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回到明朝做塞王 >

第114部分

回到明朝做塞王-第114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朝做塞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出事了,就立即带人赶了过来。也得亏他的赶来,使得回鹘军越过壕沟攻击明军的计划破产。

    回鹘的金刀驸马见到有人坏了自己的好事,天大的立功机会就此流失,登时气得直跺脚,将所有的气都撒在了因为受伤而被俘获的明军身上,尤其是指挥使江觅侯。

    金刀驸马亲自用朱掉落的宝剑杀死了他,就这样还不解恨,下令将他和其他被俘的明军肢解,头颅挂在营门上,借以发泄自己的愤怒,炫耀自己的武力。

    这一幕被壕沟对面的明军看在眼里,他们每个人都怒火中烧,眼睛里的愤怒显而易见,恨不得生吃了对面的回鹘军。

    “殿下,让我去吧。我一定将他们的大营攻破,为弟兄们报仇!”右将军赵德用被这一幕气得哇哇大叫,在自己的眼前虐杀自己的袍泽,这种窝囊气谁能受得了?

    “住口!”朱断然拒绝了赵德用的请求,他也很愤怒,也很想不顾一切地杀过去让天杀的回鹘军知道知道自己的脾气,但他也很冷静,他知道,依照目前这个态势,攻击已经失败了,继续攻击下去,只能死更多的大明将士。

    朱强忍住自己心中的悲愤,收敛起看着对面的恶狠狠的目光,似乎是用尽全身的力气一样,艰难的吐出了两个字:“收兵。”

    明军随即徐徐后撤,回到了自己的大营当中。对面的回鹘军见此情景十分得意,挑衅似的举着兵器和缴获的战利品高声大叫道:“还接着来啊!别跑啊!”

    “不是要直入大营吗?”“这就怂了?!”“肃王殿下,你的宝剑不要了?”

    朱没有理会这些人挑衅的言语,刚刚得了一次小胜就忘乎所以,毫无底线的虐杀战俘,丝毫不怕激起对方的愤怒情绪,如此浅薄的军队,人数再多也不可怕。朱暗暗地下定决心,今天的一切,他将来一定要全都找回来!

    正在努力攻城的前锋营听说朱这边退了兵,也跟着徐徐退了下来,他们本来就是佯攻,借以掩护朱的突袭,现在主角都下来了,他们这个配角也就没有再台上唱戏的必要了。

    回到大营的时候,将军佥事张龙的尸体都已经冰凉了,这是肃**队有史以来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

    朱对此十分悲痛,说实在的,他跟张龙的私人关系很不错,张龙这个人对他十分忠心,工作也很卖力,在他还是藩王之时,就一直担任他的警卫工作。只不过这个人的运气不太好,上次狩猎事件也不能完全怪他,他却为此受了处分。这次奇袭敌营,朱是想给他一个找回场子的机会才带着他去的,没想到弄成了这副结局。

    朱命人将张龙的尸体好好的收敛保存,待到凯旋回国之日,再妥善安葬。

    今天的攻击又是以失败告终,明军上下不免有一丝失落情绪,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飞奔道朱跟前,向他传达了一则喜讯:“启禀殿下,瞿能将军率军捣毁了敌军的甬道,共计焚毁甬道三十余里,敌军的粮草断啦!”

    “好!太好了!”朱顿时喜笑颜开,这个瞿能果然没有辜负本王的期望,是个可以担当大事之人,随即又换成一副关心的表情问道:“他们那边的伤亡情况怎么样?”

    传令兵在马上行了一个军礼,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回禀殿下,具体伤亡数字尚未统计出来,大概有几千人。另外,瞿能将军也负伤了,肚子上中了一箭。”

    “嗯…。。”朱略微沉吟地点了点头,虽然这名传令兵说的轻描淡写,但朱仍然可以从字里行间里感受出瞿能等人战斗的激烈,一共就带了一万多人,一下子伤亡了好几千,主将瞿能都受了伤,怎么会是一场轻松的战斗?

    这样一来,今天的战斗也不算完全失利,王虎臣一路没有成功,但也算不上失败,自己这一路虽然败了,但还好瞿能那一路找回了场子。

    而且,截断敌军的甬道,切断他们的粮草补给这件事意义太重大了,按照一般的行军规则,军中的存粮不会超过一个月,回鹘军在吐鲁番城下打了这么久,存粮肯定早已经耗的差不多了,此时截断他们的粮草,他们要么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重新建立运输线,要么撤军,再要么就是主动出击战败明军。不管他们怎么选,对自己都是有利的,就算是他们主动出来与自己决一胜负,那自己这一边也算是反客为主,不用再费力的强攻,沾了大便宜。

    朱的脸上挂起了信心十足的笑容,重重地点了点头,胸有成算的对跟在自己身旁的兵曹判书管子玉说道:“今日瞿能将军的功劳要祥加记录,不得有误。另外,你去统计一下今天的伤亡,替本王好好安抚一下受伤的将士。”

第二百零一章 兵变

    “臣遵旨!”兵曹判书管子玉连忙向朱作了一揖,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瞿能将军能有这样的战果,他心里也大为轻松,这一拳可谓是击中了敌军的要害,对于大局的补助是非常大的。

    “另外,你去传本王的军令,将瞿能将军接到大帐里来养伤,他的部下暂时由他的副手将军佥事长孙宏接管。”朱并没有去扶管子玉,身为肃国的大王,他每天不知道要受手下多少礼,每一次都去扶,太矫情,也扶不过来。

    “臣遵旨!”兵曹判书管子玉的身子还是弯着的,这也省了他再次行礼麻烦,直接弓着身子应承道。

    管子玉走后,朱将诸位将官又召集到了自己的中军大帐中,面色凝重地扫视了这几位满脸尘土的大将,语气略有一丝沉重地说道:“诸位将军,目前的态势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请各位畅所欲言。”

    左将军李勉眼珠子稍微一转,略一思忖了一下,站出班来道:“启禀殿下,这几日我军虽然攻击不利,有了不小的伤亡。但好在今天瞿能将军攻破了敌军的甬道,给对方造成了断粮的态势。依照末将的判断,回鹘军的大营里存粮不是很多,他们很有可能会在粮食吃光之前与我们做困兽犹斗,我军应该早做防范。”

    “说得对。”朱轻轻地点了点头,很认同他的这个分析,但是没有抬眼看他,依旧是死死地盯着地图说道:“目前博尔忽就两个选择,撤军他是肯定不会做的。就这么回去,回鹘可汗那关他也过不去,肯定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他现在要么就是重新构筑甬道,要么就是孤注一掷。我们在这两个方面都要有所准备。”

    “殿下,依末将来看。这个博尔忽多半是要重新构筑甬道。”说话的是后将军范朝西。范朝西跟瞿能的资历差不多,也是一员沙场老将,也具有鹰一样的眼睛,一眼就能看清整个战场的态势,以及敌军的心理动态。

    “哦?这话怎么说?还请后将军明示。”朱顿时来了兴趣,说实话他现在也没有判断出敌军的下一步意图是什么,毕竟没有任何征兆,依照目前的线索来判断跟赌大小也没什么分别,他实在是好奇,后将军范朝西是怎么知道博尔忽要先筑甬道的。

    “不敢。”范朝西闻言,立即站起身来,双臂伸直,冲着朱深深地作了一揖,谦虚地说道:“启禀王爷。瞿将军截断敌军甬道之后,敌军大营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慌乱,这说明他们的大营还有一定的存粮。存粮的数量应该可以支撑到他们重新构建甬道最起码他们应该是这么认为的。此乃其一。其二,依末将看来,这个回鹘军的大将博尔忽虽然以勇猛著称,但看的出来也是个稳健的人,要不然就不会费这么大劲,挖这条壕沟来阻挡我军了。综合以上两点来看,末将以为他还是会重新构筑甬道,不会采取冒险的措施。毕竟这里距离他们的国土很近,运粮也很方便,只要重新构筑起粮道,拖垮我们不是太困难的事。”

    这番话说的朱很诸位将领不住地点头,不愧是本王的一品将军啊,见解就是不一样。朱十分地欣慰,自己的手下有如此人才,作为大王,又如何感到不高兴呢,看了一眼范朝西,十分欣赏地说道:“后将军说的有道理。传令长孙宏,让他严密监视敌军动向,防止他们重新构筑甬道。另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军还是要在营内多构筑一些防御工事,防止敌军狗急跳墙。”

    “王爷英明,末将领命!”诸位将领齐刷刷地站起来,一起抱拳向朱行礼道。

    朱扫视了一圈诸将,突然发现了什么似的,满脸疑惑地问道:“哈密王怎么没来?”

    这个问题问的诸将面面相觑,哈密王是因为自己的手下伤亡太大故意和朱赌气不来的,这样的事情放在其他将领身上就是严重的抗命行为,但哈密王不一样,他不仅是盟友,还是朱理论上的老丈人,偶尔闹闹脾气也是可以理解的,诸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知道该怎样说这件事,说轻说重都不好。最后还是这里官职最高的后将军范朝西站出来,拱了拱手,略微思忖了一番,小心谨慎地说道:“启禀殿下,今日强攻敌营,哈密军伤亡又不小。哈密王正在生闷气呢,说是哪里也不想去。”

    朱微微一笑,说实话哈密王的心情他是可以理解的,攒了这么多年的老本,这么几天的时间就要拼光了,换谁谁也生气,怕是比弄丢了儿子还要心疼,道:“不须理会,由他去吧。没有别的事,你们就都退下吧。”

    “末将告退!”诸将又是齐刷刷地行了一礼,然后徐徐地退出营帐。

    朱没有跟他们打招呼,仍然自顾自地看着铺在地上的交战双方态势图,绞尽脑汁,努力想着怎样将对面这十几万回鹘军给撕碎,撕碎!

    看了半天,看的脑仁疼,他娘的,谁说古人傻,这个随便来个回鹘将军博尔忽就如此了得,阵型摆的十分严整,还真是让本王一时找不到下手的地方。

    不看了,出去散散心。

    朱将地上的图一脚踢到一边,负着手,慢慢地走出了帐外,身边的一名侍卫见此情景,立即将地上的图卷了起来,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好。

    去哪里呢?朱负着手在帐外溜达了半天,开始茫然了。去看看瞿能吧,毕竟他今天是立了大功的。思忖完毕,朱就负着手向伤兵营走去,路上碰到一对小兵不知道从哪里抓来了几条大鱼,正在笑呵呵地提着提着它们在路上狂奔。

    “快点,快点。那边的火已经架好了,今天就给兄弟们改善改善伙食。”

    小兵们一边叫嚷着,一边飞速的向目的地跑去。朱对此淡淡一笑,大战之后找点小乐子是军营里不成文的规矩,自己的士兵没有因为作战失利而垂头丧气,反而能愉快地烤鱼吃,这还是让他很欣慰的。

    “殿下,殿下。”伤兵们一看朱进来,纷纷一惊,继而强打起精神来向朱行礼。

    “都别动,好好养伤。伤兵营内无大小,你们都是我肃国的功臣,国家不会忘记你们。你们今后的生活国家会好好照料。”朱见有许多伤兵包括重伤员企图站起来向他行礼,连忙摆手制止道。

    肃国能有今天,完全是这些英雄们的功劳,身为肃王的他可以对不起任何人,唯独不能对不起这个国家的英雄。按照朱的规定,凡是在战场上伤残或死亡的将士,国家除了给予一次性的抚恤外,还会每月支付粗粮四斗,细粮三斗,以保证他们家人的生活。如此一来,肃国的将士们才会在战场上肯拼命,没有后顾之忧。

    “多谢殿下,我等愿意为殿下效力,虽死无悔。”伤兵们一阵激动,纷纷高声叫嚷着,以表达自己的感佩和效忠之心。

    “医官在哪里?”朱扫视了一圈儿伤兵营,见除了这些伤兵以外,还有不少人在忙忙碌碌地照顾他们,只是这些人都是士兵打扮,看来是医官临时抽调过来的,看不出谁是他们的头。

    见到这一幕朱心头又冒出了一个想法,将来一定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医疗队伍,以保证自己部队伤兵的治愈率,减少部队的损失。

    “启禀王爷,小人便是。”一名穿着粗布的中年人听到朱的问题,立即将手里的活交给副手,双手习惯性地在围裙上擦了擦,走到朱跟前,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小人便是这里的医官,请王爷训示。”

    朱看了看这名中年模样的医官,见他满眼血丝,脸上的疲惫之色显而易见,知道他这几天也没少忙活,心中对他这种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也颇为赞赏,微微笑道:“先生辛苦了,敢问瞿能将军在哪里?”

    那名医官一听朱如此称呼自己,吓得诚惶诚恐,立即弯腰,深深拜了几拜,恭敬地说道:“小人不敢当。启禀殿下,瞿能将军在旁边的帐篷里,小人这就带殿下过去。”

    “有劳了,先生请。”朱十分有礼貌的回复道,然后让出一条路来,请这位中年医官走在前面带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