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魏宫廷 >

第1316部分

大魏宫廷-第1316部分

小说: 大魏宫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遭遇,简直跟齐王吕僖看到魏公子昭同出一辙。

    区别在于,魏公子昭那是真的有真才实学,且齐王吕僖也是一位看人很准的明君,而魏王赵慷与卫费嘛,不过就是一个喜好被人吹捧的昏君,碰到一个擅于拍马奉承之人而已。

    但还别说,卫费还真是靠着拍马奉承,以一介质子的身份,被赵润的祖父赵慷收为义子,甚至于在卫费的父亲卫纠过世之后,赵慷还借给他魏国的军队,助他返回卫国与其余兄弟争夺王位。

    因此,当有人在卫费面前嚼舌根,指责公子只会拍马奉承时,卫费立刻想到的并非是训斥儿子,反而是对嚼舌根的人暗恨不已。公子卫瑜也因此受到牵连。

    毕竟那些嚼舌根的人,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给公子卫瑜说好话,只可惜,弄巧成拙,反而惹得卫王费大感不悦。

    在交流了一番御女方面的经验后,卫王费这才询问起儿子此番前来的目的。

    而此时公子亦幡然醒悟:我是听了那公宜的建议,特地来给卫瑜穿小鞋的,怎么跟父亲探讨起女人来了?

    他连忙按下心中对某些事的蠢蠢欲动,压低声音说道:“父王,儿臣最近听说,内大夫公彦,借其寿诞之筵,拉拢人心,意图为储君助涨声势……”

    一听这话,卫王费脸上的笑容顿时就收敛了起来。

    事实上,公子只不过是随口胡诌,但卫王费却对此深信不疑,原因很简单,因为半数以上的官员,都在给公子卫瑜说好话,仿佛恨不得他卫费立刻退位,将王位传给公子卫瑜。

    可问题是,卫王费可不是魏王赵,他既没有后者的胸襟,也不像后者当初那样积劳成疾,这么早将王位传给公子卫瑜做什么?

    更要紧的是,卫王费对公子卫瑜非常不满。

    确实,别看卫王费与卫公子瑜乃是亲父子,但这些年来,父子二人的关系却是非常冷僵,其中原因就在于卫王费是个毫无抱负的庸主,然而公子卫瑜却太过于出色。

    这情况有点类似魏国先王赵与如今的魏王赵润这对父子当时的处境,但区别在于,魏国先王赵是一位胸襟宽阔的雄主,尤其是对喜爱的儿子赵润,更为宽容,非但屡屡姑息赵润年幼时的劣迹,还将自己的毕生心愿托付给儿子,让后者承载自己年轻时的抱负;可卫王费与公子卫瑜这对父子,却恰恰相反。

    尤其是五方伐魏战役期间,当韩将司马尚率领八万韩**队攻入卫国,企图从卫国借道攻打魏国时,卫王费吓得六神无主,非但没有号召全国卫人抗拒韩**队,甚至竟然牢牢拽着濮阳军这等全国屈指可数的精锐军队,只下令濮阳军坚守王都,而对韩军向卫国东部进攻的事视而不见。

    这昏昧的程度,简直跟楚国的巨阳君熊鲤不相上下。

    而在国家危难之际,公子卫瑜挺身而出,遣尽财帛征募本国游侠、平民从军,虽然那一年,卫瑜领导的义军,在韩将司马尚面前还是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不出意料地连番吃了好几场败仗,但到底也算是拖住了司马尚,叫后者无法一鼓作气打到濮阳。

    那时,卫国的舆论分为两拨。

    一拨人认为公子卫瑜筹建义军迎击韩军这件事毫无意义,因为从真正意义上说,韩将司马尚并不是被卫瑜击退的当时司马尚之所以退兵,是因为魏国的南梁王赵元佐派魏将姜鄙偷袭了雁门、太原,引入了林胡,让韩国意识到这场仗他们已经在战略上输地一大糊涂,因此才命令司马尚从卫国撤兵。

    因此,难免就有些人恶意嘲讽公子卫瑜:兴师动众搞了半天,最终还是靠着魏国击退了韩军。

    在这件事上,公子卫瑜与他麾下的义军无从辩驳,毕竟他们确实没能战胜韩将司马尚,充其量只是勉强抵挡,拖慢了司马尚进兵的速度而已。

    不过从客观角度来说,卫公子瑜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非常了不得了。

    司马尚那是谁?

    那是韩国在代郡守剧辛事后、接过了代郡权柄的北原十豪级别将领,甚至于韩国内部对司马尚的评价,还要在暴鸢、靳、冯等豪将之上,这等猛将再加上八万韩国正规军,岂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倘若卫公子瑜仓促筹建的几万义军,在几乎没有经受什么训练、且缺少大量武器装备的情况下,居然能击退司马尚的八万精锐,那韩国的北原十豪,未免也太丢份了。

    所以说,卫瑜当年败在韩将司马尚手中,这是理所当然的,哪怕就是换做赵润去面对司马尚,恐怕也无法战胜这样的对手,毕竟两军的实力,实在相差太悬殊了。

    而令一拨人所持的观点却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公子卫瑜虽败犹荣,至少卫瑜勇敢地承担了自己的责任,就好比当年初征的魏公子润,只可惜,相比较当年的城君熊拓与平舆君熊琥,韩将司马尚以及他麾下的八万韩军,这个敌人太过于强大。

    至少相比较某位躲在濮阳,勒令濮阳军不得出征迎战、只可坚守王都的卫王费,公子卫瑜在那次战争中要出色太多太多。

    也正因为这样,此战之后,卫公子瑜在卫国的威望,一下子就盖过了他的父王卫费尤其是在后来卫瑜收复的卫国东部,卫瑜这位储君的话比这个国家的君王还要管用。

    而这,难免就引起了卫王费的不渝。

    所谓功高盖主,大概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又是那些人在嚼舌根!

    卫王费在心中恶狠狠地咒骂了几句,随即,他询问卫道:“儿,你说,寡人应当传位于你兄长么?”

    卫苦笑着说道:“父王若传位于兄长,怕是儿臣日后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卫王费听得面色一滞。

    若当真如此,何止是卫没有好日子过,怕是他卫费这个退位的太上王,都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

    当然,这并非指公子卫瑜会迫害父亲或者迫害兄弟,关键在于卫瑜一向热衷于将钱财投在国内建设上,一旦卫瑜他日成为卫王,国库的钱,肯定是每一枚铜钱都在正途,卫王费与儿子卫倒时候根本别指望再拥有似今日这般奢华**的生活。

    这正是卫王费不愿传位给儿子卫瑜,而公子也不希望卫瑜继承王位的最根本原因公子卫瑜,在这方面太吝啬。

    “那些人的声势很大么?”在沉默了片刻后,卫王费询问道。

    公子点点头,随即气愤地说道:“那些人,一个个都仿佛把长兄奉为明主,在背地里褒贬父王……”

    卫王费的面色变得更加难看了。

    不过话说回来,他这一生对卫国还真没有什么贡献,虽说相比较其父卫王纠在位时,卫国虽然在经济与人口上有一定的成长,但这只不过是魏国提携、照顾小弟而已,而为此,卫国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彻底沦为了魏国的附庸国。

    当然,卫王费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像什么武器装备,本国若是需要就向魏国买,没钱就暂时欠着,有了再还上,这难道不比他卫国耗资无数、自行钻研冶造工艺更加省心、更加省钱么?

    卫王费想得很明白,反正他卫国只是一个小国,根本不可能与魏国争雄,既然如此,不如索性就成为魏国的附庸国,受其庇护只要他们顺从魏国,相信魏国也不会吃饱了撑着来吞并他们。

    然而在卫王费眼中,他儿子卫瑜就偏偏看不懂这一点,在他看来非常愚蠢地去弄什么冶造技术,你弄地再好还能比得上魏国?

    还是说,你卫瑜准备日后脱离魏国?

    在卫王费眼中,儿子卫瑜的种种举措,纯粹就是画蛇添足!

    但让他感到愤懑的是,那些无知的国人,似乎绝大多数都觉得卫瑜会是一位明主,期待着他卫费尽早退位,将王位传给卫瑜。

    这让卫王费感到十分恼怒:他的身体依旧健朗,这个卫王,他还没当够呢!

    但遗憾的是,渐渐地,他已经无法制衡公子卫瑜了。

    纵使他再不喜欢卫瑜,他也必须承认,这个儿子逐渐羽翼丰满,再这样下去,恐怕他迟早会被逼退位。

    关于这件事,事实上卫王费也想过废掉卫瑜,另立储君,比如说册立性格嗜好与他非常相似的公子。

    然而这件事,却有诸方阻碍。

    其中最大的阻碍有两点:

    其一,在于魏国对这件事的态度。

    要知道,现任的魏王赵润的生母卫姬,乃是公子卫瑜的生母的同胞妹妹,虽说卫姬在生赵润时就因为难产而故,但不能否认赵润与卫瑜仍有表亲之情。

    其余他卫国的诸公子,没有一个人有这种关系。

    那么问题来了,魏国的那位新君,是否会允许他卫国另令储君呢?

    毕竟,倘若魏国执意想要公子卫瑜继承卫国,纵使是卫王费,对此也毫无办法。

    其二,就是国内那帮如今支持着公子卫瑜的人,其中还包括公子卫瑜手中的军队。

    再加上其余一些原因,这使得卫王费虽然很不喜欢公子卫瑜,但终究还是没有将后者废黜。

    然而,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父子间的利害冲突变得越来越明显,要么卫王费尽快将王位让给公子卫瑜,要么就罢黜后者,否则似如今这般继续拖着这件事,迟早会引起动荡比如说,某些不安分的家伙教唆公子卫瑜用逼宫夺位的方式来夺取王位。

    但是这件事,卫王费却始终拿不定主意。

    仿佛是猜到了卫王费的顾虑,公子低声说道:“父王,儿臣觉得,魏国那边倒是无需在意……魏王赵润,的确是卫瑜的表亲不假,但赵润作为魏国的君主,他优先考虑的,必定是魏国的利益。似卫瑜近些年的举措,明显表露出希望脱离魏国掌控的意思,赵润岂会轻易答应?……因此,就算父王废黜卫瑜,魏王怕是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卫王费有些吃惊地看着公子,很惊讶于这个儿子居然能讲出这番有理有据的道理来。

    而事实上,这些话只不过是公子照搬了萧鸾的陈述而已,以萧鸾的眼界与心智,当然是看得一清二楚。

    卫王费仔细琢磨着公子的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赵润与卫瑜是表亲又怎样?卫瑜的行为明显对魏国有害无益,纵使赵润再顾念表兄弟的情谊,也不会容许卫国当真脱离魏国附庸国的事情发生吧?

    如此一来,剩下的阻碍就只剩下本国国内……

    然而即便如此,卫王费还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而此时,公子卫又说道:“儿臣这边倒是有个主意……”

    说着,他低声对卫王费说了几句,听得卫王费连连点头。

    主意很简单,无非就是利用王权去打压而已趁公子卫瑜目前不在卫国,收缴了后者筹建的那几支军队,若是后者无从,卫王费便大可以君父的立场去指责卫瑜。

    卫费即是君、又是父,卫瑜即是子、又是臣,儿臣不从君父的命令,那就是忤逆、就是不孝、就是以下犯上这盆污水若是泼在卫瑜头上,纵使卫瑜如今在卫国声望极高,怕是也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好计策!好计策!”

    卫王费连连称赞,有些不敢相信地说道:“儿如何想出此等妙计?”

    卫面色讪讪,勉强挤出几分笑容。

    因为这个计策,根本不是他想出来,而是化名公宜的萧鸾为了想出的计谋。

    事不宜迟,次日,卫王费就借口公子卫瑜直掌的那几支军队编制混乱,派出几名将领前往整顿事实上,整顿事假,借机排除那几支军队中忠于公子卫瑜的将领,安插忠于他卫王费的人才是真。

    别看卫王费在卫国民众心中颇为昏昧,但在国内贵族势力中,卫王费却仍有不少人拥护,其原因就在于卫王费虽然不治国事,但是对待国内贵族却颇为宽容,反观公子卫瑜,却时常为了民心而损害贵族阶级乃至王族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是那些跟公子卫瑜一样抱持着使国家日益强大目的的世家或者个人,否则,那些注重利益的贵族阶层,多半是不愿支持卫瑜的谁肯去支持反过来会损害他们利益的人呢?

    数日后,卫王费派出的几名将领,就来到了公子卫瑜势力目前的主城,东郡无盐。

    当得知这几人到来的目的后,卫公子瑜麾下大将夏育起初感觉十分纳闷:好端端的,卫王费怎么会有闲情派人过来助他们整顿军队呢?

    考虑到王命难违,夏育选择了配合,顺从地交出了虎符,将军权交给了那几名魏王费派来的将领。

    没想到,仅仅一日之间,军中的骨干将领便有十几人被撤职,对此夏育简直感觉莫名其妙。

    要知道那十几名被撤职的武将,虽然大多都是游侠出身,没什么文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