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倾宸 作者:闲云儿(起点首页大封推vip2014-05-05完结) >

第63部分

倾宸 作者:闲云儿(起点首页大封推vip2014-05-05完结)-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梅走后,林倾宸吩咐绿萝和红绫将今晚的事情烂在肚子里,不得对他人提起,转身就睡着了。

    今天实在是太累了。

    大年初二,是女婿携妻儿给岳父岳母家拜年的日子,卢氏多年未曾回娘家,今年自然也不例外,本想着访客不会太多,却收到了来自涿州聂家的一份大礼。

    来送年礼的是聂家的二管家,礼单很长,除了涿州特产八大样儿,还有一只千年的人参、一头花白相间的奶牛、一套上好的紫砂陶壶、一方极品龟山砚、一盆南洋舶来的红珊瑚盆景、一只翡翠做的富贵牡丹、六匹上好的云锦和蜀锦,六张上好的裘皮,件件都是珍品。

    卢氏接过礼单看了一下,心里很是腻歪,让董富贵亲自陪着二管家去吃饭,又打发得力的下人去打听聂家给大房送的礼单数目。

    林仲仁从外面应酬完生意上的朋友后回到家,看过礼单,却没多说什么。

    “老爷,涿州历来都是将年节礼送到大房,然后由大房再分给我们,可是这次却将礼物分开来送,看来这亲事不答应也不成了!”礼物虽好,可是哪里比得上自己的女儿好,终究是被人算计过去的一桩婚事,卢氏心里一直就不舒服。

    林仲仁眼含深意,对于自己夫人爱钻牛角尖的脾气他还是了解的,“夫人忘了我跟你说过的话了?姻缘不可强求却也不能强拆,若是他们二人真有缘,我们何须枉做小人,若是二人无缘我们又何必多做工?”

    卢氏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却再未发牢骚。

    过了一会,去大房打探消息的人回来,聂家给大房的礼单是:涿州特产八大样儿,一头花白相间的奶牛、一套上好的紫砂陶壶、一方上好的端砚、六匹上好的云锦和蜀锦,六匹上好的裘皮。两房的礼物高低立现,有心人都能瞧出其中的门道来。

    夫妻二人心里跟明镜似的,谁都没有再提这个话头,就此揭过。而林倾宸正在屋里揪着头发回忆《西游记》,自然不知道因为她还有了这个插曲。

    下午二房再次有访客上门,却是与林仲仁有过一面之缘的文二爷。

    “林老爷,今日在下突兀拜访,多有打扰!”宗泽翰身着湛蓝色袍服,外披一件鹤氅,下颌方正,目光清朗,剑眉斜飞,刻意放低的身段使他少了几分冷冽,多了一丝暖意。

    “文二爷客气了,您是请都请不来的贵客,哪里能说打扰,快快请进!”接到下人送来的拜帖,林仲仁犹自不相信,亲自出来迎接。

    宗泽翰一路走来,特意欣赏了一下林府的布局,亭台楼榭,小桥流水皆是匠心独运,雅而不俗,倒有几分文人的清雅在其中。

    待到前厅坐定,宗泽翰才说明此次前来的用意。

    “多年以前,贵府夫人和小姐救得一男孩就是在下的弟弟,而在下因某些原因一直未亲自到访拜谢,于情于理都有失礼之处,还请林老爷和林夫人多多见谅。”宗泽翰说着已经起身朝林仲仁和卢氏行了一礼。

    “当年宇儿的三哥亲自上门道谢,我们只知道他们姓文,却没有将你们文家联系在一起。”林仲仁和卢氏相视一眼,恍然大悟。

    宗泽翰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向林仲仁解释了一番:“我这个弟弟向来就调皮,当年偷偷跟着我,一路走到京城,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后来被林夫人相救后,竟然死活都要留在京中进学。总归父母身体还康健,这京中也有我文家的一些产业,所以这才将他单独一人留了下来,顺便也帮着我打理一些产业。眼看着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家母这才催着他回去了。今日在下前来拜访,一是为了感谢当年的救命之恩,二是也想说明我们隐匿身份的原因。泽宇当时年纪还小,为了他在京中的安全,我三弟给他置宅子时用的是假身份,也免得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原来如此,林仲仁听了宗泽翰的解释心里明了,“宇少爷也确实没有辜负你们文家,这几年来在京中书院里也算是出类拔萃者。”

    卢氏在一旁不仅静静地听着,还将宗泽翰全身上下暗中打量了好几遍。

    深邃的眼睛隐含着冷冽之气,定是一个长期精于谋算之人;不说话时微抿的薄唇,定是不容易妥协之人;此时坐在这里谈笑风生,但全身那种与生俱来的冰冷气息却不是轻易能隐去的,更有一种睨视天下的王者之风。此人若不是长期处于高位发号施令,很难练就如此气质。卢氏垂下眼帘,将自己的揣测压了下来。

    “爹爹,母亲,姐姐已经将《西游记》第四回捏造出来了,你们快来听一听!”一道惊喜异常的声音飘进前厅。

    “雅儿,你再顽皮,姐姐就将那套《花仙子》的图册送与蕊儿去。”林倾宸哭笑不得的看着自己的妹妹将刚刚誊写完毕的《西游记》称之为“捏造”。

    待姐妹二人欢快的跑到前厅时,才猛然发现原来家里还有贵客到访。

    

 第六十二章 拜访

    (感谢书友一曲离殇、书友090331094817640、书友aanny448899的粉红票。o(n_n)o~)

    如果林倾宸没有被妹妹林倾雅的话转移注意力,她应该能发现站在屋檐柱子旁边呈警戒状态的侍卫雷和随侍长生,也能得到站在外屋廊檐伺候的下人们的提示,就是因为她们一路你争我抢的嬉笑,待屋外众人想提醒一下时,她已经被妹妹拉扯着,双脚踏入前厅的门槛内。

    惊见来客,继续上前,不合礼数,一声招呼都不打就退出来,更显得失礼。林倾宸只尴尬了一瞬间,就落落大方的上前给父母请安,以不变应万变是最好的对策。

    “爹爹,母亲。”林倾宸带着妹妹规规矩矩地给林仲仁和卢氏行礼,心里想他怎么会来我们家?

    “宸儿,雅儿,这位是文泽宇少爷的二哥,今日是专门来拜访我们的。”林仲仁向两个女儿介绍客人的身份,又将二人介绍给宗泽翰。

    宗泽翰早在林倾宸进来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她了,只是她的这身装束和扮相,自己真是不敢恭维。

    眼波流转,鼻子翘挺,因为吃惊而有些微微张开的小嘴似乎飘出来一句类似于“吓死人不偿命”这样的字眼儿,也多亏他有较为深厚的内力才会听到静雅婉约的外表下居然是这么调皮的性子。美丽的五官灵气逼人,可是暗哑的肤色却破坏了这一切美感。身着男装时,这样的容貌可以说是俊秀的,可是配上一身过于宽松的衣裙时,一切华美皆失颜色。

    “文二爷,别来无恙。”林倾宸身形微侧,颔首见过宗泽翰。林倾雅也有模有样的跟着姐姐见礼。

    无论林倾宸这样装扮有何深意,宗泽翰都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接下来她该如何应答。

    “我该称呼你小林,还是该称呼林小姐呢?”宗泽翰一副抓到犯了错误的小孩子的模样,在林倾宸和林仲仁二人脸上扫过。

    林仲仁尴尬的咳嗽了一声,正准备替女儿解释原因,却被林倾宸接过了话头。

    “文二爷,请恕小女子失礼了,之前在丰城相遇,身着男装是为了行走方便。后来在京中为了生意之事,着男装更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今日既然被你撞破。那小女子就真人面前不说假话了,我就是林家二房的大小姐。”反正他也从来没问自己是男是女,这真要挑起错误来,责任也不完全在她身上,林倾宸忍不住为自己找到的借口而得意。

    这样就想把自己打发了?小家伙看起来还挺得意的嘛!宗泽翰换上一副可以理解的模样。

    “这点小事。林小姐也不必放在心上,在下常年在外行走,自然理解林小姐这么做的原因,说起来,倒是应该恭喜林老爷家有此女,实属一宝啊!”宗泽翰说话间已经转身向林仲仁望去。言语中颇有些感慨的意味。

    虽然林倾宸和宗泽翰相处时,已经改了称呼,但在父母高堂面前却不好如此。又恐再呆下去会影响他们之间的谈话,就将林倾雅手里新写出来的书稿递与宗泽翰,让他捎给郑凯。

    宗泽翰也没推辞,接过书稿粗略的看一下,发现后面描写的场景和情节依然很夺人心神。心里暗想。这丫头确实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贝。

    林倾宸向屋内众人行礼告退之后,宗泽翰又和林仲仁说了一些生意和坊间传闻之事。林仲仁这才知道,原来遍及天邺王朝的东陵书院,香山书院都是由他一手打理的。期间经历的坎坷和沧桑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可是这个目露精光,身上还带有一股子霸气的男子却是做到了,而且还做出了今天如此惊人的成绩。虽然林仲仁没有在朝为官,可是他却知道这天邺王朝有许多行业的人才都是由东陵书院和香山书院培养的,而官学虽然也不差,但二者一比较起来,民间书院所培养的人才似乎更能为老百姓解决实事,自然得到老百姓的推崇。

    说着说着,就谈起了林倾鸿年后就要进入宗学进学之事。

    “依在下看,令公子将来既然不入仕,准备接手家族产业,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之人事,正好我们在京中的书院要招收一些特别的学子,博学众家所长,涉猎较广,不如让令公子进去,一来为了进学,而来也比一般的书院多了一些历练,不过吃的苦也是较之一般的书院要多一些,不知道林老爷意下如何?”宗泽翰也算是临时起意。

    而他所说的这个特别书院,是多年以来规划的一个重中之重,将来这里面的人都会受到重用,当然为谁所用,还不一定呢。

    “这样的好事别人想求都找不到门,有文公子的提携,小儿也算是上辈子修来的好福气。”久居京城,自然知道宗泽翰所说的那个书院的名气之大和学风之严谨,原本他是不报什么希望的,想着让林倾鸿到宗学进学几年,小有成就后,就跟随自己打理家族产业,反正这一摊子早晚都要教给他,如今有了这个机遇,让他多磨练一番,也算是一件好事。

    就这样,原本要进入宗学进学的林倾鸿改为进入民间书院进学,虽然后来林伯涛知道此事后,对自己弟弟的做法有些不满,但到底人家民间书院的名气在外,请的先生又多是德高望重之辈,只比官学强不比官学差,他也只能作罢。

    就在林倾宸趁着铺子关门期间闷头写书稿的时候,天邺王朝北方之地因为今年雨水少,许多地方的的大江小河都干涸的快见了底,慢慢人畜也变得有些不正常起来。

    起先,大家都以为是雨水不足,导致的饮水失调,可是眼看着百姓们一个个都眼球突出,脖子肿大,甚至出现情绪越来越暴躁之症,还有因为饥饿难耐而抢食人家食物等诸多之事发生之后,这个看似祥和安泰的新年就有些瑕疵了。

    年前,地方官员的第一份简报呈上来时,正值皇宫举行辞旧迎新的祭祖大典,为弘帝分担日常事务的太子殿下因为年轻,也没把这当回事,仅是下了公文让地方官员新修各地水利,为体现皇恩浩荡,在禀过弘帝后,将专门赈灾的款项也拨出了一部分,发放给当地百姓,还让当地行医者不得趁机提高前来诊治病人的诊金,倒也算是一番成功举措。只是这次的灾情由来已久,等发现时已经不是救急能起作用的了。

    于是,当第二份加急公文在正月初四再次呈报到皇上面前时,已经传出有不少人死去的噩耗,听说弘帝当时就敕令太子敷衍行事,罔顾天下苍生之性命,并责罚太子殿下一年的俸禄,并由五皇子郦浩亲率太医院良医和工部主管屯田水利的官员前往西北各地查看情况。

    当林倾宸站在正在装修的新铺子门前打量时,一路精简的人马从皇城奔腾而出,不消半柱香的时辰就出了京城西门。

    “这里可是天子脚下,这些官员也太嚣张了,在大街上就敢策马奔驰,也不怕御史们弹劾!”林倾宸身后有个担着货架的货郎老爹掸了掸身上的浮灰,又将方才因为躲闪疾驰的车马而匆忙撇到地下的货架收拾起,嘴里不满意的嘟囔着。

    林倾宸摇摇头笑了一下,叫了安仁去给老爹帮忙拾东西。

    原本林倾宸打算在这个新铺子卖书,后来听了宗泽翰的一席话,决定还是少给自己惹些麻烦的好。在她的印象中,当权者最忌讳的是文人在诗词文章中发泄对当朝者和现状的不满,要是自己卖的书里无意中掺进去这些东西,就算这书不是自己写的,也跟她脱不了关系,与其到时候出了事再花钱消灾,还不如就此打住这个念头,挣些书稿版权之类的钱,倒也省事。反正这颗来自后世几百年的脑子里有着无穷无尽的存货,想要写什么书,画什么画,那还不是信手拈来的事。

    这思来想去,又转了一番心思,花了几两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