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地仙正道 >

第201部分

地仙正道-第201部分

小说: 地仙正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这模样,似乎有冤屈?

    冰蝶犹豫着,还是说道:

    “这事已经惊动夫人了,方才夫人就让我出来瞧瞧来着。”

    “左右老爷不在,不如待我回过夫人,再看看夫人怎么处置。”

    “你们先等我一会儿。”

    几个仆妇哪有说不好的。

    冰蝶回到园子里,向苏浅语如实叙述了见闻。

    苏浅语本来正在拿着剪刀剪着一枝梅花,打算拿回去插在花瓶里装饰。

    听到这番话,她心下察觉有异。

    “有人偷入书房?”

    苏浅语盘算着,当即就觉得不对。

    她本是江伯之女,自幼修行,自然知晓自家夫君在书房内外布置了多少难缠的禁制。

    别说是进入,就连她,轻易也不能靠近。

    区区一介下人,不通术法,不修法力,哪来的本事溜到那儿?

    更别提那所谓的守护书房的人书房哪里需要生人守着?

    “莫非是夫君临时起意,给书房加派了人手?”

    想了想,还是觉得很是蹊跷。

    若是这样的事情,没理由瞒过她的。

    自她成婚后,这内院之中,一应事务姐姐都交付给了她。

    就算夫君要在内院中做些什么,也不会不只会她的。

    更别提是在书房加派人手这种人事安排。

    她丢下手上刚剪下的一支梅花,提着裙摆,就往外走。

    几个侍女不明所以,也不敢问,只是默默跟上。

    到了外面,这几个仆妇还在。

    苏浅语一挥手,道:

    “让她说说,是怎么跑到书房边上的?都遇见了谁?跟谁说过话?”

    言辞之间,颇有当家主妇的气势。

    被取下塞口的汗巾后,小红连忙叫屈道:

    “夫人,我真没有偷入书房,我是瞧见有人鬼鬼祟祟地,又脸生得很,这才跟唐管事说得,谁知道谁知道”

    她哽咽着,哭着喊道:

    “谁知道那唐管事就冤枉我,叫人来绑了我,还诬陷我偷东西”

    苏浅语眼神凌厉起来,扫过边上这个瑟瑟发抖的仆妇,喝道:

    “说!”

    几个仆妇忙跪下来,不住地磕着头。

    “夫人,确实是唐管事让我们把这小丫头给绑起来的。”

    “别的,都跟我们无关啊”

    “是啊是啊,唐管事发话,我们也不敢不听。”

    苏浅语气得银牙都要咬碎,不怒反笑。

    “原来我竟不知道,府上一个管账房的也能使唤你们?”

    场上,所有人都吓得不敢说话。

    夫人发怒时,气势逼人,压得她们心头好像有块石头,沉甸甸的,不敢出声。

    “给我把唐婉叫过来,我倒要看看,是谁在作妖!”

第四十一章谍影

    然而,等报信的婆子回来时,才知道唐婉早已不见踪影。

    “好,好得很,没想到连这内宅,现在也不干净了。”

    苏浅语吩咐着:

    “都给我去各房各院仔细瞧瞧,都有谁不见了。”

    “这事肯定没那么简单。”

    一查之下,果然还有三人失踪。

    一个在伙房烧热水,一个在外面采买水粉胭脂的,一个管着花木的。

    最后碰见他们的,都说是他们自称奉了夫人的吩咐外出办事。

    “这三人必是混进来的奸细啊!”

    “不会吧,唐姑姑人很好的啊”

    “看来真的是出事了”

    府上闹得很大,不少下人都在私底下议论着。

    苏浅语已经是面若寒霜。

    “查清楚这三人的底细没有?”

    “回夫人,还没有。”

    几个下人低着头,看着脚尖,不敢抬头,恨不能把自己缩到地上的砖石缝隙里才好。

    “速去查明!”

    “等等,来个人去告诉老爷。”

    顿了顿,苏浅语又道:

    “姐姐那边暂时不要打扰她,我自己去说。”

    下人们应声退下。

    等到场上没有外人的时候,她才烦恼地揉着额头:

    “啊,当家好难啊整天要端着,这样不能,那样也不能,真是烦透了!”

    “本来平日里已经够烦的了,偏偏又闹出这样的事情来”

    “就给我买一支糖葫芦吧!”

    “娘,我求求你嘛”

    “不行,最近粮价又涨了,要省着钱,不能乱花。以后,都不许吃糖葫芦了!”

    街头,一对母女驻足在摆摊卖糖葫芦的小贩面前。

    扎着双辫子、穿着素花小裙的小丫头,扯着妇人的衣角,就是赖着不走。

    插在草堆上的冰糖葫芦,外面包着一层晶莹剔透的糖衣,细心地小贩在外边再用牛皮纸裹着,没有粘上灰尘。

    尝过冰糖葫芦的甜味,小丫头嘴馋了,看着这里就挪不动步子。

    “我求求你嘛”

    “不行!”

    “我求求你嘛”

    “不行就是不行!”

    “我求求你嘛”

    “不行”

    反复循环中。

    最后,眼见着那边摆摊的小贩都看了过来,妇人终于恼了,一把抱起女儿,转身就走。

    一路上,小丫头还在喋喋不休,全然不知家中生计艰难。

    随着城中局势日渐紧张,粮价也是一涨再涨,这一家也只是城中千百户人家的缩影罢了。

    就在这时,一阵喧嚣声传来。

    一个身影跌跌撞撞地,扑入人群,最后倒在一处卖草鞋、竹篮的小摊上。

    那半身的血迹,染红了布衣,引发一阵尖叫。

    周围的人群纷纷散开,避让这里的乱子。

    几个带刀的捕快,握着钢刀,赶来包围了这里。

    一个满脸横肉很有凶像的捕头,拿着腰牌朝围观着一亮,口中大喊着:

    “县尊有令,追捕汪洋大盗李奇,闲杂人等速速退去!”

    跌倒在地的李奇已经在方才那一番追逐中,彻底失去了力气,加上失血过多,已经昏迷。

    两个捕快上前,小心翼翼地给他戴上枷锁,铰链,又熟练地搜身。

    牙齿、鞋底、衣服内侧

    “头儿,不是。”

    一个捕快就到为首的捕头那里,小声地回话。

    这个穿着公服,满脸横肉的捕头,面色微变,一挥手。

    “先带走!”

    捕快们迅速带着人犯离开。

    这样的事情,同时发生在县城各处。

    围观的人群最初还有些惊慌,不过见得多了之后,就习以为常了。

    随着局势越发紧张,城内加派了人手,搜查各种探子,很是有一些往年的在逃的汪洋大盗落网。

    这些明面上的搜查,自然都交给了巡捕。

    至于暗战,则是发生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

    热闹看过之后,人群散去,原本被砸坏的小摊,随后自然会有人前来收尾,总会有些补偿。

    只是在无人注意的时候,一个猎户打扮的人,早早地收了摊子,经过附近一处巷道时,放下东西,走了进去。

    四下无人的巷道,这个猎户,抠下墙角一块松动的墙砖,从里面取出一份用油纸包裹,贴身放好。

    随后,自然地出城,就像往常的一样。

    因为是熟人,甚至巡查的士兵都只是看了几眼,没有怀疑。

    出城半里,有个亭子。

    到了这里,远远地就见到有人在等着。

    走近了看,是个小胡子男人,带着书卷气。

    “何大郎,今天顺利吗?”

    这人迎上前来,开口就问。

    “还不错,多卖了十几个大钱,这是给你带的肉镆镆,城南老店,还热着呢!”

    说着,就从怀里,把东西递过去。

    那人接过东西,也不打开,就是把腰间一个钱袋解下,反手送去。

    “这是说好的,事成后的另一半酬劳。”

    何大郎颠了颠,估算着重量,心里就有了数了。

    按照和这人的约定,定金先给一半,事成后再给另一半,总共是二十两。

    钱多钱少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人来自西边薛家军。

    眼下薛家军气势如虹,不宜得罪。

    薛之礼号称有五万大军,实际上至少也有两万人,攻破三县,无有抗手。

    在何大郎,不,在很多人眼中,打下北辰县只是迟早的事情。

    因此,为了何家寨考虑,不得不事先卖个人情,免得到时候大军过境遭了祸害。

    这年头,不管是哪里的军队过境,都是一场灾难。

    沿途的村寨,必然被洗劫一空,沦为无产的流民。

    失去一切的流民,其中壮年男丁,都会被裹挟入军,成为攻城的炮灰。

    经历几次战场后,活下来的、见了血的,真正能打敢战的,就会被提拔成为军官。

    一旦被选入军中,他们的妻子儿女都会得到庇护,分到一笔财产。

    甚至,个别立下功劳的,还能获得披甲的资格

    薛之礼沿途就是这样一路走来的。

    通过这种残酷的淘汰,在死伤上万后,他真正收罗了一批精锐,再也不是乌合之众了。

第四十二章风雨

    何大郎做完这笔交易后,就往何家寨中走。

    半道上,就被两个黑衣人拦住。

    “何大郎?”

    “正是”

    何大郎只来得及回了半句,就眼前一晕,软倒在地。

    当啷两下,手中握着的钢刀掉在石板上,溅射出火花。

    “带走!”

    县衙。

    夫妻两人,屏退下人,在里屋中交谈。

    “这事不用担心,是我故意令人泄露出去。”

    “泄露的城防图,不是真的?”

    “自然!城防布置,每三日一换,临近大战,更是每天都换。”

    “至于巡防的口令,每日三换。”

    “就算拿到真的城防图,其实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丁当自信地说:

    “那些自以为拿着城防图就以为能够轻易攻城的,都是外行人。”

    “城防图,无非是绘着城池的构造,但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

    “真正设计到用兵布置,历来都不会记载在其上。”

    “比如,我这城中,其实就有不少用兵的暗道,自建成开始就被封藏,从未用过。”

    “即便是历代县令,对半也不知道这些我是从故纸堆里找出线索,又按照县志一一寻访当初建城时那些大匠留在工曹的笔记、手稿,最后才在文库找到的。”

    “这些天,我四处巡视,就是在检查这些藏兵洞和暗道,必要时,也能玩一处夜袭偷营。”

    “不要看薛贼人多,在这方面,他还是个外行。”

    “更何况大辽王气衰微,各地蟒蛇虎豹四起,不知多少人杰在等到时机。这薛之礼现下看着风光,也不过是被人推上前来送死的,怨气缠身,等运数不在时,便是清算他的时候。”

    每时每刻,各地蟒蛇虎豹等等气象,都在不断地撕扯着中央天柱上的那条老龙。

    时至如今,各地实权诸侯,大权在手,已有割据之象。

    从气运上看,就是各地蟒蛇虎豹,截流气运,不再往中央供奉。

    从现实上看,就是地方做大,兵权旁落,中央朝廷权威不在。

    “这薛之礼,其实正好为我整合文昌府,做了开道先驱。”

    “击败此人,当能编练出至少五六千精兵,再收拢流民,凑成八千左右,顺势就可拿下文昌府。”

    “之后,便可筹谋自立,不再沿袭这旧朝官位。”

    接着,丁当话音一转。

    “随着朝廷法统衰落,天柱倾斜之后,渐渐就不能镇压地方,龙气法禁日益松弛涣散,各地神迹、道迹频频显现,还有不少小妖小怪厮混人间,就连这文昌府也出了不少怪事。”

    “这北辰县在我治下,有我主持,加上城中城隍辅佐,好歹没有出乱子。”

    “北辰县外,就听说有狐妖白日穿人衣帽,公然挖心吃人的事情了”

    叹息了一声,丁当也感到无奈。

    苏浅语握着自家夫君的手,宽慰着:

    “这不是夫君的错,每逢王朝末代,总是群魔乱舞。”

    “等到夫君收拾乱局,建立法统,自然有新的法禁诞生,约束一应妖魔炼气士。”

    大凡统治安稳、民心依附的区域,那气数依附秩序形成法网,笼罩着其上,便是所谓的法禁。

    越是气数昌盛之地,这般法禁约束越是强大。

    等闲术法,遇到这般法禁,统统打回原形。

    这便是“法不加于贵人”的由来。

    当然,这主要是约束人间炼气士、妖魔、鬼怪、地,对于跳出三界外的天仙大能其实用处不大。

    “这些小妖小怪到还不算什么,只是连番大战,死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