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南宋不咳嗽 >

第245部分

南宋不咳嗽-第245部分

小说: 南宋不咳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开始不用派太多人过去,熟悉一下当地情况之后再做计划。”新衣服带来的喜悦只持续了一小会儿,现在就算让洪涛穿上上帝的衣服,他也抹不去脑子里那些工作,一个字儿,累!。请访问

二百六十二章 蒙古水师有火炮!() 
现在已经是六月中旬了,再过一个多月,自己还得踏上远赴欧洲的航程,这一去一回最少也得十个月。摊子越铺越大,真有点股的上头就顾不了屁股的感觉,主要是能用的人手太少了。前些年自己培养的全是海军人才,管理型的人才根本没有,而且自己也不会培养,只能是从矬子里拔将军。这次他扔下金河湾里的一大摊子事儿,急急忙忙的要去明州见文南,就是想问问文南想不想真的变成金河帝国的官员。如果他能过来帮自己就好了,依靠他的关系可以从大宋忽悠来不少管理型人才,这些人不能掌权,但是可以做具体工作。

    但是如何忽悠文南这种被皇权熏陶到了骨子里的人,放弃他的皇帝来帮自己这个皇帝呢,洪涛心里真没谱,别说文南,就连能不能说服罗有德都不敢打包票。倒是那个徐量植比较容易些,这个人没啥国家观念,是个很彻底的有奶就是娘型。没理想、没思想,一心一意在经营他的家庭,天大地大皇帝大,不如他一家人大。

    山东半岛,洪涛有好几年没来了,一路上并没发现什么异常,但是当舰队绕过半岛尖部,沿着北纬三十八度向西行驶了一会儿,金河号的瞭望手就发出了警报。前方发现了十多艘敌船,按照瞭望手的说法,这些船的外形很像鲑鱼级,只是桅杆低一些,帆都是三角型的。

    “航向11?难道是去金州的船队……收翼帆和极顶帆,跟着他们,注意全程测算它们的航速!”由于对方桅杆低,还没有发现自己的舰队,洪涛决定先不去打扰他们。现在离日落还有十个小时,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好好观察一下蒙古版的鲑鱼级到底是个什么性能。

    五个小时之后,蒙古版鲑鱼级的航速和适航性特征基本被瞭望手看透了。这款船型基本就是鲑鱼级的翻版。甚至连稳向板都可能装备了,在海浪中航行的稳定性不错,遇到侧风的时候也可以把船身倾斜成一定角度,总体上说外观仿造得不错。不过它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说桅杆太矮,只有十多米高,上面挂的不是复合帆。而是一水的三角帆,所以动力不太足。就算蒙古船匠把船身略微拉长、变瘦了一点,航速依旧很差,满帆侧风的时候只有5、6节,看样子它也不可能有划桨,再多的细节远处就看不到了。

    “也真难为他们了。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仿制得如此像,真是不可小视啊。那些帆具和拉长的船型肯定是阿拉伯人的杰作,说不定那些买了咱们船的大宋海商里,也有被蒙古人利用的,搞不好已经被买过去了。老孔,让咱们的船过去吧,记住啊。只需放空炮,不许打他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说真心话,洪涛很佩服蒙古帝国这种善于学习并很快化为己有的本事。蒙古版艘鲑鱼级外形上讲造得真不错,不管有没有慈禧出卖的那些图纸,都已经超出了自己的预期。不过光看外形还不足以了解它们的全部性能,还得看看它们真实的战斗力,这就得靠近了过过招儿。

    原本洪涛是想用一艘鲑鱼级货船当诱饵的,不过经过大家一起讨论之后发现了这个方案有缺陷。一艘船恐怕不足以引起对方的足够重视,如果还不能发起攻击的话。很难让对方拿出全力来应付,搞不好对方会试图抓活的,那就成了追逐战。毫无意义。洪涛觉得大家说得很对,既然要测试嘛。那就弄得越真越好,也别找货船去当诱饵了,干脆就让整个舰队一起上吧,和真要打海战一样。只有这样才能让对方绷紧每根神经,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对付。

    当金河号带着七艘蛟鲨级战舰升起满帆后,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追到离蒙古水师船队不到七海里的地方,从这个距离上用望远镜已经能看到对方桅杆上的瞭望台了。对方显然也发现了身后这支突然出现的船队,他们互相传递消息的方式很有意思,先是从最后一艘船的桅杆上高高射出一发烟花,然后各船都开始发射这种大窜天猴,海面上瞬间就热闹了起来。

    “左舵5,我们从下风头靠上去。”洪涛在望远镜里看到蒙古水师船队里有两艘船比较反常,别的船甲板上都在列队准备迎战,这两艘船的甲板上却没什么人。也不是说没人,而是都集中到船头和船尾去了,具体在摆弄什么东西看不清。

    又过了两个小时,金河号已经从蒙古水师的左舷追了上来,正在慢慢向右修正航向,一点一点的往蒙古舰队身边凑。尽管现在双方相距不足五百米,在望远镜里都能看到甲板上水手的容貌,但洪涛依旧没搞明白那两艘船上有什么机关。那玩意装得比船舷低,平视无法看见,桅杆上的瞭望手倒是能看见,但他也无法告诉洪涛人家甲板上到底装了什么。因为那个东西被木板盖着,边上还站着人,瞭望手只是证实了洪涛的怀疑,这两艘船上确实有蹊跷。

    “右舵3,靠近到二百米!”洪涛这个小心肝啊,抓挠一样痒痒,到底是什么呢?对于一个好奇心很重的人来讲,越不让看的东西他就越想看,甚至不惜冒一点点风险。二百米已经是舰炮时代的危险距离了,一旦对方真有大炮,第一轮射击说不定就能命中。可是洪涛不认为蒙古水师有舰炮,因为他没看到船壁上有炮门,也没看见船舷上有炮车之类的东西。舰炮那个重量,如果不提前安放好,那就是没有呗。其实由振州造船厂造出来的鲑鱼级已经简化了很多地方,基本上失去了装载舰炮的能力,结构强度不太够,玩玩80炮可能还凑合,135炮都没戏。

    “陛下,还是让后面的船靠上去吧,您在远处看着就成了……”孔沛及时的制止了洪涛这种冒险行为,不知道的东西最危险,这是洪涛经常挂在嘴边上教育别人的,现在轮到别人来教育他了。

    “好吧,让他们小心点儿最后面这两艘船,别的船上都是强弩,只有它们俩不清楚是什么玩意。”洪涛这次没固执己见,也没假惺惺的去玩什么身先士卒。虽然说人生来平等,但价值确实有高低不同,假如其他舰长战死了,对金河湾影响并不大,假如自己死了,金河湾恐怕就有大麻烦了。

    “咚……咚……咚……咚!”从舰队里分出去的两艘蛟鲨级战舰刚靠到距离蒙古舰队二百米左右,突然四声巨响把洪涛都惊呆了!

    “他们有炮了!口径还不小!”开炮的就是蒙古舰队最后面那两艘船,虽然看不到大炮的摸样,但从它们甲板上升起的烟雾看,******装的不少。再看看炮弹落点溅起来的水花,洪涛先确定了对方大炮的一个参数,口径比自己的155炮大,大得多!

    “好像只有四门,是装在船头和船尾的,为什么要装在甲板上?”孔沛也让炮声吓了一跳,恨不得把望远镜塞进眼睛里,使劲的盯着那两艘船,可惜除了几团烟雾之外,啥也看不清。

    “我也不太清楚,告诉我们的瞭望手,密切注意他们甲板上的炮,如果看不清就再靠近一点!”洪涛和孔沛知道的一样多,他也想不出来蒙古水师为什么把大炮装在甲板上,还船头船尾各一门,这不成后世的中线布局了嘛。可惜在帆船上玩中线布局注定是没希望的,此时的火炮口径不可能太大,射击精度也很糟糕,只能凭借射击密度来弥补。

    “好快,一刻钟五发!他们的炮兵和我们的差不多!”几分钟之后,第二轮炮击又来了。孔沛一直都盯着舵台上的沙漏,很快算出了对方的射击频率,然后就有点不淡定了。帝国舰队里那些服役了好几年的老炮手目前也只能达到这个水平,可是蒙古炮手居然一上来就是这个水平了,很吓人啊!

    “不是他们的炮手训练好,而是他们的炮更容易装填……让四号舰空射一轮,烘托烘托气氛。”洪涛比孔沛对火炮的了解深刻,从对方的第二轮炮击中他好像有了点收获,但还不太确定,还得继续多看几轮。光让对方开炮,自己不还手肯定不合适,放几下空炮既可以检验对方水手、炮手的训练质量,又能让这种试探显得更真实。

    接到了射击命令,四号舰打开了右舷的炮门,乒乒乓乓的发射了一轮,场面很热闹,但一发炮弹也没打出去,因为炮膛里根本就没塞炮弹,只有******饼和木板塞子。可对方不知道这是空射,听到炮声,甲板上的人立刻就都蹲下了,藏到船舷后面,很是训练有素。而且炮击并没太影响他们的装填速度,很快第三轮炮击又来了,和前两次不同,这次炮击赢得了一片欢呼声。

    。请访问

二百六十三章 臼炮() 
“五号舰船头中弹了……怎么是甲板?他们的炮弹从上面掉下来的,还打破了一面飞帆!”不用孔沛汇报,洪涛也能看到五号舰船头的三角飞帆被打破了一面,同时五号舰的旗手也在用旗语向旗舰汇报战况,他发出来的信息是船头甲板中弹,这让孔沛非常迷惑。

    “传令,高速撤离,甲板上一定要忙乱起来,越像逃跑越好……”洪涛把望远镜放了下来,嘴角露出了奸笑。

    “不看啦?我还没看明白……高速撤离!”孔沛有点不甘心,但还是执行了洪涛的命令。在战舰上船长的命令就是最终裁定,有问题可以事后讨论,但绝对不能当场质疑,这是重罪!

    “呵呵,别发愁,我知道他们的大炮大概是个什么玩意了,一会让五号舰把那枚炮弹送过来,看看它的口径就清楚了。”洪涛知道孔沛的疑虑,但自己已经看明白了,再继续试探下去可能会遭到更大的损失,没必要。

    此时接到命令的皇家舰队都在往北转向,对方的第四轮炮击也来了,不过这次他们就没那么好运气了,一发也没击中正在高速驶离的两艘战舰,但蒙古舰队里却爆发出来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很显然,敌人被他们击退了,还是被他们的新式武器打败的,完全值得高兴。这支蒙古舰队的指挥官也是个明白人,他没有指挥舰队去追赶,看来他对自己战舰和敌人战舰的航速心中有数,知道追不上,索性就保持现有的队形和航向,继续向东北方赶路。

    “我靠!还是开花弹!”双方舰队脱离之后,五号舰派小艇把那枚击中了船头的炮弹送到旗舰上,洪涛只看了一眼,就惊呼了起来。因为这枚炮弹已经摔成了三瓣,它居然是空心的,里面还有小铁球和黑火药。

    “是用生铁直接铸造成俩个半圆。然后再焊接在一起的,没经过热处理,太脆了,一摔就碎。引信倒是没问题。仿造得挺好。”蹲在这堆废铁旁边,洪涛好好的研究了一下蒙古帝国制造的开花弹。

    这枚炮弹和金河湾制造的开花弹基本一样,尤其是引信部分,完全一致,软木塞里的火药通道弯曲形式都丝毫不差。别问啊。这是一枚山寨产品。至于说原型炮弹蒙古人是怎么搞到的,很简单,洪涛在狮子口、金州都没少使用开花弹,孔沛在襄阳城下也差点把船上的炮弹打光,里面也有部分开花弹。金河湾生产的开花弹虽然热处理做得很好,但也不敢保证每发都能爆炸,蒙古人手里很可能会有不止一枚样品。这玩意难就难在后期热处理和引信上了,整体技术并不高,很容易仿制,效果嘛。哑弹率估计很高,还不如直接使用实心弹呢。

    “这得有二百五十毫米了吧!他们有这么大口径的炮了?”孔沛还在纠结蒙古水师的大炮,尤其是看到这枚炮弹的口径之后,他脸上写满两个字儿,担忧!

    “口径是没错,不过他们造出来的不是我们这种炮,而是臼炮。这玩意炮管很短,管壁很厚,基本不用担心炸膛问题。不过炮管短膛压就低,所以它发射的炮弹不能直线飞行。而是吊射。看来他们还没弄出来强度足够的青铜合金,不得不先用臼炮凑合着。这这种炮不适合在大海上用,直射都没什么准头,吊射就只能瞎猫碰死耗子。还别说。今天还真让他们碰上了。”洪涛一边给孔沛分析蒙古水师舰炮的状况,一边拿起块炮弹碎片,在甲板给孔沛画了一张简易的臼炮示意图。

    “这不和咱们之前用的榴弹发射器差不多嘛?”孔沛一边听一边看,很快就弄明白了臼炮的原理,还举出了一个例子。

    “没错,道理一样。不过臼炮口径能做的很大,真要让它砸上一发,不管是开花弹还是实心弹,都够受的。看样子蒙古人的发射药好像还不太过关,射程不太远。但这玩意只要不断试验,早晚会找出合适配比的。好了,直接去明州吧,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