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

第64部分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第64部分

小说: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日后复查,患者除左足底前三分之一处尚有2个萎缩的疱疹疤未脱落外,其他痊念。追访至今情况良好。
  按语:棉花灸是受民间用几层蜘蛛网覆盖在病损区皮肤上灸治带状疱疹的启示发展而来的。笔者嗣后认为采用此法材料来源困难,故根据火灸的原理,改用薄棉片灸治此病,均获痊愈。可见运用此法确可清泄热毒之壅滞,宣透邪毒随火气之外泄。
  ◎王朝华:艾灸治疗缠腰火丹(带状疱疹)效果较佳,灸1次即愈,一般灸后10多小时痛止,疱疹停止发展,第5天脱痂痊愈。灸时不拘前后部位顺序,不需内外药物。大人小孩均适用,如疱疹面积较大,症状较重,可以作深灸,一般灸至皮肤潮红即可。
  操作:按常见症状可分两种灸法:①疱疹似一条带,两端不分叉,灸时将艾绒捻成黄豆或米粒大小的2粒,分别置于成簇水疱的头末两端(以最前和最后疱疹点为准),距水疱或疹点0。5…1cm处,将艾绒点燃,先灸一端,待艾燃到皮肤处(患者喊疼时),立即将艾移去(不必深灸)。②疱疹两端多叉开,艾绒可置于头末两端前距水疱或疹点0。5…1cm处疱疹分叉的中间。灸法同前。
  典型病例:童xx,男,18岁。1972年1月25日就诊。诊断:缠腰火丹。患者22日感觉胸肋部疼痛,25日发现右腋下成簇如痱红色丘疹,从乳中线至脊椎中线前后出现两条带状丘疹。患处感觉灼热、疼痛不得眠。按两端叉开灸法,灸后第2天水疱破掉,痛止。第3天结痂,第5天痴脱痊愈。
  10.红丝疔
  【治疗经验】
  ◎翟兴明、翟润民:本疗法治疗红丝疔疗效显著,多1…2次可治愈。
  操作:在皮肤破损病变处所起的向心方向蔓延的红线上是穴。局部皮肤消毒,沿红线用三棱针寸寸点刺使之出血,并在红线尽头挑断出血,以阻止其向上蔓延的通路。但局部病灶需按一般外科处理。
  典型病例:江xx,男,29岁。诊断:红丝疔。患者右脚原有湿脚气,因下田割禾而感染,有一红线从足大趾沿足厥阴肝经部位向上蔓延至膝内上方。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压痛。治之用三棱针如法点刺,务使之出血,只1次而愈。局部并按外科处理。
  按语:此乃足趾部感染毒气,以致毒流经脉,向上走窜而继发。针刺红线尽头以阻断其向上蔓延的通路,寸寸点刺出血以泄其热毒,故疗效特异。
  ◎甘健行:余20多年前患红丝疔,一日之间,有红线从左手无名指甲沟逐渐上窜至腕背,疼痛难忍,遂用麦粒艾置于红线之终点,着肤灸之。每壮令其燃尽后,易其艾再灸。每灸l壮,红线即消退七、八分。连灸10来壮,红线即退尽。最后灸起点2、3壮,疼痛顿减,l次而愈。
  按语:红丝疔多生于手足,乃皮肤破损,感染毒气,毒流经脉所致。因有红线一条,向上走窜,故名。取阿是穴连续施灸治疗本病,是根据《内经》“以痛为腧”、“以知为数”、“以平为期”的理论和艾灸具有“行气和血”、“扶正祛邪、消肿止痛”的特点而采用的简便方法。麦粒灸火气虽微,内攻有力,但不伤筋骨不化脓,灸时的灼痛,一般均能忍受,故宜用之。若用隔蒜灸,亦佳。
  11.对侧肢体疼痛
  【治疗经验】
  ◎王感玲:肢体疼痛大多有最痛点,本穴即与上肢或下肢最痛点相应的对侧下肢或上肢的同名经对应处。如最痛点在左下肢髀关处则对应点在右上肢肩髃处;最痛点在右下肢风市处则对应点在左上肢消泺处等等。无论痛点或对应点是否是输穴,均如此法取穴。
  操作:用28号或30号毫针,根据刺处肌肉厚薄确定针的长度,于该点直刺,得气后,连续捻转提插8…10分钟,至患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留针20…30分钟。
  典型病例:宋xx,男,62岁。1985年11月12日就诊。主诉:突然左腿疼痛不能行走2天。患者平素体质较弱,有慢性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病。2天前室内炉火熄灭,身边无人照料,至黄昏即觉寒自足起,左腿冷痛,且逐渐加剧,至今日下午已不能走路,故由其子背来就诊。检查:其最痛点在左腿近风市穴处,于是令其袒露右上肢,在消泺穴处用1。5寸毫针直刺,得气后,持续捻转提插,边捻边嘱患者轻微活动左下肢。5分钟后,患者欣喜地说:“疼得轻了”,10分钟后,疼痛大大减轻。留针半小时,起针后,患者已能自己行走。
  注意事项:本法对肢体由受风、着凉、气滞、寒凝等所致疼痛而无实质性损伤者效果较好。如刺点恰逢骨面或骨缝,则可改直刺为斜刺。
  12.周身各部位疼痛
  【治疗经验】
  ◎彭静山:患者周身各部位疼痛,无红肿,其痛点直径在1cm以内者,以指压之,疼痛明显者,均可使用痛点缪刺。与左右缪刺不同,刺其痛点的相对侧,用5分钟即可止痛。
  操作:在其痛点的对侧,例如左太阳痛,针其右侧,外关处痛,针其内关,痛在前胸,针后背;痛在腰部针其腹。总之有两个条件:①疼痛的面积小;②有明显压痛。
  以腰疼为例。遍压痛处,有小在1cm以内的痛点者为适应症,无痛点或大面积疼痛者均不适用此法。先找好命门穴,命门前正对脐。在命门穴划一记号,在准确痛点处划一记号,以卷尺量之,例如痛点在命门左3cm、直下3cm处,然后让病人仰卧,针其脐左3cm、直下3cm处。以28号2寸针,刺入1。5寸,慢慢提出1/2,再向前后左右探刺,当即起针。让病人翻身俯卧,压其痛点消失,腰痛立止。
  典型病例:白xx,女,40岁。1972年9月3日来诊。主诉:忽患腰痛,不敢直腰,不敢走路,由两个人扶来诊室。检查:精神疲倦,形体瘦弱,面色(白光)白,舌润无苔,脉来浮而无力,左尺尤为明显。处方:采用腰痛缪刺法。令病人俯卧,先在命门划一记号,其痛点在命门右2cm下5cm处,令其仰卧,再依上法针入。起针后,让病人俯卧,压痛点已消失。腰痛立止,自己走出诊室。
  李XX,男,25岁。1965年3月12日来诊。主诉,上体育课教学生跳木马,偶然不慎,臀部被木马外端触伤,今已3年,走路运动如常,惟不敢坐,臀部不能接触任何座位,非常痛苦。检查,弯腰站着诊脉,面色黑红,声音洪亮,形体甚壮,舌无苔,脉一息四至,来往有力。无病态可见。视其臀部亦无异常,左右臀各有指头大痛点。证属不内外因,撞伤所致。处方:采取痛点缪刺,臀前面为大腿根部,腹股沟上下,对找痛点,颇难准确。左右各依常规刺之。翌日复诊,左臀愈。切脉时能以左臀偏坐,高兴异常。又依法刺其右侧前方,其痛亦止。
  按语:还有一种疼痛是由针灸后而引起的,患者主诉某部位疼痛是由针刺后而发生的,察看痛处针穴并无异常,在其痛点的相对侧针刺即可止痛。
  人身的经络是左右前后互相对称的,四肢的穴,左右相同。躯干前后也是前后呼应,如任脉对督脉,肾经对华佗夹脊(今称夹脊穴),胃经对膀胱经第一行,肝、脾经对膀胱经第二行,胆经由胸、胁、腰互对,心经由极泉互对,各经莫不前后左右彼此互通。因此这种痛点缪刺法,极为有效而止痛最快。
  13.肩周炎
  【治疗经验】
  ◎张殿龙:以痛点中心为输穴治疗肩周炎、腱鞘炎、网球肘10次内痊愈。
  操作:以痛点中心为穴(以痛为输)按病变取体位,让病人用一个手指(食或中指)找出痛点的中心(最痛处)取穴,浅刺0。1~0。2寸(即皮内针刺以毫针不能直立为度)用扬刺法(中心1针,周围4针),用小提插(即振擅)手法2…5分钟,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针。
  典型病例:张xx,男,52岁。患肩周炎11年,肩不能举,查痛点在肩髃穴外0。5cm处,用上述方法1次治愈。
  按语:肩周炎、腱鞘炎、网球肘都为风寒邪侵袭脉络,使经气运行受阻,不通则痛,采用扬刺法通经活络解痛。扬刺法中心l针用小提插手法用力要均频率越快越好。周围4针针刺部位应在痛区边沿为好。
  14.急性软组织扭伤
  【治疗经验】
  ◎田桂英:急性软组织扭伤是针灸科常见病之一,笔者用阿是穴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操作:选局部阿是穴(病处压痛点)患者腰部取俯卧位,肩部取坐位,阿是穴(病处压痛点)局部常规消毒后,以梅花针局部中等强度叩刺,叩刺皮肤轻微出血为度(必须叩刺皮肤微出血,否则无效)。叩刺完后,选用中号玻璃火罐用闪火法拔5…10分钟,取罐后,消毒去污,盖上消毒敷料即可,隔日1次。
  典型病例:魏XX,男,56岁。患者因搬重物扭伤腰部,痛如针刺,活动受限,左右扭转疼痛加剧,无腰痛史。检查:第4腰椎左侧肌肉明显压痛,直腿抬高65度,左下肢无痛麻感,舌质稍暗,苔白,脉沉涩。按上法治疗1次,左侧腰部疼痛消失。
  按语:急性软组织扭伤,导致气滞血瘀,经络不通。用梅花针加拔火罐,有活血通络,镇痛祛邪之功,可以消散瘀血,起到祛瘀生新,畅通气血的作用。梅花针加拔火罐并用,对于气滞血瘀有独特的疗效。
  15.腱鞘囊肿
  【治疗经验】
  ◎杨成华:运用此穴治疗腱鞘囊肿。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
  操作:用26…28号毫针从囊肿中央垂直刺到囊底,再在四周各刺1针(针尖均横刺穿过囊肿),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5…10分钟行针1次。行针时有酸胀痛感。出针后用酒精棉球揉按囊肿10分钟。
  典型病例:邹XX,女,43岁。1982年8月3日就诊。患者3年前左足背出现一囊状物,如黄豆,后逐渐增大,如胡桃大,囊肿坚硬,局部压痛,影响穿鞋和行走,近日到某地区医院治疗,确诊为腱鞘囊肿,需动手术。患者惧怕,前来我处求治。余采用针刺阿是穴法,隔日l次,12次即痊愈。
  按语:腱鞘囊肿在皮里膜外,属祖国医学“筋结”范畴。多因疲累伤筋,筋脉塞阻所致。故针刺阿是穴能疏经活血,通络散结,消肿止痛,以达改善和调节腱鞘囊肿周围血管、神经、体液、皮肤等组织的代谢,破坏腱鞘囊肿组织,促进有害物质的排除。
  ◎王松荣:针刺治疗筋瘤(现代医学叫腱鞘囊肿),每获良效。
  典型病例:王x,男,66岁。双手腕背正中皮下筋膜内各生一肿物,状似雀蛋大隆起,圆滑,固定不移,按之不易推动,张力较大,双腕力减弱,局部不红,已2年多。经本院外科诊断为“腱鞘囊肿”,嘱手术切除,因患者畏痛,改内服外敷药未效,又多次推拿亦无效,遂取针刺治疗。用1。5寸26号毫针1根,消毒后在肿物隆起的皮肤最高点捻转进针,针尖达到肿物的核心部后急捻转针,待患者针感较强后,向核心左右前后旋转捻转提插15分钟,术毕出针。经1次治疗痊愈,至今未复发。
  注意事项:当针尖达到肿物核心部后向核心左右前后捻转提插时,切勿刺破囊壁,以免胶状粘液溢出,影响疗效。在1周内禁食辛辣和虾蟹类食物。
  按语:治疗中如不慎在旋转或捻转提插时刺破囊壁使粘液物溢出,会严重影响效果。此时须改为梅花式针刺,数次治疗后,仍可痊愈。
  ◎吴旭初:风湿病人及劳损者常患此症,用火针阿是穴治疗四肢腱鞘囊肿,疗效好无痛苦。火针后并可每日再艾灸1…3次。
  操作:先在囊肿部做标记,并摸清周围解剖情况,以免损伤神经及血管骨膜等。于腱鞘囊肿的最高处(中心)局部皮肤严格消毒,用三棱针在酒精灯上烧红,迅速插入囊肿中心处即抽出,然后用力挤尽囊肿内部的粘液状液体,用消毒纱布掩盖,胶布固定即可。
  典型病例:张xx,女,45岁。右手腕患腱鞘囊肿2年余,逐渐长大如蚕豆,劳作均感痠痛不便,外科建议切除,病员不愿手术,经笔者火针1次.挤出胶状粘液lml,症状体征立即消失,又经艾灸3次,观察半年,未再复发。
  16.甲状腺腺瘤
  【治疗经验】
  ◎吴旭初:毫针扬刺法治疗甲状腺腺瘤效果明显。隔日l次,10次为1疗程,必要时中间停针3…5天后继续治疗,治疗过程中无副作用,一般小腺瘤7…10次即可愈。
  操作:平卧,观察颈前甲状腺腺瘤最高点即定其穴,用毫针扬刺法,先在腺瘤中心最高处,用30号1寸毫针直刺l针,然后再在其周围向中心各针刺5…6针,留针20…30分钟,捻转补泻法,并可用艾条灸,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典型病例:刘xx,女,18岁。颈前偏左出现一肿物如莲子大1年余,质软无压痛,经外科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