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锦好 >

第184部分

重生之锦好-第184部分

小说: 重生之锦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行人入了宫,皇帝正在气头上,今儿个中秋佳节,原本兴致勃勃地赏月,谁知道自家的两个儿子出去溜达一圈,一个躺着回来不说,另一个还背上了弑弟的罪名,他怎么能不气?

    好在有铭儿眼明手快阻止了下来,没有闹到最后那般不堪的境地,不过即便如此,也已经是满城风雨了,他狠狠地训斥了二皇子一顿,就让他去自个儿的宫殿反省,等候八皇子醒来再做定论。

    这般事情刚刚处理了,就听得清华公主又被抬了回来,这一口气就差点上不来,今年中秋是怎么了,皇帝满心担忧的去了清华公主的宫殿,打了太医院最好的太医过来,人都是感情动物,这清华公主这些年因为长公主的缘故,时常在皇帝面前乱窜,自然也就上了心。

    等到了清华公主的宫殿,瞧着那面色苍白,昏迷不醒的女儿,这心里就心疼不已,再听说股骨坏了,脸色就铁青了起来,问清楚原委,当场落了护卫,还是金翰林站出来,替护卫们求情,才保住了性命。

    对于金翰林,皇帝心头也很复杂,只是幽幽叹息了一番,就将他放出了宫殿,倒是想起另一个罪魁祸,心里又是一番怒火,若不是他置清华不顾,这孩子也不会落得这般下场。

    皇帝想起二皇子的举动,一腔怒火都转到他的身上了。

    典型的迁怒。

    皇帝怒气冲冲的去了二皇子的宫殿,一路上,宫人瞧着皇帝铁青的脸色,全都簌簌抖,不敢出声,皇帝一路到了正殿,门虚掩着,殿里传出粗重的喘息声,皇帝猛的推开门,进了殿内,隔着薄薄的绡纱帘,却瞧见一幕极为不堪的情景。

第143章() 
皇帝一路到了正殿,门虚掩着,殿里传出粗重的喘息声,皇帝猛的推开门,进了殿内,隔着薄薄的绡纱帘,却瞧见一幕极为不堪的情景。

    宽大华丽的床榻上,浑身**的二皇子正骑在女子身上,双手捏着设下女子那丰盈之上,正兴奋的叫着,喘息着。

    皇帝目瞪口呆的看着见眼前的活春宫,只觉得顷刻之间那满身的血液一下子都冲到了头上来,直冲的头晕眼花,口干舌燥,想要往后退,脚下却直直冲到榻前,用力的给那男子一个大耳光:“孽畜!”

    自家的手足被他害的到现在还昏迷不醒,他让这孽畜闭门反省,没想到他却是寻欢作乐,只怕这心里巴不得小八就此一命呜呼吧。

    谢明佑仿佛被念了定身咒一般被定在了打上,挨了一巴掌后,也只是错愕的看着满脸赤红的皇帝。

    而此时皇帝终于瞧见被谢明佑压在身下的女子,整个人如同被雷劈了一般,手指颤抖着,指着二人:“你们……”却因为太过惊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朱丹凤瞬间惊醒过来,忙这一边扯了被子,想要遮住自己裸露的身体,却现还骑在她身上的谢明佑,还有他埋在她体内的东子,忙将锦被盖在了他的身上,自个儿倒是推了谢明佑从她身体里出来,裹着凌乱的衣裳,缩在榻上,将自个儿蜷缩成一团,满脸惶恐不安的恐惧神色看向皇帝。

    朱丹凤这般行为,谢明佑终于回过神来,看着怒气冲冲,神色严厉的皇帝,额头上冒出汗珠,裹着被子,跪在皇帝的面前,不一言。

    皇帝看着谢明佑这般,再转头看看那个蜷缩在床头的朱丹凤,心里头冒起无名火,声音森冷而带着肃杀,冷声:“来人,给我拖出去仗毙……”

    跟在他身后的内侍,瞧了一眼皇帝铁青的脸色,屏住呼吸,忙上前,手脚利落的将朱丹凤的嘴角堵上,拖了出去,朱丹凤的身子抖的如同秋天的落叶,眼睛更是仿佛要裂开一般,却苦于一章嘴被堵得严严实实,只能用眼神对着谢明佑求救。

    谢明佑眼神缩了缩,微微迟疑了一下,内侍就已经拖着朱丹凤而去,心神一颤,忙给皇帝磕头,却依旧不说话。

    皇帝气得脸色白,半响之后才道:“你……你……知不知道……她是铭儿未过门的妻子……你……”

    谢明佑垂着脑袋,眼底闪过一道冷意:若这蠢女人不是叶若铭的未过门的妻子,他还懒得费这般心思,不过面上却好似半点神色不显,只是一个劲的给皇帝磕头,没几下,那额头就冒出血珠子,在艳若桃李的脸上,勾勒出鲜艳夺目的春色来。

    皇帝看着眼前苦苦磕头的谢明佑,气息又是一阵急促,差点透不过气,只是瞧着那酷似心头之人的面孔,一阵长叹,猛地转身,脚下趔趄,一旁伺候的宫人急忙上前扶住他,他心头冒火,一把甩了宫人的搀扶,摇晃了几下,稳住身子,走到宫殿门口,瞧着依旧**,被按在地上的朱丹凤,无力的挥了挥手:“送她去庙里……”

    沉着一张脸离去,八皇子宫殿的宫人鸦雀无声的跪送皇帝离去,不敢出半点声音。

    一炷香的时间,皇帝的旨意来了:八皇子私德不修,其到戒过堂跪省十五日。

    而同一时间,还有圣谕到了朱家:朱氏之女丹凤,不修妇德,责其于朱家家庙修身养性,与叶府大公子亲事作罢。

    旨意同时送到本该昏迷不醒的八皇子面前,看着抄送来的旨意,听着探子的密报,满脸愕然:这样还扳不倒他。

    他将计就计,不惜以身作饵,居然也只让他得了个跪省。

    不过倒是让表弟摆脱了朱家那位蛇蝎女子,倒也不算亏的彻底,女生外向,他居然用了手段,哄了朱丹凤这个蠢女人失了心。

    到底比不得她的聪慧,一早看透了他的本质,脑海中闪过少女清秀的脸庞,嘴角渐渐滑过一丝笑意,他倒是苛求了,世间又能有几位女子有她的才智。

    谢明覃慢慢地从床榻上下来,走到窗前,看着窗外摇曳的枝头,微眯着眼睛,沉思了起来——下一步,他该怎么走,才能痛打落水狗?

    谢明覃回身,将抄着旨意的纸条儿扔进了扔到焚纸盆里焚化了,脑中一时闪过几道妙计——也该是那位皇贵妃受些冷落的时候了,怎么样,都要将这战果扩大几分。

    谢明佑垂着脑袋,眼底闪过一道冷意:若这蠢女人不是叶若铭的未过门的妻子,他还懒得费这般心思,不过面上却好似半点神色不显,只是一个劲的给皇帝磕头,没几下,那额头就冒出血珠子,在艳若桃李的脸上,勾勒出鲜艳夺目的春色来。

    皇帝看着眼前苦苦磕头的谢明佑,气息又是一阵急促,差点透不过气,只是瞧着那酷似心头之人的面孔,一阵长叹,猛地转身,脚下趔趄,一旁伺候的宫人急忙上前扶住他,他心头冒火,一把甩了宫人的搀扶,摇晃了几下,稳住身子,走到宫殿门口,瞧着依旧**,被按在地上的朱丹凤,无力的挥了挥手:“送她去庙里……”

    ……

    锦好茫然的看着远方,心中揪痛,脑中也是一片茫然,一直想着刚刚看到的情景:清华公子以那等尊贵的身份,居然舍身相救金表哥,而金表哥那一刻有没有感动,毕竟被一个女子这样对待,是人,这心里……

    她甩了甩头,不想去知道那个她有些害怕的答案。

    “五小姐,今夜中秋,何不借着月色,将心中郁闷之情散去。”叶若铭瞧着她微锁的眉头,似是漫不经心道:“想必,金公子一时半刻也顾不上五小姐,若是如此之早归去,怕是夫人会担忧。”

    是啊,若是自己一人早早回去,怕是又要惹得母亲担忧,还不是如街道上多逗留片刻,也省的回去让母亲,和大舅诸人担心。

    再次回到街道上的时候,锦好已经换了一套翠绿的襦裙,脚上也穿着掌柜女儿所送的绣花鞋,虽然略大了点,却也算合脚,并不耽搁行程,那小姐很是热情,不但送了她绣花鞋,还帮着她打理了头,梳了一个简单的双丫髻,虽然没有珠花映衬,却也热情的送了两根红色的带,也越透出青春气息。

    “会不会再有什么不妥?”锦好对刚刚的事件还是心有不安,舔了舔唇,问着正侧目打量她的叶若铭。

    “不会。”回答倒是干净利落,叶若铭倒是肯定异常。

    不知怎么的,锦好就信了叶若铭的话,二人说话的当儿,叶若铭已经领着她往另一条街道行去,或许因为刚刚生了意外,街道上的人群散了不少,却也有不少人和叶若铭一般,留了下来,待到了另一条未曾受灾的街道,又是另一番景象,人虽然不少,却也没有人山人海的现象。

    锦好也不怕挤得没影子了,反而慢慢儿的欣赏起路边的花灯,或许因为身边有艺高人胆大的叶若铭。

    因为先前给打算带回去的两盏灯笼早就在人多是时候,尸骨无存了,叶若铭就提议再买两个,锦好兴趣不高,却也可有可无,二人便这么一路挑选下去,一条街快要走到头了,锦好也未曾有一个入眼的。

    那摊贩也是个人精,瞧着眼前这两位,一看就是气度不凡,非富即贵的,自然敞开了溜须拍马,想要钻个钵满盆满。

    见锦好挑选了半天,也没见一个满意的,再瞧瞧冷着一张脸,但是却是俊俏无比的公子哥儿,便咧开嘴巴,满面笑容:“小姐,您想要什么样的花灯,我这后面,还藏了几盏珍品,若是小姐喜欢,我自然拿出来卖与小姐好了。”

    “为何要藏了起来?”锦好不解,这花灯做出来,不就是为了展示,怎么到了这里却要要藏起来。

    叶若铭也有些意外的看了看那商贩,随即蹙眉,片刻之间便想了出来,图图细声细语道:“听说会做灯的师傅们,都要在河桥上比灯,他藏起好的花灯,或许为的就是接下来的比灯吧!”

    那商贩瞧着眼前这对打眼的贵人,这般高贵却是生平仅见,这才要拿了那比灯的灯笼出来,却没有想到被叶若铭一口道破,有些不好意思道:“那几盏灯笼,确实是为了比灯。”

    “比灯?”锦好不解,

    “河桥比灯,若是得胜者便可以包下京城家坊的灯笼生意。”

    真看不出来这商贩还是个有手艺的人,能藏了私货参加比灯,这手艺自然不差,难怪这家的灯笼看起来就比别人家精致。

    对于手艺人,锦好打心里多一份尊敬,既然人家那几盏灯笼是要参加河桥上的比灯,她怎么能抢了来,于是微微一笑:“既然是参加比灯,我也不能强求,等一下,我去看那比灯,自然还是会见到的。”

    既然锦好打算看比灯,叶若铭自然不会扫信,二人在商贩的指点下,就往那河桥去了。

第144章() 
叶若铭走在锦好的身边,见她眼波流转,东张西望,似在等候什么,眼中的冷芒闪了闪了,心里却翻转着一股酸涩的味道,他知道,她在找金翰林。

    因为时间的推移,锦好眼中的光芒越来越淡,到最后已经暗无神色,虽然一切都随着他心意而改变,却让他的心如同沸水里滚过了一般,不知道是烫伤了还是煮熟了,连疼痛都变得麻木起来。

    他跟在她的身后,看着她微微颤抖着的卷翘睫毛,看着她因为过分失望而紧紧抿得有些白的唇瓣,看着她小巧粉白的鼻梁,白玉般的肌肤在月色下泛起淡淡的苦涩,看起来如同被折断了枝干的花朵,却坚强的绽放。

    鼻尖时时刻刻萦绕着那股细细的幽香,如同一只长箭射进了他的鼻腔,准确无误的钻进他的肺部,接着将这股幽香传进他的脑子,让他麻木的心脏,再次活动了起来,他就觉得这是他这辈子闻过的最好闻的味道,但是到底是什么样的香味,他却是连分辨都很困难。

    许久之后,或许是少女身上传出来的忧伤,失望,让他的心情也低落了起来,他听见自己干巴巴的声音,困难的响起:“五小姐,若是累了,咱们就找个地方休息一下。”

    锦好脚步微停了一下,瞧着路边某个角落有个卖大碗茶的茶棚,点了点头:“也好,我这腿也有些酸了,就找个茶棚喝杯茶水吧。”说完,也不等叶若铭答应,就举步到了那个卖大碗茶的茶棚中。

    叶若铭怎么也没有想到锦好会在路边摊上吃茶,抬眼看去,先是错愕的皱了皱眉头,随即就醒悟过来,那茶棚的位置显眼,若是在那里用茶,能将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看得清清楚楚,她还是不死心。

    那大碗茶的茶棚里坐了不少人,都是寻常的百姓,有男有女,不少妇人因为没有因为连坐都不坐,就站在那里,匆匆的喝了一碗茶,丢下一个铜板,或抱着孩子,或空手离去,朝着那比灯的河桥而去,往日里生活的重担已经压得她们喘不过气来,难得有这般热闹,谁也顾不上“男女授受不亲”,生活已经恢复原本的本质。

    锦好和叶若铭进了茶棚,眼睛雪亮的卖茶摊主先是一怔,随即就上前将二人引到一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