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南宋不咳嗽 >

第502部分

南宋不咳嗽-第502部分

小说: 南宋不咳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帝国皇帝,并号召所有基督教世界一起来抵御异教徒的入侵。

    合算忙活了半天,法王路易、教皇、德国北部贵族都成了嫁衣裳,本来已经走投无路的皇帝到成了大英雄,上哪儿说理去?至于说柏柏尔人为什么突然疯,一直到这时都还没搞清楚呢。对方根本不要谈判,唯一的要求就是让基督教国家把教皇交出来,然后再谈判。这还谈个屁啊,直接打吧。

    好像是商量好的,万里之外的亚洲也吹响了战斗的号角,大宋朝廷和海峡公司国的谈判也在夏天破裂了。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双方自始至终谁也没指望谈成,都是在利用谈判拖时间。大宋朝廷需要把北方的精兵强将调回来,顺便再把国家转变到战争模式里去。海峡公司国则要巩固消化已经占领的地盘,还得把那些零七八碎的雇佣兵理顺。

    谈不成,那就只能打了。五月底,双方军队在福建路的建州城第一次正面接触。不得不说的是,大宋军队经过这几年在战场上的磨练,确实有点脱胎换骨了,面对武器一点不比自己差的雇佣军,丝毫不胆怯,而且还勇于进取、主动出击。

    建州城和襄阳城的环境差不多,是建在两条大河的交汇处,一条叫建溪、一条叫松溪。要想攻击城池,就必须想办法渡河,在面对装备了火枪大炮的守军时,强渡河流的难度会非常大。

    这时候就显出大宋新军指挥官的战场应变能力了,他们用几千人马在岸边冒着炮火佯攻,半夜里却利用木筏载着三千主力沿着建溪和松溪顺流而下,用炸药炸开了建州城的水门,从侧翼杀了进去。

    建州之战大宋新军获得了全胜,二千多海峡公司国的雇佣军损失大半,剩下的一路南撤,逃过了闽江才又建立起来阵地,依靠更宽阔的闽江算是勉强挡住了追兵。

    可惜大宋朝廷并没有太大的进步,想赢怕输的思想还是那样顽固。他们并没敢把新军一次性全部投入到前线,而是采用了添油战术,一点一点的向前线派,每批新军还要带着数倍于自己的旧式军队。这样一来,就等于把新军的战斗力消弱了很多,就算新军再厉害,也不得不一边打仗一边照顾友军的习惯,热兵器作战和冷兵器作战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理念被强行糅合到了一起,没达到一加一大于一的效果。

    就算这样,海峡公司国的雇佣军依旧是胜少负多。专业军队和雇佣军还是有差别的,尤其是面对那些从北方调回来的百战之师,即便武器上占优,雇佣军们也经常顶不住。好在这里的气候大异于北方,开战的时候正赶上南方的梅雨季节,大宋朝廷的几万骑兵无法形成大规模冲击力,海峡公司国的军队又等于是在家门口作战,后勤补给跟得上,勉强还算是可以抵抗。

    金河帝国此时虽然宣布中立,但这种屁话在金河二代眼中根本不具备约束力,说的时候就是当瞎话说的,做起来自然做不到。帝国政府不仅偷偷向海峡公司国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还从6海军之中抽出了很多汉族军官,以雇佣兵的身份偷偷加入海峡公司国的军队,帮助他们进行战术训练。而在情报方面,金河帝国的监察部更是全运转,把整个大宋朝廷的活动和大宋军队的调动摸得一清二楚,甚至比大宋朝廷知道的还及时。

    在这个问题上文浩其实是犯了一个大错误,他算计得太完美、太自我了。总认为依靠金河国这个强大的后盾,可以震慑住大宋朝廷,让他们不敢轻易言战,最终向当年承认自治城市一样做出让步,承认海峡公司国的自治权。海峡公司国到时候也会让步,不再以独立的王国自居,依旧归属于大宋朝廷,只不过在赋税、劳役和政策问题上享有很大的自主权。说白了就是高度自治,变成了大宋境内的一个国中之国,而他就是这个国中国名义上的国王。

    当然了,这不是文浩的最终目的。他处心积虑的研究了金河帝国和大宋帝国这么多年,从一个报社小主编开始,几乎利用了每次机会,一步步爬到了封疆大吏的位置上,却在国家有难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背叛,当了造反头子,一个小小的海峡公司国董事长根本不可能让他满足。

    “金河,不能再犹豫下去了,能不能成为你父亲那样的千古一帝,就看你这次能不能抓住机会。现在大宋的主力都在南方,又被海峡公司国的军队牵制,假如帝**队此时能突然出现在两浙东路,按照大宋朝廷的习惯,他们马上就会把主力调回去保护都城临安。海峡公司国就可以趁机北上,拿下江南西路和荆湖南路,对朝廷军队形成包围之势。面对我们两方的压力,大宋朝庭自然而然的就会选择北退,退到长江以北去。他们又不是逃过一次了,往南逃和往北逃其实是一样的。”

    金河城的皇庄已经不像洪涛在的时候那样到处都是田地了,除了拜香的烟草田还在之外,其它的地方已经变成了乡村度假村,其中那座最大的建筑,就是洪金河的行宫。此时行宫里非常安静,洪金河也叼着一根雪茄烟,姿势和洪涛很像,只是少了那种懒洋洋的味道,多了几分认真。坐在他对面那个穿着阿拉伯人服饰,还戴着头巾的男子居然是文浩。

    “我父皇增进提醒过我要小心几个人,其中你排在前列。你怎么能让我相信你的承诺,如果帝国出兵之后拿不到足够的利益,我岂不是要帝**人去和被帝国武装起来的军队打仗?这种左右都亏本的买卖,如果我帮你促成了,那我们洪家就会成为帝国建国以来最大的笑话。”

    洪金河并没有洪涛想的那么无能,准确的讲,他还是一位很兢兢业业的好皇帝。只可惜他的性格与洪涛相去甚远,喜欢这个玩意吧,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有些人只见一面,连话都不用讲,就心生好感。有些人只需要隔空看一眼,就想过去踹一脚。洪涛倒没那么讨厌自己的儿子,但也谈不上喜欢。如果洪金河不是自己的儿子,他恐怕连正眼都不会去扫一下。

    “太上皇的担心其实很正常,他这是在肯定我的能力。而且陛下也不是个墨守成规的皇帝,在对待大宋的问题上,您明显没有遵守太上皇的意愿。虽然我没上过航海学校,但我听说过不少太上皇的话,其中有一句非常睿智。他说前人的规则不是用来束缚后人的,而是让后人当做垫脚石去继续突破的。陛下现在正站在这个基础上去突破前人的功绩,规则都可以改变,对我个人的看法和评价,应该更容易改变。其实这次合作对帝国来讲是只赚不赔的,获得了海南岛和广南两路之后,帝国基本就控制了大宋最富庶的区域,就算海峡公司国反悔,依靠帝国的实力,长江以南的地区只要帝国下功夫,同样也不是问题。”文浩和洪金河之间确实有秘密交易,不过和洪涛猜测的不太一样,他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帝国。听他们说的意思,金河帝国并不是要全面入侵大宋,这里面的事情有点复杂。

    “那帝国干脆自己去拿好了,干嘛还费这么大力气去逼迫赵家让位?相比赵家皇帝来讲,帝国更不希望让你来当大宋的皇帝,哪怕是长江以北也不愿意。”洪金河在皇帝的气势上比洪涛足多了,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尽显威严。

    (。)8

002章 皇帝的烦恼() 
“呵呵呵……陛下还是别再忽悠我了,帝国打下大宋我信,但是帝国能顺利统治大宋,你我都不信。帝国这套律法,别说全部搬到大宋去,仅就沿海这几个自治港口城市而言,也是无法让人接受的。在这方面我非常非常有把握,毕竟我在那些地方任职过,亲身经历过。就算是海商们,平时可以羡慕帝国的政策,但是真用到他们身上,他们恐怕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当然了,也不是说帝国就无法统治大宋,要是能花上十年时间慢慢为之,还是可以的。可话又说回来了,现在有一个可以大幅度缩短过渡期的机会,干嘛不呢?虽然帝国只能拥有长江以南,但江南其实就等于是大宋了。长江以北地区常年征战,人口凋零、百业不兴,拿过来对帝国也没有什么用。与其费心费力费资源去建设长江以北,不如把精力放在更富庶的江南,把江北的大宋交给我来统治。我们之间依旧可以互通有无,这有什么不好呢?”文浩算是把利益交换这门学问研究透了,甚至比洪涛还做得好。任何东西,包括国家和民族,在他眼里都是可以交换的商品。

    “你就不怕帝国在江南站住脚之后,直接渡江北上?”洪金河已经做出了自认最恶毒的表情,想要让自己的话显得更可信一些。

    “怕,所以我才会更小心的统治大宋,做帝国的好邻居,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对于洪金河赤果果的威胁,文浩毫不在意,反倒把姿态放得更低了,就差说以后他统治的大宋干脆当金河帝国属国得了。

    “……这件事儿我会和伊总理提出自己的意见,至于帝国政府如何决断,还要通过议会商议。”面对文浩这种滚刀肉,洪金河应付起来很吃力。他能很准确的摸到人的弱点,每句话都说在你心坎里,即便你对他有警惕,也提不起太多防备之心。

    “那当然,不过再容我多一句嘴。海峡公司国的军队只能算是商队的护卫,他们面对大宋新军时并没有多少战斗力。如果坚持时间太长,他们逃跑的度会比来的时候还快,一旦人心散了,事情就会变得非常麻烦。”文浩起身向洪金河微微鞠了一躬,告辞之后,又补充了一句。

    “……”洪金河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文浩也没继续追问,跟着门口的卫兵向河边码头走去,那里有一艘皇家的快船,它进出金河湾不用接受检查,这个特权也是洪涛在任时所没有的。

    “老伊,你怎么看。咱们可以相信他吗?”洪金河并没离开屋子,等文浩走远之后,转头冲着身后问了一声。

    “暂时可以……这个人私心很大,为了皇位,让他把爹妈卖了都成。现在他不就已经开始卖海峡公司国了嘛,而且卖得那么彻底,谁和他走太近都会被卖。好在我们现在是买家,不用操心他是在卖谁,至于说江南稳定之后,我建议还是把他除掉为好,此人不可信。”从里屋走出来的是是个消瘦、留胡子的中年男子,可是不管岁月如何蹉跎,那张死人脸依旧。

    “江南啊……鱼米之乡!我还从来没去过呢。以前听我父亲说过很多那里的故事,现在终于有机会去看看了。对了,老伊,你和我父亲共事了很久,有没有过这样一个疑问。他从来没去过大宋内6,怎么会知道那么多事儿呢?的东西大部分都被监察部验证过了,都是真的,难道说以前的监察部也专门搞过这种调查?”伊一的意见已经表明了,洪金河也就不再多说这个问题。帝国总理和皇帝都认可的事情,也不违背帝国的总体政策,没有不通过的可能性。不过这件事儿让他想起了自己那个很久不见面的父皇,还有心中的很多疑问。

    “我可以确定没有过,老陛下身上有很多迷,谁也搞不懂。刚开始我也试图去弄明白,但全没有结果,还是不去探究了吧。我们只能拿他当神来评价,这不是凡人可以企及的。”伊一摇了摇头,一说起洪涛,他那张死人脸上稍微有了点表情,像是在怀念。

    “你有他的消息没有?”洪金河好像有点烦躁,他非常怕别人拿自己和父亲比,因为每次比较的结果都是自己输,即便自己拼了命的去追赶,好像也没什么作用。但又不能不让别人提,那毕竟是自己的父亲,就算他这些年始终不露面,也不管自己的这个皇帝当得怎么样,但这个皇位却是他留给自己的,为了给自己避免麻烦,还带着弟弟一家远遁。从这点上讲,他还是很照顾自己的,真是矛盾啊。

    “明确的消息没有,老陛下从四九年离开开普敦港之后,就一直没再回去。陛下的弟弟据说去欧洲上学了,也一直没有在开普敦港居住,那里的皇庄只有慈禧一家人在管理烟草生意。另外齐祖、温小七当年也跟着陛下一起消失不见了,具体的细节现在查不到了。自从麦总督离职之后,开普敦港也乱了很久,很多当时的记载都遗失了。”伊一虽然不再担任帝国监察部的部长,但他出于职业习惯,对情报工作一直都很重视。

    “遗失了?我看不尽然吧,那位麦总督在当地势力很大,连泊蛟都让他三分,当时如果不放他离开金河城,这些资料应该也不会遗失。我听说文部长一家、慈悲一家都辞去了所有职务出海游历去了,对了,还有我的姐姐和姐夫,他们也走了,是吧?”一提起这些年悄悄消失不见的人,洪金河的情绪就变得更激动了。做为一个皇帝、一个自认为很称职的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