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

第55部分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第55部分

小说: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典型病例:郭X,男,19岁。患癫痫1年余,初为3个月左右发作1次,渐至每月发作1次。犯病前有头晕、夜间作恶梦,犯病时昏不知人,口吐白沫,数分钟后苏醒。为针腰奇穴,每周治疗1次,坚持治疗3个月,未再发作。
  丁x,女,24岁。患2度子宫脱垂。针腰奇穴,针芒向尾骨尖平刺,针感扩散到下肢,针治当日下垂的子宫已上缩复位。
  安X,男,57岁。患痔疮3年余。针腰奇穴,针芒向尾骨尖平刺2寸,针感传至双下肢,当晚便血即止。每周治疗2次,4年来痔疮便血未再发生。
  ◎吴旭初:腰奇埋线治疗癫痫。
  操作:局部表皮消毒后用00号羊肠线1…2cm,装入套管针内,由穴位处向上沿皮刺入2…3cm,然后边拔针边推针芯,将肠线置于穴内皮下,用消毒纱布掩盖针孔,胶布固定,每隔2…4周埋1次。
  典型病例:XXX,男,23岁。患癫痫16年,每月发作4次,发作时口吐白沫,昏倒抽搐,不省人事,每次持续5…10分钟。经腰奇埋线1次后1个多月未发,以后每月埋线1次,共10次,观察2年未发。
  按语:本穴对某些原发性癫痫疗效较好。
  41.颈百劳
  【取法】颈部后发际下1寸,大椎穴上2寸,旁开1寸处。
  【主治】⑴失眠 ⑵急性结膜炎 ⑶喘息型支气管炎 ⑷喉痹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韩祖濂:百劳穴治疗失眠屡获良效,尤其对心脾亏损所致失眠患者,疗效更佳。
  操作:直刺1寸,得气后用轻补法,捻转10余下,即出针,不留针。
  典型病例:张xx,男,28岁。患者每逢思虑劳倦则出现失眠已6年,平时每晚只能入睡2…3小时,重时彻夜不眠。近日来因治疗血吸虫病服药后整夜不能入睡,疲惫不堪。面色无华,唇舌淡红,脉细软,声不扬,食不香。属心脾不足,造成血虚,心神失养所致不寐。取双侧百劳穴,用轻补法,不留针。针后每夜能睡6小时左右。继续隔日针刺1次,共5次愈。
  注意事项:手法要轻补不留针,如重泻留针则当晚失眠更重。
  ◎孙明一
  操作:以28号1。5寸毫针,刺入捻转得气,反复提按,留针20分钟,行针3次。
  典型病例:杨xx,男,28岁。眼胀痛3天,头痛、眩晕,右目红肿胀痛,眼涩难睁,怕光流泪,口苦心烦。舌红,苔黄腻,脉弦。证属肝胆郁火,外受风邪。治疗时以手指按压颈缘,右百劳穴压痛(++),针刺得气后反复提按,右眼痛磨感即轻,留针20分钟后已完全不痛。次日复诊,右目愈而左目病肿痛红磨,不能睁目,即先针右百劳,再针左百劳,捻动得气,以重提轻按之法泻之。三诊,两目皆愈。由此以后,一般先健侧后患侧取穴施治。
  ◎郭效宗:百劳穴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及喉痹,疗效满意。
  操作:直刺1。5寸,泻法。
  典型病例:张xx,男,34岁。2年来每日喘发1次,喘前喉痒,咳痰粘稠,咳唾涎沫,喘时不能活动,弯腰曲背连续发作,缓解后如同常人。检查:全肺哮鸣音,心率120次/分。舌淡红,苔腻,脉弦滑。证属脾肾两虚、中气不足。治则:补肾健脾,理气定喘。针刺百劳穴,用泻法,约30分钟后,症状缓解,未服药物。第2次针后喘减轻,隔日1次,共针15次而愈。
  42.痈疽点
  【取法】在第7胸椎棘突与膈俞穴之间,找压痛点或皮肤变异点是穴。
  【主治】痈疽
  【刺灸法】灸法,针刺,放血
  【治疗经验】
  ◎翟兴明、翟润民:笔者对痈疖肿毒等未化脓的外科疾病常用此法。此术胜过抗生素,且无副作用,此外对内痈,如胆囊炎、阑尾炎、胃肠炎亦有显著疗效。
  操作:在第7胸椎与隔俞之间找压痛点,或皮下结节或肤色变异点,之后用麦粒大艾炷直接无瘢痕灸,当患者呼痛时,术者可用拍打或挤捏穴周围以减轻疼痛,总之以能耐受为宜,一炷将尽取下再灸一炷,一般灸3…4壮为宜。日1次,或隔日l次,应灵活掌握,次与次之间应错开灸位。此外,本穴可行针刺放血或挑治,均有显效。
  典型病例:龚x,男,15岁。腹痈。患者于19日开始左上腹部红肿疼痛,逐渐隆起,局部红肿板硬,疼痛拒按,曾治疗未效而就医。体温正常。随即在膈俞与督脉之间找到压痛点,给以直接灸,灸完患者痛止,日1次,依法共灸5次而愈。
  43.腰2夹脊穴
  【取法】伏卧位,夹第2腰椎棘突旁(即华佗挟脊穴之第14对,仅取其1)。
  【主治】急性腰痛
  【刺灸法】深刺
  【治疗经验】
  ◎李骘:腰疼为临床常见之症,本人用深刺腰2夹脊穴,多数病人一针见效或即愈,鲜有针5次以上者。对急性腰扭伤效果优佳,对腰疼引下肢者,疗效更著。但对于慢性腰痛(如久病肾虚、腰肌劳损)疗效不甚满意。
  操作:令患者伏卧于床,取28号3寸毫针,捻转刺入1寸许后,不再捻转,靠刺手腕指之力,将针体徐徐按下至2。5寸,再施原地捻转手法,患者有痠麻胀感若难忍状者,再捻转退出针,日针1次。
  典型病例:张xx,男,27岁。2日前负重滑倒,当即不敢直腰,不能仰卧,经服跌打丸及按摩、热敷未见显效。翌日加重,不能迈步行走,经两人搀架挪进诊室。表情痛苦,额汗淋漓,动即呻吟,腰弯伛偻状,苔微黄,脉象弦大,小便黄赤,大便2日未行。脊柱外型正常,右侧腰肌紧张压痛(++),叩痛(±),腰不能俯仰,拾物试验(++),x光脊柱无异常。将患者腹部垫枕头伏卧于床上(因不敢平卧)。用3寸毫针在第2腰椎棘突旁(右侧)刺入1寸深,再将针徐按入2。5寸深,有电麻样感觉自腰放散并下传至腘窝处,患者当即呼麻,同时左小腿不自主翘动数次,立即捻转出针,扶患者下地、活动,初时不敢动,经解释并鼓励后,患者能弯腰提鞋,侧转自如,自己步行离去。翌日复诊,自己骑车前来,称仍有些许腰疼,但行动已无碍,复如前法施针l次,告愈。
  注意事项:此穴针刺较深,故捻刺入后,将针按入2。5寸许,不可再捻转,尤注意勿向外斜刺,以免伤及内脏。
  按语:行于腰部之经脉,一为足太阳,一为督脉。夹脊穴恰在此二经之间,故可兼顾二经,行气散瘀,书载夹脊穴在两棘突之间旁开5分处,我取在脊椎棘突旁,不仅安全,且感传明显,疗效亦好,是本人临床实践经验所得。
  44.腰夹脊
  【取法】俯卧,腰椎3…5棘突下,旁开督脉0。5寸处。
  【主治】根性坐骨神经痛
  【机理】局部用穴
  【刺灸法】针灸、梅花针叩刺
  【治疗经验】
  ◎吴旭初:针腰夹脊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效果较好。
  操作:局部消毒,每次只选用腰4或腰5痛点1个,用毫针直刺0。3…0。5寸,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捻转行针1次,约1…2分钟,或用梅花针叩刺,可灸,每日1次,四次为l疗程。
  典型病例:徐xx,男,58岁。腰腿痛反复发作10余年,此次发作经治疗虽疼痛已有所缓解,但行走稍久即感右侧腰及臀部疼痛不适。经X光拍片:腰椎肥大。查右侧腰与夹脊处压痛,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压痛,直腿抬高试验(+)。诊断:右侧根性坐骨神经痛。用本法治疗每日l次,3次后腿痛明显减轻,15次后完全消失,共20次痊愈出院。
  45.腰5夹脊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5…8分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
  【刺灸法】针刺
  【治疗经验】
  ◎毕福高
  操作:用26号3寸长毫针,针尖垂直向椎体方向刺2。5寸深,得气后提插捻转补泻,重施雀啄手法,不留针。针感可产生触电样放射到脚底,否则效果不佳。
  典型病例:许xx,女,40岁。15天前患者因受风出现从左侧臀部沿下肢后侧至足外侧的串痛,严重时剧烈疼痛不能行走。市X院诊为坐骨神经痛。曾治疗效不佳反重前来。腰部压痛不明显,臀部、大腿、小腿均有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阳性(3O度)。取腰5夹脊穴。针治1次患者即觉疼痛大减,直腿抬高约70度,并自动下床穿鞋,行走不需搀扶。针3次后疼痛基本消失,为了巩固疗效,以后又隔日针治3次,遂告痊愈。
  46.乳蛾、无名
  【取法】自第7颈椎起,向下数3椎下,即第2、3胸椎棘突之间。
  【主治】⑴急性扁桃腺炎 ⑵癔病性失语
  【刺灸法】刺血
  【治疗经验】
  ◎张维劲:急性扁桃腺炎、以及一切急性喉痛,多数能立即见效。如遇扁桃腺肥大者,加刺局部出血,其效更佳。若病势越急越重,疗效越快越好。以下操作,系原始操作方法,我们认为古人采用这种方法,目的在于消毒,故近年来,改用三棱针划刺局部,其效相同。
  操作:取新碗1个磕破,取其中三角形者l块,用其尖部于穴位上划一“十”字,见血为度,再用大拔火罐或罐头瓶拔其上。20分钟后取下,将恶血擦净,盖一敷料,以防感染。
  注意事项:慢性扁桃腺炎、虚火上炎的喉痛无效。年老体虚者,改用小火罐较佳。
  按语:乳蛾穴是我们自己命名的。根据笔者的临床体会,此穴确有清热解表消肿止痛之功。以其部位来说,与身柱穴完全一致,是督脉循行所过之处。督脉为阳脉之海,诸阳之会,而急性扁桃腺炎、喉痛等症,多伴有发热恶寒等表证出现。在此处拔罐实际已将身柱、大椎包括其中了,清热、解表之效则不言而喻。
  ◎郭耀康:治疗精神、神经性疾病效佳,尤以癔病性失语、体壮者卓著,如按法操作1次即愈。
  操作:令患者端坐低头伸颈,术者站在患者左侧并左手拇指爪甲切于第2、3胸椎棘突之间穴位上,其余4指与拇指分开微靠拢固定于颈部,右手持21…26号3寸针垂直捻转法进针,待针进入1寸左右时(约接触脊髓腔时),此时针身稍往外提,随之针以45…60度角斜向上缓慢推进,针到适应处时,患者常尖叫一声,全身抽动一次。癔病性失语即刻对答如常。
  典型病例:许xx,男,31岁。代诉:1个多月前因精神受到刺激,突然不会说话,经几处医院诊治,未见效果,故特来诊治。五官端正,体壮,面容呆滞,抑郁不欢,不能言语,舌苔薄白,脉弦滑。取无名如上述操作,针下患者立即说出话。
  注意事项:千万按照操作顺序,进针以缓慢推进,不可用力过猛,更不能行捻转捣刺术。
  47.二华穴
  【取法】位于背部,以患者两乳头之间距离折作8寸,以此距离用一根细软铁丝弯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将此三角形的上角放在大椎穴,两下角所置处就是二华穴。
  【主治】支气管哮喘
  【刺灸法】埋线
  【治疗经验】
  ◎张治国
  操作:用套管针装入1。5cm医用羊肠线后将套管针斜刺入穴位,埋入羊肠线拔出针后盖无菌纱布。
  典型病例:XXX,女,15岁。患病7年,曾治无效。就诊时面色青紫,呼吸迫促,痰鸣喘息,不能平卧。听诊两肺布满支气管哮鸣音。经过1次埋线治疗后喘息即停,半月后经第2次埋线治疗后未再复发。
  48.痔疮点
  【取法】在大肠俞附近找痔疮点,其点有的是红色的或棕褐色的,有的呈凹陷性点,总共之要找到与正常皮肤异常的点进行挑治。如找不到可在大肠俞进行挑治。
  【主治】痔疮
  【刺灸法】挑治
  【治疗经验】
  ◎翟兴明、翟润民:用此术治疗痔疮,疗效可靠,多1…3次可愈。但要忌辛热之品,另外多吃青菜,保持大便畅通。
  操作:局部消毒,用大号缝衣针或小号三棱针将皮肤挑开,并将皮内白色纤维样物一根根挑断,直至挑尽为止。术毕盖以消毒纱布,固定即可。如不愈过7…10天再在附近重挑l次。
  典型病例:杨xx,男,29岁。患者习惯性便秘,嗜辛辣。自正月以来间歇性大便带血,曾在某医院检查为“内痔”。因不愿接受手术而求针灸治疗。于痔疮点挑治,只1次而便血止,复给予巩固1次,至今已年余未复发,经检查已愈。
  49.胃脊
  【取法】第12胸椎旁开5分处,正当华佗夹脊线上。
  【主治】睾丸胀痛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黎盛服、玛胜军:治疗睾丸胀痛,不论急性慢性,以胀痛较甚者疗效更好。每日针刺l次,一般1…3次即可告愈。若针感能循夹脊而下,过会阴而达患部,或针感由小腹而下直至患部,效如桴鼓。
  操作:患者取俯伏坐位或俯卧位。以28号或30号2寸毫针,直刺0。5…1。5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