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南宋不咳嗽 >

第342部分

南宋不咳嗽-第342部分

小说: 南宋不咳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四百二十五章 和气生财() 
“诸位,我知道大家的来意,谁家的船靠岸卸货咱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别急,这里只是我们这次航程中的一个港口,阿尔因的家乡还没去呢,别怕货物卖不出去。按照这个趋势,我觉得咱们这十船货物都不够卖的。”赛义德还没回来呢,货船上的海商就都坐着小艇跑到海上君王号的甲板上来集合了。

    洪涛知道他们是看着武家先在亚丁港出货有点眼红了,这次他没再自己指定谁第二个靠岸出货,而是把这个权利交给了老天爷。这次跟着他来的六家海商全是海峡公司里实力最强、手段最厉害的大奸商,谁先出货谁后出货都无所谓。洪涛相信他们在做生意上不会吃亏,只要自己能保证他们的安全,如何卖货、进货的问题就不用操心了。

    “那些穿着外褂的是突厥人的毛拉和巴依,能从麦加圣城中回来的老年人都可以称呼为哈只,这样叫是对他们的赞美。”这次洪涛打死不上岸了,他就在海上君王号的船舱里透过玻璃窗用望远镜观察着码头上的情况。赛义德和阿尔因也一人拿着一架望远镜,赛义德还边看边给洪涛解释岸上的人群有什么不同,把这个阿拉伯顾问的角色执行得很到位。

    “巴依老爷……那有没有阿凡提?”听到巴依这个词儿,洪涛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动画片里的人物,一身大袍、脑袋上包裹着白布、留着八字胡、骑着小毛驴……小时候经常看。

    “……那是希腊语,波斯人和拜占庭人喜欢这么称呼比较受尊敬的人,陛下为何会知道他们?难道陛下也是从书籍里看到的?”赛义德对洪涛的提问诧异不止,像他这种游历过大多数阿拉伯城市,还去过拜占庭、北非和欧洲的学者好像都没洪涛对阿拉伯世界知道的多,这种知识到底来源于何处呢?

    “对,以前我的家乡有一座很大的图书馆。只要世界上有人的地方,书里都有记载……”洪涛知道自己又说漏嘴了,只好把澳洲只抬出来当挡箭牌,反正它都沉了,谁不在就说谁呗。

    “可是我为何一直没听说过有澳洲人来这里?这里的书籍和那不勒斯的书籍里也没有记载。”赛义德可不好蒙,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句话确实有道理。你说要是全体人民都像赛义德这样见多识广,洪涛可咋统治他们啊!连编个瞎话蒙蒙人都被他们质疑。更别说利用他们的热血、愚昧糊弄人了。

    “那些书都是百年前的先人留下的,澳洲人只喜欢四处游历却不愿意做生意,所以日子越过越穷,最后连大海船都造不起了。所以说啊,不能小视贸易,它可以为做学问带来帮助。贸易越繁荣,交流就越密切。如果各国的学者都能坐在一起,很多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这次回去,我打算在卡兰巴港建立一座皇家大学,专门邀请各国像您这样的学者来讲学。不光讲学,还得在一起互通有无,所有的经费都由皇家担负。大学不收学费,但研究出来的结果要先给皇家,这样公平不?如果您愿意的话,我想请您来当这个大学的筹委会带头人之一。用您的声望和学识。多请一些和您一样有真才实学的人来皇家大学。”为了圆自己的谎,洪涛也算是拼了,不光破财,还封官。

    “……可是我答应威廉陛下,要回那不勒斯的……”赛义德立马就让洪涛扔过来的这个大馅饼给砸晕了,什么澳洲的事儿全忘了,眼睛里全是小星星。

    “我去和威廉说。他是个穷鬼皇帝,拿不出太多钱来做研究经费,干脆让那不勒斯大学和皇家大学合成一个。每隔二三年,双方就派学者互访。这不就全解决了嘛。老赛啊,像你这样专门研究各国政体、社会模式的学者,必须要多走多看。我给皇家大学配两艘大海船,大学里的学者都可以跟着海商的船去各国转,一路上吃喝无忧,这样才能尽快出成果嘛。人的一生时间是有限的,要是全浪费在旅途和筹备旅费上,这不是舍本逐末了嘛。”

    “就这么定了啊,你去弄个人名单,把你想邀请的人写下来,然后挨个给他们去信,让他们就近到亚丁、吉达、马斯卡、霍尔木兹、巴士拉去。商船要在这里待很久才会返航,他们可以跟着商船一起回卡兰巴港。”洪涛还越说越来劲儿了,其实他早就想建立一座更像后世的综合大学,教学为辅,研究为主。但是手边没啥合适的人选,这件事儿也就放下来了。这次和赛义德接触了几个月,发现这个老头是个比较纯粹的学者,没有太多杂念,那就是他吧。

    赛义德满脸通红的走了,一路小跑回到他的舱室里去草拟名单。钱对他来说没有太大诱惑力、当官也不是他追求的,但是这个皇家大学对他就太有诱惑力了。再加上有洪涛这么一个同样有学问、懂学问、支持学问的皇帝支持,这尼玛肯定是真主的旨意啊,赶紧干吧。至于说洪涛有什么其他目的没有,他都没工夫去想。

    “陛下,卡兰巴港没有地方盖大学了,那些该死的商人把商铺都盖到了皇宫围墙边上,城里都挤满了……”阿尔因出于善意,提醒了洪涛一句。

    “没地方了?盖个大学都挤不出来?”洪涛还真没注意到这个问题,这些年卡兰巴港发展很快是真的,但他没想到会这么快。

    “除非把城里的居民往城外迁……但是泊总督不让,连塔巴国王都说服不了他。”

    “哦,也对,卡兰巴港好不容繁华了,这里也有当地居民的功劳,把人家轰到城外去确实不合适。不过居民不能迁,不见得别的人就不能迁。你回去和泊蛟说,就说是我的建议,让塔巴国王把王宫让出来给我当大学,我出钱给他在别的地方再盖一座更大、更好的宫殿。其实他的王宫不适合在卡兰巴港,一国之王怎么能待在一个港口呢?这样不安全,让他迁到内陆去。”得,洪涛小眼珠一转,塔巴国王的王宫就没了。

    当天晚上,洪涛的船队就被迫离开了吉达港,继续北上。有他这一大堆巨舰在吉达港外停着,很多从北非来的小船都不敢停靠了,严重干扰了去圣城朝觐的秩序。这里的埃米尔还挺客气,专门派了一个儿子来找赛义德,请求能不能把船队稍微挪挪地方。人家这么客气,洪涛也是讲理的人,干脆就直接走吧。

    船队并没有沿着红海继续向北,而是留下两艘战舰和两艘商船,掉头返航了。通过在亚丁港和吉达港的询问,洪涛在吉达港以北的海岸线上,没有找到任何一个可以供自己船队停靠的港口。而且他还问清楚了一件事儿,当年袭击卡兰巴港的优素福部族就在红海的尽头。苏伊士湾西岸都是他们的领地,要想把货物从红海方向运往开罗和亚历山大,必须要穿过优素福部族统治的地方。

    相对于亚丁港和吉达港的友好接待,洪涛不太相信优素福的部族也会乐意看到自己的船队。洪涛不惧怕任何阿拉伯部族、国家,但是打败他们屁用没有,想在四周都是敌人的环境里占领一座伊斯兰城市并且维持下去,不是目前金河国国力能达到的。所以洪涛选择了躲避,既然过去也没啥便宜占,那还是去更容易占便宜的地方吧,生意人嘛,和气生财!

    。

四百二十六章 劳伦斯() 
第三站有点远,当整支船队钻出红海之后,就开始沿着阿拉伯半岛的海岸线向东北方驶去,一边走一边探,花了十五天时间才走完了二千多公里路程,跑到了阿拉半岛的北侧。这里是麦提尼和阿尔因的故乡,大概位置就是后世阿曼苏丹国的马斯喀特港,此时这里叫马斯卡。

    和进入亚丁湾相比,船队进入阿曼湾就轻松多了,这里的阿拉伯海商们经常出现在卡巴兰港,很熟悉金河国的船只和旗帜。虽然他们不一定希望这些大海船来自己的地盘上抢生意,但双方实力对比实在相差太多,也就不会生出什么非分之想。

    这就是互相了解的好处,很多麻烦都是因为双方不清楚、不明白造成的,一旦大家有了交流,看清了对方到底是谁………m、是干嘛的、是什么性格,有些麻烦也就随之而去了。

    到了阿尔因的家,洪涛胆子就稍微大了一点儿,于是他又带着陆战队登陆了,去阿尔因家里拜访了一下。这次洪涛送上了重礼,整整三箱平板玻璃,不看僧面看佛面,麦提尼也算是帝国里贡献很大的总督,他短时间内还回不来,自己帮他孝敬孝敬他的父母也是应该的。

    麦提尼的老爹很虔诚,有了好东西头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神,他认为把这么好的东西装在自己家里是对真主的不敬,把三箱玻璃全都捐给了城里最大的清真寺,还是以洪涛的名义。结果洪涛不得不和当地的苏丹国王再来一次热情洋溢、充满了废话的见面,然后又送出去一箱玻璃。给这位大胡子苏丹回家去装饰装饰他的宫殿。得到的回礼则是十头骆驼和一把精美的匕首。

    “老赛啊。苏丹和埃米尔有啥不同?”离开了王宫,洪涛又开始问问题了。阿拉伯世界对他来讲也是神奇而陌生的,很多东西还需要补一补。

    “权利上没有什么不同,埃米尔是哈里发任命的,名义上是哈里发的下属。苏丹不需要哈里发任命,也不属于任何国家,是独立的。”赛义德回答得言简意赅,一句话就把两者之间的区别说清楚了。

    到现在为止。洪涛才大概搞明白了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政体。他们的哈里发和伊玛目就相当于宋朝的皇帝,只不过多了一个宗教方面的责任。再往下就是埃米尔了,这个称呼和我们的节度使有点像,辖区之内军事、民政、官员任免一手抓,叫他们地方军阀更形象。一个埃米尔管辖着很多部落,这些部落的首领叫做谢赫。但是当这个部落太大,并且独立于王朝之外时,谢赫就变成苏丹了,大概意思就是国王吧。苏丹有大有小,大的像阿尤布王朝、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也叫苏丹。小的像阿曼这种弹丸小国,也叫苏丹。

    但这些称呼仅限于阿拉伯人之间。而且还是逊尼派,要是到了什叶派、突厥人、波斯人、塞尔主人建立的伊斯兰国家里,还有一些变化,不过大概意思也都差不多。

    现在洪涛也是拥有十头骆驼的人了,还是最好的骆驼,所以他那颗好奇心又开始悸动。干嘛去呢?他想去贝都因人部落里去看看,正好阿尔因家族的人有贝都因朋友,当初卖给洪涛阿拉伯马的部落就正合适。而且他们离马斯卡港不远,只有五天路程,骑着骆驼走五天。

    为了这五天的行程,整个马斯卡港都忙活起来了,阿尔因家是商人,家里没有那么多骆驼,洪涛要带着三百陆战队一起走,光驮运食物和淡水就需要五十多头骆驼。这位皇帝还爱民如子,他的兵一个都不能走着,一人一头骆驼。整个马斯卡港里也找不出这么多空闲的骆驼,只能是到处出高价去雇。

    光雇来骆驼还不成,洪涛还得要求骆驼干净、身上不能有寄生虫。于是在马斯卡港城外就出现了一大片帐篷和一大片骆驼,这是专门雇来洗刷骆驼的人。骆驼太多一天两天洗刷不完,要住在这里连着刷好几天。

    有了骆驼还不算完,既然是在沙漠里旅行,那就得有个旅行的样子,穿着海军制服肯定不合适,入乡随俗嘛,还得一人置办一身阿拉伯大袍,再戴上头巾,这才完美。

    “哎呀……很威武嘛,有点劳伦斯的意思了,出发!”洪涛本人也换上了阿拉伯大袍,戴上了头巾,坐在骆驼上看看自己的队伍,再看看阿尔因家族给提供的几十名向导、仆人、保镖队伍,感觉很满意。陆战队员的长袍外面还系着腰带,上面挂着子弹匣和匣,腰带上别着两把短枪,长枪绑到了骆驼身上。这么一打扮,比挎着腰刀就好看多了。

    洪涛不会指挥陆军,更没学过什么兵法,他的安排很简单。朗崖的副官带着五十名陆战队员呈双路纵队走在前面一百米处,就算是前锋了。朗崖和自己跟着大部队在后面就算主力,再分出五十人看护后面运送补给品的驼队和炮车。

    为了增加自己的安全感,这次出行洪涛特意带了三门甲板炮。骆驼不会拉车,就由六匹马拉着。这玩意不仅可以在野战中用霰弹对付骑兵,还能在攻城战里换上实心弹射击城墙和城门。不过洪涛在看完马斯卡港之后,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阿拉伯人的城市好像都不太重视城墙的建设,马斯卡港比亚丁稍好一点,好歹有一圈土墙,但也用不上炮,那个土墙只有不到一人高。

    “陛下,干嘛非穿这种大袍子?这么热的天,穿着夏季制服都出汗,我能不能脱了?”朗崖很不习惯宽宽大大的阿拉伯大袍,在他看来,短袖上衣和短裤才是对付热天的正确选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