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医匡九合 >

第361部分

医匡九合-第361部分

小说: 医匡九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见此情此景,李达明脸一下子就拉了下来,然则也只是“一下子”而已,很快他又恢复了常态……因为牛录额真索伦多正盯着他看呢!

    索伦多二十多岁。原本也只是正白旗旗主多尔衮的心腹侍卫罢了。要说他的来历,得先从黄台吉和多尔衮说起……政治,永远都是那么肮脏。

    奴儿哈赤一生儿子众多,黄台吉是第八子。而多尔衮是第十四子。也不知道“八”是不是代表“发”,反正在奴儿哈赤末年,黄台吉后来居上。他在汗位的争夺中渐渐超越

    了其他成年皇子,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人。

    但是,此时奴儿哈赤的大福晋。也就是相当于“皇后”,是多尔衮的亲生母亲阿巴亥,却与黄台吉没有一个永乐通宝的关系。

    皇后,向来在皇帝死后,对于立嗣有着极大的发言权。黄台吉先下手为强,*迫阿巴亥为奴儿哈赤殉葬。

    阿巴亥答应了殉葬的要求,作为交换,要求黄台吉以后照顾一下自己的亲生儿子多尔衮和多铎。当时黄台吉拍着胸脯,当着众人的面那是麻溜地一口答应了。

    然则,多尔衮在母亲死后多年。依然只混了个和硕额真,连贝勒爷都没混上。

    若是多尔衮的母亲泉下有知,一定会化作厉鬼,前来找黄台吉索命……这也只能说明她头发长,见识短,玩政治太嫩了!

    以阿巴亥“大福晋”的身份,联络几个摄政王共扶多尔衮上位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偏偏她相信了黄台吉自己当大汗,照顾你儿子的鬼话。

    阿巴亥肯定没读《三国演义》,估计她只认识蒙古文。不认识汉字。可惜黄台吉那可是熟读三国呀,学着曹公一句“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就让她满怀期望地殉葬

    了……

    多尔衮一直混得不咋的,后来女真王公大臣实在看不过去。很有些闲话传入黄台吉耳中。黄台吉汗位已固,多尔衮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便赏了个正白旗的旗主给他。

    这索伦多,从多尔衮母亲殉葬之后,便“忠心耿耿”地跟着多尔衮历经艰难困苦。好不容易主子多尔衮当上旗主了,自然他也荣升牛录额真。

    说白了。这索伦多眼水还不错,烧冷灶烧成功了。

    现在,他可是多尔衮跟前的红人,又岂会将李达明放在眼里?

    “李达明,先前本额真刚到金州卫城之时,你说全金州卫的明军都被杀光了,对吧?”索伦多冷冷地瞥了李达明一眼,嘴里蹦出的话更冷。

    李达明浑身一哆嗦,舌头打起结来:“额……额真大人,是……是啊……”

    话刚出口,李达明猛地意识到,恐怕事情有些不对……

    那米房明先前是宁远小苍峰的山贼,后来被明军剿灭,来沈阳投靠自己,封了一个把总的官儿。

    顺带一提,历史上金国的汉人仆从军准确的说应该是叫汉军旗……因为真正的汉八旗是在黄台吉末年才成立的,然则也不知为什么,张力穿越而来之后,汉j嗷嗷多,黄台吉

    在崇祯五年便成立了汉八旗。只是汉八旗的编制暂时还是用的明制,例如把总、千总等等。

    金国的牛录准确来说是一种部落生产和军事合一的社会组织,人数也不定,基本编制是三百人,但也有千余人的,全凭大汗的旨意。汉军旗显然不太适合用牛录这一编制,

    故而暂时用的是明制。

    李达明记得米房明麾下的二百余“二鞑子”乃是驻守金州卫城西南的兔儿屯,他怎么突然跑回卫城来了?

    “啪……!”索伦多猛地一拍桌子,怒道:“好你个李达明,竟敢蒙骗本官!”

    李达明心神一凛,正惊疑间,又听到索伦多继续说话了。

    “兔儿屯昨日来了一队明军,约摸七八百人,将屯子占了去!这还了得?!”

    李达明顿时倒吸一口凉气,难道还有东江镇的溃兵?先前金州卫城和旅顺城攻击都颇为顺利,明军战死的和投降的之外,确实也还有少数人跑了,难道是……

    米房明笑嘻嘻地附和索伦多道:“额真大人,这部明狗溃兵穿着黄龙那狗贼的孝衣,军中还带着一口棺材,正是黄龙的!”

    李达明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原来米房明这狗贼越过自己直接跑去找索伦多,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未完待续。)

第364章 墓地

    当初金州卫城的明军守将,东江镇总兵官黄龙的下落众说纷纭。有说自杀的,有说死于乱战的,反正尸首一直没有找着,确实让李达明很不爽……破城获得敌军长官的尸首的话,那可又是大功一件,可是找遍了全城都没找到。

    现在这一队突然冒出来的明军溃兵,竟然带着黄龙的尸首,这尼玛简直就是唐僧r啊!

    金国大汗黄台吉对于明军总兵级别将官的首级那是非常看重的,正如崇祯二年攻打北京城之故事。当时黄台吉在北京城下将沿途击杀的明朝总兵官赵率教等人的首级高高悬挂,严重地打击了明军的士气。

    眼下大汗正在征明途中,若是将总兵官黄龙的首级送到军前,那一定是大功一件呀!

    也只短短一瞬间,李达明就明白了形势……这份大功跟自己没份了,显然已经被牛录额真索伦多视为禁脔……

    果不其然,索伦多直接就开口了:“那队明狗约摸七八百人,按说去一百女真勇士就足以打败他们了,不过……”

    顿了一顿,索伦多剑眉一挑,冷冷地接着道:“这次却要将所有明狗全数歼灭,不许有任何一人逃脱!李达明听命!”

    李达明硬着头皮上前两步,朗声应道:“末将听命!”

    “你他娘的不长记心是不是?狗奴才!”索伦多顿时就火了,因为他来金州卫城以后就再三强调过,以后李达明必须自称“奴才”。

    “奴才听命……”李达明悻悻地回了一句,索伦多心头火这才渐渐平息。

    “呸,狗奴才!听着,你带两千汉狗跟本额真出阵!”

    “喏……”

    李达明有些气不过,小声地道:“额真爷,小的……呃,不,奴才……大汗已经许奴才抬了籍,现在也是正白旗的呢!”

    索伦多顿时火冒三丈。怒斥道:“没听见本额真说你手下的两千汉狗吗?本额真可没说你!你手下两千人都抬籍了?!”

    “唔……”

    ……

    兔儿屯位于金州卫城西南六十里,张力当初选择这个地方作为辽南鞑子的墓地,实在是存了一番心思在里面。

    还记得两年前,自己刚刚穿越而来的时候。有一次与安子聊天……他说他姐姐当初就是嫁到了兔儿屯,后来遭了鞑子的兵灾,全屯都被屠戮一空……

    若是可能,张力甚至还想第一战收复莲花屯或者孔家庄,也不知那孔老爷和孔夫人还在世么?

    虽说当初自己受了些白眼。不过若是没有给孔夫人治病得到那许多粮食银子的话,母亲宋秀娘就无法安置,自己也不可能去蓬莱县……后面的一切遭遇,说到底还得感谢孔府那些钱粮呢!

    可惜莲花屯和孔家庄乃是在金州卫城东南,自己从西边登陆,现在是不可能先打那里的。

    此刻张力和高元良站在兔儿屯东边的一座小山岗上,浓密的树林很好地掩饰住了四千人马。而不远处兔儿屯中,伊泽带着一千人正伪装成“明军溃兵”,在那驻扎着,等待金州卫的鞑子前来攻打。

    很老套的战术。诱敌而已。

    “元良,你知道我为什么要选择兔儿屯作为诱敌之地吗?”

    高元良站在张力身后,先前一直在琢磨着形势……兔儿屯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伏击地点。在兔儿屯南边,还有虎牙屯,那里地势险要,更加适合伏击……

    高元良微眯着眼睛,沉声道:“大人,依属下见解,这兔儿屯地势似乎不如虎牙屯险要呢!那虎牙屯三面临山,一面靠河。要进入其间必须走一段三里左右的狭长谷地。咱们若是在那里设伏的话,定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张力微微颔首,笑着道:“嗯,不错。那里确实是一处伏击的绝佳之地。”

    高元良见张力赞同自己的看法,不由得心里有些纳闷,看向张力的眼光带着几分疑惑之色……似乎是在说,既然虎牙屯更适合伏击,为什么咱们不选择那里呢?

    张力眼睛看着东边金州卫城的方向,淡淡地道:“咱们知道虎牙屯地势险要。建奴又岂会不知?他们若是龟缩在金州卫城不出来,只派小股兵力前来,那咱们的诱敌之策就失败了。元良你要知道,攻城的话咱们伤亡太大,而野战则是我军以重击寡。扬长避短,才是行军打仗最最重要的方面,而无需拘泥于教条。如何让敌人放心大胆地前来兔儿屯,比其他任何事情都要重要。”

    高元良神情一凛,显然明白了张力的用意,不由得连连点头,钦佩地道:“末将受教了!”

    顿了一顿,高元良接着道:“大人,这次咱们伪装成东江镇总兵官黄龙的溃军,还专门炮制了一口棺材,说是装着黄龙的尸首……鞑子最重视高级将官的首级,那金州卫城的守将肯定会倾巢而出呢!毕竟这里的东江镇溃兵都是些孤军,没有任何外援,鞑子也不会想到竟然有人会登陆辽南……”

    张力淡淡一笑,小声地道:“以利诱之,十事成**。为人、做官、打仗,都是如此……以后你要牢牢记住这一点,善加运用,同时也要警醒自己,不可被敌人所诱!”

    “末将明白了!”

    两人正在说话之际,突然一骑快马疾驰而来,张力和高元良立刻迎上前去。果不其然,马上之人正是斥候队长夜生。

    夜生拨马来到张力和高元良身前,翻身下马,行过军礼之后,急促地道:“大人,金州卫城的鞑子果然倾巢出动,人数约摸在两千多人!”

    张力微微颔首,而高元良在一旁则更是万分钦佩……若是在虎牙屯设伏,鞑子肯定不会倾巢而出!

    张力眼睛中一抹精光掠过,平静地道:“真奴多少人?二鞑子多少人?”

    夜生连忙回答道:“真奴约摸三百,领头之人看装束应该是牛录额真,想必是他那个牛录全数出动了。二鞑子约摸有两千之数,领军的是李达明,此人属下认得……”

    张力微微有些诧异,脱口而出道:“你认得?”

    夜生点点头,道:“以前他来宁远卫城打过仗,乃是汉j李永芳的侄儿!”

    张力冷冷地道:“数典忘祖之辈!自作孽,不可活!”(未完待续。)

第365章 善后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在睡梦中被一声“不好了,万岁爷杀人了!”惊得跳出了被窝,飞快地奔到御书房的时候,鞋子甚至都只穿了一只,衣扣也没有扣全,大口地喘着粗气。【】

    当王承恩冲进御书房的时候,通红的脸却又顿时变得铁青……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血淋淋的现场,他几乎腿一软就要跌倒在地。

    皇宫中打杀太监宫女那也是常有的事儿,不过以往都是拖到外面去办,直接格杀当场,地上还滚着两个血淋淋人头的,这还是第一次遇见。

    不过王承恩毕竟上了年纪,入宫服侍也已经多年了,他早已积累了足够的人生历练和办事经验,个性也还稳重老成。事到临头,倒也还不至于太过慌乱……此刻,他一咬牙,先稳住自己的心神,而后反手关上了御书房的门,先拿眼光一一地扫遍了在场的几个太监,放出严厉冷峻的声音,一字一句地道:

    “你们都给咱家听清楚了,这里发生的事,就只有这几个人知道,只要再多上一人知晓,咱家立刻也将你们的脑袋砍下来……你们在原籍的亲属,一并灭门!”

    御书房中的那几个小太监原本已经吓得浑身哆嗦了,这下子抖得更加厉害,一个个跪倒在地,几乎都要哭出声来:“小的们绝不敢多嘴!”

    王承恩心中微微叹了口气,若是以其他掌事太监的脾气,这几个人那是一个都留不得的……谁让自己信佛,愿意多做些善事呢?

    心里虽然这么想,可是王承恩嘴上却冷冷地道:“你们不但嘴巴要关严,待会儿出去的时候,脸上的神色也要给咱家放得跟没事儿人一样!”

    说完这话,王承恩命太监们抬了两个担架来,先把坐在地上抽搐不已,已经神志不清的崇祯皇帝抬上担架,盖上一条厚毛毯。准备抬到其他宫殿去。另一个担架则抬上了那两具无头的尸体,也盖了一条厚毛毯,抬到宫外去处置,而其他的人则是用热水来清洗室内的血迹。

    可是。毁尸灭迹的事儿容易处理,要把崇祯皇帝送到其他宫殿可就难了……无论是哪一个妃嫔见到了万岁爷现在的模样,不受到惊吓那就怪了,这事儿也就更加难以封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