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纪事 >

第61部分

重生纪事-第61部分

小说: 重生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樊老趁着樊学智不在身边,偷偷给学校老师打电话,借着发成绩的由子一阵旁敲侧击,挂了电话时,才松了一口气。

    老师说了,樊学智在学校里表现特别好,不像别的孩子那么淘气,跟何安安两个人一桌,平时都不怎么出去玩,学习非常认真。

    樊学智天天在老师眼皮子底下呆着,老师都说没事,那就是真没事了,樊老悬着的心落了地,又开始见天着往何老爷子家里跑,去了才知道,何建斌领着何安安回农村去了,这一走就是半个多月,连期末成绩都是方慧敏去学校帮着取的。

    何建斌跟何安安急着回农村,是因为刁云凤怀孕了,家里的大事小情什么都不让她管,为了方便照顾她,王尚志两口子全都搬回了王卫东的大院,住在里间,就是以前何安安那间屋子。

    何建斌跟何安安回家探亲,可把刁云凤高兴坏了。

    刁云凤对着何安安抱怨:“你是不知道啊,你舅舅见天的把我关屋里,就让躺床上养着,我这哪是养胎啊,整个一养猪呢,估计再过阵子吃饭都得给我端床上来了!”

    刁云凤怀了孩子之后,可能是心情好了,气色看上去也很不错,闷在屋里捂了几个月,瞅着皮肤白了,人也精神了不少。

    何安安小心翼翼的伸手摸了摸她微微隆起的肚子,笑得合不拢嘴:“舅妈,这里面的是妹妹还是弟弟啊?”

    刁云凤就笑:“还不知道呢,按理说月份足了应该能看出来,但是你外公不让外人进家门,这阵子下雪变天,村里不少人家都有人感冒了,怕过了病气,也就没有老人来串门帮着我瞅瞅。”

    何安安点头,收回手:“没事,男孩女孩我舅舅都喜欢。”

    刁云凤扑哧笑出了声:“可不是么,你舅舅还说呢,最好能生双胞胎,男孩女孩都行。”

    两人凑在屋子里聊体己话,屋外大厅里,王尚志跟着何建斌研究在镇里开店的事。

    王尚志听着何建斌的话,春夏两季倒腾化肥,时间太紧,一开始连化肥成分都没弄明白呢,就到处跟人推销,没承想村里人都知道他为人憨厚,现在有能耐了,手里弄的货一准也差不了,自己村里人先把货给包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 冬婶() 
王尚志又赶忙着跟化肥厂联系,这回囤的多了,自己带着的那两个工人也忙不过来,干脆直接在自己村子里挑了两个人做帮手,开始往周围村子推销

    他之前收菜时,打下了不错的口碑,大伙信他,愿意买他的东西。

    何建斌开始时就嘱咐过王尚志,化肥不像别的东西,那就是农民一整年收成的保护伞,货源只要贵的好的,坚决不要廉价的便宜的,成分差一点,那效果差距可大的去了。

    王尚志听话,跟化肥厂联系时,定的都是厂子里的主打货品,价格虽然贵点,但是效果却是同期里最好的。

    王尚志按照何建斌设计的路线,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上半年倒弄下来,表面看着是没挣钱,但是仔细一核算,竟然比秋冬送菜利润大多了。

    何建斌告诉王尚志,要想干买卖挣大钱,总靠着自己挨家挨户的推销不行,得扩大经营,首先就得有一个自己的店面和仓库。

    临近年关,许多商家都会赶在这个节骨眼上开始往外兌售店面,买家借着年关看着店面生意火爆,租店面时会更容易动心,而卖家则可以借着同买家商谈转租价格的阶段,再狠卖一批年货,甩掉手上堆积的货品。

    何建斌这一次带着何安安在农村一住就是大半个月,他天天开车带着王尚志去镇上考察店面,刁云凤怀了孩子,很多事情都帮不上忙,何安安主动跟着家里雇佣的大婶一起忙里忙外。

    其实也用不上她干什么,顶多是帮着端端茶倒倒水,雇佣的大婶何安安以前就认识,姓赵,叫赵迎冬,不过村里人都爱叫她冬婶。

    冬婶性格爽利,操持家里是把好手,把王卫冬屋子里里外外收拾的干干净净,干活闲暇时,还帮着腌了好些咸菜。

    两家离的近,冬婶没事也不急着回家,总是呆到天晚了,要歇息了,这才自己摸黑往回走。

    王卫东人好,心善,看着冬婶在家里忙里忙外的,心里头过意不去,乡里乡亲的,虽然是给了钱,但还是觉得欠了对方的似的,就主动陪着冬婶回家,送到院门口,再自己往回走。

    刁云凤孕期反应挺大的,见天的恶心想吐,吃不下饭,头晕眼花的往屋里一呆,什么都顾不上了。

    王尚志忙着自己的化肥事业,压根没时间招呼家里。

    何安安来了没几天就看出点眉目来了,趁着冬婶坐坑上补衣服时,何安安凑了过去。

    冬婶也挺喜欢何安安的,孩子长得漂亮精致,说起话来轻轻柔柔的,招人得意。

    何安安挨着冬婶一起坐坑沿上,她看着冬婶手里的衬衣:“婶子,你这是给我外公补衣服呢?”

    “啊。”冬婶笑,下针时,针角紧密,缝完了一趟锁了边,把衣服平展开,仔细从上到下检查:“你外公这人心粗,衣服破了都不知道缝补。”

    何安安心里头惊讶,她外公从来都是自己缝补衣服,舅舅两口子那时候住的远,几天才回来一趟,就连她小时候的衣服也都是外公一手操办的呢。

    要是外公心粗,不知道缝补,那她们爷俩就得一起打赤膊了。

    何安安瞅着冬婶打量。

    冬婶比外公小八岁,农村的女人常年风吹日晒的皮肤粗糙,显老。和外公站在一起时,看着倒也般配。

    冬婶没有男人,家里只有一个女儿,早些年嫁到了镇里去,夫妻俩个开了间小杂货铺子。冬婶心疼闺女,从来不让她们回来折腾,逢年过节就自己亲自去镇里和她们一家团聚着热闹热闹。

    冬婶自己家里有地租给了别人耕种,她一个人在自家小院子里整出一片园子,种点应季菜,赶着有集的时候去镇里头卖掉换米粮钱,闺女给的钱就都留了下来,打算等着以后再给闺女拿回去。

    何安安问她:“冬婶,你过来这头帮忙干活,家里的事情就都得扔下了吧?”

    冬婶穿针引线,把王卫东的衬衣胳膊肘的位置铺平了,比量着口子长短:“家里也没什么活,就我一人,冬天园子里的菜梗子都收拾妥当了,回头明年开春刨开了土埋上种子就行。”

    冬婶眼神不好,穿针时总对不上孔,何安安接过来,帮着穿线,穿好了,冬婶赶忙着接过来:“结可千万不能打。”

    “为什么啊?”

    “打结了,以后咱们该成仇了。”冬婶笑,伸手慈爱的摸了摸何安安的脑袋:“哎,这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说头,谁知道灵不灵啊,就是听着了,也跟着注意一下。”

    何安安点了点头:“也对。”

    两人正挨着说话呢,王卫东刚好从外面回来,羽绒服和外裤上面都沾了雪。

    “外公!”何安安刚叫了一声,就见冬婶放下手上的活计站起身,随手拿起坑沿摆着的小扫帚,帮着王卫东打扫身上的积雪。

    冬婶一边扫雪,一边抱怨:“你看看,这是去下窖了吧,都说了等大志回来,让他去,这大冷的天,窖那冰多道滑的再摔着了!”

    王卫东当着宝贝外孙女的面被训话,老脸一红,摆手:“哎呦,哪有这么不中用!”

    冬婶反驳:“这和中用不中用有什么关系?大志就在隔壁屋呢,你要想下窖叫一声就行,非得自己去,你说你摔了,家里人不得跟着糟心!”

    王卫东嘴笨,被冬婶拿话呲着,半点接不上话茬,呐呐的瞪着眼睛,脸上的表情看上去特别无奈。

    何安安在一旁瞅着,心里头憋笑,凑上前帮着外公解围:“外公,你快坐坑上暖和暖和,外面冷吧?”

    王卫东赶忙借坡下驴,跟着何安安一同挤坑沿上坐着。

    冬婶把王卫东的羽绒服挂好了,转身出了屋子,没一会儿,端回来一杯温水:“趁热喝了,暖暖身子。”

    王卫东笑着接过来,冬婶瞪了他一眼,等着喝完了,拿过杯子送了出去。

    王卫东一直目送着她出门,才收回视线,回头就对上了何安安笑眯眯的目光。(。)

第一百二十六章 你个樊白菜(一)() 
王卫东一愣,伸手胡噜何安安一张白嫩嫩的小脸:“瞅啥呢!”

    何安安嘿嘿坏笑:“外公,我挺喜欢冬婶的。”

    王卫东脸上有点憋不住表情,眉眼里涌起喜悦又强自压抑着:“你怎么能跟着叫冬婶呢?差了辈分了!”

    “那该叫啥啊?”何安安故意逗话。

    “叫奶奶呗!”王卫东伸手点她脑袋。

    “哦!”何安安拉了个大长音,扯着王卫东两人脸贴着脸,小声说道:“外公,我还以为你想让我叫外婆呢!”

    王卫东一愣,移开点脑袋,瞅着何安安,眼底里浮起一股子挺复杂的情绪,惊喜,感动,迟疑,犹豫,种种感情汇聚到一起,看得何安安都心疼了。

    她握着王卫东的手,轻声说道:“外公,我瞅着冬婶这人也不错,你要是想给我找个新外婆,我举双手赞同。”

    “真的?”王卫东心里头感动。

    他对冬婶的确有点意思,觉得她能干贴心,关键是家里也没有拖累,人老了,就想有个伴,没事两人凑一块能说说话,聊聊天。

    这事王卫东谁都没和谁说,开不了口,怕被人在背后说老不正经,农村不像城里那么开放,找了老伴这种事,在村子里基本上就没有发生过。

    老伴走了就自己守着,儿女在身边的守着儿女,儿女不在身边的,守着老伴的遗像和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熬日子。

    王卫东伸手搂着何安安,眼睛都红了,要不都说闺女好呢,这孙女也贴心,一番话说的,让人听了控制不住的就想哭,一字一句暖和的人心里头跟揣了个火炉似的,直烤的慌。

    何安安跟着何建斌回城里时,冬婶给张罗着装了十多颗芯里美萝卜。

    舅妈刁云凤在屋里出不来,其他人都一直送到了家门口,看着何建斌的车子开出了家门前那条土路,拐没影了,才依依不舍的转头回了院子。

    王尚志扭头去里屋瞅刁云凤去了,王卫东和冬婶落在后面。

    冬婶问道:“咱们那事,安安真这么说的?”

    王卫东点头,脸上带着笑:“嗯。”

    冬婶挺感动:“这孩子,真是。。。。。。”

    放寒假没两天,张静就跟着父母去了南方的奶奶家,这一回去不过完年是不会回来了,两人都一个学期没见面了,心里头想的厉害,一肚子的话只能透过电话倾诉。

    张静打过来的次数比何安安打过去的要勤得多。

    到底不是小时候了,打电话时说的都是吃的玩的动画片,现在聊的一水是明星,衣服,感情小波动。

    张静奶奶家住的小区里有个邻居家哥哥,用张静的话来说,长得简直跟夜晚的路灯似的,高高瘦瘦,还闪闪发光。

    何安安逗她:“你不喜欢你偶像了?”

    “何一寒呀?”张静在电话里咯咯笑:“不一样,我对何一寒的是爱慕,对路灯的是欣赏,两回事!”

    何安安哭笑不得:“你分的倒是挺清楚!”

    “那是呀!要是连自己喜欢谁都不知道,那不是傻么!”

    何安安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张静的这句嗔怪戳中了心思,挂了电话,半天回不过神来。

    脑海里控制不住的就想起了考完试那天,樊学智打电话说的那句话,她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想笑,又忍住了,心道,别说,还真有点想这人了。

    今年过年,姑奶一家没赶回来,姑奶年前感冒了,到底是年纪大了,诱发了旧疾,住院做了个小手术。

    何老爷子听说了消息要过去,姑奶赶忙着制止了:“这大过年的,再折腾病一个可怎么得了。”

    何老爷子这才作罢。

    家里没了姑奶一家,也没显得多冷清,何建斌生意越做越大,年前年后,家里头过来串门走亲戚的络绎不绝。

    姜妈厨房里的东西都快堆满了,好些肉食家里吃不完,何老爷子吩咐挑些好的海鲜牛羊肉给樊老家送去。

    其实谁家也不差这点东西,樊老家过年也没差哪去,他年轻时候为人妥善,左右逢源结交下不少上下级,逢年过节大伙互相走动,东西送出去的多,收回来的更多。

    何建斌和方慧敏捡着三十上午带着何安安三人去樊老家拜年。

    樊老太太看着他们送来的年货,直皱眉:“哎呦呦,下次可千万别往这儿拿了,家里都放不下。”

    何建斌笑着答应,带着孩子们开始拜年。

    何安安收了红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