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医匡九合 >

第9部分

医匡九合-第9部分

小说: 医匡九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登州府衙的正门,是三间关闭着的仪门,上面挂着牌匾,写着“东海首郡”四个大字,张力琢磨这大概是这个时代对登州府的雅称吧。后世登州府大概是山东烟台、威海一带,北边和东边都是海。两海临一府,海阔天平,自是造化之功。

    这仪门平时一般是关闭着的,只在知府大人出巡,恭迎上官,喜庆节日时才有开启。就好像后世古装电视剧中,官员们迎接上级的场面,经常能听见下级官员说“放礼炮,开中门迎客!”又或者官员接圣旨时常说“摆香案,开中门”,这个中门,就是指的这三间仪门。

    仪门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小一点的角门,这里才是供官吏们平时出入的。

    大门右侧还立着一块牌坊,上面写着“宣化”二字,意思是说官员代表皇帝,向庶民百姓传达皇帝的德意,弘扬儒家的教化。

    总得来说,登州府衙让张力颇为失望。

    原本张力以为以堂堂一府之尊,这官衙必定是高大上了。结果这衙门与后世那巍峨的县政府、市政府相比,小巫见大巫,简直可以用破败来形容。

    其实张力也不是很清楚,这古代讲究“官不修衙”。一任官儿只是三年,又没有所谓的维修资金,只要凑合着能住,哪个当官的又肯自掏腰包去修衙门,便宜后面的官儿?

    正想着,一声呵斥声传入张力的耳朵:“你二人在这鬼鬼祟祟的看什么?”

    张力一看,原来是守门的差役。

    康兴安上前道:“门房大哥,我们是来给知府老爷诊病的,麻烦通报一声。”

    “什么?你?——”那门房瞪大眼睛盯着康兴安。

    康兴安一见门房误会了,连忙闪开身子,赔笑道:“门房大哥误会了,不是我,是力哥儿。”

    张力正要自报家门,那门房大笑道:“哈哈哈!就这小子?哈哈哈……哈哈……”

    张力脸上挂满黑线,那门房继续笑道:“咱们知府李大人确实是体弱多病,也经常召些郎中来府衙治病……不过,你这小子胆子也真够大的,就凭你这年纪轻轻的穷小子,就想进去骗钱?”

    张力登时一口气没顺上来,见康兴安想要上前争辩,张力一把将他拉了过来:“我们走。”

    “等等!”一声黄莺般悦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张力转头一看,却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

    这小姑娘身穿枣红底绣菊花交领袄袍,身上披着羽蓝底锦缎蝉翼纱。一头整齐的青丝,梳成风流别致的双环髻。

    张力有些诧异,这小姑娘长得好生水灵,衣着打扮一看就是富贵显赫人家出来的,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灵动之气,让人看了平添几分喜爱。

    小姑娘打量了张力一眼,轻启朱唇:“你是郎中?”

    张力微微一笑:“正是。”

    小姑娘想了想,道:“说吧,你叫什么名字,我正好要去找李大人,顺便帮你通报一声。”

    张力吃了一惊,这小姑娘什么身份,口气如此之大?

    来不及多想,张力道:“有劳小姑娘通报李大人一声,就说昨夜施展金针回阳之术的小郎中在府外等候。”

    张力故意将“金针回阳之术”几字加重了几分语气,听得那小姑娘一愣。

    很快小姑娘回过神来,道:“好,我这就去。”

    也不等张力询问,那小姑娘径直走向府衙大门。那门房正要阻止,只见小姑娘手中一件东西一晃,门房立刻点头哈腰,退至一旁。

    康兴安看得有些傻了,喃喃道:“这小娘子,太美了!”

    张力一皱眉:“她刚才说啥你听见了?”

    康兴安擦了擦口水:“没有,我只恨不得再多长几双眼睛,哪里听见她说啥?”

第十二章 疟疾?

    张力等了许久,也不见那小姑娘出来,正有些纳闷,一名青袍小厮从府中快步走出。【全文字阅读】

    那小厮盯着了张力看了半晌,似乎有些不太相信:“你就是小神医?”

    张力道:“不敢当,正是在下。”

    小厮皱了皱眉头道:“哦。小神医这身打扮还真是——小神医请回,老爷今日有急事,脱不了身。”

    张力一听此话,虽有些悻悻然,也只好和康兴安一起打道回府。

    眼见天色还早,两人决定在这蓬莱县城中逛一逛。

    “力哥儿,昨日刘先生封了六十两银子的谢仪,加上此前带了四十两的盘缠出来,咱们已经有一百两银子了呢!”康兴安一边说,一边数着手指头。

    张力笑道:“怎么,你有什么想法?”

    康兴安道:“我和刘府的杂役闲聊的时候,听说这蓬莱县城中,两进的宅子,才卖七十两银子……”

    原来这小子想置一处宅子,这倒也符合他的性格,小富即安嘛。

    不过张力非常清楚,这蓬莱县城绝非自己理想的落脚之处。

    虽然孔有德现在是在天津卫那边闹腾,但距离可并不远。如果记得没错的话,一直要到崇祯六年,登州府才会彻底安定下来。

    张力摇摇头道:“不急。”

    见康兴安神色有些落寞,张力打趣道:“咱们可以先租一处宅子。咱俩都是单身汉,留点银子各自娶一房媳妇才是正理……”

    康兴安哈哈一笑,连连点头:“还是力哥儿想得周全,哈哈!”

    张力想起此前那门房盯着自己看的眼神,心里就来气:真是狗眼看人低!后来那小厮看自己的眼神也是一样……

    此前或许还不觉得,因为刘府的人见张力医术高超,都礼遇有加。可是终究自己要出去混,这一身乡野小子的打扮可不行!

    张力记得明代龚炜的《巢林笔记》里面就说过“家无担石之储,耻穿布素。”意思就是连家无隔夜粮的人,也以穿布衣为耻。

    张力嘴里蹦出几个字:“安子,咱去换身行头!”

    康兴安大喜,连忙道:“我是早想换了哩,不过看力哥儿平时挺节俭的,又不好说。”

    张力轻轻摇头,无论古今,这人靠衣装马靠鞍都是至理名言!

    街道上衣铺众多,不过多数都是量体裁衣的裁缝店,需得三五日以后才能拿到衣服。最后张力总算寻到了一家成衣店,两人各自添了一身行头。

    从成衣店出来,没走多远,前面街上一阵喧哗之声传来,张力不由得加快了几分脚步:前边又发生什么事了?

    “快!快去报告衙门,这老婆子是疟疾啊!”

    “我的天,疟疾?那不是瘟疫么?!”

    “你,你他娘的再胡说八道,老子撕了你的皮!”

    ……

    张力走近一看,原来争吵声是从一家医馆传出来的,这医馆挂着一副牌匾,写着“回春堂”三个大字。

    只见医馆中一名怒目圆睁的黑脸汉子,双臂肌r虬结,额头青筋暴起,正扶着一个老太太。而他身旁则围着几名药铺小二打扮的人,那药铺的坐堂郎中正气急败坏地大声喝斥。

    这郎中约摸四十岁上下,个子不高,一身青色长袍,头戴方巾,脚下穿着一双黑色布鞋。

    只见那郎中怒道:“这老婆子忽冷忽热,肯定是疟疾,你这汉子怎们还在这里胡搅蛮缠,不怕我派人去报官?!”

    那药铺跑堂的有四五人,将汉子往药铺外推。可不管怎么拉扯推拽,黑脸汉子身子都没有移动半分!

    张力一眼看出,这汉子恐怕是练家子,手上有些功夫,也不知为何与这郎中发生冲突。

    张力有些好奇,为了看得明白一些,往前走了几步。

    那黑脸汉子道:“潘郎中再给俺娘看看,俺娘右胸疼痛难忍,可不是疟疾啊!”

    姓潘的郎中道:“你送你娘来的时候是浑身发冷,我看诊的时候居然又全身出汗,这才短短一炷香功夫,又开始全身发冷,这忽冷忽热的症状,不是疟疾又是什么?!”

    黑脸汉子道:“俺娘确实忽冷忽热,可俺每日都在娘身边伺候,如果是疟疾,我怎么不得病?”

    潘郎中面噙冷笑,露出不屑之色:“疟疾总有三五日潜伏期,你没发病也不奇怪!”

    黑脸汉子急道:“我娘这病已经有一年多了,此前在莱州府也是看过郎中的。只是右胸最近越来越疼,这才来回春堂求医,怎么可能是疟疾?”

    潘郎中黑着脸道:“你这汉子是质疑我的医术?你为了缠着我求医,满口的胡言乱语!”见药铺小二好几人都奈何不了他,对跑堂的道:“快去报官,这汉子有几分蛮力,让官府来收拾他!”

    黑脸汉子立刻便要发作,只是他老娘死死拉着他的手,眼中满是哀求之色。黑脸汉子见老娘这般神情,叹了口气,就要扶着母亲往外走。

    “潘郎中说这老婆婆是疟疾,不知道有什么凭证?”堂外传来一声稚嫩的男音,众人一看,正是张力!

    张力一边说,一边走到老婆婆身边,仔细打量起来。

    “什么人?敢来我回春堂撒野?!”潘郎中一声怒喝,眼睛通红,额头的青筋一根根地暴起。

    张力微微点头,示意黑脸汉子和老婆婆不要动,然后转过头来,盯着潘郎中道:“在下是一名郎中。”

    医馆中本来就有一些病人以及病人家属,此刻外面的路人也纷纷围了过来,众人议论纷纷。

    “郎中?这小子是郎中?”

    “哈哈,大伙可见过十七八岁的郎中?”

    “这小子长得眉清目秀,看一身打扮想必家境也算殷实,可惜竟是个疯子……可惜,可惜啊!”

    “潘郎中行医也有好多年头了,这踢馆的还是第一次见呢!”

    “什么?踢馆的?就凭这年纪轻轻的小子,也敢来踢馆?”

    潘郎中大怒:“放肆!你这小子,竟敢来我回春堂中胡闹,快给我轰出去!”

    那几名跑堂的小厮此前弄不动黑脸汉子,本来脸上就难看,此时郎中既然吩咐,立刻朝着张力冲了上来!

    张力还没反应过来,眼看就要吃上一拳!

    说时迟那时快,黑脸汉子突然出腿!

    嘭!冲得最快的那小厮,被黑脸汉子一记扫堂腿跌了个结结实实的狗啃屎——

    “报官!快报官!回春堂有人行凶啦!”潘郎中大声喊着,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几步。

    张力也怒了:“报官?好呀!不知在这大庭广众之下,散播流行瘟疫的谣言,该当何罪?!”

    这话一出,堂内众人神情一滞,显然这个罪名在明代可不小,如果是引起严重的后果,杀头都是轻的!

    潘郎中怒道:“这老婆子忽冷忽热,不是疟疾又是什么?”

    张力也不理他,对黑脸汉子道:“不知兄台怎么称呼?”

    黑脸汉子连忙道:“不敢当,在下高元良。”

    张力点点头,道:“高兄弟,请问你母亲这病有多长时间了?”

    高元良道:“母亲胸痛已有好多年了,只是最近这一年疼痛加剧,实在难以忍受,有时还会伴以忽冷忽热……”

    潘郎中有些恼怒,打断道:“忽冷忽热,就是疟疾!”

    张力道:“忽冷忽热之证,虽不多见,却也不见得就一定是疟疾!”

    此话一出,堂内众人都面露疑惑之色,显然大伙以前也曾见识过,确实有些风寒患者有这忽冷忽热的症状,不过……

    潘郎中见众人有些迟疑,大声道:“我已经把过脉了,这老婆子患的不是风寒!”

    张力探手给老婆婆号脉,片刻之后,淡淡地道:“老婆婆确实不是风寒!”

    潘郎中冷哼一声,脸上有些洋洋自得,正要奚落几句,却听见张力又说话了。

    张力道:“可是,老婆婆此病,也不是疟疾!”

    潘郎中原本想出口的话被吞了回去,而堂中众人都睁大了眼睛,想听听这自称小郎中的小子到底怎么说。

    张力道:“疟疾是恶性瘟疫,发作很快,一般十天左右就可取人性命!哪有疟疾不治疗还能活一年之久的,更何况是这样一位年老体弱的老太太!”

    这话一出,堂内众人都觉得有几分道理,也不禁对张力高看了两分。

    潘郎中脸上有些挂不住:“没准那姓高的胡说八道呢!”

    张力冷哼一声,道:“你自己没本事,却推脱病人胡说。若看不出毛病,就推说病人胡说八道,那这郎中也太好当了!各位,你们每人都可以坐堂诊病,只要不会治,就说来者胡说!”

    堂内众人一阵哄笑,显然潘郎中的话站不住脚。

    潘郎中脸上青一阵,红一阵:“你这小子,只会在这贫嘴!那你倒是说说,这老婆子得的究竟是什么病?!”

    张力不答,见老婆婆身子十分虚弱,于是问高元良道:“高兄弟,你母亲肠胃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