买了下来。

    待第二日刁山舍派来的商队到达后,方清泽满意的笑了起来,之前赶路身上没带多少现银,多是用大明同行宝钞,可惜宝钞已经贬值,所以方清泽带来的一大包裹的宝钞也只够买四所宅院的。之前在帖木儿的生意已经成就规模,成为了西北地区西域众国重要的交易场所,临走之际方清泽安排刁山舍新修六条商街,并不用于自己开店而是免费出租,只收取所商家收益的两成,一时间众多商家趋之若鹜,加之帖木儿过驿站运送极为先进,所以南至中东,北至西番都愿意去帖木儿的首都撒马尔罕做生意,自然选择着免费的商铺入驻,但其实最大的受益人还是方清泽。

    刁山舍虽然对奇门异术兵法阴阳等不甚在行,做生意却也是个八面玲珑之人,在方清泽的指导下,生意是越做越大,方清泽留下命令待自己启程救驾的三日后收敛真金白银,奇异货物送往北京,路上也雇佣了大批的帖木儿人护卫。

    此刻东西一到京城,方清泽立刻拿出三成钱财资助兵部生产均需,拿出五成给工部修筑城墙,工部直接任命方清泽代理修城。方清泽坚信才能通神,自然管钱的户部尚书没少得到好处,从此大开方便,一下子方清泽又盘下了几家京城的大酒楼大客栈金银行等等,顿时成为了京城最出名的商人。

    京城的军事在曲向天秦如风带动下士气大振,经济在方清泽的鼓舞下稳定起来,商人不再南迁而是踏踏实实的做生意,口口相传说方清泽这么大的商人敢这时候入京投资定是有十成的把握,自然也放下心来。

    京城之内可谓是福云升腾,到处是祥和之气比战前的治安和经济都好了很多,自然中正一脉的曲秦方三人功不可没,监国朱祁钰嘉奖有佳,曾放言定要重赏三人。

    可是在这祥和气氛之中,紫禁城内却风生水起起来,禁城外的宁静就好似暴风雨前的平静一般,预示着大殿之上的血雨腥风的到来。

    八月二十三日,终于荒唐的一幕爆发了。石先生卢韵之等中正一脉之人早就算到了这一幕的发生,却不动声色依然去上早朝,并且往殿侧站去,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即将发生的好戏。

    只见一名大臣走了出来,说道:“臣有一事启奏。”朱见闻微微一笑,低声说道:“我没算出来先说话的是谁,原来是督察院右都御使陈溢大人。”高怀捣了朱见闻一下笑道:“还用算,猜也知道是他,脾气这么直的也没几个。”

    朱祁钰看到陈溢站出来,点点头说道:“准奏。”陈溢横眉冷竖说道:“王振作恶多端,陷害忠良,祸国殃民,需灭其九族铲除党羽才可使天下太平,不灭不足以平民愤安人心啊,殿下。”说完竟然痛哭起来,顿时众大臣都想起了王振的种种恶行以及自己在土木堡战役中死去的同僚,还有国家的损兵折将的悲痛,大殿之上哭声震天,这已经是朱祁钰主持朝政以来第二次遇到满堂痛苦的事情了。

    朱祁钰手足无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大臣们越哭越起劲忘了什么礼仪古法,便哭着便纷纷站出来指责王振及其同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