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医匡九合 >

第367部分

医匡九合-第367部分

小说: 医匡九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辅大人和次辅大人是一定不会做滴!

    ……

    大明崇祯六年七月初七日,延庆州陷落;

    七月十六日,居庸关陷落;

    七月二十三日,昌平陷落;

    八月初二日。怀柔卫陷落;

    八月初九日,通州陷落!

    短短一个月时间,北京城周边卫所关卡,尽数落于建奴之手!

    孔有德的汉军旗战功最是彪悍,他们只管攻城,不管劫掠。劫掠的事儿,留给满蒙大老爷们。孔有德一门心思要的是军功,而非金银财宝!

    所以,在孔有德将“投奔沈阳,吃猪吃羊”的口号改成“天子轮流做,今年到大金”之后,很多宣府、北直隶的城池守将望风而降!

    黄台吉大喜过望,立刻授予孔有德“灭明将军”的职位,史无前例地给一个汉人挂了将军印,这把孔有德感动得眼泪哗啦,自然是愈发地卖命攻城了。

    很快,他手下的汉军旗从三万人急速膨胀到了六万“雄师”,真真是一员福将呀!

    再后来黄台吉带着正黄旗和镶黄旗两旗的兵马,与孔有德的汉军旗一道,进驻了通州城。

    通州城的守御官厅之中,黄台吉背剪着双手,眉头紧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要紧的事儿。孔有德带兵驻扎在北京城外,故而黄台吉身边只有“金国第一谋士”范文程一人而已。

    范文程看着迟疑不决的黄台吉,心头敞亮:大汗对金国八旗和蒙古八旗的控制力还是差了一些,这帮龟孙子,呃,不,这帮勇士们一劫掠明国城池,立刻连他爹他娘是谁都不知道了……

    另两路女真八旗还好一点,行军路程耽误得不多,可那蒙古八旗,尼玛听说都要跑山东去了……

    昨日蒙古王公快马来报,说他们要打到南京,劫掠十万美女回塞北……呃,不,是要切断明军南方的援军……这尼玛说出去,谁会信?

    所以昨日大汗黄台吉暴怒了,将蒙古信使臭骂了一顿……

    “臣启大汗,蒙古诸部落乃是我大金国最好的朋友,耽搁些时日,那也没多大的事儿。”范文程轻飘飘地说了一句,将黄台吉的注意力拉了过来。

    紧接着,范文程又道:“跟着大汗有r吃,跟着林丹汗只能吃草……这个道理,蒙古友军这一次想必深有体会了!臣,恭喜汗王!”

    黄台吉一怔,旋即也反应了过来……那些蒙古墙头草们,爱吃点啥就给点呗,不然自己说话又怎么会那么好使?

    一声伐明令下,顷刻间呼啦啦地就聚集了接近十万的蒙古大军?!(未完待续。)

第376章 围城

    黄台吉微微颔首,又思索了一会儿,终觉得要想马儿跑,还是得给马儿吃草。那汉军旗都是些奴才不说,也就那n性。蒙古诸部落不同……自己的福晋和侧福晋都是蒙古人呐,蒙古至少是二等公民,汉人么,和牲口差不多的玩意。

    不过,这话可不能明说,本汗王可是标榜“满汉一家亲”呀……

    我的亲亲宝贝,没汉人开门,沈阳辽阳又怎么打得下来?

    没汉人去填红夷大炮的坑,我女真勇士又怎么打明国的坚城要塞?

    所以,对蒙古人也不必太过于苛责,让他们多抢些财帛女子吧!

    一想到此,黄台吉看范文程的眼神又带了少许赞许之色,仿佛他心里真的是“满汉一家亲”一样……

    “汗王,那明国京城城防太坚固,而且红夷大炮又多,恐怕硬攻不行。”范文程捋了捋稀疏的山羊须,淡淡地道。

    黄台吉点了点头,眼下的形势他自然也很清楚:“范先生,那咱们应该怎么办呢?呃,不,如之奈何?难道还像此前一样,劫掠京师以后,就撤军吗?”

    黄台吉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甘,恨不得天降大火,将那明国京师的城墙烧个精光……

    范文程微微一笑,朗声道:“汗王,此次咱们便来一个围城三月,切断明国京师的补给,看那明国如何应对?”

    “围城?切断补给?”黄台吉猛地一惊,这……

    说实话,金国大军就算是十五万人全数到齐,也围不住北京城。原因么,大家都懂得,北京城太他娘的大了,七环八环房价都几万一平了……呃,扯远了……

    虽说北京城在明代也大概等同于后世首都二环、三环左右的大小,然则还是太大了!它可不是什么锦州、宁远,由于面积太大。根本没法围城。

    若要像铁桶地一般围住,起码要四五十万大军才有可能!

    那么,范文程说围城,是什么意思?

    “范先生。北京城太大,恐怕……”

    范文程干咳了一嗓子,笑着道:“臣启汗王,咱们只需要牢牢围住北京城的东边,北京城就得不到补给。大汗想必也知道。明国京师的补给,正是依赖咱们现在脚下之地!”

    “脚下之地?”黄台吉下意识地去看自己的脚下,不过很快就反应了过来:“通州!”

    “正是通州……京杭大运河的北端!明国京师依赖南方的补给,物资尽数从京杭大运河运来,咱们占据着通州,他们恐怕就只有在京城里啃树皮了!”

    黄台吉眉头皱了起来:“范先生,明国也可以从陆路运输呀!北京城西边和南边,不是宣府、大同、山西、河南各镇么,再往西是陕西……”

    范文程笑而不语,意味深长地看了黄台吉一眼。不过好半晌过去。黄台吉还没想明白,范文程不得不摇头晃脑地道:“汗王,那河南、陕西、山西,现在可不太平哟!”

    “啊!……”黄台吉终于明白了。

    原来如此!

    可不是吗,明国北京城西南边的那些地方,全是流贼作乱的地界呀!

    嘿嘿,流贼么,本汗王最喜欢了。若没有流贼作乱,明国集中兵力在辽东跟大金国死磕的话,虽说金国也不至于败亡。但是绝对不如现在这样,想来北京城就能来。

    若是围上几个月,反正金国大军补给无忧……随便抢么,北直隶抢完了还可以去山东抢嘛……北京城可就难受了!

    没准到时候崇祯小儿跪地投降也未可知!

    一想到此。黄台吉猛地一拍大腿……不曾想太过激动,这一下拍偏了,拍到了他的小腹“将军肚”的肥r上面……

    “好计策!”黄台吉脱口而出,堪堪掩饰住了自己的尴尬。

    范文程何等人也,岂会让大汗难堪?他立刻装作什么也没看见,一脸谄笑道:“微臣驽钝。主要还是汗王英明呀!”

    “哈哈!哈哈哈……”

    ……

    团山军,出阵了!

    尽管张力很着急,但是扩军整军还是花费了一些时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这一次张力史无前例地带上了三万大军,其中一万五千正兵,一万五千预备役。

    说是预备役,实则也比大明边军强上许多。火枪兵有一万,余者步兵一万,骑兵五千,炮兵三千,还有两千辅兵。

    先前是军备物资不足,无法扩军。如今在金州卫大捞了一笔之后,团山军按照一比一的老带新比例,迅速扩充了队伍。

    张力直接将高元良升任了副将,而伊泽、朝鲁、木头全数提拔为参将。

    当然,并没有什么朝廷的委任状,但是在团山军中,张力说你是什么职位,你就是什么职位,朝廷的诏书,狗p都不是。

    留守团山堡的都是些民兵,看起来很凶险,根基不稳么……实则张力也是计算得非常清楚。

    鞑子大军在关内呢,祖大寿被死死困在锦州城中,而新任的山海关总兵吴三龟已经带兵入北京勤王了……

    张力也有勤王诏书,人家去“勤王”,你祖大寿敢端勤王大军的老巢,你是要造反么?

    所以,至少在鞑子回师关外之前,团山堡很安全。

    更何况,祖大寿若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打团山堡,张力不介意立即回师,将宁远卫城收入版图。正愁着没借口收了宁远卫城呢,祖都督你来打团山堡吧!

    不得不说,这勤王诏书挺好使,张力的团山军顺利地通过了“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浩浩荡荡地往京师赶去。

    此刻,一辆八马拉行的马车之上,里面坐着张力,还躺着一个人。

    张力不爱讲什么排场,就算平时坐马车,四马马车就足以了。但是,这次一起跟他回京师的人,必须坐八马马车……

    因为八马马车,安稳,舒适。

    张力轻轻地拉着若晨的小手,呓语一般地道:“若晨,到了京师就好了,京师有良药,可以治你的病。”

    而在张力身旁坐着的,赫然便是玄阳子道长。

    玄阳子微微叹了口气,问张力道:“张力,你想清楚了吗?这件事……”

    张力重重地点了点头,用不容置喙的口气说道:“道长,我想清楚了。为了救若晨,即使让我拼上性命,也在所不惜。”(未完待续。)

第377章 对峙

    经过了七日的急行军,团山军抵达了京师西南。

    卢沟晓月……正是晓月山庄!

    张力的团山军直接就开到了卢沟桥附近驻扎,而前敌指挥部么,自然就是晓月山庄了。

    这段时间,各地勤王的大军陆陆续续开到了京师附近。然则没有一支部队敢去京城东边、南边和北边,尽数都龟缩在西边。

    京师西南方向的团山军,已经是最接近建奴营地的明军了。

    张力自然也不傻,不可能孤军前往通州、怀柔、昌平那些地方,那里现在全是鞑子,卢沟桥附近的地方已经是极限,张力也不愿意晓月山庄落入鞑子手中,所以再研究了一番形势之后,驻地选择了卢沟桥附近。

    晓月山庄新开辟了一个议事大厅,显然以前那种地下密室不适合做军议大厅。新上任的将官们都去监督兵卒们挖壕沟去了,所以整个议事大厅显得有些空空荡荡,只有两个人……

    张力和玄阳子道长。

    按说军国大事,道长自然是不会参与其中的,不过此刻张力也不是议的军事,而是自己的私事。

    玄阳子瞥了一眼端坐主位的张力,心里颇有些惴惴不安。

    自己的这个女婿,实在是让人捉摸不透……不过玄阳子也不能公开挑明这层关系,在这个礼法森严的时代,不管怎么说,静萍的父亲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徐光启。

    玄阳子微微叹了口气,原本张力已经派人前去苏州接外孙女儿来团山堡了,可是现在情况起了变化,金国入寇了……所以外孙女儿暂时还不能北上,南方安全一些。

    现在,要跟张力商议的事儿,却不是自家的事,而是若晨的事……

    议事厅里气氛有些沉闷,张力一直没有说话。良久之后。玄阳子终于忍不住了,开口道:“张力,你有把握吗?真的是他?”

    张力一怔,将思绪收了回来。他看了玄阳子一眼。眼睛中泛着精光:“我确定以及肯定,是他。”

    玄阳子似乎有些不敢相信,小声地道:“贫道也不方便问具体的原因,不过你一定要小心行事,不可鲁莽。”

    张力点了点头。淡淡地道:“多谢道长,晚辈心中有数。”

    顿了一顿,张力冷冷地道:“他在我这里有眼线,我在他那里,亦是一样。”

    玄阳子眉头抽动了一下,很快又皱了起来,细细地品味着张力的话。

    不多时,张力站了起来,意味深长地看了玄阳子道长一眼,微微一笑。道:“这件事先不急,眼下还是先处理勤王的事情。”

    玄阳子点了点头,缓缓地道:“国事为重,正该如此。”

    ……

    各地勤王的大军,在京城西边和南边安营扎寨,而建奴则死死扼住北京城的东边和北边,双方隔着无定河对峙。

    无定河上的桥梁,早就被明军炸毁,只是卢沟桥眼下在团山军的控制之中,张力并不希望这座金元时期的古迹。在这个时空毁于一旦。

    朝廷似乎遗忘了团山军,也没人出城前来“犒军”,似乎他们也不相信,一万五千人编制的团山军。呼啦啦地来了三万,怕不是弄了些农民来充数?

    朝中“衮衮诸公”们认为,眼下靠得住的,自然还是蓟辽总督洪承畴洪大人带来的蓟辽兵呀,特别是山海关吴总兵的五万大军,一看架势就知道比团山军靠谱。

    那团山军在卢沟桥附近成天挖壕沟。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进水了,指望壕沟据马?人家建奴这次是攻城,又岂会用骑兵攻城?

    张力却不以为然,他要做的,自然是修好工事,等待时机。

    张力心中很清楚,后来的明清大决战……松山之战,明军和清军几十万人在广宁卫的松山整整对峙了一年……

    难道这次北京之战,也是要旷日持久的对峙吗?

    然则形势很快产生了变化,因为另外两路女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