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名动九洲 >

第48部分

名动九洲-第48部分

小说: 名动九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沙盘之上画着庐山的各处关隘以及布防。按常理,如若只是前来迎驾那么带着行军图即可,可是这沙盘之清晰,简直是已经预料到了将会有一场大战一般。

    许久的沉默之后,皇帝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终于开口了:“朕还是没有想到叔叔竟然就这么叛了。”

    “是罪臣的错。”一旁的名言请罪到。

    皇帝挥了挥手,示意名言免礼,接着说到:“老师的计谋本没有错,那个计谋最后也是朕定的,老师不必请罪。”

    名言感激地看了皇帝一眼,便站起来一起看起了沙盘。

    其实赢翟天的谋逆有很大一部分是名言等人逼的,因此他们才会在迎接圣驾时带着一个大沙盘来到了庐山之上。

    他们的计划始于叶孤云抢婚的那个晚上,皇上那晚留下了名言及颜阎两个人。遥想当年,皇帝还是个皇子时,因不惹先帝欢喜,被先帝派去与北周进行连年的征战,那时若不是有颜阎在旁代掌帅印,名言在朝中上下打点,只怕皇帝之位已经是吴王的了。

    那时,他们也确实寻找了赢翟天的援助。也就是那时候,三个人深深地感受到了赢翟天在朝中势力的可怕。

    而后皇上成功登基了,赢翟天却始终是他心头的一根刺,只是不知道为何,赢翟天也在那个时候选择了归隐。但是,他们三人却知道赢翟天在暗地里深深把控着南唐的朝政。

    于是他们花了近十年的功夫,再借助从凌烟阁回来的衍庆大师的帮助,终于把赢翟天在暗中布置的棋子一一拔起。只是,在这些年间,他们也发现了赢翟天身后似乎有一个更可怕的势力。而他们的目的似乎就是名言手中的推背图!

    名言手中有推背图以及名家是当年天罡门贪狼星君后人这些消息,三个人都知道。推背图中拥有能够预言天下气数的箴言这点,他们也知道。那么这个赢翟天背后更可怕的势力到底是什么,他们却不知道了。

    后来,在衍庆大师替皇帝看过病之后,皇帝便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了。于是在名言的建议下,他们开始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计划。他们将要通过层层的布局,一步步逼着赢翟天谋反,从而让他身后的那股势力和埋在南唐内部的所有钉子全部显露出来,接着一一铲除。

    只有这样,在皇帝驾崩之后,南唐才能继续昌盛下去。

    按照他们的计划,他们将布局两年,在这两年的期间里,他们将会对朝中各个位置寻找适合的人选。而名言更是让名扬去参选武举,从而让全天下都知道朝廷要开始彻查太庙一案,让名扬成为诱饵,引出赢翟天在暗中的势力。

    名扬也确实成功地引出了赢翟天的棋子——王强,只是又有谁能知道,名扬这一失踪就失踪了这么久,吞元丹和嗜血术的事也来不及向名言汇报。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就在名扬要参加武举之前,衍庆大师却发现了南昌府中出现了一个武功奇高且和赢翟天有联系的黑衣女子以及许多高手。

    三人知道,赢翟天的计划提前了,于是名扬被匆匆塞入调查小组,立刻传赢翟天进京,而后皇上便前往庐山,以给赢翟天的谋逆留下一定的空隙,也让皇帝有一个很好的缓冲。

    而且,在赢翟天来南昌府的路上,他们还将他们察觉到的赢翟天的棋子全部给架空了,以起到引蛇出洞的目的。

    按照他们的计划,本来是要引着赢翟天联络他在各地节度使及军中的势力来帮助自己谋反,那么驻扎在南昌府附近的十万骁骑营正好可将他们一举拿下。

    只是他们谁又能想得到,身为皇叔的骁骑营统领李素却是赢翟天在南唐布得最深的一颗棋子。

    因此庐山就这样被围了三天。

    皇帝终于抬起了头,揉了揉因长久看沙盘而有些酸麻的眼睛后,对颜阎问到:“舅舅,你乃是领兵之人,如今庐山情况如何?”

    颜阎方才巡营回来,本欲禀报,不过见皇帝再看沙盘便未出声,此时皇帝主动问起,便回复到:“禀皇上,我方才巡营之时发现,赢逆等人已经将庐山围得水泄不通,但是他们并未发起进攻,恐怕是在等南昌那边的消息吧。”

    “倘若皇弟已被他们所挟持,他们全力攻起庐山来,我们能撑多久?”

    颜阎答到:“陛下,庐山不同其他山峰,山上有庐山镇,足可让我们自给自足,若是我们躲入崇山峻岭之中,即使山下十万骁骑营,短时间内也是找不到我们的。按此计算,我们可在庐山之中躲上三个月无疑。”

    皇帝微微点了点头,而后继续问到:“倘若赢翟天单枪匹马突袭上山要擒我呢?如今衍庆大师不在,林森修为较他又相去甚远,如何能拦住这个结缘巅峰的强者呢?”

    这次回答的确实名言:“陛下放心,庐山地势复杂,又有诸多住处,短时间内即使赢翟天也不一定能够找到我们这里。而且林森虽然修为不如赢翟天,但是加上暗部及诸多御林军,仅凭赢逆及他的大弟子恐怕还是不够的。”

    见到名言回答,皇帝似乎又想到了什么,问到:“老师,暗部之人可顺利下山?”

    “禀陛下,暗部左使已成功下山,估计花无泪、颜华他们已是受到消息了。而且二先生不日应该便可到来。”

    听到名言的回答,皇帝终于是松了一口气,说到:“如此便好,希望花无泪和颜华二人能够好好保护好皇弟,凌烟阁的人能来便是最好,若不能来”皇帝犹豫了一下,转身对着颜阎说到:“舅舅,你早上所说的事,朕准了,立刻行动吧。”

    “诺!”

第六十九章谋逆篇鄱阳湖边(上)() 
庐山之上,颜阎已经转身执行他所说的事情去了。而官道之上的战斗却没有结束。

    颜华穿上一身雷甲之后,便朝着骁骑营的将领冲了过去。自从骁骑营被皇上安排驻扎在南昌府外后,御林军便时常与骁骑营进行切磋,颜华又是喜爱为国发现人才之人,因此骁骑营中的主要将佐颜华均是熟识。

    领着这路骁骑营的将领是一名年轻将领,才二十五岁,也算得上是军中的英才,修为境界约摸相识中境,与颜华喝过几次酒,因年纪差距不大,两人又都十分豪爽,因此有着不错的情谊,颜华甚至还向兵部举荐过这个人。只是骁骑营统归李素所辖,李素又为当朝王爷,兵部对于骁骑营的事不便管得太多,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颜华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赴沙场的第一场战不是对着他国的部队,而是对着自己大唐的军队,不是对着那些面和心不和的节度使,而是对着大唐最精锐的骁骑营。

    颜华很愤怒,他要将这个将领抓住,好好问问他们为什么要谋逆。因此他选择了最直的路线,也是最短的路线。

    花无泪摇了摇头,颜华的愤怒他是知道的,试问任何一个对着国家有着无比忠诚的人,看见国家最强大的军队就这么反了,而且领兵的还是一个自己所熟识的、一起畅谈过国家未来的人,他又如何能不愤怒呢。

    只是颜华这一路直冲过去,人家又哪能老老实实的站在原地等着他来抓呢。于是花无泪便从另一条路迂回了过去。

    骁骑营虽然身为南唐最精锐的部队,而且也是久战之师,但是当年北周释天和尚突袭他们粮草的那件事他们影响太深刻了,对于结缘境界的强者,他们有着本能的畏惧,更何况此时的颜华身着雷甲,手中那柄由凌烟阁六先生所铸的宝剑更是被颜华附上了雷霆之力、电光闪烁,如同天神降临一般。

    他们畏惧了,于是他们本能地避开了颜华。

    要说骁骑营的这名年轻将领还是有成为一代名将的水平的,他十分清楚颜华的实力,也知道颜华此时的愤怒,更是被颜华这如同天神下凡一般的雷光幌得睁不开眼。但是他还是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他策马加入到了对御林军的包围圈中。

    因为他知道,仅有一千人马,是决计挡不住颜华的,而且他也不能拿一千人马去挡,所以他主动加入了在不断行动的包围圈中,颜华即使再厉害,也不可能在瞬息之间杀光这一千多人。而且包围圈中乃是御林军和公卿仪仗,倘若颜华真的打算突入进这包围之中来诛杀自己,那么他的劲雷诀决计会误伤包围圈中的人。

    他太了解颜华了,所以他保住了性命。一柄剑夹杂着无上的雷电之势就这样从他身边擦了过去,他感觉到自己的左臂都被这剑上的雷光带着阵阵发麻。

    颜华无奈地看着这柄掷偏地剑,发出了一阵懊恼。他不是不想掷地准一点,也不是不想用指雷直接将那个人击落,可惜他没有领悟到意。虽然他通过劲雷诀能够不用领悟意便抽取天地元气中的雷,但是他却没有办法控制这雷的威力,他怕误伤包围圈中的那些人。

    在颜华的懊恼中、在骁骑营那名将领的得意中,一个身影却早已混入了骁骑营的包围圈中,没有人发现!而且这道身影正一步步地朝着那名将领靠近。

    林森曾赞过花无泪“花式三绝”中的“大雨将至”这招,他称这招较之“波澜不惊”的滔滔不绝更有一种虚虚实实、如影随形的感觉,令人琢磨不透,甚至就连高出花无泪一个修为境界的他,都不能看出“大雨将至”中的个中奥义。

    如果这套掌法能够演变成步法呢?

    就在颜华为无法控制劲雷诀的威力而懊恼时,花无泪已经将“大雨将至”演变成了一种步法,而他正通过这种步法一步步地在骁骑营中前行着,没有人能够发现!

    鄱阳湖边。

    就在斥候来禀报敌骑还有百息之距的时候,名扬的布置也终于完成了。

    名扬自然没有办法像之前所想的那样留下一些公卿作为第五次诱敌的人,因为那样没用,宽阔的湖岸,他们又能逃出去多远。

    名扬也没有依暗部左使的方法游过湖去,虽然吴王殿下也会水,但是其一鄱阳湖太大了,恐怕一众人等游到半路便要沉入湖底;其二,才一炷香的功夫,他们也游不了多远,那样只会成为骁骑营的箭靶。

    于是他只有一个方法了,一个从赵胤和乔域那里听来的方法——马墙阵。

    当年晋阳城外,虎贲卫依靠着马墙阵在万千大辽铁骑之中护住了他们的皇上,名扬今日也依样画瓢,在层层的芦苇荡中用马墙阵护住了吴王以及一众公卿。

    当骁骑营赶到的时候,他们看见的是一个半圆形的马墙靠湖而立,藏在了深深的芦苇荡中。

    “你说他们会中计吗?”名扬问着身边的暗部左使。此时的他太需要一个人在身边给他一些支持了。

    暗部左使略微沉吟了一息时间才开口说到:“第一个不会,但是第二个绝对会!”

    “嗯!”名扬重重地点了点头,仿佛给了自己无比的信心,对着身边的御林军小校说到:“放箭引他们过来吧。”

    “诺!”

    无数的箭矢从湖边的芦苇荡射出,如同蝗虫过境一般扑向了立足未稳的骁骑营。

    “御!”

    不愧为百战之师,面对射来的漫天箭雨,骁骑营并没有慌乱,而是拿起了悬挂于马上的盾牌护在了身前。

    骁骑营作为天下第二的骑兵,是有他们的特点的。他们不同于北周虎贲卫那种裹着一层重重甲胄的重骑,身披玄甲,擅长骑射,无需常备盾牌,是一种冲锋陷阵的重骑兵,被用来做先头部队贯穿敌方阵营。

    南唐马力衰落,无法承受那样的重甲。即使有一些从外购置而来的马匹,也不够整个骁骑营进行装备。

    于是当朝皇上想出了一个极为巧妙的法子,那便是结合南唐境内树木繁多,在每匹马的左侧悬挂一面巨大的木盾,木盾较轻,涂上桐油之后便不怕风吹雨淋,而且木盾有一个特点,那便是敌人射来的箭矢能够完好地插在木盾之上,这样便能够补充骁骑营的箭矢。

    而在马匹的右侧,则悬挂着数根木质的长枪,一旦冲击到了一定的距离,这些被投掷出去的长枪威力远远高于弓矢,再加上减负之后骁骑营的机动性,使得骁骑营超过了其他的骑兵,名列天下第二。

    一阵箭雨过去,骁骑营的木盾之上三三两两地插满了对面御林军射过来的箭矢。

    “射!”

    又是一声指令,骁骑营纷纷从木盾之上取下箭矢,而后弯弓射箭。像是回礼一般,一阵箭雨就这样朝着名扬这边下了起来。

第七十章谋逆篇鄱阳湖边(下)() 
方才自己射过去的箭雨此时又被原封不动的射回来了,名扬很不爽,但是这就是骁骑营的特色。

    御林军早已举起了铁盾护在上空。御林军又不同于骁骑营,作为守卫京都及皇帝身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