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弃女生存录 >

第37部分

穿越弃女生存录-第37部分

小说: 穿越弃女生存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家的事儿并非小事儿,你虽长于乡野,却是老实本分,这些年瞧着你也并非愚钝之人,我儿即已下定决心让你当我明家的夫人,你占了明家的身份,用着明家的权利,也该为明家着想。”莫氏盯着千惜,又略在她身后的人。严婆,桑婆,还有冯芊芊,一个是从宫里出来的人,一个是王府出来的人,另一个是世家的小姐,这个儿媳啊,虽然一开始不是她所喜欢的,可能让这些人精般的人愿意留在她身边伺候,就这一点,整个京城都没几个人。

    让她回京原是明卓葳早提过的事儿,后来因她有孕,生康回时又险些丧命,这事儿倒是耽搁了下来,这会儿莫氏提起,显然明家在京中的地位十分微妙,明卓葳需要她做一些事儿,一如他之前说过的。

    “妾身这些日子在庄中静养,外头的事儿老爷并不曾与妾身提起,还有些事儿,还请老夫人示下。”千惜福身恭敬地请示。

    很好啊,没有胡乱地答应,倒是先问起她京中的事儿。莫氏觉得千惜是越发合她的心意了。“今年四月,纷阳大坝倒塌,百姓死伤无数,皇上大怒,严令追查,千家与上官家,甚至太子都牵连其中,太子被禁足罚俸,首恶者为皇上所诛。可纷阳随后又闹起了瘟疫,前去控制瘟疫的人,是葳儿举荐的,亦是葳儿的部下。而后瘟疫被除,皇上大喜下旨褒奖,现下的明家,甚是君心。”莫氏不紧不慢地大致说了这一年朝中的事儿。

    最后那一句,千惜听在耳中甚是觉得意味深长啊,甚是君心,在两大世家为皇帝所恶时,明家得了君心,又何尝不是成了众矢之的。

    “原明家与千家上官家均有联姻,明千上官三家,该是联盟,但因你而起,三家联盟被毁,明家势大,早已成为众矢之的,但若明家行错一步,旁人取而代之,明家危矣。”莫氏不知千惜可曾听懂她话中的意思,只好把事儿往重里说。

    “男人的世界少不了女人,葳儿成亲,原该有人助他一臂之力,可这些年来,你在庄中,明家的事儿,一直都是葳儿一个人撑着,我虽是葳儿的娘,但能代表葳儿的,只有他的妻。”莫氏再一次着重地点破,人也注意着千惜,千惜应声道:“妾身知道。”

    莫氏瞧着千惜半响,实在是看不出千惜究竟有没有听懂她的意思,但见千惜的举止投足并没有半分胆怯,若是千惜是明白她的意思而有如此反应,那是明家的福份。反之她说到这个份儿上千惜还不明白她的意思,这么一幅不知不畏的,她也只能为儿子头痛。

    只要明卓葳一日不曾厌弃千惜,就凭千惜生下了明卓葳三个儿子,在两个儿子都表现得文武双全,能力不凡之下,就算千惜什么都帮不上明卓葳,明家也不会怠慢了千惜。

    可是,千惜究竟是属于哪一种呢?莫氏活到这把年纪,媳妇儿娶进门了几个,女儿也嫁了出去了,但是,这会儿莫氏才发觉,她以为其他儿媳都是世家出身,气度沉着皆是万中无一了,可跟千惜这一比,她完全看不出千惜所思所想,简直把家里的几个儿媳都秒杀成渣啊!

第五十八章回府(中)

    送走了莫氏,千惜哄着康回睡了,想着莫氏说起明家的事儿,显然明家的状况并不见好,若不然莫氏也不会想着让她回京能帮明卓葳一些是一些。

    想想这么多年来,莫氏可是从来没有出现过,她与明卓葳如何,莫氏只看明卓葳的态度,更不曾提过让千惜回城的事儿。只有在明家极度不好的情况下,莫氏才会这般病急乱投医,把希望放在她这个在莫氏看来并不见得有用的人身上。

    桑婆跟严婆都有属于她们的消息渠道,千惜也大致问了她们,她们也都表示对明家处境的担心,在外人看来明家简得帝心,可有远见的人都看出来了隐藏在这样盛宠之下,明氏的危机。

    此时的千惜,拿不准明卓葳究竟要如何对待她,但莫氏这样亲自前来提出让她回明家的事儿,明卓葳是不愿意她回明家的吧。

    显然明卓葳亦是知晓了莫氏来庄子的事儿,用了膳后直接询问了千惜,“母亲来说了什么?”

    庄子里的事儿,又有哪一件是能瞒得过明卓葳的呢,可明卓葳问了,显然今天她们的对话,明卓葳并没有让人刻意去听,也算是对她们尊重。

    “母亲说让我趋着过年回明家。”千惜为明卓葳脱去外袍,正欲为他解开腰带,明卓葳捉住她的手,“不必,外头的事儿我会办好,你只需好好照看好孩儿。”

    “老爷!”千惜不清楚明卓葳为何会一改之前要她回京的决定,却让她留在了庄子,庄子的生活宁静安祥,若是能如此过一辈子,千惜甚悦。但是,这些宁静是建立在明卓葳甚至是明家的势力强大的基础上的。而上官邀月与千诺的出现,提醒着她,明家并不能一手遮天,明卓葳还忌惮着那高高在上的人。

    “我心里有数!”明卓葳强势地开口,显然并不想再谈下去,可千惜却反握住明卓葳的手。“老爷护着我跟阿弘阿泽,还有阿回,明明我能帮到老爷,我又怎么能视而不见,让老爷孤军奋斗呢。”

    千惜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儿,“我不知自己究竟能帮到老爷多少,可至少,我回明家,能让旁人再无借口明府无人主持内宅,而将更多心怀异心的人往府里送,同样,我会努力打理好内宅的事儿,不会让老爷浪费心思在内宅之上。”

    明卓葳抬眼看了千惜,“你可知回京之后你要面对的局面?”

    “我知,千家往日视我为眼中钉,现下更欲将我除之而后快;上官家,上官邀月因我而被老爷所厌,必然不会轻易放过我。我尚未入京而得罪了两大世家,他们不会正面与我为难,可他们手下的人,那却是不一定了。”千惜娓娓道来,这些事儿,她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却是因为清楚,所以更不会为此而退却,千家,上官家,他们要将她除之而后快,她又何尝不想报仇。

    “可是,我有老爷。后宅的事儿,俱与前朝息息相关,老爷是兵部尚书,掌天下之兵马,位高权重,且无论我做什么,老爷都会护着我的对吗?”千惜昂头看着明卓葳,笑意不减。

    明卓葳凝视着她,“对!”

    “那我为何要怕呢?老爷护我良多,这份恩情,我铭记于心。妾身并非忘恩负义的人,但若有妾身能为老爷做到的事儿,妾身定会拼尽全力。况且,我回京,亦不单是为了老爷,还有阿弘他们兄弟。”千惜如实地说着,明卓葳听着她这样的大实话,虽有些不满,不过,这总是一个好的开始。

    “那你记住,不管出了什么事儿,都有我在。”明卓葳将千惜抱起,放在床上,解开她的衣裳……

    “妾身记住的呢!”……

    回城之事儿,至此定下。临走前,千惜再次真诚地谢过村里的人,虽说明卓葳早已与他们道过谢,并为了表达谢意,亲自下令免租三年,未曾是明家佃户的村民,明卓葳亦送了银两前去。为了护着千惜而受伤的村民,也都请了大夫为他们医治,这倒是让明卓葳的声望在村里盖过了千惜,人人皆道明卓葳是个好官,爱民如子,也是知恩图报啊!

    可明卓葳道谢是明卓葳的事儿,这些人为了救她千惜而受伤,千惜理当亲自表达谢意。

    村里的人,有什么事儿都是喜欢招呼着整个村的人,吃好喝好聊好,千惜也是从小在这样的场面里长大的人,如今要走了,入乡随俗地请了整个村里的人到庄子里好好地吃一顿,喝一回。

    “夫人可是身子好全了啊?”男人有男人的席,女人有女人的地儿,村里的妇人都在后院里头,原该帮着干厨房时的事儿,但庄子里有丫环厨子,都不用她们动手,只能往院里头陪着千惜说说话。

    “好全了,当日是多亏了乡亲们了。”在村里住了许久,村里的人口千惜也算是认得七七八八的,开口询问她的是村长家的媳妇,倒与千惜年龄相仿。

    “瞧夫人说的,咱们村儿能从一个没人肯嫁进来,一年到头不见肉沫的小穷村,到现在家家建起了楼房,虽说不是天天有肉,可这隔三岔五的都能吃到肉来,外头的村里也争着要嫁咱们村,那可是多亏了夫人。还有那年大灾的,外头的村子可是饿死了不少人,得亏了有夫人,咱们大家伙才能平平安安地度过,活到了今天。”一个三十来岁长得很是结实的媳妇子张口说来,瞧她言词清明,条条是道,甚明事理。

    “乡亲们对我的恩情,并不比我给乡亲们的多。所以啊,趋着今天请了你们来,也是有些事儿想跟你们商量商量。”千惜当然不会只请她们来吃饭而已。

    众人见千惜要说正事儿,立刻都靠了过来。

    千惜虽不是他们村里的人,可千惜为他们村里做的事儿,那可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家里的男人常念叨,但凡有些良心的人,也都记在心里,千惜又是那知恩图报的人,一早来啊,家里的男人也都说了,夫人说什么她们只管听着,拿不定主意的,记住了回家再商量。

第五十九章回府(下)

    “这么些年,村里的日子是越来越好,家家户户的都过得不错,刘先生在村里办了私塾,我瞧着村里不少的孩子都是喜欢读书的,所以啊,我跟府里的老爷商量,就在我们村建一个真正的私塾,请几位大家前来当我们私塾的先生,凡是咱们村里的人,都能免费在咱们私塾上课六年,在这六年后,若有能考上秀才的,私塾也会继续供他于读三年,再中举人,私塾同样免费让他再读两年。一应吃穿用度,都由我们明家出。”千惜简单地说清了一系列的计划,有那认得几个字的妇人听得一愣,“这,这,这是……”

    显然是被千惜这消息给震得不轻啊!千惜却还觉得不够,“往后,明家会在村里弄一个作坊,专作一些手工,比如麻衣棉衣的,后头这些事儿,我们老爷会同村长谈妥,现下不过是与你们都说道一声,让你们都心里有个数,提前做些准备。”

    “夫人,这是……”

    “村里的日子越过也好,我想着大家过得更好。”千惜轻声地说话,一群人听着,满心地欢喜无法言语,还是刚刚那村长家的媳妇儿反应过来了,领头地跪下,“夫人,你的大恩大德,我们无以为报,给你嗑头了!”

    有她这么一领头,满村的人立刻都跟着跪了下来,齐刷刷地跟着给千惜叩头。

    “你们不必如此,我也是穷苦人家长大的,大家所求所想的,不过都是吃得饱穿得暖,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大家伙往后啊,一如从前,勤劳勇敢,让家里都能过上好日子。”

    “借夫人吉言。”发自内心的感谢,让气氛越发的融洽。很多年后,当这个庄子成为了新皇朝的标记,更是随着一个朝代的兴起而被载入史册,正是由此而开始。

    一顿饭吃宾客皆宜,王氏这些日子跟着千惜学了许多东西,这一次随着千惜酬谢这满村子的人,也算是真正见到千惜的高瞻远瞩,心里头对千惜的敬佩更进一步。

    “村里的媳妇都是敦厚的人,往后庄子里可就是你当家了,外头的事儿多听多看,与村里的人也要打好关系,事儿不懂没关系,我们可以学,万万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千惜与王氏细细地说话,王氏多少还是有些拘谨,“大姐,庄子的事儿,你还是另找人管吧。”

    千惜瞥了她一眼,明明没有什么特别的,可王氏却感觉到害怕。“大姐,我怕我,管不好。”

    “庄上的事儿,无法都是什么时候该播种,什么时候该收谷,家里的牲畜哪些该卖,哪些要留着。就跟家里的事儿一样,你若要自己给自己压力,也别这些都当是我的东西。这些往后都是阿柏跟你的,你要立起来,将来才能照顾好阿柏,照顾好孩子。”千惜总是耐心地安抚王氏。

    王氏绞着衣角,“可我到现在连官话都说不好。”

    “就这村里能说好一口官话的都没几个,要想学好啊,就多与人说说,说得好说不好的是其次,可总要张口说出去,若是怕了的,那就一辈子都学不好了。”人不能因为恐惧而不再往前走,这是千惜想要告诉王氏的道理。

    “大姐,我,我想学好的。”王氏是听懂了,但这心里没底儿……

    “你无须忧心,凡事总要一步步来。”千惜拍拍王氏的手背,再次以行动表明了她的态度。王氏看着千惜的侧脸,她怕什么呢,赵家都是实在人,她的丈夫待她很好,小叔也敬重她,往日那处处要跟她作对的妯娌也不在了,就连这传说中的大姑子也这般和善。他们待她那样的好,她怎么能因为害怕而退却,没跟他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