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倾宸 作者:闲云儿(起点首页大封推vip2014-05-05完结) >

第13部分

倾宸 作者:闲云儿(起点首页大封推vip2014-05-05完结)-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虞氏的枫林院出来后,林倾瑶一般是跟着项姨娘回玲珑院吃早饭,然后再回自己屋子跟着吉祥妈或是湘绣学针线,吃过午饭小睡一会,再去大姐林倾荷那里看她习字学琴艺。
  虞氏虽说过了三岁之后,也要给她和林倾华再请一位女先生和一位绣娘来教她们,但因林倾华不喜学这些,也就拖了下来。所以林倾瑶只有每日到大姐这里学些简单的字充充样子,为自己以后能够进林家的藏书楼看书做铺垫。
  其实,天邺王朝虽然是一个走偏了历史的王朝,但林倾瑶发现,这里的很多习俗都跟自己所处时代的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就连文字方面也无例外。虽然林倾瑶现在完全能够看懂任意一本天邺王朝的书籍,但她知道凡事欲速则不达,有时候一件事的成败,过程是很关键的,所以她现在只能装作很勤奋认字的样子,才能尽快干其他的事。
  今日,在大姐这里学了几个字后,林倾瑶看了看天色,想起吉祥妈这几日为了自己的事急得上了火,就想去后花园给她摘一些菊花泡水喝,于是早早就带着线儿离开了。
  每年的这个时节,林倾瑶总觉得有些心浮气躁,因为在这里她过得并不开心,所以对这个让她改变命运的秋天,她深深痛恨着。想起了现代的父母,林倾瑶感觉更加惆怅,一声不经意的叹息溢出嘴角却不自知。最后来到她要采摘的一簇菊花坛中,看着眼前开的正奔放的菊花,林倾瑶更加想念妈妈做的菊花糕来。
  “二小姐,您对着这菊花都发了半天呆了,到底是摘还是不摘?”线儿早就摘了一大束好看的花,准备回去后插在二小姐的卧室里,忽然觉得半天没听见二小姐的声音了,回头一看才发现自家小姐又站在这里发呆,不禁摇了摇头,这孩子怎么这么喜欢发呆呢?
  被打断了思绪的林倾瑶硬是将自己的视线转到了线儿脸上,才发现这丫头一脸担心的模样,不由面上一红,然后开始采摘起来,不一会儿,就摘了一箩筐。
  林倾瑶将摘来的菊花交给线儿,然后准备回玲珑院和项姨娘吃晚饭。自从落水事件后,除了每日晨昏定省以外,林倾瑶也不去虞氏那里吃晚饭了,一般情况下都是跟项姨娘和林倾俊一起吃。
  时间久了,林倾瑶也慢慢摸清了林倾俊的脾气,凡是他喜欢的东西自己要主动奉上,只要他叫你做的事你顺着他的意去完成,他反而觉得你无趣的很,要是你敢为了一个芝麻粒儿大小的事跟他较真,那你可就惨了,他若是不让你记住他的祖宗八代休想让你好过。
  于是,在林倾瑶刻意的顺从和巴结之下,二人倒是相处的还算平静。
  想到这里,林倾瑶看了看新摘的菊花,决定给林倾俊做一个菊花香囊随身携带,也降降这小子的火气。
  才从后花园走到林府的主路上,正往玲珑院走时,就见云姨娘屋里的大丫环晓荷疯也似的往枫林院跑去。
  这是怎么了?林倾瑶疑惑的看了一眼云姨娘住的羽扇院,然后决定还是不要太八卦了,赶紧回玲珑院吧。要是往日,林倾瑶肯定会好奇的追了上去查看究竟,可是现在没必要了,这跟自己有关系吗?何必浪费那个感情和时间。
  可是还没等晚饭摆上桌,就有消息传了过来,原来是云姨娘要临盆了。但是根据虞氏与云姨娘之间往日的互动来看,云姨娘在生产前,虞氏肯定会为她打点好一切的,为啥晓荷会这么慌张呢?林倾瑶想了一下猜不出个头绪,还是端起小碗继续吃自己的饭,由着项姨娘跑去虚情假意的关心一番。
  且说云姨娘到下午时,就觉得有些不对劲,请了进府待产的稳婆一查看,果然是要生的迹象,连忙抬了软轿将她送入产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云姨娘阵痛的情况看,稳婆的脸色渐渐有些发白,赶紧叫了门外等候的丫环去禀了虞氏,云姨娘八成是难产,要赶紧去请城里有名的稳婆来。这才有了林倾瑶看见云姨娘的丫环晓荷疯狂奔跑的一幕。
  可是世上的事,哪里就能事事尽人意。
  偌大的京城,大大小小的稳婆也不下百个,可是要称得上行内高手的却不过七八人。要是提前去请,估计拿着林伯涛的帖子将这些京中有名的稳婆都能请来,可是这都要生了才想着去请,多少有些仓惶。
  “……夫人,管家已经打发了两拨人去请稳婆了,这京城八个有名气的稳婆我早就打听好了住处,估计至少能请回来俩个。”唐妈和唐管家在外院安排完人手去寻稳婆,赶紧过来给虞氏禀报。
  “哎,羽儿本就不愿生产,是我硬逼着她生一个,将来也好有个依靠,万一今天的这一关要是挺不过,岂不是我的罪过。”虞氏着急的在产房门外来回踱步。
  世人只知道她为自己老爷纳了一房美妾,却不知道这世间女子千千万,为何要独独纳了与自己沾亲带故的云羽扇进门,这里面也有一段年少轻狂的辛酸往事,虞氏这么做等于是挽救了一条性命,对于给自己是否会带来麻烦,自从有了项姨娘的事情后,虞氏早就不放在心上了。横竖是要纳妾的,不如就纳一个自己看起来比较顺眼的吧。
  既然是虞氏自己挑选的第三房小妾,那对待云羽扇的态度自是不必说,况且这云羽扇也是个怪人,从来不跟虞氏争宠不说,就连生孩子这事也是虞氏成天在耳边催着,这才在进府的第八个年头有了身孕。
  如今,这一胎要是能保住尚且罢了,要是保不住,甚至是一尸两命,虞氏绝对不会原谅自己的,所以她才如此着急上火。
  “夫人,云姨娘吉人自有天相,平日里她待人宽厚,又常给庙里添香火,这次一定能够化险为夷。”唐妈尽量捡些不痛不痒的话来安慰虞氏,毕竟生孩子这事本来就有危险,更何况云姨娘现在是箭在弦上情况更加难测。
  “对了,当年给我接生的宋嫂子你派人去请了没?我记得她的一手扎针技术可是绝活儿,听说还救了不少人的命。”虞氏突然想起自己生女儿时的情景,当时要不是有宋嫂子在场,估计自己现在也成了一抔黄土了。
  想起宋嫂子当年在虞氏生产完大出血时,仅用了几枚针就止住了虞氏的血崩之症,唐妈忽然眼睛一亮,连忙又派了人去请。
  “唉,你说老爷也真是的,怎么好端端的这个时候接了巡查全国书院的差事,现在我就算想找个主心骨也没有了。”虞氏看着唐妈忙活的背影,嘴里也无意识的念叨着林伯涛。

第二十三章 难产(中)
更新时间2010…12…19 23:11:28  字数:3186

 天邺王朝自建朝以来,根据前朝沿用的官学制度,又做出了一些修改,按照文化程度、教育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分为最高学府、专科学校和宗学三大类。
  最高学府又分为太学和国子监,是朝廷用来培养和选拔人才的主要场所。
  专科学府有史学、文学、儒学、玄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都是为培养专业人才而设立的。
  宗学,原本是前朝专为皇族子孙开设的贵族学院。后来天邺王朝的开国皇帝为了彰显皇恩浩荡,特意允了皇室近亲,及当朝一品功臣的子孙进学读书,真正是贵的不能再贵了。但随着宗学子弟的增多,原本纯净致学的宗学就变得有些浮华,颇有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嫌疑,所以后来在学院派权威人士的建议下,又实行门户开放政策,只要是贵族子弟,皆可入学,日后朝廷选拔人才都可在此择优录用。至此,宗学的影响才日渐壮大,但此中缘由却是耐人寻味。
  而地方虽未有最高学府和宗学,但各地均设有府学、州学、县学,且各地均设专职学官。一应设施虽比不上京城,但也解决了普通家庭学子们的求知愿望。
  但不知道何时开始,天邺王朝各地慢慢兴起了一种民间势力集办的学院,其设施规模不亚于官学,并且收费低廉,居然将各地府学、州学、县学的学子们慢慢吸引了过去。刚开始,大家以为是学子们贪图便宜,等学无所学的时候,自然还是会回到各地官学中来,但慢慢的,那些走了的学子不但再未回到官学,而且还带走了更多的官学学子,这下子,府学以下主管此事的官员们就有些慌了,要是学子流失严重,到了年底写述职报告的时候,就是自己政绩的一大败笔,这可是会影响头上这顶官帽的大小和颜色的。
  于是,一份份奏折如雪片般传回京城,摆放到了各级主管官员面前,又辗转来到了弘帝的御案上。
  弘帝登基十三载,励精图治,将整个天邺王朝推向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慢慢就有了一些骄傲自满,飘飘然之态。当日见手下官员将自己上位之初一手改革督办的官学经营成如此地步,岂能不动怒?当下就置办了几个主管此事的官员,又下令各级主管衙门派人到全国各级官学进行考察,限日提出举措,否则就革职查办。
  而林伯涛很不幸的就被翰林院钦点了,被派去暗中考察各地民间书院的实际情况,回来作出总结呈报弘帝。这一走,已是半月有余。
  眼看着去请稳婆的小厮们,回来时一个个都垂头丧气的摸样,唐妈暗自着急,连忙问了几个,却都是近一个月京城婴儿出生太多,尤其是皇家贵胄更是将有些名气的稳婆都早早的请去家里安置,以防到跟前手忙脚乱的找不到人。
  唐妈知道,就连云姨娘生产在即,虞氏也是提前将两个稳婆请到了家里先防备着,更何况那些皇家贵胄的子孙,更是娇贵。
  “这可如何是好?”听闻唐妈的禀报,虞氏心里更加慌乱,来回踱了几步,忽然想起一事:“那去接宋嫂子的人可有信儿?”
  “唉,这事儿都赶到一块去了,那些稳婆是被人请去了不能来,可是这宋嫂子却是自己个儿生病不能来,刚才去请的人回来说,宋嫂子如今是病的连床都下不了,不给人添麻烦就不错了,哪里还能给人接生?”唐妈两手一摊,望着虞氏。
  怎么早不生病,晚不生病,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生病了?虞氏倒是不怀疑宋嫂子拿乔不愿接生,就是觉得她这病生的不是时候,想来想去,心里有了一个主意。
  “唐妈,你带上银子200两,绸缎两匹,点心四样,药材一份,再用一抬软轿,亲自去把宋嫂子给我接来。要是她确实来不了,你就是抬也要把她给抬来。”虞氏手指指节发白,紧紧的攥在一起,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势吩咐唐妈。
  唐妈眼睛一亮,赶紧领命而去。
  项姨娘来时,唐妈正好错身而过,虞氏最后吩咐唐妈的那几句话,项姨娘进来时正好听到了,看着唐妈急匆匆的背影和虞氏坐卧不安的神情,项姨娘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和云姨娘都是虞氏的远方亲戚,为什么待遇会相差这么多?要是今日躺在里面的是自己,估计虞氏只会顺应天命而为,绝不会为了自己开这个先例。要知道,接生一个孩子的费用也就是几两银子,要是加上赏银的话也不超过二三十两,就算给大户人家接生五十两也算是极限了,虞氏今日一出口就是200两,还不算那些值钱的物件,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府里的众人,最后进门的云姨娘比自己和张姨娘都吃香吗?
  想到这里,项姨娘更加怨恨虞氏,要不是她的刻意打压,自己当日也可以以平妻的身份嫁进林府的。
  “夫人,可是有什么妾身能帮上忙的?”张姨娘也是听闻讯息赶了过来,见虞氏不安的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又听见云姨娘在产房里不停的痛喊出声,连忙上前询问。
  虞氏看了看天色,又想起自己是连晚饭都没吃就赶了过来,也不知道武儿和华儿这会有没有好好吃饭,就吩咐张姨娘代她去枫林院照看两个孩子,不必呆在这里了。
  又看了看项姨娘一副神思不属的样子,也懒得在此时听她酸言酸语的讽刺,直接就以她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就把她打发了。
  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林倾瑶今晚是怎么也睡不着,心里也特别不踏实,就缠了吉祥妈给她讲故事。吉祥妈肚子里的那点故事,早就被林倾瑶掏空了,想了半天,就把上个月休假回家带女儿逛集市时发生的事情讲给林倾瑶听。
  “……我带着妞妞就在集市上走着,妞妞吵着让我给她买个糖葫芦,我见孩子难得要一回东西,就打算上前去给她买,可是集市上的人太多了,我带着妞妞实在挤不进去,旁边刚好有一位卖菜的大娘,她说可以帮我看一会妞妞,我见她面目慈祥,就让妞妞乖乖站在大娘身边等着,我就自己挤进人群去给她买。谁知等我回来一看,除了一个菜摊子,哪里还有那个大娘和妞妞的身影,慌忙间问了旁边几个摊子上的人,可是赶集的人太多,根本就没人看见我的妞妞和那个卖菜的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