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名动九洲 >

第1部分

名动九洲-第1部分

小说: 名动九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傻傻爱一个人,就像走进一座迷宫,找不回过去的幸福或失落,触及不到永恒的边缘,不知不觉被困在这无尽的轮回里,没有开端,没有结局。
 154809

第一章天降之星() 
知道什么是凌烟阁吗?

    唐太宗建的那个?

    不不不,可不是那个,而是另一个。

    一个传说中的凌烟阁,一个能够决定天下生死的地方,一个拥有二十四个能改变中原格局的人的地方!

    这就是凌烟阁,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凌烟阁。

    洞庭湖以北三国交界之处,八千里云梦泽中,湖光山色,雾气缭绕。在这千岛之泽中,有二十五座小岛成八卦之态排布。每个小岛之上都有一座巨大的拱门,门上写着三个字“凌烟阁”!

    正中的一座岛上,一座名为“五音繁绘”的亭中,一位身着汉时长衫的中年人正依桌独饮。

    “阁主,我们该出发了。”一位身着青衫的憨厚中年无意间的入镜,打破了这一丝安宁。

    “你啊你,真是一点眼力都没有,这么好的一副意境就这样被你给毁了。”

    倚桌独饮的中年人显然有些不满地继续说到:“我说你们陇西李氏这一群人,就没有一个懂得这风雅的,你那弟弟也是,就知道喝酒耍剑,把自己弄的脏兮兮的,哪有八大家族后人的样子。”

    “阁主教训的是,”青衫的中年人似乎对于亭中之人的不悦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依旧温温淡淡地说道,“只是阁主,倘若再不出发的话,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先祖)恐将要被高氏给灭族了。依照阁中箴言所述,孛儿只斤氏几百年后将会是大地的领主,如果此时被灭族了,恐怕有违天道吧。”

    亭中的中年人听青衫中年说完之后,显然犹豫了一会,“你们这群人,一个个号称天下第一,改变天下格局,结果这些麻烦的事情却总要我出马,早知如此,当年说什么也不当这阁主了。”

    青衫中年人显然没有理会这位阁主的怨念,依旧自顾自的说到:“阁主,时辰就要到了,再不出发,孛儿只斤氏恐怕就没有活口了。”

    “知道了知道了,”亭中之人无奈地将酒壶放在嘴边,一饮而尽,接着说到:“几个结缘巅峰和言出法随而已,你去不就行了吗。”

    虽然抱怨,但是却起身向厅外走去。

    青衫中年人见阁主走了出来,微微一笑,接着说到:“虽然对方的修为不足为惧,但是听闻孛儿只斤氏手上可是有传说中的息土,属下怕万俟(读“m;q”)流云那个娃娃也去了,那就不是我能解决的了。”

    “万俟流云?”凌烟阁主在脑中思索了一会,恍然大悟到,“就是那个天罡门的新门主是吧,那娃娃确实有些本事。也罢,许久不动了,出去走一遭也好。”

    言毕便踏空而出,凌空踱步,而后落在了一条小舟之上。

    青衫中年人见到阁主已经自顾自的上了小舟,摇了摇头,自己看来没有将礼数做好啊。于是也学着阁主凌空虚步,走到了那条小舟之上。

    “对了。”凌烟阁主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你说天罡门要去取息土了,难道他们已经找到天罡阵图了?”

    “还没有,不过据阁中之人的回复,这天罡阵图怕是就在南唐户部尚书名言的手中。”

    “名言?是八大家族的金陵名家吗?”

    “只能说是名家的旁支,但是那名言的儿子名扬似乎就是我们寻找多年的天降之星。”

    “哦,果真如此奇妙,看来这个叫名扬的小子,了不得啊。哈哈,天降之星,已有三百多年没有出现于世间了吧。”

    青衫中年没有答复阁主的感慨,只是在心中默默想着:天罡阵法一旦发动,那么九洲必有浩劫。真希望这阵一直不会开启,毕竟那身为天罡阵眼的天罚之星可一直在霜凌城那位举世无双的剑神保护之下的。当然他可不会当着阁主的面说起那位剑神的事,毕竟她是阁主心中永远的痛啊。

    “怎么还不出发?方才不是你一直催着么?”凌烟阁主见青衫中年一直没有动静,便开口催促到。

    “属下失礼了。”从思绪中回过神来的青衫中年显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施礼道歉后,便立刻催动起了元气。那小舟就这样缓缓地在湖面移动了起来。

    天下之势就像这云雾缭绕的八千里云梦泽一般,看不清东西南北,分不清前后左右,而凌烟阁就像在浩瀚云梦泽中的一股暗流,平时总是隐藏在云雾之中,不为世人所知。

    但凌烟阁又在隐隐之间掌控着天下的大势。自盛唐之后,凌烟阁中二十四个能够改变天下格局的人,将会选择二十四个九洲中人作为自己选择的对象,帮助他们达到霸业。几百年间维护者世间的稳定。

    可惜盛唐陨落,五代十国纷争不断,阁中各位先生所选择之人又大部分各为其主,因此九洲也动荡了几十年。

    但是有一个人、有一件事却是可以肯定的,哪怕是多年之后,全天下的人们也会对那人、那事口口相传、津津乐道。

    十六年前。

    唐末乱世,五代十国纷立九洲,战火绵延不断。

    这一年,徐姓将领在国师的帮助下,借唐初天师——袁天罡留下的星云盘逆天改命,从妻姓李,自诩陇西李氏旁支后人,改国号为唐,势要光复盛唐之国威,史称南唐或后唐。

    这一年,天降之星终于时隔三百年后,重临世间。

    与三年前天罚之星降临苍山绝顶不同,天降之星此次却降临于九洲东南的南唐国都——金陵城中!

    只是天降之星并非临于李氏皇储之中,而是降临在了太子太傅、八大家族金陵名家的旁支——名家的府中。

    天降之星临世,名府霎时间元气鼎盛,而后天地元气一收,又尽数收回了天降之星所降临的那间屋中。

    有娃呱呱坠地。

    被收回的天地元气,不断朝着这名娃娃身上汇集,而后又随着娃娃的哭啼之声散发出去。

    如是三巡。

    天地元气来得快散得也快,而其中的一股天地元气,就这样留在了娃娃的体内。

    是夜,暴雨倾盆,一直到第二日清晨方才停歇。

    这一夜,名言不在府中,他知道了自己的孩子今晚出生,但他却不在府中。

    这一年,南唐五万军大破北周二十万铁骑于江陵,震惊朝野,名动九洲。

    这一年,携赫赫战功的太子,终于继位登基,史称南唐元宗,为纪念江陵城外的胜利,唐元宗赐名言之子之名,唤作名扬,取名动九洲、四海扬名之意。

    身为天降之星的名扬,自小便聪明伶俐,所有书籍一学即会、一会即通,尤其与数术一道,由为擅长。

    习武之道,四岁的名扬就已是初见中境,较之寻常之人可谓之千年难得一遇的天才!

    可是十二年过去了,十六岁的名扬仍是初见中境。

第二章二十四个刺客() 
交泰元年的夏天,大唐迁都建州,而且还将建州改名叫南昌府。

    清晨,名扬按多年的惯例,照着师傅所授的心法,运行了一次体内元气。

    身周元气,正依照着名扬呼吸的频率,一股股地汇聚进名扬的体内,顺着名扬的经脉游走,名扬顿时感觉一股暖意袭上心间,说不出的舒适。

    但是没过多久,这些天气元气便从名扬的四肢八骸全部散了出去,竟没有留下一丝一毫。

    一套心法走完,名扬感受了一下自己的气海,发觉依旧没有变化后,摇了摇头。

    毕竟从四岁起,十二年来,每每聚集元气之后,元气便会自动散去,在体内留不下一丝一毫。

    按照师傅的说法,这是经脉闭塞。

    这么多年来,师傅也是想尽办法,就连师傅的师傅——大唐第一高手,面对自己这奇特的经脉,也只能摆摆手无奈地走了。

    要说名扬没有一丝懊恼也不可能,六岁的他就因为无法修炼,而歇斯底里过,但是那并没有用。

    只是。

    他每天早起都会继续按照师傅所授的心法进行修炼,虽然几千个日夜的结果都是一样。

    午时三刻的南昌府中,知了正在树上烹煮着夏天。

    大道上被烈日晒出了阵阵白雾,仿佛要将整个南昌府给蒸发了一般。

    南昌府的百姓站在高大的士兵身后,从夹缝中望着大道中的一辆辆马车和车上那些华贵的锦缎,发出啧啧的赞叹。

    连续几日,进城的仪仗从一大早起就未曾停止,如同黄河一般的仪仗队一眼望不到头,锦缎的黄龙旗在南昌府中如树林一般。

    一大早随着车队进入南昌府的名扬,此时正躺在一辆牛板车之上,手中拿着一本算经。

    华贵的上衣已被脱下,像篷布一样通过四根树立在板车四周的竹竿在板车上建造了一个简易的凉棚。

    中午的太阳,总是那么的晃眼。

    名扬揉了揉因长期看书而发疼的眼睛,举起了右手,透过自己的指缝看着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喃喃自语到:“几十万大军,被一个秃驴偷袭了粮草就这么输了?还对北周称臣!还迁都!丢脸真是丢到家了!”

    在板车前方的一辆华贵的马车中,一个中年妇人用手中的羽扇替车中的中年男人扇着风,中年男人对妇人不愤道:“也不管管你的儿子,今日乃迁都大日,他竟然在车队中如此放荡,简直丢尽了我们名家的脸!”

    那妇人放下手中的羽扇,用湿毛巾给中年男人擦了脸后,边洗着毛巾边笑道:“老爷,你们家公子的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怕热得很。马车中如此闷热,他如何能受得了,由着他吧。”

    “慈母多败儿!”中年男人瞪了妇人一眼后说道,“外头太阳这么大,他万一晒伤中暑又如何是好。”

    那妇人知道自家老爷溺儿,却又一本正经,不禁一笑,“是是是,老爷教训的是。”

    “唉你们这对母子!”那中年男人觉得自己的话如同撞到一团棉花一般,无处使力,只能微微叹气。

    “老爷,暗部的人在周围护着吧?”见到夫君已放弃数落自己,那妇人不犹问到。

    那中年男人一愣,叹了口气,接着说到:“已经叫人盯紧那个不孝子了。从金陵迁都过来这一路,虽有御林军守卫,但是我们被偷袭的次数已经不下二十次了。”

    “是啊。还好扬儿不会武功,发觉不到那些刺客。不然以他的性子,指不定闹出什么事情来。”见到老爷如此,那中年妇人也只能叹气。

    “名家先祖为了隐藏家中天降之星的秘密,已经在人间奔波了数百年。可是谁又能想到,这天降之星竟会在我们这名家的旁支中诞生呢。”

    说完话后,中年男人掀起了马车的后帘,看着板车之上的儿子,无力地叹了口气。

    躺在板车之上的名扬此时不经打了一个喷嚏,震落了草帽,露出一张略显稚嫩的脸。

    在用食指擦了擦鼻子后,不由喃喃自语道:“绝对又是老头子在数叨我了。”

    像是忽然感觉到了什么,他放下了手中的算经,掰着手指算着:“一个、两个、三个。。。。。。二十三个。唉金陵过来的这一路,已经有二十三个刺客了么?”

    接着他仰头望向了自己的身后,那是南昌府的城门。

    城门之上的匾是圣上新近书写的——“南昌府”,寓意大唐将在南方继续昌盛下去。

    而城墙的屋檐之上,三个身着黑衣的人,正用手中黑色的铁杆,刺入一个带着草帽的刀客身体中。

    “第二十四个。”

    名扬叹了口气,继续数到。

    这名扬姓名,单名一个扬字。父亲正是大唐的户部尚书名言。

    虽然名言只是六部一员,但他还是太傅!

    名扬作为名言的独子,从小便受尽圣眷。年少好动的名扬,虽然没有作奸犯科,但也给名家惹了不少麻烦事。

    因此,作为当朝权贵的名家也自然变成了说书人口中的那般不堪的权阀,正义的言官门得而诛之。

    进城的车队还在继续着,远远望不到头,但是名家贵为权贵,自然一早便安排妥当。

    在傍晚时,名家便正式落户南昌府了。

    早早梳洗完的名扬走出寝室,向正在指挥下人在庭中洒水降温的母亲,以及在榕树下饮茶看周易的父亲请安后,便欲出门寻些南昌府的美食。

    “无泪偏厅中等了你许久,快去看看吧。”陈氏看见儿子一言不发正要出门,便小声提醒到。

    如果说至今的整个人生中,最让名扬讨厌的是什么的话。

    那一定不是因为自己自身无法修习武道,也不是家中有个总是与自己不对付的父亲,更不是天天只知道盯着他们这群官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