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异时空之中国崛起 >

第123部分

异时空之中国崛起-第123部分

小说: 异时空之中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千辆坦克和上千辆装甲车,以及大量的火箭炮、牵引式火炮和军车,是可以顺利运过河去了。

    只是,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其成败不可能全部寄托在两家商行上,而且,就算两家商行都倾尽全力了,其拥有的商船想要把所有的车辆都运过河去,起码也得好几天时间,根本是不够用的。这个问题,刘一飞他们早就想过了,而且,也跟张海洋上将讨论过多次了,可就是没有讨论出一个真正的结果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派一支庞大的船队,从大运河北上,再进入黄河,直接赶到山东省地面上。只是,这个办法虽然好,却存在着几个几乎无法解决的缺点。第一,从大运河北上,沿途历浙江、江苏、山东三省,并由山东省进入黄河,所经过的三省,都是在清廷的控制之下,如此大规模的船队,想不引起清廷的注意,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旦被清廷知道了,随随便便在那个地方拦截一下,计划就得泡汤。第二,清政府这几十年来一直忙于讨好洋人,伟大的老佛爷在筹款给洋人的同时,自己一天还要花费个一万两银子左右,再加上贪官横行,污吏遍地,那里有空和闲钱去清理运河河道啊。也因此,大运河所能通行的商船吨位不大不说,而且,一千四百多公里的大运河,能通航的只有浙江到山东的八百多公里地段,根本就没有办法直达北京。这些船,就算是到了山东地界,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也不大清楚,用来运兵是够的,可是用来运设备么,估计还差了一点点。!~!

    ..

第两百零三章 难题(下)

    虽然如此,可是,以刘一飞和王卫国等几个高层的性格,就算只是一丁点儿稻草,他们也会充分利用的。早在宣战前一个月,就有一些小型商船假借运货的名义进入大运河,并且,在大运河沿岸一直滞留至今,虽然数量不可能很多,而且,危险重重,可是,多少也能起到一点儿作用啊。这其中,共和国副总统刘永福的功劳是最大的,正是因为他在大清内以及在江湖人士中的地位,使得这些来自共和国的商船在大运河上得到了不少的暗助,特别是沿途的江湖人士,都在暗中保护着商船。虽然这些江湖人士根本就不知道,在兵荒马乱的时候,这些共和国商船来到大运河要干什么,只是,既然有刘永福通过地下渠道暗中通知了,他们自然是要尽一份力的。当然,沿途也出现过一些状况,有些商船被官府扣留了。只是,在捞足了钱之后,那些当官的也不愿意过多地得罪共和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在爱新觉罗氐的眼里,大清永世不灭,可是,这些官员却知道得很,共和国取代大清,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大运河中的商船以及济南府的商行,两个暗藏的后手,都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剩下的问题,只能kao张海洋临机解决。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张海洋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仔细地盯着地图,张海洋上将的眉头皱成了一座山。以清军如此战斗力,占领整个山东省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他张海洋上将要想的,只不过是如何迅速渡过黄河,投入到对洋人的战场上去。

    正是二十号下午三点多左右,一个参谋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打断了张海洋上将的思路:“报告司令员,临时仓库已经建设完毕。”

    张海洋上将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很好,有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去建?”

    “是的,上将阁下,仓库建在大路边,离最近的海岸线也有十八公里远,而且,仓库的周围,还筑上了一道土墙,围上了一圈木栅栏。”

    张海洋上将的脸上lou出了。一丝笑容:“很好,如此一来,就算日照遭到对方战列舰的攻击,他们的主炮也打不到仓库这边。命令第八集团军,以最快的速度把所有的物质都运到临时仓库里面去,然后,休息一个晚上,明天早上立刻出发。另外,派一个步兵团防守。还有,连云港方面怎么样了?”

    “报告将军阁下,连云港的第六集。团军已经按照将军阁下的要求把物质都搬进临时仓库,并派了防卫部队。现在,第六集团军正开始北上,预计明天中午左右就可以到达临沂。”

    点了点头,张海洋上将对手下。的效率还是相当满意的:“黄海方面怎么样了?”

    “太平洋舰队的许辉中将发来电报,他们现在已经。抛开四国联军舰队,正以正常的速度南下,估计明天凌晨左右就可以跟印度洋舰队会合。”

    “很好,发报给许辉和王剑两个中将,命令他们缠住。四国舰队,尽可能使其无法南下侵扰日照和连云港。同时,给空军的钱三江上将发报,要求空军加强空中侦察,时刻注意浙江省沿海的敌情,如发现对方军舰,要立刻给予击沉,以免对方切断我们的航线。然后,再给刘一飞总统发报,请刘一飞总统组织一下,加派商船运输物质。现在运过来的物质,勉强只够打一场大仗,还远没有达到长期作战的要求。”

    想了想,张海洋上将又问道:“第九集团军和第十。集团军的情况怎么样了?”

    “报告上将阁下,。第十集团军于九月十五号发动进攻,沿途基本上没有受到任何阻碍,其前锋部队以军车开路,日行六十公里左右,行进间拿下了大余、南康、万安等地,现在已经打下了吉安城,正准备沿江北上,直取南昌。在这期间,由于万康、兴国、宁都、吉安等地发生了农民起义,使得第十集团军的攻击极其的顺利,基本上没有遭受到伤亡。所到之处,清军要么投降,要么干脆弃城而逃,就算有些微的抵抗,在第十集团军的强力攻击下,也顶多只能坚持一会儿而已。到今天中午为止,第十集团军已经控制了江西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东部也有一些地区宣布归顺共和国。”

    点了点头,张海洋上将满意地说道:“江西受共和国影响极深,当地的老百姓对共和国的印象极好,近几年来,起码有超过百万的江西人跑到共和国境内寻找生存机会,并且,那里对共和国有好感的江湖人士众多,民风强悍,近几年几乎年年都有反抗清廷的大规模起义暴发,共和军所到之处,那些老百姓趁机揭竿而起,是相当正常的事情。命令第十集团军,在月底以前一定要赶到南昌城下,在下个月上旬以前要拿下南昌,迫使江西督抚通电投降。只有这样,第十集团军才可以抽身北上,与第九集团军合攻清廷在南方的最大最坚固的据点湖北。还有,第九集团军呢?”

    “第九集团军遇上了一些麻烦,湖南境内,沿街欢迎共和军的情况并不多,那里的守备部队还算顽强,一直在跟我们硬顶。只是,他们手中没少火炮,步枪也是老式的,再加上训练水平跟我们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根本就挡不住第九集团军的攻击。不过,正因为这些清军的阻拦,第九集团军的进攻速度不快,从十五号发动进攻到现在,总共才前进了一百八十公里左右,现在刚刚拿下耒阳,离衡阳约一百公里,离长沙约三百五十公里。”

    “哦,打到耒阳了?速度还不错吗。两湖的地方部队,号称是清廷最强悍的地方部队,其战斗力不但远超其它省份的地方部队,甚至于连清廷的很多正规部队,也比不上他们。很多人都说,两湖的地方部队才是清廷的真正第一强军,其战斗力甚至于比清廷这几年刚刚开始组建的新军还要强上不少。这些个地方部队都是久经沙场的老部队了,不但装备比其它部队好上不少,待遇也高了很多,他们拼死抵抗,也是相当正常的。我倒是要看看,这支所谓的大清第一强军跟我们共和军碰上,结果会怎么样。不过,两湖最强悍的地方部队也就那么几万,其主力主要集中在湖北的武汉一带,湖南一带并不是很多,估计战况不会很激烈吧。”

    参谋大声说道:“是的,上将阁下,正如你所想的那样,战况并不是很激烈,他们根本就挡不住第九集团军的进攻,只是,他们采取骚扰的方式,沿途清壁坚野,不断骚扰第九集团军的后勤线,这才拖慢了第九集团军的速度。而且,正因为湖南不稳,第九集团军每占领一个地方就得派一些部队防守,导致兵力渐渐减少。”

    “哦,是这样啊,用正规军去防守这些个小地方,的确有点儿浪费了。这样吧,你立刻去给广州方面发电报,要求广州方面派一两万地方部队北上,协助第九集团军防守湖南,让第九集团军尽全力北上,争取在下个月十号以前拿下长沙,然后与第十集团军会兵一处,强攻湖北。湖北一旦拿下,将大大震憾其它省份的大员,到时候,再进攻其它省份就容易得多了。”

    那个参谋刚刚要走,却又被张海洋上将给叫住了:“北京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参谋不假思索地说道:“报告上将阁下,北京一切如常,四国联军部队和大清部队在清理完了义和团义士后,正在全力加强城墙防御,并没有出处侵占他地的迹象。”

    微微点了点头,再挥挥手让参谋出去以后,张海洋上将终于下定了决心,走一步算一步,先打到济南府再说。如果到时候渡船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只能先把山东省和江苏省、浙江省全部拿下,把大运河南段整个儿控制在自己手中,然后,再从共和国调来商船,或者从大运河上征调商船,把几十万机械化部队全部送过河去。如此一来,虽然时间上要浪费不少,可是,安全性却高得多了。不过,现在时间对张海洋上将来说,其实也不是很重要。原因挺简单,由于共和国大军的到来,使得四国六十四万大军以及清政府的二十多万部队,几乎全部呆在北京城内,这无形中让张海洋上将多了一些选择。原世界里面,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由于伟大的老佛爷弃城逃跑,八国联军分兵把整个河北都占领了,并给当地的老百姓造成了惨重的损失。可是现在,这些个王八蛋们却一个个心惊胆战地呆在北京城内,并没有四出抢劫的打算,如此一来,他们就算要祸害,其损失也已经减少到最低程度了,这样一来,赶往北京的紧迫性就少了不少。!~!

    ..

第两百零四章 拿下济南府(上)

    从九月二十一号起,第三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就象两把锋利的匕首一样,横扫过齐鲁大地,直cha黄河边上的济南府。所到之处,清军纷纷投降或者溃散,两个现代化集团军简直如入无人之境,几天之内,就把大半个山东和江苏的北部纳入掌握之中。跟在第三、第四两个集团军后面的,则是第六、第八集团军的主力部队,以及直属于张海洋的一些装甲部队。近二十万大军在齐鲁大地上纵横驰骋,清廷为之大震。

    九月二十七号,第三集团军的先锋部队抢先赶到了济南城外,并抢先控制了四门,挡住了清军外逃的道路。二十八号,第四集团军赶到,大量的火炮对准了济南府的城墙。在十一万装备先进的机械化部队的注视下,济南府内的两万守军根本就没有外逃的机会,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外面的包围圈越来越厚,最终成为了热锅里面的乌龟。

    此时的济南府,已经处于群龙无首的地步。几个月前,看到清廷向十一国宣战,东南的几个省份公然以“矫召、乱命”为由与朝廷对抗,搞了一个所谓的“东南自保”出来,与八国联军私下里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参于条约的,除了两湖总督张之洞(本为湖广总督,可是,现在只能总督两湖了),南洋大臣刘坤一,两江总督许应(原为闽浙总督,后因福建被割,而被调任两江总督,原两江总督刘坤一专任南洋大臣),四川总督奎俊外,还有在原世界里遗臭万年的山东巡抚袁世凯。

    自打新店练兵成功后,袁世凯就成了清廷的红人,并于一**八年被调到山东去当巡抚,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疆大吏。说老实话,这个家伙在山东省还真是搞出了一点儿名堂,他所带领的武卫右军,在整个清廷内,都算得上是一支强军。义和团兴起,并与清廷合作,扶清灭洋,袁世凯却认为,义和团只不过是个邪道组织,成不了大气,反倒可能对政局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因此,拒绝执行清廷所发布的与义和团全面合作的命令,并且通过李鸿章等人,公然反抗朝廷,展开了东南自保活动,从而使得朝廷的影响日微,伟大的老佛爷对此束手无策,无可奈何。

    从当此的局势上看,袁世凯显然比身处深宫的老婊子要看远多了,对义和团的局限性也看得很明白,只是,他采取的联合东南各省自保的举措,对清廷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八国联军过后,清廷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差,各地督抚拥权自重,不理会朝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