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一路荣华 >

第96部分

重生之一路荣华-第96部分

小说: 重生之一路荣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人随意的说着话,像是藏了什么内容,又像是什么内容都没藏,后面两个人的亲卫心里都有些纠结,这到底是纯聊天呢,还是在打机锋呢?

    “你第一次来看海战,等会儿可能会有些不适应,你可别勉强自己。”顿了好大一会儿,抚远将军又开口,林靖阳点头:“将军放心,我自有分寸,定不会让将军担忧为难。”

    抚远将军点点头,继续那千里眼往远处看,这会儿太阳升起来了,看到的东西就更远了。大约战船行使了两三个时辰,太阳从海平面升到半空中的时候,终于,连林靖阳都看见了,不远处,有好几个黑点。

    “这就是倭寇的船只了?”林靖阳问道,抚远将军点点头:“今儿码头上都有士兵守着,普通的民船和商船都是不能过来的,不过,也不能十足肯定,说不定是从海外回来的船只。”

    但过了一会儿,又补充道:“你日后要整顿海军,定会跟着参加海战,这区分船只的本事,你也得学起来。”

    林靖阳点头,然后就听见炮台上传来动静,一抬头,董副将正站在上面,拿着两面旗挥动了起来,只是这动作,和之前的完全不一样,抚远将军看出他的疑惑,淡淡的解释:“之前是命令开船,现在是询问对方从哪儿来,是做什么的。”

    话音刚落,就见对面的船上也挥动了旗帜,林靖阳看不懂,但抚远将军能看懂,脸色就有些不怎么好看了,眉头也微微皱起来了,冲上面的董副将摆摆手,董副将立马又换了两面旗帜,挥动。然后,十艘战船就排成一条线,隐隐形成包围的趋势,船身上的炮铳也都抬头了。

    两边越发的接近,不光是能看见对面船上的旗帜了,这会儿都已经能看见人了。对面甲板上站着四个人,是汉人的装扮,正焦急的冲这边打手势。

    大约是事情比较紧急,抚远将军也就不给林靖阳讲解了,林靖阳只能靠自己猜测。

    于是,对面的人大概说自己是无辜的,是平民百姓,是良民。然后自家这边是要证据,海关文书和身份证明之类的,那边拿不出来,是在解释原因,这边不相信,打炮示警。那边慌乱起来了,几个汉人连忙进去了,然后,事情的发展就……对林靖阳来说,或许是正常了?

    因为对方的船上,忽然从船舱里冲出来数百士兵,船体上原本遮盖着的丝绸给拽下来,露出里面的铳孔。趁着那边还在解除遮盖物,自家这边已经轰隆一声,一发炮弹打出去了,正正好砸在中间的那艘船上。

    林靖阳知道自己是第一次参加海战,没有经验,所以也不出声,抚远将军正要往炮台上去,忽然想起来林靖阳,又指派了两个士兵过来:“看着他,危险的地方别让他去就行了,其余的地方随意。”

    说完就急匆匆的上去了,林靖阳默默的看了看跟在自己身边的两个士兵,正打算跟上去,却被拽住了:“上面危险,林将军若是想看,请随我们来。”

    然后,他就被带到甲板另一边,登上高台,看倒是能看见,只是,这地方是个死角,炮弹什么的,也都到不了这边。不过,林靖阳也没抱怨,抚远将军一片好意,他还得谢谢人家呢。

    海战这种事情,肯定是和地面上的不一样的。在地面上,两军你来我往,马上的将士拼武功,马下的士兵拼速度和力量,最重要的是阵法。哦,这个阵法,倒是和海战一样,船只行走的方向和排位,也是一种阵法。

    不一样的是,海战的士兵是不能随意动的,就是动,也仅限于自己这条船上。先是拼炮弹,再是拼准度,然后是船的质量,最后是水兵的水下本事。

    原本林靖阳估计的是三五天,最短三天,最长五天。可在太阳落山之前,胜负已经分出来了,对方的船倒还是好好的,在海面上飘着,可船上的人,已经死了大半了。剩下的一小半,被一开始就下水的水兵们给捆绑起来了。

    林靖阳还有些反应过来,这就完事儿了?

    “觉得快?”抚远将军从炮台上下来,看见林靖阳的脸色,忍不住挑眉,没等林靖阳说话,就又问道:“你们打仗的时候,整个军队,有多少大炮?多少火铳?多少弹药?”

    林靖阳张张嘴,也对啊,火铳大炮这种东西,不是随处可见的,都是稀罕物,这么说吧,兵部神机营每年能造出来五台大炮就差不是是极限了。这五台大炮要送到哪儿呢?除了海军,还有三个边疆,城门楼上十来个,海军一艘船上两三个,需求量成千上万。

    这种东西,也不是说,你造出来了,就能用一辈子,这种东西,损耗也是很大的。除此之外,你得有炮弹,要不然这大炮就是摆设了。炮弹比大炮更难求,就是火铳这种东西,林靖阳这样的地位的,也只见过十多把。

    地面上的战争,武器多是长矛,长枪,长刀之类的,战场上也是靠拼杀。海战就不一样了,一半靠武力,一半靠武器。

    “只是,这次的事情还不算完。”抚远将军随口换了个话题,也没管林靖阳跟得上跟不上,踩上踏板,直接去了倭寇的那条船,之前那几个汉人,居然还有一个活着。

    林靖阳以为抚远将军肯定是先问这汉人,却没想到,董副将出面,竟是先叽里呱啦的问一个被绑起来的倭寇来了。林靖阳听不懂,也幸好,抚远将军大约也是听不懂的,董副将这边问,还顺便再给抚远将军重复一遍儿。

    “他说他们是东洋商人,带着武器是因为怕海上不安全。”

    抚远将军一摆手,立马上来两个士兵,也不开口,按住那倭寇,直接一刀下去,脑袋掉了。旁边的东洋人眼睛都红了,不是伤心,是气的,全都叽里呱啦的开始叫嚷了。

    抚远将军一皱眉,立马又有人过来,拿着破布开始堵嘴。董副将换了个人问,只听语调,和第一次问的应该是同一句话,问完转头看抚远将军:“说他们是追寻东洋的一个罪犯来了,那人杀了他们帝国的天皇。”

    “倭寇头子死了?”抚远将军很吃惊,董副将摇头:“不知道,末将没有接到消息,应该没死,若是死了,这会儿不是应该急着挑选新皇的吗?怎么会有人先千里迢迢的来追杀犯人?”

    抚远将军摆摆手,于是,这第二个,和第一个结局一样了,双眼圆睁,死不瞑目的滚到一边去了。

    董副将换第三个,一直问到第五个,那个汉人大概是吓着了,忙不迭的喊道:“我知道我知道,我说实话,你们饶我一命,放过我好不好?我保证我说的都是实话,一个字都不会假!真的,求你们了,我上有老下有小,我也是迫不得已才跟着他们的,不是我自愿的,我是被挟持上来的啊,将军饶命啊,军爷饶命啊。”

    林靖阳从头到尾不出声,抚远将军当了十多年将军了,做事自有一套,只看周围士兵们见怪不怪的表情就知道,这事儿很正常,他们审讯倭寇是自有自己的办法的,他一个还没打入到内部的人还是别出声了。

    看那汉人开口,抚远将军才微微挑眉,摸了一下胡子,示意众人收兵。不管是倭寇还是这个仅存的汉人,全都带走,接下来,就是详细审讯了。

    他是绝不相信,倭寇都悄无声息的就摸过来了,而他却半点儿不知情,还得林靖阳来提醒,在这个新来的指挥使面前丢光了脸面。

第103章() 
林靖阳回家的时候,江婧娴正趴在书房发呆,本来是想写戏本的,但是摊开纸,拿起笔,却又不知道要写什么了,脑袋里的东西太多太乱了,一会儿想林壮士在海上是怎么打仗的,会不会有危险,一会儿想肚子里的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万一是男孩子,小名叫什么?要是女孩子的话,小名儿必须得好听点儿才行。

    想的入神,门被推开的时候还差点儿吓一跳,等看清楚外面站着的人是谁,本来就有些反应不过来的脑袋,这会儿更是反应不过来了:“我不是在做梦?”

    林靖阳微微挑眉:“晚饭吃了?”

    江婧娴捏了一下自己脸颊,龇牙咧嘴:“我就说,我好想没睡觉啊,怎么忽然就做梦了,原来你真的回来了啊,不是说,要打仗的吗?早上出门,现在就能回来?”

    说着,迅速起身,将林靖阳拉进门,绕着人转了两三圈,这里拍拍,那里捏捏,确定没受伤,再看看,脸上连点儿灰尘什么的都没有,昨天是什么气色,今天还是什么起色,连身上的盔甲都是一样的。

    “真的是去打仗了?”江婧娴又问道,林靖阳忍不住笑,点头:“是啊,真的是去打仗了,时候不早了,先吃晚饭?吃了晚饭,我再详细的给你说?”

    江婧娴点头,赶紧让人去准备晚饭,饭菜端上来,林靖阳是真饿了。早上出门就捏了两块点心吃,到了抚远将军府,抚远将军着急出发,他自己迟到了怨不得别人,所以早饭没吃。午饭的时候,还在海上打仗呢,总不能吃炮弹去吧?所以,午饭也没吃。饭没吃,可人没闲着啊,就算不用他出力,站一天也累啊。

    扒了一碗饭,肚子里终于有东西了,心也不慌了,总算是有时间和江婧娴说话了,一边吃饭,一边慢悠悠的将打仗的事情说了一遍儿。

    江婧娴瞪大眼睛:“虽然听着海上的战争比地面上的结束的要快,可是这伤亡……”这可不是什么小河,一个人掉下去还能自己找个浮木什么的飘上来,或者是被人打捞上来。

    这可是大海,除了水兵,谁下去都是一条死路,就是水兵,没有装备好,也从来不会轻易下水的。而且,这也不是地面,一个炮弹过来,你四面八方都能跑,海船本来就打,尤其是军船,要安装几十门的大炮,那更是大的很,一艘船,差不多能顶得住他们现在住的宅子了,一个操作不妥当,转弯都困难,更不要说躲避炮弹了。

    地面上的战争,你胆小怕死了,可以扔下兵器抱着脑袋投降,可海战,你要是不想打了,那也不能不打。

    林靖阳顿了顿,摇头:“这次的事情有些诡异,抚远将军之前竟然没有受到倭寇的消息,倭寇的船只看着很大,炮火也挺好,可有点儿太不堪一击了,不像是正规的海军,虽说我对海军没什么经验,可两相对比,也是能看出来一些门道的。”

    自己这边,兵将训练有序,炮弹瞄准的方向也几乎全中,那边,十个炮弹能有五六个打中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他虽然对海军没什么经验,可也是打听过倭寇的事情的。听曹知府也说过,有些倭寇,最是执拗,被抓之后,立马就会剖腹自杀,免得被人审讯出来什么。可这一批,抚远将军杀鸡儆猴居然起到了作用,那些人竟然是迫不及待就开口了。

    虽说,最后开口的是那个汉人。但同时,这一点儿也挺奇怪,那汉人的口音,明显听着是广东这边的,广东人对倭寇,那是恨不得扒皮抽筋的,怎么可能会和倭寇混在一起?

    而且还不是一两个,加起来都有七八个汉人了,看长相也应该不是一家人。

    说了这些疑点,江婧娴也好奇,只是再多的,林靖阳也说不出来了:“剩下的事情,我肯定不能去打听的,我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能到船上去,不说整顿海军,只在船上呆着,看他们日常是怎么训练的,自己也好学学。抚远将军那边,对我疑心未去,我也不能多管闲事儿。”

    他总算是想明白自己的身份了,自然不会上杆子去戳抚远将军的疑心了。

    “那曹知府那边……”江婧娴有些犹豫的问道,听林靖阳的口气日后是肯定是要跟着抚远将军走的,可总不能立马就疏远了曹知府吧?

    “若是曹知府真有利用我的心思,过两天,定会来找我的,若没有……过两天,我自去拜访他。”林靖阳揉揉额头,颇有些无奈,之前的事情,也得调查清楚,曹知府和抚远将军这两个人之间,一定有一个是打着什么主意的。

    或者,换个说法,原本,广东是曹知府和抚远将军这两个人的地盘。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按照正常情况来说,抚远将军是比不上曹知府的,具体例子参考怀庆府,在林靖阳之前的那个指挥使,就没能斗得过李知府。后来,李知府被查办,换了周知府过来,林靖阳本身不恋权,于是,除了练兵,对于怀庆府的其他事情,是从不过问,周知府又因为是皇上的人,林靖阳更不会给他难堪。所以,怀庆府其实是周知府一人说了算的。

    但是,周知府也会给林靖阳面子,就比如说修筑河堤的事情,两个人就是有商有量的来。

    盛世之下,文官的地位都是比武将的高的。上皇虽然在老了的那些年里有些糊涂,但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