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南宋不咳嗽 >

第451部分

南宋不咳嗽-第451部分

小说: 南宋不咳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对于炮身重量六百公斤、炮架重量五百多公斤,合起来一吨多重的舰炮来说,问题就太大了。就算一门炮配上五个炮手,也不可能拉着它左右来回转。可是新式战舰上根本就没这么多水手和炮手,一门炮顶多配两个人。让两个人去推着一吨重的舰炮左右挪动位置,既不人道也不合理,根本推不动。

    “您这大炮还得装引信点火射?”炮架的问题洪涛先没去管,他一直都在和温小七折腾新船,没怎么顾得上齐祖的后装炮研,这还是头一次在靶场亲眼见到它的射情况,立马就看出了一个不合适的地方。

    齐祖的后装炮是真从炮管后面装炮弹了,可射点火装置还和前装炮没啥区别。打开炮闩,把尖头炮弹通过炮闩上的孔洞塞进炮膛,再把一个装着火棉胶的药包塞进去;关闭炮闩,从炮身尾部上面的一个小孔塞入药条和火帽,最后用一个小击锤击。虽然把引信换成了药条和火帽,火把改成了击锤,但本质上没有任何不同。

    “……什么意思?”齐祖让洪涛说糊涂了,大炮不都是这么射的吗?后装炮只是为了装填更方便,膛线只是为了打得更远更准,和点火射有什么关系呢?

    “意思就是您可以把弹头、射药包像子弹一样放到一起,然后在炮闩上弄个击装置,像扣动猎枪扳机一样把火帽击,再把弹头打出去,轰……开闩、退壳、装上新炮弹、闭闩,再击!”洪涛被齐祖的死脑筋弄乐了,干脆拔出自己的转轮枪,把枪管比划成炮管,把子弹比做炮弹,从装弹、击、退壳、再装弹的过程演示了一遍。

    “……咳!我真是老了,做了那么多把枪,居然就没想到炮弹不就是个大号的子弹嘛……”不用洪涛过多解释,齐祖就能看明白,他被大炮这个名字给限制住了思路。

    “其实差不多,不过炮弹的后坐力太大,咱可不能站在炮车后面去扣扳机,太危险。您看看能不能把这个扳机弄成拉的,用根绳子拴上,站远点一拉,就算炸膛了也没关系。”有了这个教训,洪涛不敢再指望齐祖能把问题考虑得更全面了,还是先说一声比较保险。

    “对,用绳子拉好!这没什么难的,我把炮管上面那个孔弄到炮闩后面不就成了,只要够力量把火帽打响就成。还是你脑子好使,不过我找你来不是说炮闩的事儿,而是炮架的问题。你非要左右挪动它,这还是门小炮,以后要是把口径更大的造出来,我真想不出该怎么转动。”在炮闩后面加个撞针对齐祖来讲并不是什么难事儿,他最愁的还是如何转动炮身的问题。

    “这个问题吧,光说我也说不清楚,你们几个过来,给我在这儿挖个坑,再去拿两根三四米长的钢轨来,我有用。”如何让火炮可以左右转动,其实是和减小火炮后座力问题息息相关的,解决了一个就全解决了。

    这需要一个比较复杂的机械炮架来解决,在后世采用这种结构的火炮叫做架退火炮,与之相似的还有管退火炮。后者技术要求更高,需要液压装置才能用。现在洪涛搞不出管退装置,只能先玩技术相对简单的架退火炮。既然是个比较复杂的装置,光靠说恐怕说不明白,还是上手做试验吧。

    土坑很快就按照洪涛的吩咐挖好了,它的一头深一头浅,形成了一个大概二十多度的坡面。两根钢轨也被钢钉固定在斜坡面上,宽度正好和炮车的轮子一样。这时洪涛开始指挥着在场的工匠把火炮从炮车上吊起来,然后把炮车吊到了钢轨上,再把火炮放上去。这还不算完,在坑前面和后面,还得砸几个楔子,然后用带滑轮组的绳索把炮车的前后都拉住。

    “装弹,准备射击!”检查了一遍炮车、铁轨、索具没有什么问题,洪涛带头躲到了掩体后面,下达了射指令。

    “轰……”

    “你这个不成,炮口抬得太高了,坡度也有点大。”一声轰响之后,众人从掩体后面探头一看,得,炮车并没有沿着钢轨向后滑动,而是脱轨翻了。齐祖虽然不太明白洪涛到底要干什么,但大概也看明白了炮车和铁轨的作用,并以他的专业眼光提出了改进方案。

    “得,就按您说的办,再去重新做个炮车,让火炮在这个坡道上也能进行水平射击,顺便把坡道按照您觉得合适的坡度改一改,我保证能成功。”试验失败了让洪涛很没面子,自己只知道一个大概原理,具体角度和技术细节并不清楚,要把这种架退装置弄合适喽,还得靠齐祖他们这些熟悉机械制造的匠人们去琢磨。

    其实早期的架退结构就和洪涛弄的那个坡道一样简单,连铁轨都没有,就是弄个和炮车轮子同宽的车辙,然后把炮车的车轮放到车辙里。一开炮,炮车就被后坐力推着沿车辙后退。由于后面是个上坡,极大的消耗了炮车的后坐力。当后坐力被消耗光之后,炮车带着大炮靠自身重量又开始沿着车辙向下滑动,这样就回到了坑底最深的位置,也就是炮车的初始位置。

    这就是一套完整的架退、复位装置,可以让火炮在射击完成后,不太依靠人力就自动抵消掉后坐力,还能基本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去。别看就是个土坑,它能让大炮尽快复位,加快装填和瞄准时间,免去了炮兵们繁重的体力劳动,能大幅度提高火炮的射击度和准确度。

    架退说的就是火炮跟着车架一起后退,在此基础上,后世又弄出了管退装置来抵消后坐力。那就更高级了,火炮基本不动地方,只有炮管会向后伸缩,通过液压或者气压装置把后坐力抵消掉,然后马上就可以继续射击,装填度和射击精度更高。

    只用了一天时间,齐祖就带着工匠们用各种型号的工字钢重新铆接了一个新的炮架出来。这个炮架形状有点怪,前面很高,后面非常低,就像是个躺着放的直角三角形,舰炮就固定在这个三角形的长边上。如果把这个炮架放到平地上,它的炮口会以二十度角指向天空。但是放到坡道的钢轨上,正好一个前高后低、一个前低后高,互补了。在不用螺杆调整角度时,火炮就自然变成了和地面水平的状态。

    “轰……”

    “哎哎哎……拉住!拉住!别让它出溜的太快喽!”有了新跑车,轨道的坡度也被重新调整过,第一次试射就成功了。炮车没有再出轨倾覆,而是沿着钢轨向斜坡上爬去。大概爬了两米左右的距离,后坐力被消耗干净之后,炮车稍微一停顿,又被重力拉着向下滑。齐祖生怕炮车下冲的度太快,把他的大炮撞在土坑前沿上,直接从掩体后面跳出来,冲着那几个负责拉绳子的工匠玩命吼,直到炮车平稳归位才松了一口气。

    “成,你这个法子挺好,是不用人来推了,可是有一样儿啊,你总不能在甲板上也挖个坑吧?”跑到炮车旁边,低头看了看地上画的印记,齐祖对这种架退方式很满意,这玩意用在6军大炮上很合适。可问题又来了,船上不能挖土坑,平铺的轨道减作用很小,估计一炮开完,炮车就带着大炮从另一侧船舷冲到海里去了。

    “甲板上没有土坑,您不会用钢架造出一个斜坡啊!也是个三角形,比炮车长一些,上面连轨道都别弄,炮车下面也不装轮子,就弄个钢槽,让炮车在里面摩擦后退,这样炮车的后退距离还能缩小。新炮架能固定住这门炮就足够了,不用考虑运输的问题,它装在甲板上,不用四处跑,所以我觉得还能减一减重量。”这次洪涛没再搞实验,而是蹲在地上,用小树枝给齐祖画了一个草图。这种装置就是最初的舰炮架退装置,一直用到甲午战争时期,当时很多军舰上的大口径舰炮都是用的这种模式来处理后坐力问题,几吨重的大口径舰炮也一样。

    “按说应该成,要是没有轮子,我觉得坡度还能减小,这样就不至于向下滑的太快了。再装上前后两组滑索,说不定一两个人就能把炮车归位!不过你光解决了后坐力的问题,左右转动呢?干脆一起告诉我吧,别一股子一股子的逗我这个老头子玩。”洪涛画得很具体,按照齐祖对机械的了解,他对这个装置大概该怎么造理解得比洪涛还透彻。既然洪涛能这么轻易就解决炮车的前后复位问题,那应该对转动的问题也有主意了。

    “嘿嘿嘿,更简单,我现您真是老了,脑子都不会拐弯。把炮架下面的装几个可以转动的轮子,然后在甲板上装一圈钢轨,咱不转动舰炮本身,连炮车整体一起转圈不就成了。需要多少角度,就安装多少角度的钢轨,两舷装三分之一圈就够,船头和船尾装四分之三圈。钢轨两头装上阻滑钢块,炮车就转不过去,免得船头的炮手脑子一迷糊,直接对着船尾开炮。”对于齐祖的这个问题,洪涛连图都没画。这种简单的装置用嘴描述就够了,不光解答问题,还得喷喷毒,老头都不能放过。

    “去去去!找小七商量改造甲板去,别在我这儿瞎搅合了,我的脑子就是被你搅合乱的!”齐祖岁数越大,就越怕别人说自己老,他自己说没事儿,别人不成,洪涛也不成。

    (。)8

111章 免费劳动力() 
说起来容易,好像把钢梁铆接在一起,找好角度,二小时就能做好一个炮架。??网 其实真做起来还是很麻烦的,到底多少角度合适,多粗的钢梁可以抵抗多大口径火炮的冲击力,如何在保证结实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炮架的总体重量,这些问题都需要一次一次的试验。光是制造炮架就耗费了三个多月时间,比造新船的时间还长。

    这三个月的时间洪涛也没闲着,他亲自带着三十名未来的海军军官登上了弗吉尼亚级战舰,进行了一次远航。从太阳城一路南下,一边测试新舰的性能,一边对中美洲东侧的海岸线来了一次彻底探查。最终跑到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北岸附近,在和一个当地的印第安人部落做完一笔小买卖之后,才心满意足的掉头返航。

    这笔买卖在那个南美印第安人部落看来很值,洪涛就是个二傻子,用两罐子美酒和两把锋利的砍刀换了一大袋子树皮和几十株小树苗。虽然这种树皮能治病,小树苗能长大了能剥树皮,但这边山区里有的是,属于最不值钱的东西。

    洪涛当然不同意这些连裤子都穿不上的土人看法,树皮是金鸡纳树皮,小树苗就是金鸡纳树。大棵的不好挖,也不好带,把根伤了之后带回去也不见得能种活。这些小树苗就是从一片金鸡纳树树林里挖来的,自己要带回墨西哥山谷里种上,几年之后它们就能长成一大片,十几年之后就能变成树林。

    自己可能看不到它们长满山谷的情景了,但这些财富可以留给后人,如果需要还可以送回开普敦、金河城、甚至大宋去种植。疟疾这种病并不仅局限于美洲和欧洲,全世界有人的地方它差不多都存在。

    除了这些树皮之外,洪涛还现了另外一样让他窃喜的东西,那就是马铃薯,俗称土豆。这玩意也是长在南美山区里的一种植物,当地人对它进行了很多年的驯化种植,已经和后世的土豆没什么大区别了。可是当地人并没把它当什么好玩意,很大方的送给洪涛一筐。洪涛为了印证这玩意到底是不是土豆,还特意烤了一个尝了尝味道,没错,就是它!

    有了土豆,墨西哥谷地里的这十多万人可就多了一种粮食可以食用,虽然已经有了玉米、小麦、水稻、豆子、南瓜这些粮食,但它们的产量都没有土豆高。要是能尽快把土豆的种植面积提上去,以后不光能满足墨西卡王国自用,还可以帮助其它新王国度过建立初期的粮食不足问题。

    可别小看了这种土了吧唧、其貌不扬的小东西,如果不是西班牙人从南美洲把土豆带了回去,欧洲的人口恐怕也增长不起来。没有足够的人口,啥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工业革命,都是白扯。吃都吃不饱,哪儿有功夫去琢磨学问啊。

    当洪涛返回太阳城的时候,齐祖的七十五毫米二十倍径后装线膛舰炮也从萨巴城运了过来。这款舰炮的口径和甲板炮差不多,但是炮身更长,后部更粗,这是为了应付更高的膛压。

    它依旧是用熟铁包裹着有膛线的两片钢管用空心水冷内缩的方式铸造的,加上炮车总重一千一百多公斤,采用铜壳定装尖头实心弹,平射距离可以达到两公里多,大角度射击比平射远好几倍。

    由于只有实心弹,打太远也没意义,炮手在大海上的目测射击距离在一公里之内还有点谱儿,再远了纯属瞎蒙,加上海浪起伏,百分之一的命中率都达不到。准确度最高的距离还是五百米左右,只要风浪别太大,有经验的炮手可以把命中率提高到百分之三十左右,也就是说开三炮就能命中一,这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