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南宋不咳嗽 >

第270部分

南宋不咳嗽-第270部分

小说: 南宋不咳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较麻烦,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转变的,我说这些是给两位大人提个醒。想保卫国家必须要依靠自身强大,时刻注意周边国家的发展态势,一旦它们有崛起的先兆,就必须想办法遏制。用文化、经济手段都可以,实在不成动用武力先把它们扼杀在萌芽状态也不为过。”

    “从短期看,蒙古帝国的威胁很快就会消除。他们耗费了大量国力建造水师战舰,而且还是仿照我国船只建造的,不瞒二位,在这方面我国还特意帮了蒙古帝国一把,给他们私下提供了不少技术……吴大人莫急,先听我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洪涛虽然看不上南宋朝廷这些官员,但又不能轻视他们。他们除了武力不太给力之外,确实把国家治理得不错,要不是赶上蒙古帝国这个时代的强者,金国早晚会被他们同化掉。所以洪涛一方面继续执行他自下而上逼着南宋朝廷进行改革的计划,一方面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影响南宋官员的机会。

    “大宋水师的舰船造价太低,不足以拖垮蒙古帝国的财政,而且不给他们一点甜头,他们也不会按照我的设想去大规模发展水师。这也是我不愿意看到大宋急急忙忙发展新式水师的原因。这种被我称为海军的军队模式,太耗费国力。我故意把蒙古帝国拖入这场造船大赛里,目的就是拖垮他们的国家经济。想要打败一个国家,可以真刀真枪的搏命,也可以用看不见摸不到的经济手段。

    “后者更彻底更奏效,这就好像是不伤害一个人的躯体,却把他的血放光了。一个人如果缺血太多,就会死,哪怕死不了,也是苟延残喘失去了战斗力。我想这方面二位大人理解的应该比我透彻,打仗是要花钱的,人吃马嚼都是钱,刀斧盔甲也是钱,民夫后勤还是钱。大宋被连年不断的战争拖得国库空虚,蒙古人也一样。他们把国库里的钱全拿去造战舰和大炮了,陆军就没有足够的军费,这两年他们也就没有发起过大规模的南侵。”

    “现在我觉得时机成熟了,蒙古帝国也快醒悟过来了。他们不能再等,因为财政上的压力需要大宋的钱粮去弥补,不管他们准备好没准备好,都要来进攻大宋,这也就是我们收获的季节。只要把蒙古帝国水师消灭掉,它在几年之内都没有能力再发动战争了,不管是陆地上还是海上都不成,因为他们没有钱粮了。”洪涛一口气把自己的战略布局全说了出来,连原理都讲给他们听,不怕他们明白,就怕他们不明白。

    “陛下从二三年前就在布局这一切,怎知道蒙古人必然上当?如果他们不造战舰,继续在陆地上进攻呢?”听了洪涛这段长篇大论,郑清之陷入了沉思,连手里的雪茄烟都忘了抽,就拿在手上任它自己冒着烟。吴潜可能是脑子快,也可能是想的东西少,他倒是一直跟着洪涛的

    话在转,立刻就提出了问题。

    “这只是一个局,蒙古人入不入局全在他们,我无法控制。这件事没有如果,只要我用战舰打疼了他们,他们必然会想获得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我以前就说过,蒙古帝国的高层非常好学,他们总是用最快的速度学会对他们有用的东西,这次也不例外,这是本性,很难改。其实不光蒙古帝国在学,据我所知大宋朝廷也在学,是吧?”对于吴潜的问题,洪涛是笑着回答的,那个笑容就像司令旗上的老鼠头,怎么看怎么显得有一股子阴损的感觉。

    “这个……”吴潜让洪涛问得一愣,脸上很不自然。对于偷学别人东西这件事儿,是被大宋主流阶层所唾弃的,但现在他们却正在这么干,所以很难回答。

    “没关系,学一学不可耻,不会就学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国家和国家之间不用遵循个人的道德标准。不管标准多低,只要能让国家强盛、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好朝廷!但我还得提醒二位一句,铸造大炮一点不比建造战船省事。大炮是用铜铸造出来的,铜可都是钱啊,说它是用钱堆出来的一点都不为过。”

    “大宋的铜产量并不富足,维持国内所需都是紧巴巴的,略微研究一下新技术没问题,但太耗费国力去搞就没必要了。这是我给蒙古帝国下的套子,我不想看着大宋跟他们一起钻进来。还是那句话,如果把蒙古帝国的战舰和铜炮都沉到大海里,二位大人可以自己算算,他们手里还有没有钱粮再向大宋发动进攻了?”洪涛并没在偷偷造炮这件事上去挤兑吴潜,这时候占口舌之利没半点意义,重要的是让他们两位大宋高官明白这件事儿的利弊,然后回去影响大宋朝廷做出正确的判断。

    (。)

二百九十九章 徒劳无功() 
“不知陛打算如何把蒙古人的战船全打沉……难道说陛下还有别的舰队?”郑清之比吴潜的脸皮厚多了,他根本没有半分愧疚之意,直接把这件事放了过去不谈,开始聊上了具体的作战问题。

    “别的舰队还要卫护我的国家,就目前而言,我的舰队都在这里了,一共十九艘。”洪涛又撒谎了,他哪儿还有别的舰队,这已经是他的全部家当了。但是面对郑清之这种骨子里的政客,实话还是少说为妙。

    “可、可据我所知,蒙古水师有三百多艘大船,船上也装有大炮,难道陛下打算用十九艘去对垒三百艘?”郑清之终于想起手上的雪茄了,又嘬了一口,才发现雪茄已经自行熄灭。火柴就在桌上放着,但他没去拿,洪涛的回答太让他吃惊了,已经不顾上抽烟。

    “三百艘?不止!据我的了解,至少有五百艘以上才对,多出来那部分战舰是在高丽海边建造的。郑相说对了,不管对方是三百艘还是五百艘,我都会用这十九艘战舰去对付他们。要问我有多少把握能击败他们,我只有六成把握吧。要是我的舰队被蒙古水师打败了,那大宋就只能自求多福。光守住长江口是没用的,蒙古水师可以从温州、福州、泉州、广州登陆,把大宋的繁华之地全抢光烧光之后,临安和明州还能独善其身吗?”

    “不用五百艘,只需要有一百艘战舰登陆,至少就是一万到三万蒙古兵将。有了这些战舰,他们的军队还会源源不断的从北方运过来,来回不过一个多月而已,还不用带过多补给。直接就地补充,以战养战,再想拦住他们可就难了。即使是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该哄的时候哄,该吓唬的时候就得吓唬。只有让这些政客真的害怕了,他们才肯抛开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把精力全用在对付外敌上。只要让他们还残存一丝侥幸心理,就会不停的在后边算计你,让你不得安生。

    “陛下只有六成把握就要御驾亲征……是不是有些草率了,一旦……”吴潜这个人真是不错,都到这时候了还有闲心管洪涛的安危。郑清之和他就不同,听了洪涛的预言之后。一只手揪着胡子就一言不发了。但是从他宽大的衣袖上可以看出来,他的胳膊正在微微的颤抖,不知道为何会这么害怕。

    “金河帝国和大宋帝国不一样,我那里的国民可以参与国家的管理,皇帝只是一种荣誉和象征。这次参战的决定是我提出来的,当然要我亲自指挥,否则我凭什么拿着国民的性命去冒险?在我以前的国家里,皇帝都遵循这样一条准则: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即便我的国家没有了,我也想向先辈一样遵循这条准则。如果一个国家的皇帝、皇子、皇亲都能亲上战场为国而战。冲锋陷阵在第一线,我想这个国家的士兵也不会太怂,更不会扔下他们的皇帝逃跑。当然了。我并不鼓励盲目的英雄行为,有六成把握我觉得已经足够了。”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洪涛不清楚,但他很认同这句话。和军事上软弱的宋朝相比,明朝虽然内政很糟糕,但却很有骨气,也确实说到做到了。假如能把这两个朝代的性格综合一下,那真是国之大幸、民族之大幸。

    “请受潜一礼,这一礼不代表朝廷、不代表制置使。只代表我个人……”洪涛说得慷慨激昂,吴潜听得热血沸腾。这个老头子不光是个技术男。还是个老愤青,直接站起来。整理了整理衣冠之后,恭恭敬敬的给洪涛施了一个大礼。一躬到底,停留了片刻之后才直起身。这可真算是大礼了,在大宋的礼仪中,他见了皇帝也不用如此恭敬。

    “陛下所言让我等无地自容……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德源从小自视甚高,但陛下今天给我上了一堂课,让我受益匪浅。只是……唉……我有些话想对陛下坦诚,但望陛下听了之后不要过于激动。”看到吴潜这番举动,郑清之也坐不住了,不过他没有站起来行礼,只是抱拳拱了拱,脸上露出一种大便干燥的表情,好像有什么事情让他非常为难。

    “但说无妨……”洪涛深深嘬了一口烟,借此平复一下刚刚有些激动的心情,忽悠别人能把自己也忽悠得热血沸腾,这份功夫真是练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了。

    “……大宋水师此番不会出战,陛下恐怕要孤军作战了……朝堂上官家和我并不能左右这个决定……其实我很羡慕文部长和我说过的金河帝国,在那里很多东西都很简单直接,可是大宋不同,即便是皇帝和丞相,想做点什么事情也是到处掣肘。在裁撤厢兵变成建设兵团、开办水泥厂、成立舟船转运使这些问题上,官家和我做了很大努力,还付出了很多代价。这次我们手中已经没有筹码可以去交换了,只能被动接受,还望陛下能理解……”郑清之咽了一口吐沫,拿起火柴把自己的雪茄烟点燃,不顾焦油的味道深深吸了一口,再把烟雾吐出来弥漫在自己脸前,借着这层烟雾的遮挡才把实情说了出来,真没脸啊!

    “岂有此理!这是奸佞之臣!这是误国之臣!德源,你我不能当误国之臣,你和我一起去面见官家,我要死谏!”还没等洪涛做出反应,吴潜就先急了,他虽是朝廷重臣,但很少在朝堂中行走,这些决策他都不知道。

    刚才洪涛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他只有十九艘战舰、只有六成把握,不敢保证能拦住蒙古水师的几百艘战船。如果大宋水师能一起出战,胜算就大多了,可朝廷的决定居然是死守。这尼玛就太坑人了,不光坑了洪涛,还坑了沿海的城市,就等于坑了他这个沿海制置使。

    做为一个沿海制置使,吴潜深知洪涛刚才说的话很有道理。一旦被蒙古水师突破到长江以南,到南方沿海城市登陆,那就是灾难。大宋的能战之兵都在北方防线上,南边根本就没有多少兵力,甚至很多城市连正规军都没有。现在水师大部分都调到这里来了,南边连一丁点还手的能力都没有,全是白给。别说几万蒙古兵,一个城市有一千就足够了。

    “毅夫不可!就算我们两个全撞死在官家面前也于事无补,赵氏兄弟已经掌管了水师,旨意已下,不可挽回了……”郑清之面对怒气冲冲的吴潜也淡然不了了,把朝堂上的大致情况说了说,颓然无声。

    “二位大人不必如此灰心丧气,说句实话吧,这种情况我在来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我并没指望大宋水师能和我一起并肩作战,不过吴大人说得也有道理,就算不和我的舰队一起出征,也不应该把全国水师都集中于此,那样太浪费了。如果能让朝廷水师分成两部

    分,一部分继续驻守于此,另一部分去温州附近游弋,不光可以保全临安,还能对继续南下的蒙古水师舰船进行围堵。只要不让他们靠岸,这场战争我们双方就是完胜。”

    “我想就算我挡不住他们,也不会让他们的船队太痛快继续南行,必然会被分割成很多小部分。以朝廷水师的能力,拦截这些零散的战舰应该不成问题。”听了郑清之的话,洪涛并没有太大的担忧,他原本就没打算让南宋水师跟自己一同出战,假如他们能在自己身后再张开一张网,就能免去自己的后顾之忧。

    “陛下,请恕潜无礼,某无脸再在此多留,每一刻都是对我的煎熬。无论管用不管用,我都要回临安去面见官家,容我告退!”吴潜还是个执拗性子,不管洪涛是什么态度,他都待不住了,又给洪涛鞠了一躬,也不管郑清之走不走,扭头就出了门。

    “陛下,还请保重,千金之身没必要逞一时之快,此番是大宋对不住金河国、对不住陛下,还望陛下能得胜回朝,后会有期!”郑清之脸皮就是再厚,也没法留下吃洪涛的烤肉。他此时也乱了分寸,不清楚是该劝洪涛别去合适呢,还是劝洪涛全力迎敌合适,草草说了两句场面话也跟着吴潜出了门。

    “陛下,你们这是……谈崩了?”还没等洪涛跟出门,文南就一头钻了进来。看到吴潜和郑清之一脸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