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走进联合国 >

第5部分

走进联合国-第5部分

小说: 走进联合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达3500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30万人以上。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损失150万人,128万人向中国投降。按1937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多年以后,罗斯福向儿子说起当年的想法:如果中国屈服了,日军将得以脱身南下,占领澳大利亚和印度,然后进犯中东,与纳粹德国一起切断地中海咽喉要道。罗斯福心中还有一番不便和盘托出的长远打算:要使中国成为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要盟国,钳制日本,防范苏联,削弱英国。
  罗斯福去世后,冷战开始,杜鲁门改援华抗日为扶日反华,中美两国从盟友变成仇敌。如果罗斯福继续执政,中美之间关系是否可以避免这样的变化?很难说。因为美国的对华政策始终基于一点,那就是,任何选择都必须符合美国的自身利益。

  雅尔塔密约

  5 
  雅尔塔,濒临黑海,层峦叠嶂,水秀山清,被称为克里米亚半岛的“明珠”。俄罗斯的大文豪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等都曾到此一游,流连忘返。著名俄国作家契诃夫生命的最后五年也在这里度过,他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孜孜不倦地创作,给后世留下了《樱桃园》、《三姐妹》、《带狗的女人》等佳作。
  1945年2月4日至11日,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这里举行著名的雅尔塔会议,最后敲定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苏联对日宣战等问题,并达成雅尔塔密约,为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定下了框架。这是三巨头的最后一次聚会,也是罗斯福临终前最重要的一次外交活动。1941年,苏联为防止一旦遭德国入侵时腹背受敌,与日本签订了为期五年的中立条约,双方承诺互不侵犯对方领土,对方陷入战争时保守中立。美、英、中都希望苏联能对日宣战,共同对敌,斯大林在许多场合一再表示将参加对日作战。
  1944年,盟国开始战略反攻。美军估计,日本关东军装备精良,会负隅顽抗,对日本的登陆作战将是一场殊死搏斗,美军伤亡有可能达100万之众。因此希望苏联尽早参战,把日本主力钳制、消灭在亚洲大陆,以减少美军登陆伤亡。
  美国需要苏联出兵,但又深恐苏联在中国扩张势力。美国驻华使馆估计,如果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华北和东北“有可能变成俄国的卫星国”。
  早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斯大林就向罗斯福表示过,他对远东有一些要求。他说,大连应当成为国际自由港,苏联西伯利亚的对外贸易应能通过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经由大连港进行。
  所谓中东铁路,是甲午海战失败后清廷为联合俄国对付日本而作出的让步,由李鸿章于1896年赴俄签订中俄密约,密许俄国取道中国东北建造中东铁路。1917年俄国革命后,苏联政府曾一度宣布将中东铁路无条件归还中国。1924年,中俄协定规定,该铁路由中俄共同经营。国民党政府曾要求收回该铁路,引起两国关系紧张。
  1944年12月,斯大林明确要求将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归还苏联,要求租借旅顺、大连和中东铁路,要求承认外蒙古的现状,作为条件,苏联将保证不干涉中国对东北的主权。
  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与罗斯福单独密谈,重申了这些要求,双方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并拟订了协定草案,经丘吉尔同意后签署。三国领导人同意,苏联在欧战结束二至三个月后参加对日作战。
  雅尔塔密约事关中国主权,可是中国政府却被排除在讨论之外。国民党政府对密约十分恼火,但不敢公开表示不满。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这次会议“只有苏联一国蒙受实利;美国徒获虚名,英国毫无所得。我认为雅尔达会议惨遭失败。尤其在宣言中,对于远东问题丝毫没有说明,颇令人疑惧”。
  1945年6月30日,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宋子文带领外交部次长胡世泽、驻苏大使傅秉常和蒋经国抵达莫斯科,开始谈判中苏条约。在谈判中苏友好条约的过程中,蒋介石竭力想拉美国参加中苏谈判,以一项多边条约来代替中苏双边条约。美国表示无意共用旅顺港,不便参与中苏双边谈判。
  1945年8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四项附加协定签订。中国方面承认外蒙古独立,中东铁路、南满铁路改名为中国长春铁路,为中苏两国共同平均所有,由两国合办公司共同经营,旅顺作为海军基地供两国使用,大连战时划入旅顺军事区,平时为自由港,行政权属中国,港口主任由苏方担任,中国允许将港口工事及设备的一半无偿租与苏方。苏联方面保证尊重中国对东三省的充分主权及领土和行政完整;关于新疆,苏联承诺不干涉中国内政。条约有效期为30年。
  6 联合国制宪会议
  德国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一败涂地,日本在中途岛战役中血本无归。随着战局的发展,联合国的筹备工作在加速进行。1944年秋天,中、美、英、苏在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树园开会起草《联合国宪章》。中、苏仍不能面对面地坐在同一张谈判桌上。四国代表分成两个会场,以美国提出的草案为基础,确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会员国资格、主要机构、职权范围等。
  1945年,盟军开始战略大反攻。苏联红军的士兵挥舞着马刀,高呼着“为了斯大林,前进”的口号,如风卷残云般向纳粹德国的心脏挺进。盟军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向麾下的士兵们发出号令:向柏林进军!
  墨索里尼和情妇在企图逃往瑞士时被游击队逮住,死于冲锋枪下,尸体被吊在米兰的大街上示众。希特勒躲在官邸内,炮弹已经落在用混凝土筑成的掩体顶上。4月的最后一天,希特勒绝望地看着几天前刚同他结婚的伴侣爱娃,双双自尽。有人说他们的尸体在总理官邸的院子里被浇上汽油焚烧了,但人们始终没有找到任何痕迹。
  1945年5月8日,柏林投降。8月6日,美国的一架B—29轰炸机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红军迅速进入中国东北,将日本的精锐部队关东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报了当年日俄战争的一箭之仇。8月9日,美国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日本天皇在内阁和政界元老的劝说下决定投降。
  1945年4月25日,苏联红军与英美联军在易北河会师;同一天,联合国在美国旧金山市的大歌剧院隆重举行制宪会议。
  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盛会。参加会议的有46个国家的代表团,与会代表、随行人员、大会工作人员、记者超过5000人。中国首席代表为代理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宋子文,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董必武是中国政府代表团的正式成员。
  这次会议历时两个月。6月25日,会议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次日举行签字仪式,50个国家的代表在中、英、俄、法、西五种文本的宪章上签字。为了这个隆重的仪式,中国代表团专门到唐人街购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房四宝。在签字仪式上,中国代表团的8位代表首先进入会场,依次在宪章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一珍贵的历史记录至今仍保存在纽约联合国总部。1945年10月24日,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宣告成立。这一天被定为“联合国日。”
  《联合国宪章》共19章110条。它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主要机构的组成和权限、解决争端、处理对和平的威胁及侵略行为的办法等。宪章庄严宣告:
  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
  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尊严、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
  并为达此目的,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接受原则,确立方法,以保证非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用是发愤立志,务当同心协力,以竟厥功。
  宪章共有四项宗旨,七项原则,是联合国一切活动的准绳和依据。
  四项宗旨是:
  (1)维护国际和世界和平;
  (2)促进各国间的友好关系;
  (3)促进国际经济、社会和文化和人道主义事务方面的合作;
  (4)作为协调努力以实现上述目标的中心。
  七项原则是:
  (1)各会员国主权平等;
  (2)履行宪章义务;
  (3)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4)在国际关系中不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5)对于联合国依宪章规定而采取的行动应尽力予以协助;
  (6)保证非会员国遵行上述原则;
  (7)本宪章不得认为授权联合国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
  1946年1月1日,第一届联大在伦敦举行,51个创始会员国与会。在为联合国总部选址的时候,美欧国家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欧洲国家希望将联合国总部设在欧洲,美国则坚持设在美国。最后美国的意见占了上风。美国巨富洛克菲勒捐资买下了纽约曼哈顿岛靠近东河的一片地皮,供联合国修建总部。1947年,来自五大洲的十名最杰出的建筑师,包括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齐聚纽约,参与联合国总部大楼的设计。
  在联合国大楼落成前,联合国暂时在纽约长岛的成功湖办公。1952年,联合国大楼正式启用。

  战时的彩虹

  7 
  雅尔塔会议结束后,罗斯福满意地说,各国虽然理念不同,但共同的利益可以使大家同聚一堂,像七色彩虹一样汇集在一起。英、俄、中、美及盟国代表了全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只要四大国团结一致,决心维护和平,侵略者再次发动世界大战就绝无可能。
  战时共同利益结成的同盟确如横贯长空的彩虹,为世界迎来了和平的旭日,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美好的憧憬。但是,彩虹总是虚幻而短暂的。罗斯福知道这一点,丘吉尔和斯大林也深知这一点。
  为维护大英帝国日益削弱的影响,丘吉尔在讨论联合国机构设置时向罗斯福建议,在欧洲、东半球和西半球各设一个区域理事会,区域理事会上设一个小型世界理事会,协调区域理事会的工作。这个建议显然是要三分天下,由美、英、苏各领一方,将美国的影响限制在自己的家门口。这当然瞒不过罗斯福。由于美国的反对,丘吉尔只好作罢。
  罗斯福没有看到战争的最后胜利,也没有看到联合国的降生。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在弗吉尼亚州接受画家绘像时忽觉头痛,随即陷入昏迷,两个小时之后便与世长辞,终年63岁。医生诊断,他死于脑溢血。罗斯福去世时,四个儿子都在从军,夫人和女儿也没在身边。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发表了悼念文章,文章称:“中、美两大民族的友好团结,在罗斯福总统执政以来,得有长足进展,他的逝世,使我们中国人民深深感到哀悼。”
  罗斯福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他可能没有想到,他构思的联合国几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他可能也没有想到,他倾注心血建立起来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会变成相互对立两大阵营。
  据几年前解密的英国档案,1945年夏,德国大势已去的时候,丘吉尔曾制定过一份名为“难以想象”作战方案,准备像轰炸德国城市德累斯顿一样将莫斯科夷为平地,把斯大林赶下台。
  美国的巴顿将军则公开宣布,他的部队将继续前进,穿过波兰、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直达斯大林格勒,在希特勒未能结束战争的地方结束战争。由于苏联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柏林,展示了自己强大的实力,丘吉尔不得不把自己的“难以想象”方案锁在保险柜里。巴顿将军也没能如愿打到斯大林格勒。
  1945年12月,巴顿在去打猎的路上发生车祸。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巴顿问医生:“我还有机会重跨战马吗?”医生直截了当地回答:“没有。”12天后,巴顿去世了。根据他的意愿,他的遗体被葬于卢森堡的美军公墓内,与他的士兵永远长眠在一起。
  战时的彩虹驱散了战争的暴风骤雨,但很快就被冷战的阴云所取代。在旧金山制宪会议上,美苏之间的矛盾已经表面化。曾几何时,昔日的敌人很快握手言欢,而同一战壕浴血奋战的战友却转瞬之间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敌。各种联盟其兴也勃,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