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世界惊险故事100篇 >

第96部分

世界惊险故事100篇-第96部分

小说: 世界惊险故事100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球员们混杂在人群中,涌了出去。 


… Page 365…

胜利大逃亡终于成功了! 

                                                                    (方园) 


… Page 366…

                            飞越大西洋的雄鹰 



     1925年的一天,美国《纽约时报》登出一条新闻:旅居美国的法籍富豪 

奥尔杰格出二万五千美元,奖励任何一国首次从巴黎到纽约或做反向不着陆 

连续飞行的飞行员。 

     消息传出,世界航空界为之震动,飞行员们更是兴奋异常,一个个跃跃 

欲试。可是,半年时间过去了,还没有一个飞行员真的去冒这个风险,因为 

两地之间相距甚远,加上大西洋上空风暴频繁,气候恶劣,谁也不愿拿自己 

的性命开玩笑。 

     1927年早春的一天,一位身材魁梧的青年叩开了哥伦比亚航空公司经理 

列维恩先生的房间。在美国航空界,列维恩德高望重,是位权威人士。 

     这位青年叫林德贝尔格,是美国的一位邮机驾驶员。他每天驾驶着一架 

老式的邮政飞机往返于圣路易斯和芝加哥之间。今天,他带着一万五千美元 

的借款,打算购买哥伦比亚航空公司的飞机,想飞越大西洋,获得奥尔杰格 

奖金。 

     列维恩听林德贝尔格一说,耸了耸肩说:“据我推算,从纽约飞往巴黎 

需要四十多小时。在连续飞行的时间内,你能不打瞌睡吗?只要你稍微一疏 

忽……”他没有说下去,亮闪闪的黄眼珠射出两道不信任的眼光。 

     林德贝尔格诚恳他说:“先生,我已经试验过了,我可以四十小时不睡 

觉。” 

      “不,”列维恩把两手一摊。说:“我决不让我们所不了解的飞行员, 

驾驶着我们公司制造的飞机在大西洋上空瞎闯荡。如果发生意外,将会大大 

损害我们产品的声誉!” 

     林德贝尔格被列维恩拒绝了,但他毫不灰心,开始在生产飞机的几座城 

市之间日夜奔波。1927年4月,他终于从加利福尼亚买到一架即将退役的二 

百二十匹马力的单引擎飞机。他将心爱的飞机命名为“圣路易斯之魂”,同 

时,郑重通知美国航空俱乐部和奥尔杰格老板,他将于5月8日从居住地圣 

路易斯飞往纽约,然后横越大西洋,直飞巴黎。 

     5月8日早晨,纽约罗兹维尔机场上阳光灿烂,晴空万里,是长途飞行 

的理想天气。林德贝尔格为飞机加足汽油、做好最后一遍保养,在飞机引擎 

的隆隆声中,人类飞行史上光辉的一页就要揭开了。正在这时,机场服务员 

给他送来一张早报。他读完上面的一则消息,就像泄气的皮球一样歪倒在机 

舱里。 

     怎么啦?原来,有两个法国人为了获取奥尔杰格奖金,已经驾着一架飞 

机从巴黎起飞了,预计在5月9日凌晨到达纽约。这两个法国人一个叫奈恩, 

一个叫科利。奈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著名飞行家,这一次飞行必然成 

功。也就是说,林德贝尔格即使飞行成功,也没有资格领取奥尔杰格奖金了。 

     不过,林德贝尔格很快镇静下来,开始和许多人一道守候在罗兹维尔机 

场,迎接两位勇敢的法国人的到来。机场上的大钟一秒一分地过去了,直到 

5月9日中午,法国人的飞机仍然没有抵达。出事了吗?林德贝尔格不由地 

焦急起来。 

     5月10日,法国电台沉痛地宣告,奈恩他们已经在大西洋 

      上空遇难身亡。林德贝尔格抹去眼中的泪水,决定继承他们的遗愿, 

马上飞往巴黎。他健步登上飞机,神情自若地向几十名忐忑不安的送行者频 


… Page 367…

频招手。七时五十二分,飞机隆隆启航,很快消失在云层里。 

     林德贝尔格驾驶着“圣路易斯之魂”,好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穿云 

钻雾,半天时间,广表的美洲海岸就变成了一条黑线,渐渐地,从他的视野 

里消失了。当飞机从亚速尔群岛北端经过时,太阳沉入海平线,黑色的夜幕 

把辽阔的大西洋与幽暗的星空交织在一起,使人视线模糊,飞行更加困难, 

林德贝尔格只有全神贯注,才能把握好飞行的航线。糟糕的是,晚上十点以 

后,林德贝尔格开始打起瞌睡来,有一次,他再也支持不住了,两眼一合, 

呼隆一声,飞机猛一低头,从四千米高空,直向大海栽去,他猛的惊醒,一 

拉操纵杆,又驾驶着飞机升向高空。这时候,列维恩先生的话仿佛警钟在他 

的耳畔响起:“在连续飞行的时间内,你能不打磕睡吗?只要你稍微一疏 

忽……”他自言自语道:对,再也不能粗心大意了,要不就会葬身海底。为 

了赶走睡魔,他索性打开密封舱上的玻璃,让冰凉的寒风清醒自己的头脑, 

这一招果然有效,他睡意全无,开足马力,向遥远的欧洲大陆飞去。 

     真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半夜时分,飞机似乎出了故障,机身越来越 

沉,飞行迅速开始减慢。林德贝尔格的心头一惊,精神顿时紧张起来,他急 

忙拉开玻璃,伸出头往外一看,原来高空的寒流使机身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甲。危险!说不定奈恩他们就是这样遇难的。此刻,飞行的速度更慢了,引 

擎“嗡嗡”地响着,好似一头喘不过气来的老黄牛。他的眉头一皱,猛地压 

一下操纵杆,降低了飞行高度。半小时后,机身上的冰甲在低空的暖气流中 

渐渐融化。机身的重量变轻了。这下,林德贝尔格才算松了一口气。当他发 

觉又有点儿瞌睡时,就把飞机升上高空,免得一头栽进海里。就这样,他时 

而低飞、时而高翔,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故胜黑夜,迎来了万里航程上的第 

二个黎明。 

     瞧,金色的朝阳从大海里跳出来,把蔚蓝色的海面照得波光闪闪。林德 

贝尔格心情振奋,腾出左手,往嘴里送了几块蛋糕,继续朝大洋彼岸飞去。 

     突然,他发现油标仪的指针急剧下降,油箱里的汽油不多了。时高时低 

的飞行耗油过量,现在即使中速飞行,也只能在距巴黎六百公里的海峡群岛 

着陆。 

     在接近胜利的时候,又将面临失败,林德贝尔格不由地拍了一下脑门, 

懊恼地叹了口气。 

     此刻,碧波荡漾的海面上出现一座小岛,小岛中央的飞机场上空,一面 

英国旗在迎风飘扬。他摆一摆机翼,迎着机场俯冲下去,准备去英国人那儿 

借一点汽油。可是,当飞机的轮子快要贴近跑道时,他把机头一抬,又直向 

高空飞去。啊,他差点忘了,奥尔杰格奖是不允许中途停留的,只有直飞巴 

黎,才能金榜题名。他紧紧地握着操纵杆,双目炯炯,凝视前方,在设计着 

最佳的飞行方案。忽然,他发现一只海鹰正在远方的天际间展翅盘旋,他心 

中豁然一亮,有了主意。 

     他一下子把飞机升上六千米高空(对他的飞机来说,这已是最高顶点 

了),然后减弱油门,学着海鹰的样子,在空中滑翔飞行。可喜的是,不大 

一会儿,又吹来一阵强劲的西风。“啊,上帝保佑。”林德贝尔格快活得喃 

喃自语,干脆关上油门,完全借助风力飞行起来。 

     太阳西斜,英伦三岛远远地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他打量一下油标仪, 

节省下的汽油已经足够到达巴黎了。他精神焕发,哼着小曲,加大油门,全 

速向欧洲大陆飞去。 


… Page 368…

      “圣路易斯之魂”隆隆地响着,飞过了普利茅斯,飞过了海峡群岛和英 

吉利海峡,不久,便望见了法兰西海岸的轮廓。此时,美丽的法国土地上已 

是万家灯火了。 

     胜利了,胜利就在眼前。林德贝尔格却担忧起来:法国人在本国飞行员 

失败以后,将怎么接待他这个美国飞行员呢?是冷冷的一笑,还是嫉恨得不 

予理睬?他盘算着,准备着陆后,先给美国大使馆悄悄地打个电话,就去找 

一家不起眼的小旅馆休息。长时间的飞行,使他太疲倦了,他确实需要好好 

休息一番。 

     巴黎时间二十二时整,“圣路易斯之魂”像一只神鹰,在巴黎布尔查机 

场安全着陆。刹时间,巴黎沸腾了,市民们奔走相告,开始从凯旋门广场、 

从香榭丽舍大街,潮水似地涌向布尔查机场。新闻记者双手护着照相机,在 

欢乐的人群中挤来挤去,争着采访林德贝尔格;可爱的法国少女手捧鲜花, 

献给飞越大西洋的英难。原来,法国人民对他的行动非常关心,早在他起飞 

时,法国电台就向全国人民报告了他可能到达的时间。 

     面对热情洋溢的法国人民,林德贝尔格惊喜交集,热泪盈眶。他激动他 

说:“谢谢你们,好客的法国人民!” 

     他成功的消息通过无线电波,当晚就传到美国。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连 

夜召开会议,做出决定,授于林德贝尔格空军上校军衔。以后,又有六个国 

家分别向他颁发了十八枚勋章。来自世界各地的贺信贺电雪片似地飞来。《纽 

约时报》,就连航空界权威列维恩也称赞林德贝尔格是“飞越大西洋的雄鹰”。 

                                                                  (刘德玺) 


… Page 369…

                              “水獭”的秘密 



      “叙利亚号”轮船发出一声长鸣,离开埃及亚历山大港,驶向茫茫大海。 

远远的天边,太阳就像一个燃烧的火球,把蔚蓝的大海也染红了。 

      “啊,天涯、落日、大海……”“哦,我们就像在梦境里一样!”穆什 

布、阿忒夫、露兹和努丝几个小伙伴聚集在船头,为美丽的大自然赞叹,更 

为他们能利用暑假进行一次国际旅游而高兴。 

     只有图赫图一个人站在另一边出神。他茫然地盯着海面,脑子里回响着 

上船前检查官萨米和他的谈话。萨米告诉他,在这艘海轮上,有一个代号叫 

 “水獭”的国际走私大盗,他统管着一个庞大的走私集团,但没人知道他什 

么长相。萨米还说,有个叫保罗的意大利警官将要和囹赫图取得联系,以便 

合作行动,但保罗长得什么样子却也说不准,只知道接头的暗号是“水獭”。 

图赫图感到责任重大,他不愿让伙伴们知道,以免影响他们轻松的情绪。 

      “图赫图,你怎么啦?”穆什布突然打断了他的沉思,“上船后你一句 

话也没有说过。” 

      “啊,我在看落日。”图赫图掩饰道,“瞧,这是人类所不能创造的杰 

作。” 

     当天晚饭以后,图赫因与穆什布跟伙伴们道了晚会,回到他们而人合住 

的包房。上床后,穆什布很快进入了梦乡,图赫图则看着书。不知过了多少 

时间,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图赫图马上爬起来开门,外面一个人也 

没有。他立刻意识到,一定有人给他送信来。他低头一看,果然有张折叠的 

纸条。他关上门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十五分钟后,我在船头等你。 

     船头上刮着寒冷的海风。图赫图在黑沉沉的夜色中,睁大眼睛搜索着保 

罗的身影。 

      “站住,别再过来。”从甲板上几个大木箱中间发出了一个深沉的声音。 

      “你是谁?”图赫图原地站着,小声问道。 

      “我是保罗。我想跟你说句暗号:水獭。” 

     图赫图放心了:“你想得到我的协助?” 

      “是的。我将给你提供一些有关‘水獭’的材料。” 

      “你为什么不露面?”图赫图问。 

      “这与你无关。至于材料,在适当的时候我会叫你来拿的。再见。” 

     脚步声在黑暗中渐渐远去。保罗已经走了。图赫图回到房间,反复考虑 

着这个奇特的会见,很久很久才昏昏睡去。 

     第二天中午,天气很热,穆什布他们跳进了船上的游泳池,而图赫图坐 

在椅子上没动。他戴着墨镜审视着众多的乘客,想从中发现“水獭”和保罗。 

这时穆什布水淋淋地跑了过来,硬拖他去比赛水球。 

     比赛开始了。临时组建的两队人马你进我攻,比分交替上升。观众们用 

各种各样的语言,大声绘他们助威打气。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下肢瘫痪的病人, 

也热情地挥舞双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