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

第9部分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第9部分

小说: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典型病例:孙xx,女,22岁。1989年9月25日用担架抬来我处就诊。代诉:因受惊昏倒,牙关紧闭,全身僵直,手脚抽动已50小时。经x县医院确诊为癔症。经对症治疗未见好转。既往无类似发作史。检查:心肺阴性,肝脾未触及,两侧瞳孔等大,对光及角膜反射存在,肢体肌张力极度增高。脉弦紧。辨证:证属脏躁中的“厥证”。取人迎,操作同前。留针5分钟后抽搐停止,全身肌肉松弛。10分钟后意识清楚,睁眼说话。15分钟后病人能自行进食,全部症状消失。随访至今,未见再发。
  按语:癔症目前认为系大脑皮质与皮质下部相互关系的失调所致。人迎穴位于两侧颈部,离脑较近;此处又是颈动脉窦区的位置,为神经、血运、感觉的枢纽,刺激该处对大脑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而留针可有持续针感,能加强调整经络功能的作用。络通瘀祛,醒脑开窍,故能迅速治愈。
  ◎程正云:我们发现凡隐性循经感传线测定为阳性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反之则差。另外患者针感强者效果亦良好。一般治疗1疗程结束病人症状明显好转,若1疗程后症状无改善者,继续治疗亦无好转多属无效病例。
  操作:首先测定患者足阳明胃经隐性循经感传线。采用626…7型电针麻机,刺激电极放在一侧的厉兑穴,参考电极放在上肢的外关穴。通电诱导10…15分钟后,用特制叩诊锤在胃经循行经络上上下垂直叩击:内庭穴、冲阳穴、解溪穴、下巨虚穴、上巨虚穴、足三里、梁丘穴、髀关穴、天枢穴、乳根穴、人迎穴、下关穴、头维穴,出现阳性点者为隐性循经感传线测定阳性。取健侧或患侧的人迎穴进行针刺,患者取仰卧位肩稍垫高,以2%碘酒和75%酒精消毒,术者右手持针,左手食指将颈动脉鞘推向外侧,然后捻转进针,针尖直抵颈椎横突骨面,针刺深度1寸左右,当有阻力感时施以泻法,酸麻胀感至患者同侧肩部或手指,留针2…5分钟,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典型病例:常xx,男,46岁。右侧面部阵发性疼痛反复发作13年。于1983年1月27日来门诊治疗。患者在某口腔医院诊断为右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第I枝痛,并作过多种治疗未愈。检查时右侧眶上孔区有扳机点,触及该点可诱发疼痛发作,予以测定隐性循经感传线为阳性,针刺患侧人迎穴4次后疼痛消失。因患者对针刺感耐受性差停止针刺。经随访至今已5年11月,尚未见复发。
  注意事项及禁忌:由于人迎穴位于颈动脉三角区故操作时应严密消毒,防止感染带入颈深部组织。进针时应仔细,左手食指尽量将颈动脉鞘向外推,以免刺入颈动脉鞘损伤迷走神经及血管,本治疗只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效,对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均无效,故临床上选择病例一定要准确。有出血性疾患的人禁用。
  ◎仝棋龄
  操作:患者坐高凳子上或桌子上,两腿悬空,选准患侧人迎穴位,避开动脉直刺1…1。2寸,平补平泻,嘱患者活动患肢,不留针。
  典型病例:王XX,男,30岁。右膝关节疼痛半月,走平路尚可,上楼时右膝关节疼痛发软需扶栏杆。照上法针1次即可跑步上楼。
  7.气舍
  【取法】锁骨内侧端上缘,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取穴。
  【主治】出血性休克
  【刺灸法】针刺
  【治疗经验】
  ◎郭效宗:在我4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用审穴方法划区、划线找出有效点对提高针灸治疗的疗效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采用本文所介绍的单穴,治疗多种病均取得了一定的序效。
  操作:用清刺法,气至病位、肩背部及手指部。左手食指固定穴位,右手持28…30号毫针,捻转提插寻找气至,大指向后、食指向前,接着向上刮针柄部,往返操作3次,每次刮针柄6…8下为宜。
  典型病例:张xx,男,40岁。爱人代诉:右肺叶空洞已有4年余,最近病症反复发作,发热、食欲减少、全身疲劳无力。痰检菌阳性,痰血量每日30ml已有5天,虽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反而咳血量增多,活动时气短,呼吸困难。昨天开始大口吐血60多ml,高烧不退,出现休克,面色苍白、口唇发绀、汗水淋漓、两眼直视,瞳孔反射失灵,乃急诊入院。进行输氧、强心针、抗结核药物效不显,意识丧失,进入休克昏迷状态。体检:左肺下叶有湿性罗音及捻发音,白细胞计数18000/mm3,白细胞分类:中性80%,淋巴20%。血压80/40mmHg。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瞳孔反射消失,两膝及跟健反射消失,体温39℃,脉细数弱。诊断:出血性休克。治疗经过:用强刺激法针百会、人中、内关、三阴交、十宣等穴抢救数分钟后病情仍不好转。输氧、人工呼吸、注射强心针病情继续恶化。患者家属要求请我施治,经主管医师同意之后,我采用气舍穴,气至胸背肩手指部,采用清刺法,大约3分钟后,患者面部微出汗、眼皮动了几下,连续针刺约5分钟,呼吸恢复正常,能够说话,自诉心里难受,10分钟后吐出两三口血块,病人完全清醒。后每日针气舍1次,连续3天,咳血也停止,体温下降至37℃,针12次停止治疗。
  按语:休克相当中医的厥证和脱证,系阴阳均脱。通过针刺气舍调整经气,疏通脏腑,泻热破瘀,回阳固脱,而收效。
  8.屋翳
  【取法】在乳中线上第二肋间隙中。
  【主治】经前乳房胀痛
  【机理】本穴正当乳房附近,有调畅气机、行气活血之功,故可治疗因气滞血瘀等所致的乳房胀痛。
  【刺灸法】针刺
  【治疗经验】
  ◎刘长修:笔者据世传之经验独刺屋翳治疗经前乳房胀痛,方法既简,获效又较迅速。
  操作:于月经来潮前10日,胀痛将出现之际,患者仰卧,以2寸毫针沿胸骨与皮腠之间平行向下(指向足的方向)直刺入屋翳穴内1。5寸。用呼吸捻转补泻法,施泻术后卧针3…5分钟,将针退至皮下,再将针尖对乳头方向依前法进针施泻,再卧针3…5分钟,更将针退至皮下,令患者改为正坐体位,仍将针尖对乳头方向依前法进针施泻,卧针3…5分钟出针。
  典型病例:鲁x,女,39岁。1961年8月30日就诊。主诉:每届经前期乳房胀痛10年余。患者自1950年离婚后即患该证,初起未予介意,近渐加重。迭经中西药物治疗均无好转。近两月来每于月经来潮前10余日乳房即胀痛,乳头尤甚,不能触衣,伴见寒热阵作,月经周期尚属正常,惟量少、色淡。查: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涩。乳房未触及肿块。取屋翳治法同前。针后患者胀痛消失,次月月经来前1周又出现胀痛,但痛势已微,再依前法针刺屋翳,1次遂告痊愈。随访三年未见复发。
  注意事项:要掌握施术时机,即每次月经来前乳房出现胀痛之际,依法刺治1次即可。进针时宜用左手将穴部皮肤捏起,沿胸骨与皮腠之间平行向下直刺,以防刺伤胸膜造成气胸,并能增强疗效。
  按语:本症为经气壅滞不畅,复值经前冲任之气血壅盛,经气愈加壅滞,遂致循经上逆乳络,不通则痛。今于乳房胀痛之际,滞气上逆之机,刺其阳明之腧,乳络郁结之部,迎而夺之,直达病所,使经脉通调、冲任和畅,通则不痛。
  8.乳根
  【取穴】乳下1。6寸,即第五肋间隙乳头直下。
  【主治】缺乳
  【机理】乳根穴位于乳房处,针刺该穴可通经活络,疏通局部气血,促进乳汁分泌。
  【刺灸法】针刺
  【治疗经验】
  ◎梁粹英:乳根穴是治疗缺乳之要穴,可通经活络,行气解郁,笔者多年用此穴治缺乳之症,疗效甚佳。
  操作:患者端坐,全身放松,医者用左手捏住患者右(或左)侧乳头,把乳房轻轻提起,取乳根穴。消毒后用2。5寸毫针,沿皮下徐徐向乳房中央进针1寸,用导气手法行针1分钟。使针感向四周放射后,退针至皮下,再将针尖向乳房内侧徐徐进针l寸,行针1分钟。再进1寸,行针l分钟,针感直达膻中穴,此时出现全乳房沉胀、满痠感,即可退针。
  典型病例:余xx,女,27岁。产后15天因生气争吵乳汁突然减少。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于1976年6月加日前来就诊。查体:平素身健,面色红润,体胖神充,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弦而有力。属肝郁气滞型缺乳。用上法治疗1次后,乳汁分泌大增,2次后即可不添加牛奶哺乳,3次后,乳汁够吃有余。
  按语:导气手法是一种徐入徐出、不具补泻作用的手法。进针至一定深度时,均匀缓慢地提插、捻转,上、下、左、右的力量、幅度、刺激强度相当。用导气手法可诱发出乳房自身的精气,增强乳汁分泌。此法尤对肝气郁结型见效快,疗效佳。
  10,不容
  【取法】平卧,在脐上6寸、旁开2寸处。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入夜疼痛
  【刺灸法】针刺加灸
  【治疗经验】
  ◎马平之
  操作:用28号1。5寸不锈钢毫针,针体与皮肤呈45度角向下斜刺1…1。3寸,得气后留针10分钟,然后用艾条温和灸,施灸15分钟出针。左肩疼取左不容,右肩疼取右不容,双肩疼则取双侧穴。
  典型病例:宋xx,男,50岁。患左肩关节疼痛1周,不能上举,尤其是入夜疼痛加剧、不能入睡。经用本法,1次痛减,2次痛止,安然入眠。
  按语:肩关节周围炎(漏肩风)的常见症状,主要有活动障碍和局部疼痛。尤其是夜间疼痛更剧。本法主要解决夜间疼痛不止。如肩关节仅有局部活动障碍,而无疼痛表现则不必使用。
  11.天枢
  【取法】仰卧,于脐旁2寸处。
  【主治】急性肠炎
  【机理】天枢穴为胃经腧穴,又为大肠之募穴,故可调理气血,通肠导滞,治疗肠腑疾病。
  【刺灸法】三棱针点刺加拔罐
  【治疗经验】
  ◎喻喜春:近40年来用此穴刺络放血治疗急性肠炎,每天放血1…2次,一般2…3天即愈。此外,肠痉挛急性者于发作时放血1…2次即愈,慢性者每天l次,5…7天即止,腹胀亦如此,收效可靠。
  操作:取腹壁皮肤无皱纹者,以细三棱针点刺拔罐吸出血5…15毫升。
  典型病例:汤姆逊,男,45岁,美国籍。1987年10月9日就诊。诊断:急性肠炎。患者由于食物不洁,引起腹痛及腹泻己经7小时,解6次稀水样大便,量不多,解时肛门灼痛,无红白粘液,作痛即泻。体温38℃;肠鸣音亢进,脉细数,苔少而腻,口干。不愿用化学药品,而用细三棱铃点刺该穴,中号罐拔之,共吸出血约20ml,治疗后症状即减轻,腹泻停止,6小时后重复治疗1次而愈,肠鸣音已不亢进。
  12.归来
  【取法】脐下4寸,旁开2寸处。
  【主治】痛经
  【机理】归来穴位于下腹部,近胞宫,故具有调经止带、理气止痛作用。
  【刺灸法】针刺加火罐,电针
  【治疗经验】
  ◎康泰隆
  操作:30号1…3寸毫针。以爪切式进针1寸半,捻转手法,局部胀重感应,刺激3分钟加火罐5分钟,腹痛消失,1次而愈,2次巩固,或挟持式进针,捻转手法3寸深加G6805电针机连续波每日1次,刺激5…6次。
  典型病例:姚x,女,19岁。临经腹痛。今晨起病,素有痛经,历时4载。脉数苔薄。治拟理气。取归来穴(双)加火罐。捻转补泻,每隔5分钟强刺激,留针20分钟,加火罐5分钟。起针痛消,巩固2次,未再发。
  13.髀关
  【取法】仰卧取穴,骼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平臀横纹,触之可凹处即穴。
  【主治】⑴膝痛 ⑵胃痛
  【机理】髀关穴为足阳明胃经之穴,故可理气和胃,治疗胃痛。因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针刺髀关可行气活血,强腰膝,通经活络,故可治疗膝关节疼痛。
  【刺灸法】针刺;电针
  【治疗经验】
  ◎张宏:2年多来,主取此穴电针治疗7例膝痛患者,均获良效。
  操作:常规消毒后,持30号4寸长针前部,迅速刺入穴内3…5mm深。轻度捻转同时向下用力,将针垂直刺入深部。有麻胀感停止进针,若麻胀感只在局部,则需继续提插捻转,针感传向膝部。针3寸左右。再选膝下任意一穴(足三里、阳陵泉或阴陵泉)为配穴。通以电脉冲疏波,髀关之针接负极,刺激量大小以们及髌骨明显振动,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治疗时间30分钟,每日1次。
  典型病例:康x,女,46岁。1987年6月10日就诊。双膝关节疼痛3个月,阴天或遇寒加重。诊断为“关节炎”,给予“炎痛喜康”口服。最初服药后痛减,久之服药亦不显轻。查:夏日仍穿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