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地仙正道 >

第125部分

地仙正道-第125部分

小说: 地仙正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这里,天光更明显了。

    那洒下的光芒,犹如太阳一般耀眼。

    满天星斗,都在远处徘徊,星光并不像想象之中的浓郁。

    极目远眺,除了寥寥几颗微小的星辰真实,其余包括太阳、太阴、荧惑,都不存在真实的天体,其星光来源于各方仙界的倒影。

    太阳就是紫霄仙域的倒影,因为它最近;太阴对应伏羲仙界,因为它有几处通道直接勾连此界

    除此之外,荧惑、武曲、文曲、七杀、摇光或大或小,或远或近,都是一些距离更远的世界,在人界的倒影。

    这种距离,不是方位上的距离,而是概念、属性上的远近,不是参透那一层,即便遁速再快,也抵达不了。

    “不存在真正的星神吗,只是纯粹由仙界垂落的星光倒影,多次折射而造就的幻像。”

    人界贫瘠,而且并不宽广,对于天仙而言就显得太狭窄了些,尤其是经过数不清的动荡之后,更是如此。

    这也是飞升之说的来源。

    当人世不利于仙神居住时,自然要去往仙界所在,这是很朴素的需求需要一个容身之所。

    又走了一会儿,靠近了天光垂落之处。

    这里是两界通途。

    另一面就是伏羲仙界。

    无穷尽的仙光,自虚空之中的缝隙垂下,直到昆仑。

    其中每时每刻泄露的仙界元气,其数不可思议。

    周迅就放开剑光,直接沐浴在其中,感受着元气的滋润。

    处在这种环境之中,顿时感受到神清气爽,脱去藩篱。

    人界的环境,对于他而言,其实是一种束缚,相当于浅水池中养着的鲸鱼,永远都不自在。

    “好大的手笔,这相当于本以仙界元气,填补人界之不足,使得下界元气不至于衰退太快。”

    眨眨眼,似乎看到一颗根系庞大的神树,勾连多处虚空,随后又隐遁不现。

    再去窥探,就感受到隐约的不详,似乎触及到了仙界隐秘。

    “伏羲仙界存在那样的灵根啊,难怪”

    仅仅只是蹭了半个时辰的天光浴,周迅就已经完成了最后仙身的转化,顺便收了一些难得的清气。

第一百三十一章交易

    玄女下降!

    半夜里,出太阳!

    璀璨而耀眼的白光,好似大片的光云,顺着通仙之途来到人界。

    在入口之处,顿了顿,随后快速下坠,直落琼华。

    整个昆仑附近,那一天都被惊动了。

    不加掩饰的光芒,伴随着仙乐,又是去往琼华方向,各派高层都猜出来者身份必是九天玄女无疑。

    琼华派自建立以来,门中从无一人飞升上界,但却位列昆仑之首,独占昆仑灵穴,又是坐落于天光正下方。

    昆仑造化有十分,琼华独占四分。

    其中因由,不光是琼华修剑气,善斗法,更多的,还是在玄女身上。

    九天玄女得道甚早,在仙界也是资历最早,实力最强的那一批神圣。

    她是琼华供奉之神,也是琼华道统宗源。

    哪怕她几乎从不管下界琼华派事务,各派依然不敢不给面子。

    其余各派虽然也有机缘,或是有祖师飞升仙界,或是某些上界神圣道统遗泽,但没有能越过玄女的。

    这就是琼华之所以位列昆仑八派之首的最大原因。

    “九天玄女……好厉害,给我的感觉,如同在面对道君。这不是普通的天仙中人,她很可能已经位列大罗。”

    另一边,少年人踏着剑光,默然无语。

    本来打算早点下去的,只是转化形神时还是逗留得久了,正好被玄女分神撞见。

    好在对方没有计较,这样也算是过了明路,以后能拿着望舒到处跑了。

    到了天仙,形神凝练,随聚随散,都是一股清气。

    形与神,不分彼此,存在形式,可以自由转化。

    需要人形,就是肉身,有血有肉能吃饭;

    不需要人形,那就是一束光,一股清风,一片树林,无形无质。

    人界的修仙方法,大多都是基于**凡胎,循规蹈矩,都是有为法,到此已经是尽头。

    再往上就是无为法,参悟达到大道,天仙方是起点。

    天仙,在古时才是得道之人,才算了却生死,真正的仙道中人。

    也因为天仙的本质,形与神都是与人界众生不同,所以绝大多数法宝,道器,对于天仙毫无用处。

    只有一些特别的奇珍,灵宝,其本身亦是奇妙莫测,因而被看中,比如说望舒。

    “这望舒,果然不是人界应该出现的宝物,若说光凭琼华的铸剑师,加上一些珍惜材质就能铸成,我是不信的。”

    摩挲着无柄的剑身,周迅的指尖冒出点点清光,顺着剑身流淌而下,缓缓被剑饮下。

    随后,周迅感应到与剑中灵性的联系明显更进一层。

    “得剑这么久,始终隔了一层,原来是祭炼不得法。”

    “这剑,已经成就了灵宝,堪称载道之器。”

    “不出意外,其上应当还镇压着琼华最近五十年间一到两成的气数,不是琼华派中人,根本不要指望能够轻易得手,更不用说祭炼如意了。”

    灵宝,又名道器,顾名思义,载道之器。

    每件灵宝的出现,都会分摊天地间一段时日内的气数。

    所以每千年内,能够诞生的道器数目,是有限的。

    自然天成的就叫做灵宝,人造的就叫做道器。

    载道之器,又是得道之器。

    人能修行得到,飞升上界,同样,法宝也可以。

    只是更加苛刻一些,法宝极少有能够自行修炼悟道的。

    一件道器,就是相当于一位得道的天仙,时常参悟,有益修行。

    “拿了好处,总是要给人办事的。”

    “就算为了这剑,怎么也要把事情办妥。”

    “这一趟,我不亏啊!”

    玄女身份太高,修为又高,一举一动都受人瞩目,有些时候反而做事不如周迅方便。

    不过是一炷香的时候,就见着仙光上升,返回仙界。

    “到我了!”

    也不见如何动作,自然而然就有大团的仙光祥云簇拥着,又往琼华处下降。

    周迅并非伏羲仙界在籍仙人,自然不用守那里的规矩,就算做了什么,也得先追到紫霄仙域,不能直接追究。

    看准了一处,周迅径直下去,方才玄女刚走,现在那里仍是夙瑶一人。

    周围几位长老,还有离得近的弟子闻讯而来。

    “您是……”

    夙瑶面有惊讶,似乎不太明白。

    正要说话时,周迅先自挥手,冰封了整座宫殿。

    这里是掌门平日休憩所居,不是正殿,是以外面值守的弟子仍有些距离。

    玄女下降时,他们为气势所摄服,不敢靠近。

    这时好不容易送走了玄女,正赶往这边,又见到仙真下降,冰封了宫殿。

    不久,赶来的几位长老,弟子几乎包围了这里。

    只是对着厚重的冰层束手无策。

    只有火灵仙术稍有些作用,也只是水磨工夫。

    见到来人也不答话,上来就是这么一出,夙瑶不动声色间,退了几步。

    “好了,这样就不会有人来打扰我们了!”

    “明天正午之前,冰层会自行化去,不必担心。”

    看出了夙瑶的担忧,周迅笑了笑,拿出望舒。

    “望舒!”

    “这是本派遗失之物!”

    夙瑶惊呼着。

    面前这仙人,究竟是想做什么。

    这令她一时难以忖度。

    “如你所见,我得了玄女首肯,取得望舒剑……”

    这里巧妙地换了说法,其实是先得剑,再遇玄女。

    “然而此剑贵重,不能白拿。”

    收好望舒,周迅对快要退到殿外的夙瑶说:

    “今夜,我特来助你成仙!”

    “你本来也炼气有成,根底深厚,只是距离最低的散仙,还差着至少六十几年苦功,想成地仙大约五百年。”

    “这是最乐观的估计。”

    “再遇上几个难过的坎,走岔几次路,功行进步还会有所停滞甚至退转。”

    “但我能帮你,省却千百年苦功,跨越数不清的阻碍,一夜之间,修成地仙不死身。”

    不死之身,其实是指的寿元无尽,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长生不老,驻世延年。

    此界地仙,只要不遭遇天劫**,都能一直活下去。

    “我……该怎么做?”

    夙瑶试探过好几次,用自家修炼的凝冰剑劈砍,却不能将冰层削下哪怕一点冰屑,就知道来人所言非虚。

    又听到成仙有望,不禁生出几分希冀来。

    或许,三代成仙之梦,能在我手上实现?

    先前玄女下凡呵斥,诉说利害,知道举派飞升下场堪忧,本来已经绝了此生成仙之望,谁知柳暗花明,又来了一位仙人,给出这个条件。

    “你什么都不必做,我会供应给你修行所需,包括天光之中收集而来的仙界清气。”

    “另外,有甚不明之处,我会随时指点,不会让你出岔子。”

    “此间一月,外面一夜,想来是足够了的。”

第一百三十二章观音

    次日,正午。

    笼罩着宫殿的冰层,瞬间化去。

    与此同时,殿中传来风雷之声,与上方天空之中压抑的气息呼应。

    “快退,这是天劫!”

    肃武长老认出了这不同寻常的一幕,惊呼着。

    “所有弟子,立刻退出百丈之外,不能御剑飞行。”

    早年间,他曾有幸见到别派前辈渡劫成仙。

    霹雳闪电,接连不断地打在下方。

    轰鸣声持续了一会儿,就见到下方一道晶莹的剑光,自下而上,斩破云层,打散了雷劫。

    剑光所到之处,雷云如同泡沫一般,纷纷消退。

    不一会儿,又是云开日现,碧空如洗。

    “掌门居然有这么深厚的功力?”

    接着是大团的火光,如同磨盘大小的火球,不断从空中生出,砸落下来。

    “火劫?”

    “快升起阵法,护住琼华!”

    琼华长老,也有操纵部分阵法的权限,至少这附近,都已经被护住。

    前人依托灵脉建立的阵法,起到了应有的效果。

    只见到带火的陨石不断砸下,但无一例外都被挡下,或是击毁。

    又过了三个时辰,火势渐渐减弱,直到一阵剑鸣声之中,火劫过了。

    琼华掌门,没有人劫可言,即便有,也有门中弟子挡下。

    半个时候后,夙瑶一身轻松,持剑而出。

    此刻已是地仙中人。

    ……

    了结了琼华之事,无债一身轻。

    “不如去看看甄家?”

    虽然人在昆仑,但是周迅没有忽视大夏时局。

    每日都有情报,听入他的耳中。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观音之法。

    又云观世音。

    传闻西方教观自在菩萨以此得道。

    但究其法门根源,这本来是道门之法,传自道门慈航真君。

    慈航道人,是道家女真神仙。道场位于普陀落伽岩潮音洞,手持法宝为三宝玉如意,清净琉璃瓶。

    相传商王朝时慈航真君修道于此,已得神通三昧,发愿欲普度世间男女。

    尝以丹药及甘露水济人,南海人称之曰慈航大士。

    慈航道人得道是在商末周初,系女性形象,法相慈悲庄严。

    她有一门观音之法,流传很广。

    由浅入深,次第修行,能听世人心声,遍查人心善恶。

    算是以音入道的法门。

    周迅取其聆听世间万物之音立意,修成神通,能知世间大事,判断时局走向。

    比如此刻,他耳畔就时刻回想着数以百亿计的杂音。

    人声,鸟兽声,虫鸣声。

    风声,雨声,自然声。

    无所不闻。

    这就是所谓万物之音。

    并不和谐,也不美妙,反而充斥着令人作呕的混乱与不可理解。

    常人若是听上一会儿,就要气衰神枯,颠倒迷离,手足狂舞,不久绝命。

    周迅却能一一梳理,调整,找出所需要听的内容,过滤无用之音。

    这个过程连眨眼的工夫都不需要。

    这就是仙凡之间的差别。

    天仙距离天道更近,距离人道已远。

    听了一会儿,周迅原地留下点点辉光,消失无踪。

    ……

    “稳住!稳住!”

    “阵型一定不能乱!”

    “这里地势狭窄,只有一个进出口,他们攻不进来的!”

    一边声嘶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