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 作者:吴灿新 >

第54部分

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 作者:吴灿新-第54部分

小说: 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 作者:吴灿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一片忙乱的过程中,边春红发现她原来的秘书小蓝两天没来上班。正在寻找中,突然接到市公安局的电话,说蓝云在市郊的一家宾馆的房间里服毒自杀身亡。之所以初步认定她为自杀,是在她死亡的现场上发现了一封她事先写好的遗书。她在遗书中承认在公司的产品中投放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结果害得边总如此之惨,自觉对不起边总,无颜再见边总。
  尽管如此,小蓝既然是春红公司的员工,那么,一切的责任依然还得由春红公司负责。
  但是,小蓝凭什么要在公司的产品中投放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将公司搞垮?这无疑是一个很明显的疑点。
  春红公司坚持要求市公安局为此进行调查,但是却一直没有结果。
  根据上次我妹妹那桩官司的经验教训,我建议边春红通过有关渠道向上反映,督促市公安局加紧查案。
  于是,边春红一方面通过〃外资企业协会〃到省公安厅交涉;另一方面又通过侨联向省政法委报告。同时,又请边春红在香港的哥哥出面,到省里找有关领导申诉。由于三管齐下,果然情况发生了逆转。
  就在边春红焦头烂额的时候,市公安局的调查终于有了结果。经过调查,发现蓝云遗书的笔迹虽然极像她的笔迹,但实际上是有人仿造的,因此很可能蓝云并非自杀。哪么,又是谁谋杀她的呢?她的死是否与在春红公司的产品中投放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有关呢?
  幸运的是,在上级部门的督促下,市公安局进行了数月的艰苦侦查之后,终于发现蓝云的确是被人所杀害,而杀害她的凶手却是春红公司的单副总经理。而在春红公司的产品中投放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的,也是单副总经理与他的情人春红公司的技术员邢安娜。
  正当市公安局准备将单副总经理与他的情人邢安娜双双缉拿归案的时候,他们俩却双双失踪。
  虽然深海市公安局为此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了通缉令,但疑凶单副总经理与他的情人邢安娜一时还没能缉拿归案。因此,许多问题依然还是个谜。单副总经理为什么要杀害蓝云?单副总经理和他的情人邢安娜,为什么要在春红公司的产品中投放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从而导致春红公司陷入困境?他们这样做又会得到什么好处?事实上,直接从中得到最大好处的是大鹏公司,随着春红公司的产品信誉的崩溃,大鹏公司的保健产品的营销额扶摇直上。难道大鹏公司与此毫无关联?牛奋与蓝云的关系与此毫无关系?
  我和边春红对此虽然怀着满腹疑问,但是我们却一个疑问也得不到解答。而摆在边春红面前的严峻事实是,被单副总经理与他的情人邢安娜破坏而弄垮的企业信誉和产品信誉如何能够挽救回来?似乎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
  在这艰难的时候,边春红在美国一家公司任总裁的大哥飞到深海,为边春红出谋划策,帮助边春红重新打开局面。
  就在春红公司起死回生,渐渐走向颇有起色之际,一天夜晚,边春红和一家大客户应酬完毕开车回家,开到一个十字路口上时,突然一辆大货车横向冲出。边春红急忙刹车,但是不知怎么回事,刹车完全失灵,小汽车无法控制地向大货车撞去。边春红立即拼命地打方向盘,但由于距离太近,小汽车还是撞上了大货车,边春红的小汽车当场被撞烂翻倒在地。当交警赶到时,大货车已经跑得不知去向。所幸边春红命大,交警将她从小汽车里救出后,立即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她虽受了重伤,却〃捡〃回了一条命,没有被撞死。
  尽管如此,由于边春红胸部的肋骨断了几根,腹部受伤严重,子宫已经完全丧失生育能力,需要在医院里治疗半年。
  在边春红车祸发生几天之后,我才得到讯息。我赶到医院,看到边春红在香港的哥嫂已经在病房里,我与他们简单地打了个招呼后,立即探望边春红。我发觉边春红躺在病床上,脸部还缠绕着白色纱布,好像完全变了个人一样,整个人变得又瘦又黑,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什么她的命运如此多苦多难?人们常说,好人一生平安,为什么像她这样的好人却总是灾难不断?边春红看到我来了,脸上勉强露出一点笑容,有气无力地对我说,你这么忙,还这么大老远地来看我,真谢谢你了。我对她说,老朋友了,就不要说这些见外的话了。要好好养伤,早日康复。望着边春红一脸憔悴疲乏的面容,说完这些话,我还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我们默默无言地相望着,直到探病的时间快要结束了,边春红才说,伍星,我很快就会好的,你工作太忙,也不要再来看我了。等我伤好后,我们再找时间见面吧。我心中明白,她大概是不想让我看到她这副憔悴的模样,女人都特别重视自己的容貌,总不想把自己的丑模样给人看到。我点点头,和她握手道别。
  出了医院,我和边春红的律师联系上了。边春红的律师姓阎,山西省人,是个中年人,典型的〃国字脸〃,沉着稳重,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我希望他敦促市公安局方面早日把车祸的肇事者查到。从直觉上,我感觉到这起车祸,并非是一起偶然的一般性车祸,特别是边春红的小汽车刹车怎么会突然完全失灵,这其中很可能又有什么阴谋。我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了边春红的律师,他也认为,这种可能性目前还的确不能排除,他会为此事尽力而为。

  我从深海医院回来,接到学校的通知,说目前省委要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公选领导干部。但从公布公选消息至今报名的还不多,现在省组织部要求各个单位进行紧急动员,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人报名参加公选。而我刚好是我校符合报名条件不多的几个人之一,要我响应省委进行人事制度的改革,报名参加全省的副厅局级干部的公选。
  对于从政,我历来没有兴趣,甚至可以说我历来就〃害怕〃从政。就老实话,对于我从政的〃能力〃我自己从来不怀疑。我〃害怕〃的是像我这样性格的人去从政,必定会步履艰难。我从小就追求一种心灵的自由,追求一种较单纯的生活方式。然而,在〃官场〃上,既不可能有〃心灵的自由〃,更不有可能有一种较单纯的生活方式。严格的科层隶属,官僚性的行政运作,理不清的复杂人际关系,不胜其烦的应酬,独木桥式的激烈争斗,这一切,都使我望而却步。还是当个老师好,无欲则静,既能够拥有自己心灵的自由,也能够保持一种较单纯的生活方式。当然,世界上还真难有真正的〃自由〃,〃人在江湖,身不由已〃,既然是组织的要求,特别还关系到对〃改革〃的态度问题,我只好同意学校帮我报名。
  这次全省范围内的公选,是按职位竞选。我参加省高教厅副厅长职位的竞选,这一职位要求很高,必须是有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人才能参加。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种,笔试入围后,再参加面试。笔试进行一天,上午是客观题考试,下午是主观题考试。或许是我对此根本就无所谓之故吧,心情十分放松。一口气做完试题后,交上试卷就出了考场。走出考场时,才发现我是第一个交试卷的考生。由于是第一次公选,省里很重视,特别是新闻媒介特别重视。他们早早就在试场外等候着,一见我这位考生出来,就一拥而上,把我团团围住,要采访我,我想不说什么也不行了。
  于是,我说,这次公选意义重大,是从人治选拔人才到制度选拔人才的一次飞跃。过去〃人治〃选拔干部,主要靠领导。而靠领导,就会容易发生一系列问题。第一,我们常说〃任人唯贤,知人善任〃,而〃贤〃要靠〃知〃,领导如何得〃知〃呢?就只能从他熟悉的人中去得〃知〃,因此,领导对人熟悉的程度决定了他〃知〃的程度。那么越是领导身边的人,越是与领导打交道的人,领导就越熟悉,也就越〃知〃。这样一来,领导干部身边的人被选拔的机会和机率就越多越高。而越远离领导身边的人,相反被选拔的机会和机率就越少越低。这就引发了两个问题:其一,领导身边的人是否最优?如果最优的人不在领导的身边,那么如何被得〃知〃?如何能被任用?如果这样的话,怎么才能保证领导选用的人是优秀者?如果领导身边的人不是最优,那么最优者就丧失了公平公正被选拔任用的机会。其二,既然要让领导得〃知〃,就要与领导打交道;那么这样一来,一心想在仕途上发展的人,就难免会千方百计地寻找与领导打交道的机会。而结果就可能造成这些人心思不在工作上,更不用说会放在为群众谋福利上,而只会放在〃跑官〃上。第二,要〃知〃〃贤与不贤〃,就需要两个起码的前提:一个是认识水平问题,即是否〃明〃的问题;如果领导本身是〃明〃者,就有可能选用好人才;如果领导本身不是〃明〃者,而是〃昏〃者,就不仅不可能选用好人才,反而有可能选用上庸才和坏人。另一个是选拔任用人才的立场问题,即是否〃贤〃的问题;如果领导本身是〃贤〃者,站在为公为民的立场上,就有可能选用好人才;如果领导本身不是〃贤〃者,而是〃不贤〃者甚至〃恶〃者,站在为私为已的立场上,就不仅不可能选用好人才,反而有可能选用上庸才和坏人。更可怕的是,这些选用与被选用的人就有可能结党营私,造成巨大的危害。第三,每一个领导都有自己的爱好、兴趣等,而〃物与类聚,人与群分〃,领导往往会喜欢与自己有着同样爱好、兴趣等的人,而这种〃喜欢〃会直接影响到对人的〃知〃与选用。这样一来,一心想在仕途上发展的人,就会不择手段地投其所好,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结果是,会搞关系的人,善于投机取巧的人,会察颜观色的人,会吹牛拍马的人,善于钻营的人,都更有机会被领导选用。更不用说,一些腐败官员利用手上的权力进行卖官买官了。而公选作为一种〃制度〃选用人才的改革方式,用客观代替了主观,有力地克服了上述存在的一些问题。这种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必须肯定、支持和推进。当然,任何改革方式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因此,制度选人也应当不拘一格,应当尝试多种方式选用人才;同时,公选在笔试和面试的具体方式和内容上,也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特别要加强实践〃检验〃,加强客观性,减少主观性,减少〃身份〃特别是年龄等的限制,让更多更好的人都有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人才是国之宝,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的大局,只有让千百万个出类拔萃的人才,真正找到他们能够充分发挥其才能的位置,我们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
  刚刚被新闻媒体采访完毕,我发现一个好像柳萍的女考生出来。走近一看,果然是她。柳萍这时也见到我了,她连忙上前来和我握手。她告诉我,她也从香港回来参加这次公选,竞选的职位是教育厅的副厅长。我问她,这两年到香港工作如何?她说,很好,很受锻炼。我们又就党校的一些人和事交谈了一番,然后道别各自回家。
  一周后,笔试成绩出来了,我虽然分数不低,但在我所竞选的职位系列中,排名第十一。而入围者为前十位,我当然是〃名落孙山〃了。然而我却很高兴,因为能够让那些比我更优秀的人才,或者说更愿意从政的人才入选,是一件大好事。我有一种解脱之感,让人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并非幸事。世界上的位置多的是,但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幸福的事。
  又过了一个月左右,报纸上公开了最后被选用上的考生名单。在这份名单上,我看到柳萍被选用为教育厅副厅长。
  信仰就象一朵昂首挺胸、洁白无瑕的百合。
  克.罗塞蒂语。
  《希望》

  舌战〃群儒〃
  我又一次前往东方明珠香港,这次到香港是来开〃生态伦理〃国际研讨会。
  参加〃生态伦理〃国际研讨会的代表主要来自西欧各国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代表。
  研讨会一开始,争论就特别激烈。对于〃关爱自然、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会者都表示支持和赞同。但是就生态伦理的基础理念〃价值〃问题却争议颇多。
  西方学者认为,价值是先在的、自在的、内在的。用我们的话来说,也就是〃价值是第一性〃的。我表示了异议,我认为,这种认识是把事物的〃属性〃本身,误作为〃价值〃。事物的〃属性〃无疑是先在的、自在的、内在的,但就事物的〃属性〃本身而言,它不能生成〃价值〃;它只不过是为价值的生成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基础。任何事物的〃属性〃,只能在与主体的需要关联中才能生成〃价值〃。也就是说,〃价值〃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