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南宋不咳嗽 >

第360部分

南宋不咳嗽-第360部分

小说: 南宋不咳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光没事儿,以后还有大便宜。你要是想当官,等到合适的机会,我给你找个更大的地方去当官,大到你都不敢想。”此时洪涛又想起了图的部落,其实慈禧才是最适合罗有德现在角色的人选,而罗有德更适合慈禧现在的位置,可是机缘巧合,他们俩互换了一下。

    “陛下是不是找到家乡了?”慈禧听到洪涛这么说,稍微愣了一下,然后凑到了洪涛耳边,神神秘秘的说出了一个他能想像到的去处。

    “不可说、不可说啊!不过我可以告诉你,那边的土地比大宋还多。可惜你哥哥太绝情,本来我想让他也辞职和你一起走的。用这种方式留在这里继续当官,虽然不会像你一样难受,但也没啥好果子吃。没想到他还真豁的出去,用自己亲弟弟当了敲门砖,不光保住了职位,还成了帝国新政府里的警察局长。这个人啊,真是摸不透!”

    对于美洲的问题,洪涛不会和任何一个无关的人提起,除非这个人已经在美洲或者正在去的路上。一想起美洲那边缺人,不由自主的又想起了慈器的所作所为,这哥俩真是亲兄弟啊!

    “陛下,告诉您一个秘密,慈器和我是在演戏。眼下陛下失了势,很多人都在见风使舵。这个咱管不了,现在监察部又不在咱手里了,我又远在开普敦,陛下您一个人留在这里总得留个后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慈器家的老三在我辞职之前就偷偷送到慈悲那里去了,改个名字就在他表哥身边,安全的很。老大和老二本来就在开普敦援建,我让他们直接假死在开普敦,只要麦总督能配合,就一点问题没有。假如哪天陛下需要用上我哥了,就直接去找他说明白,他豁了命也会保您无碍。慈家只有慈悲这么一根独苗能成事,只要保住了陛下,慈悲就没事,慈悲没事,我和我哥就都踏实啦。”一提起慈器,慈禧就像特务接头一样,连几步之外的大副和舵手都给轰走了,趴在洪涛耳边,说出了他的秘密。

    “……本来我还想以后到了新地方给你封个大官当当,现在不成了,有你在我手下,我睡觉都睡不踏实。我明白帝国里那些官员为啥这么恨你了,他们不是恨你,是怕你!”洪涛一边听着慈禧和自己咬耳朵,一边咬着牙控制着自己的手别去摸手枪。真想一枪打死这个家伙啊,他尼玛也太能算计了。可又舍不得,人家是帮着自己算计,总不能不识好歹吧。

    “你也别费神去帮你那两个侄子假死了,他们早就被我调到卡尔堡去了,帝国的手再长,也伸不到卡尔那里。”

    “嘿嘿嘿……还是陛下高瞻远瞩,只要陛下不嫌弃我们哥俩就成,当不当官无所谓。”慈禧倒是好脾气,不给封官了也不失望,还是乐呵呵的。

    “那不成,不给你封官你乐意,你哥哥不见得乐意,你们的儿子、孙子也不见得乐意。我更不乐意,咱不是过河拆桥的人。到时候我给你一片土地,你自己去当国王,咱俩还做邻居,一起出去抢劫别人,一起去抓奴隶回来分。但是有一样啊,你和你家人说清楚,别打我家土地的主意,要算计就算计别人去,反正那边土地多得是,你们哥俩算计一辈子都算计不完。”

    慈禧可以不要,但自己不能不给。这家伙玩了命的保着自己为了啥?不还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嘛,所以不光要给,还得多给!给他足够多的希望,让他继续给自己卖命。希望这个玩意洪涛手里多得是,别说国王了,封几个皇帝都没问题。北美没地方了还有南美,南美也分光了还有夏威夷、大洋洲。反正自己也占不了那么多土地,便宜给慈禧他们,也比便宜了欧洲人合算。

    “陛下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罗老板和斯万是不是也在准备当国王呢?斯万那个孩子驾船的本事一点不比慈悲弱,还有罗老板这么一个老海商,我怎么琢磨怎么觉得他们俩不会在大海上迷路。而且监察部送过来的调查报告显示,他们俩是要去马达加斯加岛的补给站,可是当时陛下还没有计划向大食人那边伸手呢,更没有马斯卡港,罗老板提前去补给站是不是有点早啊?”听了洪涛对自己未来的描述,慈禧这颗聪明脑袋瓜子里立刻就想通了一件事儿,那就是斯万和罗有德的失踪。这件事儿他一直都没真信,可是又找不到明确的证据表明这两个人还活着,现在终于有点眉目了。

    “你啊,没辞职的时候这个嘴还是挺严的,怎么一辞职就成城里的妇女了呢?有些事情知道多了没好处,我该告诉你的时候你不想听都不成,我不想说的时候,你问了就是麻烦!”洪涛这么说其实等于已经承认了慈禧的猜测,他也不怕慈禧知道,不过还得警告他一下,别把监察部里养成的毛病用在自己身上。

    “是是是,我多想了……那陛下帮我起个国号呗,就像大宋一样,咱也有个名字啊。”慈禧是不是认真的洪涛也看不出来,反正他是挺高兴,既然洪涛都不介意聊这个话题,就一起聊呗,越热闹越好。

    “就叫大清国吧!你慈禧就是大清国的开国皇帝,哈哈哈哈……”洪涛说着说着自己都忍不住笑了,照自己这么玩,历史都被玩坏了。

    一想起几百年以后,一位考古学家拿着一个青花瓷器,鉴定为北美洲大清国皇帝慈禧的御用马桶。而这位考古学家就来自大清国的邻国,一个叫做明朝的国家,开国皇帝叫洪涛,国旗上是个老鼠脑袋!笑得连后槽牙都露了出来,太尼玛有意思了。

    “大清国好听,好听!嘻嘻嘻嘻嘻……”慈禧都不知道洪涛为啥发笑,但看到皇帝笑得这么爽,自己必须也得跟上啊。于是海上君王号的艉楼就笼罩在一片奸笑声中,凡是听到这两种笑声的水手和军官,都不由自主的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大半夜的笑成这个声音,简直是太贱了、太奸了、太坏了!比海风吹在后背上还令人毛骨悚然。

    (。)

四百五十三章 谈判结果(40票加更)() 
就在洪涛和慈禧站在甲板上放声奸笑时,远在千里之外,南宋都城临安这座正在熟睡的城市里,也有一处不太安静。在皇宫北面的东华门门口,有一座院子灯火通明,不光里面的人全是夜猫子,大门外也有很多小吃摊主半夜不睡觉出来摆摊。此时刚刚过了丑时,也就是半夜三点多点,这个时辰出来摆摊卖小吃,会有人吃吗?

    “莲二姐,送一碗桂花浮团子进来!”这不,还真有人吃,从御道上走下来两个人,前面一个显然是个仆人,手里提着一盏小号的汽灯,走在路上就像个小火球。光晕里还罩着一个上了岁数的高个老人,身上的紫色朝服显示着他的身份不低。

    “郑相公也来啦,今天是什么日子,不是大朝会啊,为何如此辛苦?”浮团子类似后世的汤圆,只是没有那么白,馅料也没有后世那么多种类。摆摊的莲二姐是个虎背熊腰的中年妇女,留上胡子就是张飞。别看她长得粗狂,一张嘴确是莺声燕语,很有错乱的感觉。

    “休得啰嗦,朝廷大事岂是尔等能过问的。”郑清之本来情绪不错,但是听了摆摊妇女的话,立刻有点不高兴了。连个市井妇女都知道朝廷官员的大致动向,怪不得每次和文南、孔沛交涉时都异常被动呢,人家什么都知道,自己啥也不知道。

    这座院子叫待漏院,如果让洪涛听到这个名字,立马就得骂人。这尼玛是哪个倒霉玩意给起了这么个倒霉名字。待漏!等着漏是吗?好好的房子不好好住,干嘛天天盼着漏?

    也就是像洪涛这种对历史知识不学无术的家伙才会说出这种话。随便找个临安百姓出来。他们都知道待漏院是啥意思。这里是朝臣们等待上朝、临时歇脚、避风雨之所。漏不是屋顶漏水,而是滴漏,也就是计时器的意思。

    古代的皇帝和大臣都是属鸡的,开个晨会非得放到凌晨五点。皇帝还凑合,他下了床出了院子就是朝堂,大臣们可就更苦了,半夜二三点钟就的起床,然后跑到皇宫门口等着开门。做为臣子。总不能让皇帝先到,自己迟到吧。后来皇帝一看让这么多老臣站在外面等也不太合适,干脆就在门口盖了一排房子,专供上朝的大臣休息之用,这就是待漏院。

    宋代朝廷对百姓的约束比较宽松,没说政府和皇宫门口五十米之内不许摆摊,这些大臣们半夜就起床上朝,肚子里肯定是空的啊,于是就有很多卖小吃的摊贩看到了商机,专门在有朝会的时间来待漏院门口摆摊叫卖。这里都是省部级的大官。没一个穷人,买卖自然挺好干。

    时间长了。这些小贩比大臣们还明白哪天是大朝会、哪天是小朝会,而且只要不是第一次来参加朝会的官员,他们都认识,连官员的随从都是熟人。从这一点上看,宋代的官民关系确实比较宽松,之后的元明清几代,包括民国和再往后的,哪个政府会允许老百姓跑到皇宫门口摆摊,靠近了都不成,立马抓起来。

    待漏院中已经来了十多位穿着朝服的南宋高官,郑清之和他们打了一圈招呼,就开始专心致志的吃那碗浮团子。一边吃一边听同僚们闲聊,越听吃东西的速度越慢,最后干脆放下叉勺,伸手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起大家正在谈论的那份东西,在明亮的汽灯下仔细起来。

    这份东西就是朝廷与海商、与金河帝国一揽子谈判的最终结果,他刚从建康城检阅完新军,一回来就赶上了皇帝临时召开朝会,看来今天的议题就是这份东西了。

    在这件事儿上郑清之意见非常大,因为官家完全抛开了他这位左丞相,而是委派文浩全权负责。理由是自己忙于北伐之事,是重中之重,不可以有丝毫分心。话是这么说,但郑清之心里很明白,官家这是在玩平衡呢。自己这几年的功劳有点太大了,再不压一压或者找个势力和自己掰掰腕子,就有点尾大不掉的意思。

    对文浩这个人,郑清之印象不太好。因为这个看上去文文静静、人畜无害的人,实际上是个六亲不认、有奶就是娘的玩意。他在广州那边靠着报纸和知音社没完没了的搅合朝政,还鼓动海商罢市对抗朝廷。可是暗中却和朝中一些大臣还有官家眉来眼去,到了关键时刻居然摇身一变成了朝廷重臣。在这件事儿上如果不是官家把北伐的权利给了自己,做了利益交换,参知政事这个高官是无论如何不会授予一个恩科进士的。

    “荒唐!自隋唐起此处就是汉人海商、僧侣必经之地,疍人赶海也以此为停靠地,为何不是大宋领海?!”可是当郑清之看到文浩拿来的谈判结果之后,立马又忍不住火了。领海这个名词儿他从来没听过,可是大概意思稍微一琢磨就懂。

    “郑相,别光在一城一地上纠缠,划分领海只是虚的,实处在这里呢。只要圣上准了这份东西,一直以来神神秘秘的金河帝国就不再是世外桃源了,朝廷随时都可以派人去他们的港口探听虚实。等郑相北伐获胜之后,只需建造足够的海船,就可以一举拿下他们的城市。郑相还有所不知吧,金河帝国人口不过十几万,假若失去了大海的保护,它能抵御多少****兵马?与此相比,大宋少几亩领海有何损失?大海这东西既不能拿来种地、又不可以盖房子住人!有何不可舍?”

    文浩对郑清之的责问不慌不忙,当着旁边几位朝臣,慢条斯理的把其中奥妙讲了出来。这次和文南的谈判他觉得很顺利,不能说把自己的表哥玩弄于鼓掌之间吧,反正自己想达到的目的都达到了,却把金河帝国和大宋朝廷都蒙在鼓中。他很喜欢这种感觉,这种全世界就自己最聪明、最智慧的感觉。

    “金河国答应开放港口啦!?”郑清之很意外,他本来以为金河国打死也不会让别人轻易探听到它自己的虚实呢,没想到这个文浩居然让金河国露了底。

    “然也……不光是开放港口,在对新军的武器供应上,也得把价格再降一成!另外还有一件事儿郑相听了肯定高兴,下官已经和金河国达成了口头协议。只要谈判顺利结束,朝廷开始北伐,金河国就要在振州帮助朝廷建造一座火药厂,教授大宋工匠制作火枪所需的弹药。”看到郑清之的吃惊摸样,文浩心里就像吃了蜜一般,为了让这种感觉更强烈一些,他又抛出一个谈判结果。

    “这……这等好事……”郑清之还真被文浩说迷糊了,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可、可大宋海贸会不会受这些领海的影响?”他一直都没怎么插手谈判的事情,其中的关键点是什么也不太清楚,只是本能的觉得不太对劲儿。金河帝国的那位洪皇帝有多鸡贼他可是亲身体会过,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把如此大的利益让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