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超级军霸 >

第236部分

超级军霸-第236部分

小说: 超级军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最重要的是岳维华那两门步兵炮,那可是起了大作用啊,两门炮虽然才打出去二十来发炮弹,但那威慑力可是很强的,尤其是他们赖以做掩体的城墙,居然被炸得七零八落的,这仗还怎么打,清军也就那么五六百人,而眼瞅着数里外尚有乌央央数千起义军,正在冲来,他们哪里还有半分战意。

    “这******也叫战斗?”

    数百米的山坡上,岳维华有些无语,自己随便放了几炮,外加两挺马克沁重机枪,稍微进行了一下火力压制,帅宏和刘根生所部的冲锋,居然就能够丝毫无阻的直冲进城,这战斗的胜利,似乎来得也太容易了吧?

    “嘿嘿,岳,岳老板,这边的战斗就这样。”李根顿了顿,才接着道:“您没看到前几天的战斗,好家伙,大部分起义军都是拿着梭镖冲锋,可就算是这样,清军照样被杀的抱头鼠窜的。”

    “对,对,总,岳,岳老板,这里打仗就跟玩一样,要是,要是,……。”

    难得站在总司令身边,一起观看战斗,李根和张家和自然也想同总司令多交流交流,毕竟这也算是难得的经历啊,可这两家伙倒好,一个比一个嘴笨,其实就算他们嘴巴里没说错,其他几位马仔也同样看的一愣愣的,不就是一个军火商嘛,至于一个个这么巴结嘛,要知道李根和张家和,在他们眼中,那也绝对是好汉级别的汉子啊。

    岳维华瞪了一眼张家和,打断了他的话,道:“行了,都别废话了,赶紧将步兵炮拆了吧,差不多也该入城了。”

    “是,是。”

    ……

    即便起义军后续队伍不来,战斗也很快就会结束,更别说三千多起义军蜂拥而入,清军的残兵败将除了撒丫子狂奔快跑之外,还能够干什么,然而悲哀的是,清军管带杜凤梧带着几十位手下,准备从镇隆撤离的时候,居然被镇隆的会党给活捉了。

    “顶你个肺,你们这帮****的,怎么来的这么快?”

    “喂,别动别动,这些缴获可是我们的,没看我的部下都守在这里了嘛,想明枪啊,你问问老子手里的家伙答不答应?”

    “兄弟,都是起义军,你们不能够吃独食啊。”

    “就是。”

    “行了,都别闹了,见着有份,你们出力大,拿大头,总行了吧。”

    ……

    战斗一结束,整个镇子里就开始闹哄哄的,你争我抢的,不就是为了那点战利品嘛,好在大家也都有底线,都是嘴巴咧咧两句,不过刘根生和帅宏的部下肯定是不爽的,毕竟镇隆是他们拿下的,凭什么战利品见者有份啊。

    “郑司令,幸不辱命。”

    “刘大佬,走,我们借一步说话。”

    郑士良第一时间找到了刘根生,除了要当面表扬和庆祝之外,他主要是想弄清除刘根生的手下将士,怎么突然全副武装了起来,当然,最重要的是那火炮的声音是怎么回事?

    “嘿嘿,郑司令,借一步说话不急,我给你介绍个人。”刘根生笑了笑,将帅宏拉了过来,言道:“这位帅兄弟,是我刘根生的救命恩人,此战他可是居功至伟,至于有什么想问的,你还是问他吧,我什么都不知道,就这样,我还得去清点一下战利品,别让那帮****的全给瓜分了。”

    “帅兄弟?”

    郑士良有些不解,不过还是很有礼貌的伸出了手,微笑道:“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位兄弟应该是来自北方,你好,你好,不知道帅兄弟,能否替我解惑啊?”

    “当然,不过,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还是借一步说话吧。”

    “好。”(未完待续。)

第296章 面谈 上

    镇隆。

    岳维华尾随在李根、张家和等人的身后,一路走入镇隆,第一次走入这支在历史上画下浓墨重彩一笔的革命起义军。

    革命起义军的着装,五发八门,少部分起义军身穿统一的军装,带着军帽,腰间挎着军用皮带,小腿上打着梆子,这些制式军装,已经有了中山装的雏形,不用猜,岳维华就知道,这部分人应该是三洲田起义的首批义军。

    至于其他起义军,身上的着装则是随意的多,穿什么的都有,有的甚至腰间扎着大红腰带,头上扎着红头巾,也有穿着长马褂的,甚至留着长长辫子的,当然,留辫子的只是极少数。

    其实,说到辫子,在南方,即便不是起义军,也有很多人剪掉了,上午走在广州城内的时候,岳维华就看到过很多的“假洋鬼子”,很显然,清廷在南方的统治要比北方弱的多。

    除了着装,革命起义军的武器,要说五发八门,也可以,不过,岳维华觉得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更加恰当,其实也难怪,在三洲田打响第一枪的时候,六百起义军也只有三百来复枪,每支枪配三十发子弹。

    而现在起义军有着三千多人,他们中加入起义军的时候,只有少部分有热武器,其他大部分人都是手拿冷兵器作战,若非连胜几场清军,缴获了些枪支弹药,恐怕就更加惨不忍睹了。

    “喂,兄弟,你们扛着的可是刚刚将城墙炸他的大炮?”

    “啧啧,这可是大家伙啊。”

    “就这么拆卸了,还能够装的回去吗,可别弄不回去,那可就白瞎了。”

    ……

    李根、张家和一行人扛的扛,背的背,挑的挑,两门步兵炮虽然被解体了,但还是有识货的人,尤其是看到那两根炮管,大概就能够联想到刚刚的炮声了。

    “别瞎啥,不懂别胡说八道,知道这是啥吗,这可是步兵炮,一炮就能够将城墙给炸出几米宽的豁口来。”

    “去,去,一边呆着去,别挡道啊。”

    “看什么看,没见老子累的龇牙咧嘴的啊。”

    “就是。”

    李根、张家和两人不会说白话,回应他们的只能是他们身边的马仔,而两门步兵炮总重四百多公斤,却只有他们六个人扛,自然一个个累的龇牙咧嘴的,其实原本岳维华也打算帮忙拿点的,可惜李根、张家和俩人死活不同意,这脏活累活哪能让总司令来做,好在只有几百米距离,每个人平均下来也就一百多斤,这年头的人,也一个个都有几把子力气,倒也咬着牙进了城,现在被看热闹的一挡道,这些小马仔自然要骂娘了。

    “岳老板,郑司令有请。”

    正说话间,帅宏的小马仔祁波来到了岳维华的身边,颇为恭敬的喊道。

    “哦,速度倒是不慢。”

    岳维华笑笑,心中暗道,看来这郑司令还是有点眼光,有点能耐的人。

    在祁波的带领下,岳维华很快来到了镇子中央一座颇为大气点的院子内,很显然,起义军司令郑士良是将司令部临时安排到了这里。

    “岳老板,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革命起义军司令郑士良。”

    “这位起义军副将黄福。”

    “这位是国际军火商,岳济民岳老板。”

    刚一进入院子,郑士良便带着副将黄福给迎了出来,帅宏自然是亲自给几人做了引荐。

    “你好。”

    “你好,感谢你对起义军的支持。”

    “来,里面请。”

    ……

    一番简单的客套后,岳维华被郑士良、黄福请进了屋内。

    “首先,万分感谢岳老板,对我们革命军的支持。”

    一进入屋内,郑士良便给岳维华先鞠了一躬,并且用一口还算勉强能够听懂的北方话说道,岳维华倒是没有料到,这位革命前辈会这么礼大,所以,倒是硬生生受了这么一礼。

    “这礼受的,看来今天不出点血,是不行了。”岳维华心里嘀咕一句,随即言道:“郑司令,过奖了,不过是恰逢其会而已。”

    两人又相互恭维了几句,连带着副将黄福也说了几句,不过黄福不会北方话,他说的岳维华听不懂,岳维华说的,他也听不懂,于是干脆找了个借口,出去了,看到黄福出去,岳维华也使了个颜色,帅宏也立马带着祁波离开了,于是屋内就只剩下岳维华和郑士良了。

    “岳老板,不知,您对革命有何理解?”

    人一走光,郑士良稍微沉吟了片刻后,便开始想着将岳维华往革命上领了,毫无疑问,能够能到军火的商人,肯定不是普通的商人,若是能够将岳维华拉入伙,那说不定就能够解决他们目前最大的困境。

    “革命?”

    岳维华一愣,显然没有想到郑士良一上来不先问问军火的事情,反倒是先聊起革命了,不过稍一细想,岳维华就明白了郑士良的打算,其实岳维华最不愿的聊天,就是聊这种泛泛之谈的东西。

    不过呢,此行自己也是带着目的而来,不说几句恐怕不行,于是稍微沉吟了片刻后,言道:“所谓革命,在我看来,凡是能够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导事物从旧质向新质飞跃发展的,都可以称之为革命,当然,这是广义上的。”

    “而,郑司令口中的革命,应该是指狭义上的革命,主要是指社会和政治上的变革革命。”

    “革命一词,出自《周易。革卦》: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呼人,其意指商王汤讨伐夏,周武王伐商,实施变革更替朝代,以应大命,顺民意。”

    “革命一词,包含众多,……”

    要泛泛而谈,作为穿越客,岳维华能够将革命二字说上一整天,而且绝对不带重复的,什么革命是一种实现正义和恢复秩序的行为啊,是权利转移的方法啊,是一种发泄不满和改变现状的途径啊,还有老马的解释更加直接,说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为,是最高的政治行动等等。

    当然了,也可以谈谈一些更加高尚的理由,比如说为了人民,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再深化一点,为了百姓的人权和自有等等,恩,这些暂时还是不能够说的,否则,三民主义都要提前出世了。

    岳维华的侃侃而谈,除了具备饱学之士的的渊博,更给郑士良一种酒逢知己的感觉,就像当初第一次见孙中山时谈革命一样,甚至,内容更加深化,这让郑士良震撼不已。

    “没想到,这世界上对于革命之理解,对于与华夏之图强,还有能够与孙先生比肩者,今日得见,实乃人生一大幸事,可惜,若是孙先生再此,一定能够同岳先生,秉烛夜谈,三日三夜不休啊。”

    “惭愧惭愧,岂敢岂敢。”

    岳维华连道不敢,没办法,这些东西那都是历史课本上,网络上,随处都可见的,在这里随便引用了几句,倒是被惊为天人,这让岳维华受之有愧啊,至于说,去与孙秉烛夜谈,还是算了吧,作为穿越客,岳维华知道光练嘴皮子,屁都没用,能否革命成功,能够引导华夏走向富强,最终靠的还是枪杆子。

    当然了,新思想的传播和发展,还是要靠孙先生这种革命志士的。

    “在下倒是有个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岳维华夸夸其谈小半天了,逮着机会赶紧将话题引入自己的正题才是。

    “岳先生,但说无妨。”

    对岳维华的称呼,已经有老板变成了先生,可见郑士良对于岳维华刚刚那番话有多推崇,要知道,能被郑士良称之为先生的,可就只有那位孙先生啊。

    “先生不敢当。”岳维华客套了一句后,随机道:“贵军从三洲田打响了革命第一枪,原本你们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本着广州去的,不知为何突然转向了东北方向,莫非贵军是打算前往福建厦门一带?”

    若是,在未进行刚刚革命之讨论前,岳维华问出这番话,只怕郑士良会怀疑岳维华是不是清军的探子,但是现在,郑士良只会讲岳维华,当成是关注起义军的同道中人,故而只是略一沉吟,便直言道:“实在是武器和粮饷出了问题,英国人出面干涉,孙先生筹集的粮饷和器械被搁置香港,无法运入广州地界,无奈,只得将义军往东北方向前去,期望进入东瀛势力范围,从而得到东瀛人的帮助。”

    岳维华点点头,显然同自己了解的那点历史是吻合的,若是按照历史轨迹走下去,那么这支义军,也就还有七八天的存在时间了,而这并不是岳维华期望的,尽管这场起义有着那么多缺点,甚至是岳维华大力扶持,最终都有可能要惨淡收场,但是岳维华还是打算,尽自己的能力,扭转一下历史的轨迹,至少让这场起义持续的更久一些,闹出的动静更大一些,这样一来,最起码能够让革命之思潮传播的更广,为民众思想的转变,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郑司令,恕岳某直言,东瀛人恐怕靠不住。”岳维华直言道。

    “哦,此话怎讲?”郑士良不解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