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医来夫贵 >

第289部分

医来夫贵-第289部分

小说: 医来夫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只闪着寒光的箭陡然射了过来,直直的射入了季回的胸膛。

    季回陡然睁大了眼,不可置信的看着射入胸前的长箭,“你,你。。。。。。”

    宋彦昭怎么能如此不按常理出牌,话都没说完就放箭了呢?

    他还没找到脱身之法呢?

    季回满心不甘的瞪向宋彦昭。

    宋彦昭嘴角翘了翘,将弓丢在旁边,“如果我将你的尸身挂在了这城墙上,你说城外的景昌军还会不会攻城?哦,也许他们会转投一路追寻而来的固昌候!”

    季回的瞳孔不由睁的更大,追寻而来的固昌候!

    宋彦昭竟然真的没有派人去联络固昌候,是他自作聪明了,才会加速攻城,却恰恰中了宋彦昭的计谋。

    他一死,城外的士兵六神无主,定然不会再攻城了,正好留给固昌候来首尾!

    电光火石间,将一切都想明白的季回双眸瞪的更大了。

    想明白了,可惜也晚了,他不甘心,不甘心啊!

    季回满心怀恨的直直的倒了下去。

第五百七十三章 大捷() 


第五百七十四章 犯难() 


第五百七十五章 封赏() 
程林听了吏部尚书的话,沉吟半天没有说话。

    吏部尚书眼巴巴的望着他,就期望程林能给他一点提示。

    “程相公,下官实在是没有什么思路了,还往您能给提点一二。”

    程林可是嘉佑帝最信得过的人,自然也是最了解皇帝心思的人,程林如果能给自己一点暗示的话,他就不用那么苦恼了。

    吏部尚书满含期望的看着程林。

    程林捋着胡子笑了,“王大人,朝廷自有规矩体制在,什么样的功劳,该如何封赏,大人是吏部尚书,自然要比我清楚才是。”

    吏部尚书王大人顿了顿,是啊,他是心里清楚啊,可这不是不知道嘉佑帝怎么想的嘛。

    “可陛下哪儿。。。。。。。?”他犹豫的看向程林。

    程林笑了笑,“王大人,你的职责是吏部尚书,为朝廷选拔人才,为陛下奖励有功之臣,按照朝廷法度做事才是你应该做的,至于陛下的心思,岂是你我能猜测的?”

    吏部尚书眼神闪了下,想了想,忽然明白过来程林的意思,“多谢程相公提点,是下官着相了。”

    是啊,他是吏部尚书,为朝廷选贤与能,有功的自然该按照朝廷法度进行奖赏。

    他要做的就是按照法度拟好的折子递上去,而不是揣摩着陛下的心思。

    他呈上去的折子如果合了陛下的心思,陛下自然会批准,如果不合,他是按照朝廷法度来做的,陛下也不能太过批判他,就是朝臣,也挑不出一个错字来。

    可如果他一味猜测陛下的心思去行事,难免患得患失,呈上去的若是合了心意还好,若是不合心意,难免会引来陛下的怒火,就是朝臣,也会对他指指点点的。

    程林的意思是说只要他自己立身正,站得住脚,何惧别人来挑错。

    反应过来的吏部尚书马不停蹄的回去了,当天下午就将拟好的折子送到了宫中。

    第二天早朝,嘉佑帝将奏折给了众位大臣,讨论一下封赏的事情。

    对于有军功的禁卫军将士封赏,自然不会有朝臣有意见,但对于福王,宋彦昭两人的封赏,却有人不太高兴。

    太子阴沉着脸色看了奏折,一言不发的将奏折递给了旁边站着的程林。

    程林对奏折心中有数,看了一眼,往后传了下去。

    太子使了个颜色,便有朝臣站出来反对,“陛下,福王再加封号,这封赏是不是有点太重了?”

    嘉佑帝挑了下眉头,看不出喜怒来,“说说看。”

    有的朝臣站出来说益州路的事上出力最多的是宋彦昭,陛下要考虑奖赏的公平性,如果要厚赏宋彦昭,则不可太过封赏福王。

    很多朝臣都附议这一点。

    礼部尚书是位老臣,他斟酌了一下,小心翼翼的道:“福王年纪尚轻,就已经是福王了,现在再加封号的话,陛下未免荣宠过重,让其他的皇子恐怕会。。。。。。。陛下总要考虑一下平衡。”

    礼部尚书说的含糊,却说到了点子上。

    嘉佑帝沉默了下。

    其实对于福王的封赏,他也在犹豫。

    从他心里来讲,嘉佑帝是愿意封赏福王的,福王到了封地之后,表现的很出色,益州路一事,他处理得也很恰当。

    现在的福王,已经跟当初在宫里风花雪月,风流倜傥的六皇子判若两人。

    作为父亲,看到儿子如此出色,他是骄傲的。

    但作为皇帝,看到一个不是储君的儿子如此出色,他的心情又十分复杂。

    这半年多以来,太子的表现越来越让他失望,好几次,他之前拼命压抑的那个念头都又蠢蠢欲动,要浮上来。

    朝臣一句平衡提醒了他,他若是现在封赏了福王,只怕太子和其他皇子心里会有想法,可能会对福王不利。

    这对福王来说,不见得是好事。

    嘉佑帝犹豫了下,很快有了决定,“既然如此,那就将对福王的封赏再压一压,福王多赏些东西过去吧,不过,彦昭的封赏,你们不能再争了,我看吏部拟的这个封赏不错,嗯,定南,有了彦昭,真的整个西南都稳定了,嗯,就封彦昭为定南侯。”

    朝臣们一愣,面面相觑。

    他们没记错的话,刚才吏部呈上来的折子上说的是封宋彦昭定南伯吧?

    没想到一个伯位,陛下并不满意,直接开口就给了宋彦昭一个候位?

    吏部尚书眼神闪了闪,暗自庆幸自己听了程林的暗示,一切都是按朝廷法度来的。

    果然,陛下对折子没说什么,反而比他定的级别还高了一级。

    朝臣们更不能挑出毛病。

    压下了福王的封赏,嘉佑帝却将对宋彦昭的封赏提了一级,太子虽然面色铁青,心有不甘,却也知道不可能让嘉佑帝改变主意了。

    好在将福王的封号压了下来,只是赏些东西,不痛不痒的,他也不太在意。

    只有程林在听到嘉佑帝压下福王的封号后,眼神亮了亮,嘴角浮起一抹耐人寻味的笑容。

    嘉佑帝看朝堂一片安静之后,皱了下眉头,“对这份封赏的折子,还有没有其他意见?”

    朝堂一片安静,没人说话。

    嘉佑帝心里有些闷闷的,眼神落在了折子上面第三行字上,“拟封穆瑾为宜嘉乡君。”

    乡君啊,很高的封号了,想起那个浅笑盈盈,神情自若的少女,嘉佑帝神情有些恍惚。

    少女的医术真的很高明啊,高明到她差点只靠着皇长孙的身体状况就能推断出宫里的一些丑事。

    这样的犀利曾经让他有些害怕,所以不希望她出现在金陵。

    现在要封赏她乡君之位,嘉佑帝又有些犹豫,可看朝臣们都没人站出来提穆瑾的封赏,他不禁又有些烦闷。

    这满朝堂的,怎么都没有个有眼力架的呢?

    最后还是太子站了出来,“父皇,我朝还没有封赏女子爵位的先例,这个头一开,只怕。。。。。。。穆娘子此次确实也立了不少功劳,但儿臣认为爵位却有些重了些,不妨父皇多赏赐些别的?”

    太子一站出来,太子一系的朝臣们自然反应过来,纷纷发言。

    “是啊,那穆娘子先前还大闹过奉天殿呢,实在有碍礼仪风化,不宜封赏爵位。”

    “陛下,女孩子嘛,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多赏些可能更有用。”

    “对,对,她不是还有个医馆嘛,陛下可以赏赐她一副牌匾!”

    在众位朝臣的纷纷提议中,嘉佑帝心里那一点小小的烦闷终于散去,心气顺了,封赏也就定了下来。

第五百七十六章 喜脉() 
圣封赏的事定了下来,很快圣旨便加盖了嘉佑帝的玉玺,快马奔向益州路。

    朝中的气氛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宋彦昭今年尚不满十九岁,就已经封为了定南侯,成为大周最年轻的侯爷。

    不同于那些靠祖荫传下来的公侯,宋彦昭可是有实打实的军功在的。

    有军功在身,又有嘉佑帝的宠爱,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宋彦昭前途不可限量。

    现在的宋彦昭再也不是一年多以前的那个金陵小霸王了。

    谁说富二代就会纨绔到底的?

    看人家定南侯不是从小霸王变成朝廷栋梁了。

    这件事刺激的金陵城老太爷心思浮动,觉得自己家里的纨绔子弟还是能再教育一下的。

    越想越觉得可行的老太爷们把自家那些每天在街上斗鸡遛狗的子孙们教到跟前,好一顿训斥,并重新抓起了他们的学业,弄的一干纨绔子弟是苦不堪言。

    还有一部分人心思转得快,联想到如今荆州路,益州路的情形,开始想方设法的走吏部尚书或者侍郎的路子,想将自家子弟安排到益州路为官。

    要知道如今的益州路形势不一样了,不再是西南候和益州路几大世家共同把持的时候了。

    宋彦昭活捉了西南候黄山,黄家,尹家及其益州路几大世家的势力都被拔除,益州路如今空缺颇多,这个时候把自家子弟塞过去,过个几年再回京,那履历可就不一样了。

    心思转的快,有眼光的人很快盯上了益州路的空缺,一时间吏部官员们的家中迎来送往,无比热闹。

    当然,也有抱着其他心思的,比如看如今宋彦昭的身价直线上升,便开始盘算着自己家中是否有适龄的女儿或者孙女的,想趁机和宋彦昭结亲的人,也不在少数。

    可惜宋驸马和明惠公主都不在金陵,那些人虽然有这种心思,一时间却也无处施展。

    金陵城的气氛悄悄的发生着改变。

    太子连日的心情却有些烦闷,虽然最终阻止了嘉佑帝给福王加封号,只是赏赐了些东西,但他心里仍然十分不爽。

    尤其是最近,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人议论益州路的事情,每次听到,他就觉得无比扎心。

    母后暗地里找了尹知衡以及黄山,让他们暗中想办法除掉福王与宋彦昭。

    可这两个人一个都没能成事不说,反倒还被抓了个活口。

    黄山是要押解进京受审的,太子担心他受不住刑,万一将他们暗中命令他除掉福王和宋彦昭的事情捅出来,以嘉佑帝的脾气,定然会雷霆震怒。

    太子越想越烦躁,不过两三日的功夫,人就有些消瘦,脾气也越发暴躁。

    穆嫣就是在这个时候发动了。

    对于她肚子里的孩子,太子心里还是抱着很大的期待的,毕竟他现在膝下只有皇长孙一个孩子,好不容易太子妃也有喜了,却又被他折腾流产了。

    自那以后,太子妃身子一直没养好。

    东宫中侍妾也不少,但却没有人再有身孕,穆嫣肚子里的孩子自然十分受他重视。

    若是穆嫣能诞下一个健康的男孩,那以后就再不会有朝臣用他膝下子嗣单薄来攻击他了。

    穆嫣疼了一日一夜,几度昏厥,最终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婴。

    太子听说生下来的是个女婴,满心的失望,铁青着脸抬腿走了,连看也没看被稳婆抱出来的女婴。

    穆嫣醒来后,知道自己生下的是个女孩,根本不是她一心祈盼的小皇子时,整个人都傻了。

    “这,这不可能,”她尖声叫着,根本不相信自己生的是个女孩,“太医们都把过脉,说看脉象,一定是个皇孙的。”

    宫人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接话。

    本来嘛,这孩子没生出来,在肚子里的时候,谁能说的那么准一定是男孩或者女孩?

    太医们也不过是看着穆嫣一心想要男孩,便顺着她的心思说罢了,再说了,当时都说了,可能是个男孩。

    那也只是可能,不是一定啊。

    穆嫣却根本接受不了,连看都没看孩子一眼。

    太子妃听说穆嫣生了个女孩,神情有些复杂,来看了一次,见穆嫣的样子,觉得孩子可怜,想起自己那个尚未成型,便流掉的孩子,又觉得黯然神伤。

    倒是嘉佑帝,知道穆嫣生了个女孩,也十分高兴,赐了玉成郡主的封号。

    刚生下来就有了郡主的封号,可见嘉佑帝对孩子的喜欢,可惜穆嫣满心都沉浸在不是儿子的失望中,并未理会这些事。

    相较于金陵的诡谲气氛,益州路成都府却是一片欢乐。

    宋彦昭,福王带兵回成都府,成都府上下一片欢欣。

    这次整个益州路总算是太平了,福王提出要回荆州路。

    “过几日,陛下的封赏肯定就来了,你领了封赏再回去也不迟,反正也不差这两日。”宋彦昭挽留他。

    他呈上去请功的折子,估摸着再有两三日的功夫,也就该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