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弃女生存录 >

第17部分

穿越弃女生存录-第17部分

小说: 穿越弃女生存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倒是会为夫着想。”德帝此言别有深意。

    千惜抽泣道:“妾身自幼长于乡间,什么都不懂,可妾身知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以前妾身在村中听老人教导,家中无论好坏都该存粮,以备不时之需,妾身一直都记得。而且,妾身嫁入明家后,夫君请了人教了妾身一些规矩,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妾身无用,不知如何从夫,只想到夫君在外征战,若是夫君饿时,能为他送一口饭,叫他吃好,妾身便心安了!”

    如此拙妇,不过是想着最原始的东西,这般的人,如何陷害得这自幼以智谋传于京城的千大公子。德帝冷道:“听清楚了吗?不必再说了,退下吧!”

    到了此刻,千辉还有什么话说,只能乖乖地听命退去。德帝道:“如今粮草紧缺,宫中亦需要半月之后方有存粮,你家中那两千斤的粮,朕以地换粮可行。”

    “啊,不行不行,皇上,那是妾身留着给大家伙的粮食,妾身不能跟皇上换。要不,妾身给皇上一半吧!”千惜十分不舍地给了一半,本来听了一半千惜不肯给粮,心中不喜的德帝,还是很满意千惜给他的一半的。“皇上别说以地换粮了,一千斤的粮,就算是给皇上的。百姓受苦,妾亦心痛,只是妾身无能,无法救百姓于水火,反而还亦危急之时,提出这以粮换地的方法,妾身已是万分愧疚。若非庄中人口众多,妾身还有两个小儿照看,便是将那两千斤的粮都给了皇上,妾身于山中挖野草树皮充饥亦可。还请皇上莫怪妾身自私才是。”

第二十四章赏赐

    坐在马车上,千惜全无殿前那懦弱傻气的模样,轻轻地按了嗑破额头,勾起了一抹冷笑,千辉,你不惹我,我自不惹你,但若再有下次跑到她面前耀武扬威,那就不只今天这样被皇上厌弃了。

    拭过嘴角,闭目养息,这个局,从她猜测天旱成灾开始就已经一步一步安排下来了,多亏了刘福送信回庄时说到军粮缺少,还是明卓葳想尽了法子寻来了粮,她才想到用粮食给千辉挖了那么大的坑。人呐,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强,太子一党对明千两家恨之入骨,偏偏在明卓葳出征在外之际,千辉却不懂得两家合盟,或者,明家不愿再与千家联手,所以,留在京城吸引了太子一党所有关注的千辉,她不介意在他一再侮辱她后,让他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再出现在她的面前。

    千家的粮俱被太子一党搜了个精光,无粮的千辉把主意盯到她这个刚刚用粮换地的弃妇身上,圣旨可不是那么巧在千辉伤她的时候到庄的,她让人把消息递给了皇后的亲哥哥,那样迫不及待让千辉死的人,自然不会放过这样送上门的机会。也亏得是天也帮她,漕运堵塞,京中粮食用尽,就连皇宫也缺粮了,从宫里流露这样细微的可能,千惜就让人盯死了皇宫,果然,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到了此刻,千辉也绝对想不到,他被皇帝厌弃,正是他从骨子看不起的千惜做成的。

    刚到庄子,德帝送来的赏赐也到了,千惜一跃成为正三品诏命,被封为怀仁夫人,其他的金银珍宝着实不少,千惜给的一千斤粮食,相比这些得到的,可是赚到了。当然,随着送赏的人一同离开庄子的,也是千惜承诺送给德帝的千斤粮食。

    远在千里之外南诏的明卓葳,大半的南诏已被他攻下,咽下那口中的粗粮,盯着面前低头的人,“从头到尾就是如此?”

    “是的大人!”黑衣平凡的男子干巴巴地回答,一旁的刘福却是听得瞪大了眼睛,然后转向明卓葳,“大,大公子,大少夫人竟是这般厉害吗?”

    明卓葳冲他冷哼一声,灌下面前的茶水,倒是那黑衣平凡男子抬了抬眸,“地间,地点,人,大少夫人把握得一丝不差,而且做得隐秘,若非属下一直按大人的吩咐盯着大少夫人的一举一动,怕是也不会知道,这样一举三得的结果,竟是大少夫人一手促成的。”

    “一举三得?”刘福瞪大眼睛不明白。

    “以粮换地,得善名,此为一得;借粮草步步设计千大公子,让他失了皇上的心,此为二得;千斤粮草奉送皇上,得以在皇上面前挂号,亦为两位小公子的前程铺垫,此为三得。”

    刘福抬眼盯着自家主子,想从中得到证实,明卓葳却一言不发,刘福也没那胆子问是与不是。过了很久,明卓葳道:“你即刻回京秘行一事……”

    只是让他和千惜都没想到的是,千惜从皇宫回庄的当天夜里就发起了高烧,险些丢了性命,整整昏睡了三日才醒来,睁眼看着两张一模一样的脸俱是担忧,见她睁眼即欢喜地唤了娘。

    “怎么的了?”千惜依然觉得头痛得厉害,想要起身,冯芊芊端着药进来,一看她要动,连忙小跑过来扶着她,“我的大少夫人呐,大夫说你是伤口感染,忧思过重,是以高烧不退,可是吓坏小公子了。”

    两个孩儿双眼通红,千惜抬起手摸了摸他们的发项,“乖,娘没事儿了。”

    “娘,你别说话,大夫说你要好好休息,这些日子伤口不要沾水。”康弘声音有些嘶哑地说,千惜冲着他们笑着点点头,兄弟俩一左一右地爬到床边,依赖地靠着她,千惜的眼睛涩得厉害,亲了亲他们的额头,“别怕,娘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千惜这一病是积蓄许久一次爆发的,是以足足躺了半个月,她这才恢复了些气力,只是她这才能下床,明卓葳派来送信的人也到了,让她没想到的是,看了信,千惜有些一愣,却是问她要粮的。

    “大少夫人,军前紧急,大公子让属下速归。”来人将明卓葳的意思表明,也是告诉千惜,他知晓明卓葳给她的信里写了什么。

    闹了那么大的动静,她自是知晓瞒不过明卓葳,只是她心里也没底,明卓葳知道多少,但如今,得了他要粮的信,千惜知道,她做的事,明卓葳从头到尾都一清二楚。本以为他一出征,她即自由安静了,可如今一瞧,未免她开心得太早了。

    “大少夫人放心,京中之事,大公子清楚,断然不会置大少夫人和两位小公子于险地。”自以为千惜担心她另有存粮的消息走露,来人想了想还是安抚地说了一句。

    到了此时此刻,明卓葳既然要人问她要粮,千惜是不能不给的,含笑道:“夜间我让人带你们去拿。你到后院休息吧,饭菜热水都已让人备好了!”

    “是,多谢大少夫人。”

    人走了,千惜折好了信,康弘康泽兄弟跑了进来,“娘,爹派人回来做什么?”

    问话的是康泽,千惜将信收好,“没什么,要粮而已。”她说得风轻云淡,兄弟俩却同时睁大了眼睛,异口同声地道:“他知道我们另有存粮?”

    千惜做了一个小声的动作,两人懊恼地皱着眉,那样一模一样的动作,看得千惜的心情甚好,康泽道:“爹怎么可以这样呢,明知道京中干旱受灾,娘刚刚用粮换地,又送了皇帝千斤粮食,本就粮食缺少了,他怎么还会问娘要粮呢。对了,爹要粮多少?”

    “两千担!”千惜并不瞒他们,只是这个数字一报,兄弟俩立时没法儿镇定了,“两千担,他,他是要把娘存的粮都掏空啊!爹要那么多粮做什么?”

    “千家的粮被掏空了,明家的也一样,这些粮,是给族人要的。”明卓葳在信中并不掩饰自己要粮的原因,是以千惜也不瞒着孩儿。见着两个孩子不同意的表情,千惜拉过他们道:“你们可知自己姓明?”

    康弘康泽怔了怔,点点头,千惜道:“当时你们父亲娶我非他所愿不错,但他从来不曾亏待于我,更不曾亏待了你们,相反,他甚是疼爱你们。纵是战事再忙,他也常写信传来,询问你们的情况。我们能有庄子住,有人护着我们庄子,能有那么多的银子存粮,这些都是他给的。”

    “可是,可是为什么爹要把我们丢在庄子?所有人都说,他不要我和阿弘,明家的人都不要我们两个,不认我们。”康泽问出了心中愤怒的原因。

    “阿泽,你要知道,最不能抹去的一件事,娘是从小在乡间长大的,世家之间的规矩,娘并不懂。你爹让我们留在庄子,无关要不要你们,而是因为娘。而且,你觉得你爹对你们好不好,只表现在了让我们住在庄子里吗?”千惜一直以来都认可明卓葳待她不错,不管是站在何人的立场,除了那次的夺子,她完全没有责怪明卓葳的理由,甚至于是感激他的,所以,一直以来,她告诉康弘康泽的也是,明卓葳很爱他们。只是天灾**下,他们似乎多了一些不一样的看法,对明卓葳生出了怨,千惜要做的就是消除他们心中的那丝怨气,那些怨气对他们,并不是好事。

    康弘康泽对视一眼,康弘道:“可是,爹没有在娘和我们需要他的时候保护娘。”

    “那是因为他肩负着保护万民的责任,此时此刻,我们能那样安宁的呆在庄子里,没有人敢来抢我们的粮,就是因为他在前线奋战。儿子,他没有出现在我们身边护着我们不被人欺负,但他亦无时无刻不在保护我们,若不然娘可就不只额头破了一洞而已了。”

    搂着两个孩子,千惜拍拍他们的背,“娘总教你们,要知足,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你爹一直都对我们很好,供我们吃,供我们住,他很疼你们,以前他没出征的时候,总喜欢抱着你们,给你们念兵书。如今他在外面保家卫国,你们应当记着他的辛苦,他的不易,从心里敬他爱他,知吗?”

    康弘康泽哪怕再聪明,也只是六岁的孩子,如今听着千惜这般说,他们也深深地觉得对父亲生出那些怨恨,那是极不对的事儿。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娘,我们知的。”

    “这就对了,你爹对我们那么好,在他需要我们帮忙的时候,我们帮得上的就要帮。”千惜再接再厉是说,康弘道:“嗯,娘,那就把粮给爹吧!”

    “以后,我和阿弘会省着点吃的。”康泽附和地说。千惜眼中含笑,眼神溺人地道:“不需省着吃,你们还在长身体,可是得顿顿吃饱才能长大,将来才能跟你们爹一样,保家卫国。”

第二十五章归来

    山洞差下的两千担粮食尽数给了明卓葳,余下便只有庄中仅剩的一千斤粮了。万幸开春后逢雨连连,田里河里渐渐恢复了以往的积水,如此春播,一季收成,千惜看到那满满一仓的粮,大松了一口气,村子里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如今她手中良田五百亩,坡田三百亩,佃农依约将每亩三成的收入送来,粮食堆得无处可放,千惜寻思着是不是可以考虑开个米行?

    民以食为天,她如今可是大地主一个,隐藏了二十多年的商人细胞蠢蠢欲动,她上辈子学的是经济学,如果能有基础,她更愿经商。如今吃食的问题完全解决了,她也该走向另一步了。

    饶是有所准备,千惜还是再三把开米行的种种进货渠道,忌讳要求,再三查了个遍。康弘康泽已经开始读书,那日他们兄弟救回的书生,姓刘名默,据说父母双亡,又无兄弟,为他们所救,得知千惜要为他们兄弟寻先生,便毛遂自荐。千惜见他在庄中逗留数月,为人本分极守规矩,便正式请了他为先生,另拔了一处,设了一个私塾,可让村中孩子免费前来读书,康弘康泽同所有人一起上课。

    千惜此举,更让陆家村的人感恩戴德,刘默此人听闻千惜提议之后,立刻表示不须束修,平日只要一顿三餐饱腹即可。千惜至此,才算对刘默此人放下了心,束修依然奉上,且召村民为刘默于私塾旁建了房子,陆家村当即蜂拥而来,纷纷出力。

    房子不过几日便建好了,私塾开课,康弘康泽便与村子里的孩子一同读书写字,千惜也不忘备了一些纸笔墨砚送了那些孩子,其实她听着康弘康泽每日下课同她说起每日的学习,几个妇人在旁边听着,直说那位刘默是个极有学问的人。

    就这样上了一年学的康弘在得知千惜有意开米行时,非常赞同的点点头,“民以食为天,娘,这件事我和爹说可好?”

    征求地看了千惜,千惜一顿,最终迅速地按下心中的诧异,“为何会想到与你爹说?”

    “娘,我们无可用可靠之人,爹爹是我们的爹爹,我们有事要爹爹帮忙,爹爹会不答应吗?”康弘状似天真的话却是意味深长。千惜睁大眼睛地望向康弘,才一年,康弘的变化极大,越发的内敛,他如此敏锐地说出这样的话,千惜动了动唇,其实她并不愿让明卓葳过多的知道她的所做所为。

    康弘道:“娘,爹爹不好吗?”

    敏锐的感觉千惜似有些不愿,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